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河塘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河塘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河塘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河塘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河塘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河塘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A.刺激了社会消费 B.缓和了社会矛盾C.改善了劳资关系 D.美化了政府形象2.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 B. C. D.3.“在拿破仑所征服的土地上,他结束了封建制度,终止了教会对人们生活的控制,引进了法典以及几丝启蒙运动的光芒。”材料提到拿破仑的贡献有①打击欧洲封建势力②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③多次打败反法联盟④远征俄罗斯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4.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1785年将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A.达尔文 B.瓦特 C.爱因斯坦 D.哈格里夫斯5.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6.《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忧俱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周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7.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A.重文轻武 B.重农抑商 C.重视教育 D.重武轻文8.如图是中国1957年~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D.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9.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D.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10.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下列文明成就属于我国的()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11.被清末学者王闿运谓之"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评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A.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杜牧《题扬州禅智寺》C.徐凝《忆扬州》 D.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2.下列措施中,既是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又值得我们借鉴的是: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寻求美国大力支持 D.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13.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的是()A. B.C. D.14.某同学课堂笔记中出现了: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立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立伊犁将军、土尔扈特回归祖国。他学习的主题是()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对外交往与冲突 D.政权并立与闭关锁国15.1971年10月25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我国外交史上一次伟大的胜利。这一天发生的事件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签署《联合公报》16.下列油画所能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法国大革命爆发B.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和法国大革命爆发C.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和巴黎公社成立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打破二战以来德军“天下无敌”神话的战役是A.不列颠空战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18.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9.2019年4月,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杨州举行。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隋朝的统一B.方便隋炀帝巡游C.巩固边疆防务D.加强南北经济交流20.我国目前所发现最早的成熟的文字是A.甲骨文B.隶书C.楷书D.行书21.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A.放弃天朝观念B.学习西方技术C.拥护民主共和D.反抗列强侵略22.火车发明之前,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或畜力拉动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试制使用新动力的车辆。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它的动力机是()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23.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 D.使用打制石器24.下列重大成就属于扬州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①新万福大桥②润扬大桥;③获联合国人居奖;④扬泰机场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演进的趋势。罗马共和国设立的________有权否决执政官和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1649年,因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而引发革命,最终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________。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_________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共和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_________.26.1862年成立的_______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党和政府为了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________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27.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上图显示的是什么法典?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查士丁尼时期的成就尤其引人瞩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古罗马人以崇尚法制而闻名于世,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材料二: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四:谴责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权利。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当今英国的国王统而不治、首相领导的议会掌握最高权力,这一政治现象源于上述哪一材料?该材料出自于哪一份文件?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着一本书,这本书内容的颁布宣告了美国的独立。请问这本书的名称的是什么?上述哪一材料符合该文件的内容?材料二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材料二、三、四所表达的共同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29.(6分)“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一輩辈英雄妤汉,前赴后继,热血染江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有人认为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失败了,有人认为成功了,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把材料二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谈谈你对梁启超这句话的理解。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复兴之路》(上)材料三中为什么说“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人在救国道路的探索上,对西方的学习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30.(7分)阅读材料,辨析作答。(1)根据材料,指出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的特点?(2)有人认为,相较于新航路开辟带给世界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失败的航行。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利益,建立福利国家,缓和了社会矛盾,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反应出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作品不是“赵宋王朝”的作品,不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

根据“他结束了封建制度,终止了教会对人们生活的控制,引进了法典以及几丝启蒙运动的光芒。”可以得出贡献是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①②符合题意,③多次打败反法联盟、④远征俄罗斯是拿破仑为了称霸欧洲采取的主要军事行动,③④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贡献”是解题的关键,拿破仑与反法联盟作战,远征俄罗斯属于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不属于“贡献”。4、B【解析】

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B正确;A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5、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事变,在西安的华清池扣押了蒋介石,这就是西安事变。在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6、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就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其怀柔天下也,忧俱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周亲屏周。”的“亲亲”,正是分封建国的基本法则。故材料涉及的制度是分封制,故B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首领位置的办法,故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的地方制度,行省制是元朝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A【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知在宋朝时期崇尚读书,这是因为宋代实行的国策是重文轻武,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为防止武将篡弑重演,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8、C【解析】

根据中国1957年~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可知,中国经济在这段时间内先迅速下滑再呈上升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1965年间,先是出现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暂时刺激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由于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最终破坏经济增长,为扭转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八字”方针进行国民经济调整,最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符合题意;“一五”是1953至1957年,三大改造于1956年完成,“文化大革命”于1966年开始。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9、B【解析】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的是罗斯福新政,日本和德国建立法西斯的统治,实行专政统治。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是在经济危机之前,和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所以B项错误,CDA正确。故选B。10、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因此,“甲骨文”和“司母戊鼎”属于我国商朝的文明成就。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司母戊鼎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记忆商朝创立的文字叫甲骨文;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制造的青铜器。得出答案。1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盛唐之交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之一,被闻一多先生营为“以孤篇盖全唐”之作,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历来为人们传颂。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故本题选D。1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的相关知识内容。根据所学知识,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既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又值得我们借鉴;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13、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在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歼灭了大量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仔细观察图片,C是淮海战役示意图。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B【解析】

