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吴江市高级中学李文静
一、高考要求
①理解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②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③了解属于、包
含、相等关系的意义;④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二、两点解读
重词:①集合的三大性质;②集合的表示方法;③集合的子、交、并、补等运算.
难点:①新问题情境下集合概念的理解;②点集和数集的区别;③空集的考查.
三、课前训练
1.设集合A={1,2},B={1,2,3},C={2,3,4}则(/AB)UC=()
(A){1,2,3}(B){1,2,4}(C){2,3,4}(D){1,2,3,4)
2.设集合尸={同-1<“7<0},Q={meR^mx2+4mx-4<0,对任意的实数x恒成立},
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A)P弓。(B)0日P(C)P=0(D)PA0=0
3.已知集合4=廿,=/},8={乂),=2>,贝=
4.设集合A={5,log2(a+3)),®n'B={a,b}.若4nB={2},则』UB=
四、典型例题
例1设集合河={工x=g+;,/eZ},N={xx=q+g/eZ},,贝IJ()
(A)M曝N(B)N(C)M=N(D)A/riN=0
2
例2设集合M={(x,y)k2+/=[,xe仁用,yy={(x,_y)|x-y=l,xeR,yeR},则
集合A/flN中元素的个数为()
(A)1(B)2(C)3(D)4
例3设P、0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0={a+b|aeP,6e0},若
P={0,2,5},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
例4已知集合加="卜2+》_6=0},N={X|/MX-1=0},若NU",则实数m的取值
构成的集合为.
例5已知aeR,二次函数/(x)=ax2-2x-2a.设不等式/(x)>0的解集为A,又知
集合8={x[l<x<3},若力PIBW。,求。的取值范围.
例6设集合A中不含有元素一1,0,1,且满足条件:若ae/f,则有匕g€力,请考
1-a
虑以下问题:
(I)已知2eZ,求出A中其它所有元素;
(II)自己设计一个实数属于A,再求出A中其它所有元素;
(III)根据已知条件和前面(I)(H)你能悟出什么道理来,并证明你的猜想.
第2讲简易逻辑
吴江市高级中学李文静韩保席
一、高考要求
①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②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③
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二、两点解读
重点:①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②充要条件的概念;③反证法的应用.
难点:①充要条件的判断;②以简易逻辑为载体命制的开放性问题、新情景问题.
三、课前训练
1.设为简单命题,则“夕且q为假”是“p或q为假”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乂不必要条件
2.条件甲:“公石”是条件乙:“〃<1”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X—11<£(£>0)的充要条件是.
4.命题“若凡人都是偶数,贝IJa+6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四、典型例题
例1直线x+i{y=2a+2与ax+y=a+l平行(不重合)的充要条件是()
(A)a=g(B)a=-g(C)a-1(D)a=l或a=-l
例2命题p:若a、h&R,则同+网>1是+耳>1的充要条件;命题q:函数
y="卜-1卜2的定义域是(-8,-1]U[3,+oo)则()
6)力或口”为假”)“0且9”为真(0「真口假9)「假勺真
例3在空间中:①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②若两条直线没有
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以上两个命题中您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例4关于x的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过第二、三、四象限的充要条件是.
例5已知:三个方程:%2+4%:-4<7+3=0,%2+(。-1)》+/=0,》2+2依一2。=0中至
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解,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例6已知p:/T(x)是/(x)=l-3x的反函数,且,T同<2;
q:集合/={x|x2+(〃+2)x+l=0,xwR},B={x|x>0},且AriB=0.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使“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
第3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吴江市高级中学褚红英
一、高考要求
①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②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
一些简单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③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
系,会求•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④理解分数指数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嘉的运算性质,掌
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⑤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⑥能够应用函数的
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性质解决某些简单实际问题.
二、两点解读
重点:①求函数定义域;②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求函数表达式或函数值;④二次函
数与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相结合的有关问题;⑤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⑥求反函数;⑦利
用原函数和反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互换关系解题.
难点:①抽象函数性质的研究;②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三、课前训练
1.函数/(x)=Jlog2X-2的定义域是()
(A)(3,+00)(B)[3,+00)(C)(4,+00)(D)[4,+oo)
2.函数y=lnx+l(x>0)的反函数为()
(A)y-ex"'(xeR)(B)y-ex~'(xeR)
(C)y-ex+\xe7?)(D)y-ex~'(x>1)
3.设gM=-°*则g(4))=_________.
