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莲花县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莲花县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莲花县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莲花县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莲花县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莲花县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对媒体宣称:中国一对基因经过修改的双胞胎已于11月诞生,基因编辑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自此基因编辑婴儿在社会上引发极大争议。这一技术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原子能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航天技术D.计算机网络技术2.“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A.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C.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D.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3.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己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中国社会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4.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在1981年10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A.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B.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5.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进攻苏联C.日本偷袭珍珠港D.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6.下图是1898年法国报刊上刊登的一幅时事漫画,标题为《列强瓜分中国大蛋糕》,以下哪一条约的签订刺激了漫画中情境的出现()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A.社会生活变迁B.家庭联产承包C.现代企业制度D.经济体制改革8.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手绘图,此事件的历史意义是A.中国人民接受民主与科学的洗礼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9.对于抗战时期的某事件,毛泽东、朱德回电表示:“和平是我们的基本方针,也是张杨的基本方针。但我们与张杨是“三位一体”,进则同进,退则同退,我们不能独一失去张杨。”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这一事件是一次反对日军侵华的运动B.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C.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D.“张杨”二人此时是中国共产党将领10.某朝君臣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治安之本,唯在得人”。只有“任官维贤才”“量才授职”,才能加强封建政权的基础,达到长治久安,于是开始“一切以程文(文章)为去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汉武帝时期的太学B.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C.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D.清朝末年科举制的废除1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A.中共一大--1921年在北京召开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D.中共十九大—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2.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想要完成这一建设,必须首先做到教育公平。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A.因材施教B.兼爱C.有教无类D.仁政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通过世界史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清从中选一位以表格形式列出他们的主要成就14.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人物的航线画在答题卡图,且在相应航线上标出A或B。A.他在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B.他率船队由大西洋西行,他死后,其同伴沿西非海岸返回西班牙,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15.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一超”是指美国。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发生在1999年的什么事件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多强”中的有一个是国家联盟。它的名称是什么?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公头脱离该联盟,该联盟成立是时间是多少?“多强”中还有中国和日本。日本在近代史上曾两次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两次战争分别是什么战争?“多强”中另一个国家曾最早加入苏联的联邦。它是哪个国家?在列宁领导下,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苏俄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苏联后期,哪两位领导人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源于美国的新科技革命,又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1945年底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生物工程技术(核心是基因工程,其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航天航空技术等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步入信息时代和生物时代。由此可知,“基因编辑”属于生物工程技术。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可知,全球化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3、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己久的大门,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4、C【解析】

从题干中信息“1981年”、“

分地”,可确定是改革开放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C符合题意,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时期,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跟“分地”没有关系,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所以答案选择C。6、C【解析】

依据题干漫画“列强瓜分中国大蛋糕”可知,此内容与《马关条约》有关。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使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故C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瑷珲条约》、《辛丑条约》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列强瓜分”是解题的关键,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使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7、D【解析】依据题干“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即国家干部下海经商了。结合课本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开始下海经商,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8、B【解析】

由图片信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可以看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因此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新文化运动,C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项是辛亥革命。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9、B【解析】

依据题干“和平是我们的基本方针,也是张杨的基本方针。但我们与张杨是“三位一体”,进则同进,退则同退,我们不能独一失去张杨。”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杨”指的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他们二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说法均不正确;故选B。10、B【解析】根据题干“治安之本,唯在得人”和“任官维贤才”“量才授职”“一切以程文(文章)为去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内容表明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四个选项中培养人才的是科举制度,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11、D【解析】

在中共十九大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D符合题意;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A排除;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排除;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排除。故选择D。12、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依据题干信息“最能体现教育公平”可知,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论贫富、贵贱等,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故C符合题意;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不能体现教育公平,故A不合题意;兼爱是墨家学派的思想观点,不属于教育上的思想主张,故B不合题意;仁政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最能体现教育公平”是解题的关键,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论贫富、贵贱等,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如近代艺术家名称国家称谓代表作品达·芬奇意大利画家《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可选择人物;但丁、伏尔泰、毕加索,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等。【解析】

根据题干意思,任选一位人物,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即可,如:如近代艺术家名称国家称谓代表作品达·芬奇意大利画家《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14、A哥伦布:欧洲的西班牙——大西洋——美洲。B麦哲伦:欧洲的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非洲——欧洲。【解析】

A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从欧洲的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了新大陆。B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麦哲伦:欧洲的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经过南美洲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被杀,船队经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西班牙。15、(1)科索沃战争。(2)欧洲联盟或欧盟;1993年。(3)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4)俄罗斯联邦;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超”是指美国。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发生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造成三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国不甘心失去超级大国的地位,力图阻止其他国家的迅速发展,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使其转换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多强”中的有一个是国家联盟。它的名称是欧洲联盟或欧盟;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多强”中还有中国和日本。日本在近代史上曾两次发动大规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