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沈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沈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沈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沈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B.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C.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2.被马克思称之为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十月革命3.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盟军100多万人从英国出发,强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地区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这次战役是A.诺曼底登陆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凡尔登战役D.柏林战役4.科技改变了社会,催生了新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轮船驾驶员﹣汽车司机﹣网络管理员﹣飞行员B.汽车司机﹣轮船驾驶员﹣飞行员﹣网络管理员C.汽车司机﹣轮船驾驶员﹣网络管理员﹣飞行员D.轮船驾驶员﹣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管理员5.2019年1月2日上午10时,《告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A.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直接实现“三通”D.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决策6.1972年,中日发表《联合声明》:“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解读有误的是()A.中日《联合声明》的发表标志着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日建交的基础是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C.尼克松访华是促成中日发表《联合声明》的重要原因D.中日建交体现了两国人民忘却历史的伤痛,开启历史的新篇章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诗中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社会景象()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8.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科技成果搭配不正确的是A.贾思勰——《齐民要术》B.徐光启——《天工开物》C.李时珍——《本草纲目》D.卡尔.本茨——汽车9.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新政B.民国、孙文、共和、三权分立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10.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11.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屈辱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文明中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国思想。也正是从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中,中国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开始融合。这种融合首先发生在()A.政治领域 B.军事技术领域C.经济领域 D.思想文化领域12.在民主国家里,法律便是国王;在专制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下列国家中最早开始从“国王就是法律”向“法律便是国王”转变的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13.重大的科技发明往往能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下列发明,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并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的是()A.蒸汽机的改进 B.电灯泡的发明 C.互联网的出现 D.留声机的发明14.G20峰会、APEC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些活动反映了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②国际社会合作不断加强③各国消除了矛盾并形成利益共同体④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5.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外国侵略势力一步步深入中国的先后顺序是①长江中下游地区②东南沿海一带③中国腹地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16.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B.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17.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旦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銷,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B.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C.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18.重要城市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往往成为定格历史的坐标。对下图所标城市发生的事件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1912年,在A地通过的宪法,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临时宪法诞生②1924年,国民党在B地召开会议,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③1927年,在C地建立的根据地,标志着中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④1936年,在D地发生的事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⑤1937年11月,E地失陷,标志着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破碎⑥1945年,在F地召开会议,标志着抗日战争胜利结束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19.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A.发动南昌起义 B.创建井冈山根据地C.召开遵义会议 D.与国民党合作抗日20.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A.井冈山会师 B.遵义会议 C.吴起镇会师 D.会宁会师21.纵观古今历史,许多时间在特定地点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它蕴含着很多内部因素。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聚集了许多文化名人 C.教会势力削弱 D.保留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22.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小蕊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中的事件应填写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3.《天工开物》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下列图片与本著作有关的是A. B.C. D.24.下面关于《新青年》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B.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的摇篮C.倡导新文学白话文的旗手 D.民主共和思想的发源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所代表的罗马法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奠定了英国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26.________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开始;________年4月,美国内战爆发。27.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_____________,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并将产品推向市场。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属。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非洲到处都是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庄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材料三: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恩波历史教学资料》材料四:联邦政府给每个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投资专家迈克法伯据材料一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理由。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影响。材料三揭示了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利于加强世界联系的交通发明。据材料四指出当今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挑战。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走上街头,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6月3日大逮捕之后,学生的爱国斗争一度面临夭折的危险,工人阶级和其它民众走到斗争前台,局面就立即改观。就如上海学联在告同胞书中指出:“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工界罢工不及五日,曹、章、陆去”。——摘自罗荔戴平安《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小历同学认为,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五四运动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0.(7分)“改革”是当事双方都以理性的态度妥协的结果,只要有一方坚持不妥协,就无法“改革”,社会矛盾必然以不是“坚决镇压”,就是“激烈革命”一类的暴力方式解决。妥协与斗争,改革与革命是政治历史中的常见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摘编自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全集》材料三下面是两则对政治道路认识的内容道路一有学者评价英国政治制度时说: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和贵族的联合统治。社会建立了纠错机制,社会矛盾得以调整、释放和缓解。因此国家走上了渐进的,生产力可以积累的良性发展道路。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计着大步。道路二章太炎在1903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写道:“长素(注:康有为)以为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夫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请回答:据材料一,指出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的理由。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引用材料中的一句原话写出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的内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件事件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中学习内容的相同点。阅读提取材料三的有效信息,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形成一个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要求:写明看法,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根据题干的“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故B理解最准确;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和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但题干材料未涉及。故A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通过此文献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有名无实,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被马克思称之为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故A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3、A【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诺曼底登陆战。1944年6月6日,经过长期周密的准备,美英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武装力量开始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二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故A符合题意;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1945年柏林战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D不合题意;1916年凡尔登战役属于一战中的战役,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4、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汽车的发明早于飞机;火车机车和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轮船早于火车;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的成就。故D项顺序正确符合题意;ABC顺序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5、B【解析】