\nx,x>0,2
4.设。>0,函数=是增函数,则不等式log“(x2-5x+7)>0的解集
为•
四、典型例题
例1设/(X)=怆*三,则/(-)+/(-)的定义域为()
2-x2x
(A)(-4,0)U(0,4)(B)(-4-1)11(1,4)
(C)(-2,-1)U(1,2)(D)(-4-2)U(2,4)
例2已知/(x)=[,"T)x+的是(_8,+8)上的减函数,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logflx,x>l
()
(A)(0,1)(B)(0,y)(C)[y,y)(D).1)
例3函数/(x)对于任意实数X满足条件/(x+2)=—,若/(1)=-5,则
f(x)
/((5))=.
例4设/(x)=log3(x+6)的反函数为广(x),若"T(m)+6][/T(〃)+6]=27,则
f(m+n)=.
例5已知a,尸是关于x的方程X?+2/+3)x+2A+4=0的两个实根,则实数k为何值
时,a大于3且尸小于3?
例6已知函数y=x+@有如下性质:如果常数a>0,那么该函数在(0,石]上是减函数,在
X
[石,+8)上是增函数.
(1)如果函数》=工+二0>0)的值域为[6,+8),求b的值;
X
(2)研究函数歹=/+《(常数c>0)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3)对函数"x+巴和y=/+=(常数。〉0)作出推广,使它们都是你所推广的函数的
XX2
特例.研究推广后的函数的单调性(只须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第4讲函数图象与变换
吴江市高级中学褚红英韩保席
一、高考要求
①给出函数的解析式或由条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函数的图象;②给出函数的图
象求解析式;③给出含有参数的解析式和图象,求参数的值或范围;④考查函数图的平移、
对称和翻折;⑤和数形结合有关问题等.函数的图象是函数的直观体现,运用函数的图象研
究函数的性质非常方便.函数的图象正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
二、两点解读
重点:①已知解析式判断函数图象或已知图象判断解析式中参数的范围;②函数图的平
移、对称和翻折:③从基本函数的图象变换到复合函数的图象等.
难点:①利用函数性质识图;②和数形结合有关问题.
三、课前训练
1.函数y=/(x)的图象与函数g(x)=log2x(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X)的表达
式为()
(A)/(x)=-^—(x>0)(B)f(x)=-^(x<0)
log2xlog,(-x)
(C)/(jf)=-log2x(^>0)(D)/(x)=-log2(-x)(x<0)
2.函数y=/(x)的反函数J=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
/0,2)(如图2所示),则方程/(》)=0在[154]上的根是%=()
(A)4(B)3
(C)2(D)1
3.若函数y=/(x+l)是偶函数,则函数y=/(x)的图象关
于对称.
4.若函数y=a'+b-l(”>0且。力1)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一定
有.
四、典型例题
例1函数人工)的图象无论经过平移还是沿直线翻折后仍不能与y=log)的图象重合,
2
则f(x)是()
V
(A)2r(B)21og4x(C)log2(x+l)(D)1-4
例2设b>0,二次函数尸―+笈+7_1的图象下列之一:
例3设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Q2)对称,且存在反函数/-1(x),/(4)=0,则
/T(4)=.
例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和
y=g(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现将
,=g(x)图像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沿y
轴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的图像是由两条线段
组成的折线(如图所示),则函数/(x)的表达式
为1
例5已知函数/(x)=(x-a)(x-Z1)-2,,〃是方程/(x)=0的两根,且a<b,加<〃试判
断实数a,b,m,〃的大小关系.
x
例6已知函数/(x)=loga(a-l)(a>O.a^l),
(1)证明:函数/(x)的图象在y轴一侧;
(2)设《(%”),BQ2,必"巧"2)是图象上的两点,证明直线48的斜率大于零;
(3)求函数y=/'(2x)与y=广代)的图象交点坐标.