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立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立伊犁将军”反映出清朝为巩固西南、西北采取的措施,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光辉篇章。因此他学习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选B。15、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是我国外交史上一次伟大的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A项的时间是1953年,与题干“1971年”时间不符;B项的时间是1954年,与题干“1971年”时间不符;D项的时间是1972年,与题干“1971年”时间不符。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抓住信息“1971”是解题的关键,需熟练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16、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775年4月一支企图突袭民兵军火库的英军,在波士顿附近莱克星顿同名兵交火,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7、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941年德国集中主要兵力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仅几个月时间,德军便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10月,德国逼近莫斯科。但是,苏联军队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项符合题意。1940年4月德国侵略英国,发动了不列颠之战,英国军民坚持抵抗,德国没有占领英国。A项不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C项不合题意;柏林战役后,苏联战胜德国,德国投降。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8、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份地”,而且还只是购买的土地使用权,不是无偿的,故B选项是错误的。19、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通知,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百姓,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在589年隋文帝统治时期就完成了全国统一,因此,A选项不正确;隋炀帝利用大运河巡游并非大运河的主要作用,B选项也可排除;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并不能起到巩固边防的作用,因此,C选项不符合题意。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要求学生了解大运河的主要作用,分析题意注意“主要”、“作用”,可以排除次要、非作用的选项。2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隶书是秦统一后继小篆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楷书和行书是东汉以后随书法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21、A【解析】依据材料“戊戌变法期间”“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意思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认为“天圆地方”,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结合课本所学,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迷梦,认识到“中国并不在中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摒弃“天朝”观念,学习西方。A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期间提出学习西方技术,B项不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复辟帝制,孙中山开始拥护民主共和,C项不合题意;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国人民反列强侵略,材料没有体现。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理解“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中国古代由于交往不变和地理知识的缺乏再加上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东亚地区的大国强国,所以统治者形成了“天朝上国”的观念,认为我们是世界的中心。而诗歌中的“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旁。“就是劝国人要放弃天朝观念,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向西方学习,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境況。2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在工厂使用以后,人们开始试制用蒸汽机做动力的车辆,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就是其中之一,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他终于制成了“旅行者号”蒸汽机车,1825年9月的一天,“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因此“旅行者号”机车的动力机是蒸汽机,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B。23、A【解析】

题干材料给出了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分析这个信息可知会用火。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人;半坡原始民会炼制彩陶;使用打制石器没有体现,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万福大桥和润扬大桥是扬州在改革开放之后建设的;扬州2006年度获联合国人居奖;扬泰机场于2010年3月18日奠基,2012年5月8日正式通航;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扬州在改革开放后取得成就,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抓住地点限定语“扬州”和时间限定语“改革开放后”即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保民官(2)查理一世(3)分权制衡(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颁布了《十二铜表法》。(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因此1649年,因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而引发革命,最终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查理一世。(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共和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26、京师同文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注意区分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和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避免出现错误。27、(1)西周

(2)秦朝

(3)东汉

(4)唐朝

(5)北宋【解析】

(1)根据题干“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姬发灭掉商纣王,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

(2)根据题干“筑城凿墓”“焚书坑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朝代是秦朝。秦朝兵役徭役沉重,征发大量民工修建长城和秦始皇陵墓;秦朝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根据题干中的“光武中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注意减轻农民负担,任用清廉官吏,使国家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光武中兴”的局面。

(4)根据“神勇玄宗”“盛世号开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与唐朝有关。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开元盛世”。

(5)根据“陈桥兵变陈桥兵变代柴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有关。960年,北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汉谟拉比法典》。(2)立法。(3)罗马法。(4)材料三;《权利法案》。(5)《独立宣言》;材料四。(6)法国大革命。(7)自由、平等、民主(任何两个词即可);资本主义。【解析】

(1)依据题干图片可知,图片显示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2)结合所学知识,查士丁尼时期的立法成就尤其引人瞩目。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3)结合所学知识,古罗马人以崇尚法制而闻名于世,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4)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材料三出自英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材料四出自北美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独立宣言》,因此当今英国的国王统而不治、首相领导的议会掌握最高权力,这一政治现象源于上述材料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5)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宣告了美国的独立的是《独立宣言》的发表,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上述材料中材料四符合该文件的内容。(6)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是《人权宣言》的内容,颁布于法国大革命中。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7)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材料三出自英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材料四出自北美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独立宣言》,三者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都要求实现平等、自由、民主,反对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三者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们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时代发展要求。29、(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成功说:我认为是成功的。理由: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工业(或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失败说:我认为是失败的。理由: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辩证说:我认为洋务运动既有积极作用,又有局限性。理由: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各理由即可。(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梁启超的政治主张是变法图强,只有变法维新才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出路。(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所以说“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4)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解析】

(1)根据材料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知,李鸿章主张向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