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中语文导学案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导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新编高中语文导学案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导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新编高中语文导学案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导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新编高中语文导学案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导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新编高中语文导学案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导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新编语文精品资料课题: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偏义复词、通假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2、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的方法。3、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的特点。

2、掌握本诗中“相”字的不同用法以及“信”“适”“令”等实词,掌握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学习难点: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2、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XXX页内容,阅读XXX资料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XXX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熟记、XXX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本诗在塑造兰芝的形象上用了哪些方法?2、本诗的开头结尾用了什么手法?二、知识梳理1、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关雎》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者又有意义、气氛上的关系,接近于比。2、浪漫主义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梁山伯和祝英台》死后化蝶和《西游记》的神魔世界都较好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3、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三、预习自测1、古今异义(1)鸡鸣:古义今义(2)难为:古义今义(3)驱使:古义今义(4)来信:古义今义(5)便利:古义今义(6)明日:古义今义(7)逢迎:古义今义2、下列句中“谢”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c)A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3下列中的“见”,与“君既若见录”的“见”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践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C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词类活用(翻译加点字)(1)名词活用为动词①何敢助妇语②交广市蛙珍③仕宦于台阁④自名为鸳鸯(2)名词作状语①黄泉共为友②昼夜勤作息③中道还兄门④手巾掩口啼⑤朝成绣夹裙⑥卿当日胜贵⑦夜夜不得息(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①又非君所详(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足以荣汝身5、阅读第9段,完成下列各题。①对此节所用的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排比和比喻B夸张和渲染C铺陈排比D赋﹑比﹑兴②刘兰芝离开焦家时如此精心打扮,原因是什么?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抗争。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促使焦母改变主意。C借此延缓别离时刻的到来,反映出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以此下心意(名词使动用法,使……委屈)戒之慎勿忘(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诫)2、典型方法:3、重点问题解决:训练案一、课中检测与训练(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刘兰芝的母亲是什么态度?刘兰芝的母亲是“大拊(fǔ)掌”“大悲摧”。1、大家想一想,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看到刘兰芝被遣回家,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求婚的人接踵而来?旧时代的妇女,恪(kè)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的古训,不仅是被丈夫遗弃的女子不能再嫁,就是丈夫亡故了的,也要为之守节。如果再嫁,便被认为是不守节操,至少要受到舆论的遣责,体面人家当然不会轻易为之。但是,如果用这个尺度去衡量《孔雀东南飞》,我们就会碰到许多难以理解的现象。例如,刘兰芝“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母亲的态度却是“汝可去迎之”;后来,“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并且“娇逸未有婚”。难道县令、太守都愿意替没有结过婚的儿子娶不守节操的女人为妻吗?难道兰芝的母亲也愿意自己的女儿背上“失节”的恶名吗?《孔雀东南飞》对于兰芝再嫁的问题,似乎有点现代化的描写,看起来与旧社会的传统悖理,但是,这又确实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将守节作为衡量女人品质好歹的主要内容并使之宗教化,歧视再嫁者,都是宋朝开始出现,明朝以后才逐步走向极端的。封建社会禁锢妇女的一整套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必须经过一个发展的过程。宋元以前,人们对于再嫁的认识,一直是比较客观的,社会上离弃或寡居的女人有人愿意再嫁,也自然有人愿娶再嫁之女。在汉魏时期,再婚行为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人品才貌出众者。如汉朝,有个叫朱买臣的人,家里很穷,老婆因嫌他穷而离开他嫁给另一个人。朱买臣到五十岁时,被举荐后任命为太守。快到任时,地方官巴结他,让民工去修道路迎接。朱买臣原妻的后夫也是个民工,正在干活。他老婆给老公送饭,看见新太守原来就是前夫朱买臣。西汉有名的才女卓文君丈夫刚死去,大文豪司马相如作为卓文君的父亲的客人参加了卓府的宴会,宴会上,司马相如弹奏一曲古琴曲《凤求凰》(凤是雄性的凤凰,凰是雌性的凤凰鸟),引来了卓文君的注意。而卓文君对司马相如也是仰慕已久。两人一见如故。于是当天晚上卓文君背着父亲卓王孙,随司马相如私奔了。《孔雀东南飞》的时代,那些有关节操的舆论没有左右当时的现实生活,正因为这样,刘兰芝被婆婆逼遣归家之后,才会发生太守、县令接踵遣媒议婚之事。这是现实基础。2、在艺术表现上,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呢?A、课文中有哪个地方对刘兰芝的外貌作正面描写?第9小节。那么这个求婚的情节对刘兰芝的外貌和人品作了什么描写?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有什么差别?(以《陌上桑》为例简单说明。)B、很有地位的这些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跟前面的被遣回家形成对比,侧面衬托出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突出刘兰芝的无辜被遣,也侧面衬托出焦母的专断无知。这是艺术表现上在作用。C、这一个情节的出现,也是人们美好意愿的反映。在东汉时代,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驱逐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所扼杀的女子肯定大有人在,这些女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因此,同处于被压迫的地位的广大群众在传唱刘兰芝的故事时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