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准确传神的炼字技巧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准确传神的炼字技巧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准确传神的炼字技巧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准确传神的炼字技巧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准确传神的炼字技巧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准确传神炼字技巧jibingqi1/46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相互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趣味思索2/46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动词呢?(“摇”、“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友好,而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柔态,给人以一个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么,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3/46

清代诗人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4/46“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苏轼)“推敲”典故古人非常考究炼字5/46【炼字佳句】:星垂平野阔,。(杜甫《旅夜书怀》)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沙上并禽池上瞑,。(张先《天仙子》)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6/46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日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7/46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好像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酸楚。

8/46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难过碧。暝色入高楼,有些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明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作用。

9/46“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发无限愁思。

“空”字表示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候而没有结果孤寂、惆怅感情,增添了全词“愁”味,使主题愈加鲜明。

“空”字在表情达意上作用10/46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

过香积寺王维古人评诗时惯用“诗眼”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何?请结合全诗简明赏析。11/46“诗眼”“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流泉因为岩石阻拦,发出低吟,好像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日色,因为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景象(意境)。12/46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何?请结合全诗简明赏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13/46颔联“诗眼”诗眼分别是“引”和“衔”。“引”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雁知道人情,把愁心带走情境;“衔”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知道人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情境。“引”和“衔”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心情。

14/46广东卷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艺术效果。(4分)15/46

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穿”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树林中穿行,无人相伴孤独。独坐林中,诗人百无聊赖,只能“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心境。“穿”、“数”16/46舟夜书所见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首小诗意境幽美,语言平实,不事雕琢,不求华丽,给人以清新之感。请对其中“散”字作一些简明赏析。17/46“散”这个“散”字准确传神地表达了景物瞬间改变:本是静态反照在水中一点如萤火孤独灯光,在微风作用之下,由静入动,“散”向满河;而且由这一“散”而引发了诗人对于“星星”联想,利用比喻,充满了诗情画意。18/46元好问: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19/46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传诵之妙句鉴赏20/46传诵之妙句青海长云暗雪山,

,莲动下渔舟。故国神游,,早生华发。人面不知何处去,

,更上一层楼。我欲因之梦吴越,

。21/46句意了解语序倒装依据当代汉语语序,调整以下诗句中画线句子语序:

①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②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③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长恨歌》)

④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22/46请将以下词中省略词语用括号补出来。

如梦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3/46【经典例题】

阅读下面宋诗,回答下列问题。游园不值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万口传诵名句,请作简明分析。24/46答案:以少总多,以实写虚。用一枝出墙红杏,虚写关不住满园春色,看到是出墙一枝,读者却能够想到墙内千树万树,余味无穷。“关不住”“出墙来”用拟人手法,写活了红杏,表现了杏树勃勃生机,也可让读者想象主人公即使隐居,但那高雅脱俗美是掩饰不了。答案通常应该包含以下5个关键点:①利用手法②抒发感情③表示内容④结构上作用⑤与比较对象相比具备优点;有时可能还要答出该句语言特色。25/46【检测练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26/46答案: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故用“大”;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浓烟更醒目,一个“孤”写出了景物单调;一个“直‘表现了它劲拔、坚毅之美;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无余,所以“长”;一个“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沧茫感觉。一个“圆”和“直”,把诗人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辽阔自然景象描绘中。27/46答案:“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意境显得辽阔深远,“萧萧”落叶声对“滚滚”水势,更使人以为气象万千。更主要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苦痛。写远景,用星垂原野、大地沧茫、月涌江流雄浑壮阔夜色美景与一二句形成强烈比照,衬托出诗人无比深重孤寂凄苦愁绪。前四句明写景,实抒情,在美妙壮丽景色中暗寓着诗人难以名状愁苦。

28/4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06辽宁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明赏析。(3分)【检测练习】29/46(1)第一句是全诗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个清明幽静气氛,以衬托作者心灵明澈精神境界。答案:30/46阅读下边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千古传诵名句,请简明赏析。【检测练习】31/46

这两句利用意象叠加手法,将六个物象排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画面,给读者提供了辽阔想象空间,蕴味无穷。这两句中选取了经典景物,表现出了题目中“早行”之“早”,起到点题作用,描绘早起赶路清冷图景,暗示出诗人羁旅中凄清落寞心情。写早行情景,绘声绘色,如在当前。答案:32/46【检测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请简明赏析“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怎样?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33/46答案:①这两句极写李白怀才不遇冤屈,表示了杜甫对友人李白身世同情。语直而意悲,情深而生气。

②“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时运不济是遭人诬陷。这两句议论中带情韵,对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艺术力量。

③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高度总结。34/46语言鉴赏

辨识语言格调35/46

语言格调特点:

1、豪迈雄奇:此种格调诗,多用含有气势和节奏奔放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形象,营造恢弘阔远意境,表现主动向上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36/46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3、悲壮慷慨:此格调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感叹,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时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7/46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争平淡,不追求词藻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婉约细腻:这种格调往往表示出“曲、细、柔”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示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38/46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格调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7、清新明丽:这种格调往往用清丽语言来营造优美意境,表示怡然喜悦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39/46

8、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幽默或辛辣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9、生动形象:诗歌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动词使用得恰当通常具备这么效果40/46

10、绚丽飘逸绚丽飘逸即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李白《望庐山瀑布》就展现出俊逸秀美特色,含有绚丽飘逸特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牧《山行》则轻盈飘拂,也展现出绚丽飘逸之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些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1/46诗歌语言个人格调

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朦胧隐晦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婉约悱恻陆游悲壮爱国42/46【检测练习】以下诗句各表达了怎样语言特色?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停,理还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