结合所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大陆与和平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6、D【解析】

依据题干中日发表《联合声明》:“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分析可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发表《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反映了中日建交的基础是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化,推动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因此尼克松访华是促成中日发表《联合声明》的重要原因。而中日建交开启了两国历史的新篇章,但并不代表两国人民忘却了历史的伤痛,所以解读有误的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7、D【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知,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财政制度进行改革等,取得显著成效。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故D符合题意;唐高祖的年号是武德,故A不合题意;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是贞观之治,故B不合题意;武则天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解题的关键,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财政制度进行改革等,取得显著成效。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8、B【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天工开物》,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明朝科学家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B选项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成书于北朝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北方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A选项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药物学著作,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C选项不符合题意;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解析】

依据题干时间“1912年”,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孙中山名文,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家。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B项符合题意;1899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利益,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A项不合题意;1915年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B项不合题意;1934年至1936年红军进行长征。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题干时间“1912年”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899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新政发生于190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排除C项;中共成立于1921年,长征发生在1934年,抗日开始与1931年,排除D项。由此可确定答案B。10、C【解析】

依据题干“昼市”“夜市”“交子”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现象都出现在宋代,故C项符合题意;汉代长安和唐代洛阳还未出现交子,元朝大都的出现晚于北宋,故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11、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开始融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因此洋务运动体现了中国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开始融会,这种融会首先发生在经济领域,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12、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限制了国王的权利,法律高于王权。选项A符合题意;法国、日本废除国王专制是在英国之后,排除BD;美国不存在国王专制统治,排除C。故选A。13、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电灯泡的发明、留声机的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是解题的关键,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14、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G20峰会、APEC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些活动反映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体现了当今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在不断加强。故①②符合题意;③“消除了矛盾”表述太绝对;④世界多极化格局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并未正式形成。所以③④表述错误,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东南五口,《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商船和军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航行,《马关条约》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向中国内地渗透,②①③顺序正确,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近代签订条约的内容,需要把握通商口岸的位置,注意地图知识的识记和知识的积累。16、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所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7、D【解析】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很多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最终失败。题干现象表明着这一点,所以答案选D。18、B【解析】

结合图片可知A地是南京,1912年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临时宪法,所以①正确,因此可排除C、D两个选项;再看A和B选项的区别由于④和⑤的区别,结合图片可知E地是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13日爆发淞沪会战,最终虽然上海失守,但是也粉碎了日本想要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所以⑤正确,因此可排除A选项。综上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B。【点睛】本题选项属于组合型,可根据排除法快速得出答案。1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0、B【解析】

图中“重大转折”发生在1935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的领导地位,这个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选项B符合题意;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1928年,排除A;长征途中1935年底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但不是重大转折,排除C;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的时间是1936年,宣告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D。故选B。21、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前后,随着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越来越发现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提出人文主义思想,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故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2、B【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联合国将其排斥在外。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B选项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印度、缅甸两国总理积极倡导。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A选项不符合题意;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C选项不符合题意;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3、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天工开物》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记录了很多手工业生产过程,故A符合题意;BD是文学作品,故均不符合题意;C是医学作品,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24、D【解析】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民主共和思想与辛亥革命有关,故D说法不恰当,符合题意;A说法正确,排除A;《新青年》是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的摇篮,故B说法正确,排除B;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新青年》是倡导新文学白话文的旗手,故C说法正确,排除C。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十二铜表法》(2)《权利法案》(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临时约法》【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平民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故答案为《十二铜表法》。(2))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制定了《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故答案为《权利法案》。(3))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思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故答案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临时约法》。26、17751861【解析】

据所学知,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战争,美国内战爆发。27、租地农场;【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因此填写租地农场。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2)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为美洲提供廉价劳动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他们回到欧洲后,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轮船(或汽船)(4)带来机遇(资金和市场)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重视科技创新,促进了经济的高速的发展。【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而本题是要求据材料一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理由?所以在材料中符合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是:“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2)通过材料二中的关键词:非洲、早期殖民主义等,我们可判定这一事件是三角贸易,三角贸易的影响从三个方面描述:对非洲、美洲、欧洲分别带来什么影响?因此答案是: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为美洲提供廉价劳动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他们回到欧洲后,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本题第一问要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利于加强世界联系的交通发明有:轮船和汽车。(4)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材料四主要讲述的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重视科技创新,促进了经济的高速的发展。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血腥的资本积累;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29、(1)反帝反封建。(2)判断:同意。理由: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在斗争中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体现出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是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的重要因素,显示出伟大力量。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