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饶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饶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饶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饶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饶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二战后,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历史事件是A.英法侵略埃及B.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C.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复失地D.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2.容闳说:“干王(洪仁玕)居外久,见识稍广,故较各王略悉外情,即较洪秀全之识见,亦略高一筹。凡欧洲各大强国所以富强之故,亦能知其秘钥所在……”能体现材料中“干王居外久,见识稍广”“略悉外情”的是他编著了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3.“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为材料所述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邓稼先B.焦裕禄C.雷锋D.袁隆平4.某学者综合考虑各因素绘制成下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①:出现盛世对外开放完善科举 B.②:国家统一商业繁荣设市舶司C.③:国家统一确立行省设宣政院 D.④:强化君权八股取士设军机处5.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6.《北大西洋公约》称“各缔约国……决心保障各国人民之自由,促进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与幸福,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及维护和平与安全”。事实上北约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是A.对抗苏联,称霸世界B.推动西欧走向联合C.促进区域安全与幸福D.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7.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A.推行县制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承认土地私有8.《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推行县制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9.“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l861年改革10.1492年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历时37天,1838年人们乘船从欧洲到美洲仅需19天。这一巨大变化得益于A.工业革命瓦特富尔顿 B.第二次工业革命莱特兄弟卡尔·本茨C.工业革命瓦特史蒂芬孙 D.第二次工业革命莱特兄弟爱迪生11.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发表的《常识》中写道:“不列颠对这个大陆的统治,是一个迟早要结束的政权形式。”该书与同一时期发表的一份文件相互呼应,构成了磅礴的舆论氛围。此文件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人权宣言》12.我国是个统-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而。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B.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C.回族的形成D.遣唐使来唐学习13.杜兰特夫妇在《历史的教训》中写道:地中海的统治权受到了挑战;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衰落了……大西洋国家崛起,并最终在大半个世界范围内确立了霸权地位。从此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材料反映的是A.基督教的传播 B.租地农场出现 C.三角贸易 D.新航路的开辟14.“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史学家布克哈特)文中评价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宗教改革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1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欧洲阶段转变到全球阶段”,其主要依据除了当年美国参战外,还有俄国发生了()A.工业化运动 B.十月革命 C.八一九事件 D.废除农奴制改革16.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埋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C.三大改造完成D.“一五”计划完成17.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它的发表标志着A.十月革命爆发 B.巴黎公社建立C.马克思主义诞生 D.第一国际成立18.“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下列选项不属于产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直接动因的是()A.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B.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走向世界C.建立经济特区,引进先进技术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建立 B.西藏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20.1973年,在今威海市苘山镇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下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指“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①统一了六国②统一了度量衡③用楷书书写④确立了皇帝称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1.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由此可见()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B.农业和工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农业工人失去了人身自由D.租地农场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22.抗日战争中,平型关大捷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揭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二战中,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23.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主题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写A.北宋B.南宋C.明朝D.清朝24.“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这是胡适写的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是A.维新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现象反映的是________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此次经济危机开始于________国。在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走了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党魁是________26.下图的画作名称是()其作者是西班牙画家()。27.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_____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对外交往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①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②对外交往活跃,③国内民族融合,④文化辉煌等。“用事实说话”,请你列举一则史实来证明材料“对外交往活跃”这一观点。材料二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现代外交的年代尺哪一外交成就让图B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20世纪70年代中国还取得哪些外交成就?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有不同的结果,决定外交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在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时,西班牙人向西进行横渡大西洋的探险。一位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带着船队驶入茫茫的大西洋,他深信穿越大西洋的航行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8月3日,率领船队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出发,驶入茫茫的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的一个小岛。——摘自《世界历史教学参考》材料三中的意大利人,印第安人说他是“恶魔”,欧洲人则称他为“有功之臣”。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材料四《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这不是和约,而是拿着钢刀的强盗逼迫手无寸铁的受难者接受的条约。——列宁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受难者”指的是哪个国家?中国的什么运动与《凡尔赛和约》有关?1938年,在哪次会议上,希特勒用类似的手段逼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29.(6分)机遇稍纵即逝。放眼世界,许多国家都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也有的国家错失当时发展机遇。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材料一中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同一时期,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失败也是一种机遇。甲午战败,严复觉得中国再不振兴,就要亡种亡国,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中国近代史选编》在我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实践严复思想的政治运动是什么?材料三(如下图)材料三中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有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有哪些共同机遇。材料四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材料四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材料一中“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运动?试举一例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时隔五百年后,在英国伦敦因一思想的诞生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思想是什么思想?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所示文献标志着该国建立了什么政权?穿越时空的隧道200多年后的该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说明该国什么制度的建立,最早推行该制度的国家是哪个?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人权宣言》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而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件是什么文件?材料四1903年12月17日上午,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带着他们的飞机来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片沙滩上,飞机上的奥维尔紧紧抓住操纵杆。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螺旋桨开始旋转,飞机向前滑动,越来越快,最终升空。﹣﹣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据材料三回答,材料中的“飞机”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获得巴勒斯坦地区“委任统治权”的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流亡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尖锐起来),以色列国成立后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发生了四次战争,历史上称为中东战争。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国家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解析】