第5讲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吴江市高级中学韩保席
一、高考要求
函数的综合应用在高考中的分值大约为20分左右,题型的设置有小题也有大题,其中
大题有简单的函数应用题、函数与其它知识综合题,也有复杂的代数推理题,可以说函数性
质的综合应用是高考考查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二、两点解读
重点:①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②函数与不等式结合;③函数与方程的综合;
④函数与数列综合;⑤函数与向量的综合;⑥利用导数来刻画函数.
难点:①新定义的函数问题;②代数推理问题,常作为高考压轴题.
三、课前训练
1.已知aeR,函数/(x)=sinx-同,xeR为奇函数,则”=()
(A)—1(B)0(C)1(D)±1
2.1"是''函数〃x)=|x-a|在区间[1,+8)上为增函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函数了=;乂2-2》+4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2,26],则6的值为一.
4.已知/(x)=kx+§-4(kwR),/(1g2)=0,则/(1g-)=____________.
x2
四、典型例题
例1设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若/⑴>1,/(2)=网心,则“
4+1
的取值范围是()
(A)a<—(B)a<—且。工一1
44
(C)或4<-1(D)-1<—
44
例2设广匕)是函数/(x)=;(,-(。〉1)的反函数,则使/T(X)>1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
、—]夕2_]/_]
(A)(^―!-,+«>)(B)(-«,^―^)(C)(^―(D)[。,+8)
2a2a2a
例3已知函数/(对=上一,若方程/(x)=-2x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函数/(x)的解析
2-3x
式为.
例4对a,bsR,记max{o,b}=(,'"i?'函数/(x)=max{x+l,3-x}(xeR)的最小值
\b,a<b.
是.
例5对定义域是£>/,0g的函数y=/(x),y=g(x),规定:
/(x)g(x),当xe。/且xeQg,
函数Mx)=:f(x),当xw。/且x至
g(x),当X£巧且Xe4.
(I)若函数〃x)=_!_,g(x)=X2,写出函数6(X)的解析式;
X-1
(II)求问题(1)中函数"(X)的值域;
(III)若g(x)=/(x+a),其中。是常数,且ae[04],请设计一个定义域为R的函数
y=fW及一个a的值,使得力(x)=cos4x,并予以证明.
例6f(x)=3ax2+2bx+c,若a+b+c=O,/(0)-/(1)>0,求证:
(I)方程/(x)=0有实根,K-2<-<-l;
(II)设芯,々是方程7(X)=。的两个实根,则*V|X1-X2|<g;
(III)方程/(x)=0在(0,1)内有两个实根.
第6讲导数的概念与应用
吴江市高级中学陈向东
一、高考要求
①了解导数的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率等),掌握函数在
一点处的导数定义和导数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②熟记导数的基本公式,掌握两个
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③
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
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侧异号),会求一些实际问题(一般指单峰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两点解读
重点:①利用导数求切线的斜率;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或求单调区间;③利用导
数求极值或最值;④利用导数求实际问题最优解.
难点:①理解导数值为零与极值点的关系;②导数的综合应用.
三、课前训练
2.函数/(x)=x3+ax?+3x-9,已知/(X)在X=-3时取得极值,贝3=()
(A)2(B)3(C)4(D)5
3.若函数f(x)=ax3-x2+x-5在R上单调递增,则a的范围是.
4.与函数y=--2x+l的图象相切,切线斜率为1的切点是.
四、典型例题
例1函数/(x)=x3-3x+l在闭区间[-3,0]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1,-1(B)1,-17
(C)3,-17(D)9,-19
例2设函数/(X)在定义域内可导,y=/(x)的图象如右图所
示,则导函数片尸(x)可能为()
例3如右下图,函数y=/(x)的图象在点P处的切线
方程是y=-2x+9,则/(4)+/(4)的值为
例4(1)曲线y=d+x+l在点(1,3)处的切线方
程是:
(II)已知函数f(x)=xi-3x,过点尸(2,-6)作曲线y=f(x)的切线的方
程.
例5已知函数〃x)=x3-qx-l.
(1)若/(x)在实数集R上单调递增,求“的范围:
(II)是否存在实数。使/(X)在(-1,1)上单调递减.若存在求出。的范围,若不存在说
明理由.
例6函数/(X)=x'+加厂+(加+§)》+6在R上有极值,求用取值范围.