根据“凡欧洲各大强国所以富强之故,亦能知其秘钥所在”可知,“略悉外情”指的是他较为了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因此与之相关的是他编著了《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因此C正确。《海国图志》是魏源的作品,因此A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主要解决土地分配问题,没有涉及到向西方学习。因此B错误。《变法通议》是梁启超的作品,因此D错误。综上故选C。3、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因此本题选A。【点睛】本题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切入点,抓关键词可知为原子弹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邓稼先。4、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隋之后是唐朝,故①指唐朝,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出现火药,完善科举,故A表述正确,不合题意;与辽、西夏并立的②指的是北宋,当时政权并立,并非处于统一状态,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金之后的③指元朝,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确立行省制,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故C表述正确,不合题意;④是明清时期,明朝强化君权,采取八股取士,清设军机处,故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信息所处朝代,分析所处成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5、C【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C项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我国重要的药物学著作。排除B项;《农政全书》是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排除D项;故选择C。6、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1949年北约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是对抗苏联,称霸世界,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7、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军功,对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就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这样就削弱了奴隶制贵族的特权,极大地触动旧贵族利益,B项符合题意;A项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C项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D项措施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干“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信息不符。故选D。【点睛】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解题时必须注意比较几个选项的程度,仔细甄别,选出最恰当的一项。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商鞅变法的内容,其中奖励军功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内容。8、D【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体现了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其他选项也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但与材料不符,故选D。【点睛】关于商鞅变法是考试的高频考点,需要重点掌握商鞅变法的时期、内容和产生的历史影响,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9、D【解析】

俄国l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解放了劳动力。农奴获得了自由,但必须出钱赎买份地,被剥夺的一干二净。故答案选D。10、A【解析】

据所学知,欧洲与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西洋,所以选择的交通工具应是轮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富尔顿利用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作为动力,发明了轮船,使人们乘船从欧洲到美洲的时间大为缩短,A符合题意;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B排除;史蒂芬孙发明火车,C排除;爱迪生发明电灯,D排除。故选择A。1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发表了《独立宣言》,要求脱离英国而独立,选项B符合题意;《权利法案》是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法律文件,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排除A;《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的,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C;《人权宣言》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件,排除D。故选B。1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遣唐使来唐学习属于中外交往,不能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面,故D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回族的形成属于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史实,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3、D【解析】

由题干中“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判断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D符合题意;ABC项与“从此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不符,排除。故选择D。14、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史学家布克哈特评价的是文艺复兴。中世纪的欧洲被宗教神学所笼罩,气氛沉闷、压抑。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焕发出人性的光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的价值是追求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神学。意大利人但丁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的实质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意大利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诗歌、绘画、建筑、雕刻、音乐各方面成就突出。著名的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全部诞生在意大利。所以说文艺复兴运动使“由信仰、幻想和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5、B【解析】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与题意相符;A项苏联工业化运动开始于1928年;C项八一九事件发生在1991年;D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发生在1861年。故选B.16、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符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还没有进行三大改造;1952年的土地改革完成时,我国还没有进行三大改造;1957年的“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已经完成了三大改造。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7、C【解析】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德意志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正确;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时间不符,A排除;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时间不符,B排除;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C。18、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直接动因的分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因此不属于产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直接动因的是建立经济特区,引进先进技术,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属于这三次创业高潮直接动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9、D【解析】

依据题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新中国的建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A不符合题意。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统一,故B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完成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故C不符合题意。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D符合题意。故选D。20、B【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的相关史实。分析题文的“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获得的信息是:①统一了六国和④确立了皇帝称号。从“法度量则不壹(指“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获得的信息是②统一了度量衡,而③用楷书书写在题文材料中不能获得,且秦朝统一的文字是小篆,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2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据“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及所学知识可知,由此可见,租地农场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租地农场的相关史实。22、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中,平型关大捷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揭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二战中,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按照预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德军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不可战胜”神话,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极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决心。A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诺曼底登陆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3、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最终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说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29美国希特勒【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现象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是1929年,此次经济危机开始于美国。(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党魁是希特勒。26、《格尔尼卡》毕加索【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这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揭露法西斯德国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创作的作品,该作品就以小镇的名字格尔尼卡命名。27、古田政治建军【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田会议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因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这次会议也称为古田会议。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是日本派遣唐使来到中国,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游天竺。(2)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3)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关系。(4)一方面,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当地的印第安人带来了殖民掠夺;另一方面,哥伦布发现美洲,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选择一方面,言之有理即可。)。(5)德国;五四运动;慕尼黑会议。【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乔冠华开怀大笑;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3)依据所学可知,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关系。(4)依据所学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当地的印第安人带来了殖民掠夺,所以印第安人说他是“恶魔”;另一方面,哥伦布发现美洲,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欧洲人则称他为“有功之臣”。(5)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受难者”指的是德国。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企图将祸水引向苏联。绥靖政策实质是纵容侵略的政策,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29、(1)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治维新(2)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3)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共同机遇:美国的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各国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等。(4)经济全球化趋势【解析】

(1)依据材料一“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2)依据材料二“严复觉得中国再不振兴,就要亡种亡国,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的信息,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