第7讲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吴江市高级中学褚红英
一、高考要求
①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
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②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
前“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简单的问题;③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
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两点解读
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②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等比数
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③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综合
及其应用.
难点: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综合及其应用.
三、课前训练
1.已知{为}是首项q=1,公差d=3的等差数列,如果6,=2008,则序号"等于()
(A)667(B)668(C)669(D)670
2.在等差数列{册}中,口6=。3+。8,则S9=()
(A)0(B)1(C)-1(D)以上都不对
3.数列传〃}中,7=2,«7=1,又数列{,}为等差数列,则.
a”+1
4.设数歹的前”项和S“=3"-c,且数列{a“}是一个等比数列则c=.
四、典型例题
例1已知数列E}的前”项和S“=ql(a#0,g#l,g为非零常数),则数列{”“}为()
(A)等差数列(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乂不是等比数列(D)既是等差数列乂是等比数列
例2若{4“}是等差数列,首项a]>0,。2007+。2008>。,。2007,42008<。,则使数列{外,}
的前n项和S”为正数的最大自然数”是()
(A)40013(B)4014(C)4015(D)4016
例3设等差数列{a“}的前0项和为%,已知$6=36,S„=324,若S.6=144(〃>6),则
n的值为.
例4已知函数/(x)定义在正整数集上,且对于任意的正整数x,都有
/(x+2)=2/(x+l)-f(x),且/⑴=2J(3)=6,则/(2007)=•
例5设数列E}、"}满足:b„=a'+<7L+<33+__(neN*).
n
(I)若=〃+2,求数列{a“}的通项公式;
(ID若{0}是等差数列,求证{册}也是等差数列.
.彳明,〃为偶数,
例6设数列{为}的首项。“吟,且为+1=2
4〃十二,"为奇数.
4
记"〃二-1-=123,….
(I)求白2,。3;
(II)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第8讲数列的通项和求和
吴江市高级中学杨慧莲韩保席
一、高考要求
数列的通项和求和是一节综合性内容,在高考卷中有小题也有大题,其中大题有简单的
数列求通项或求和题,也有复杂的数列和不等式、数列和函数、数列和方程等的综合题.数
列的通项和求和是高考对数列考查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二、两点解读
重点:①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和求和公式;②利用相关数列将“}和{〃”}的关系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③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④数列与不等式或函数等结合的综合题.
难点:①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②数列与不等式或函数等结合的综合题.
三、课前训练
化简—+—+••■+——!——
1.的结果是)
1x22x33x4»(«+1)
2〃n2M
(A)(B)—(C)(D)
n+\n+12/7+12〃+l
2.设"")=2+24+27+21°+…+23"T°(”eN),则/(")等于()
(A)-(8n-l)(B)-(8n+l-l)(C)-(8n+3-l)(D)-(8W+4-1)
7777
3.已知数列{4,}的前四项分别为:3-^,5-,7—,9—,试写出数列{为}的一个通项公
481632
式•
4.如图,第n个图形由第n+2边形“扩展”而来的.记第n个图形的顶点数为an(neN*),
则an=.
图1图2图3图4
四、典型例题
例1在等比数列{a„}中,q=2,前〃项和为5..若数列一+1}也是等比数列,则S”
等于()
(A)2n+l-2(B)3"(C)2"(D)3"-1
例2设/(x)=(x-l)3+l,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的方法,可求得
/(-4)+…+/(0)+---+/(5)+/(6)的值为:
例3已知12+22+32+...+/=■!"〃(〃+1)(2〃+1),则数歹41x2,2x3,3x4,…,〃(〃+1)的前n
6
项和为:.
例4对正整数n,设曲线y=x"(l-x)在x=2处的切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为,则数
列{纯}的前n项和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1
例5设数歹ij{(}的前n项和S“=4一一白,求凡.
例6已知二次函数y=/(x)的图像经过坐标原点,其导函数为/(x)=6x-2,数列{为}的
前”项和为%,点(neN*)均在函数y=/(x)的图像上.
(I)求数列{为}的通项公式;
(H)设,,=」一,4,是数列{瓦}的前"项和,求使得7;<二对所有neN*都成立的
“〃+120
最小正整数〃7;
第9讲递推数列
吴江市高级中学李文静
一、高考要求
①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②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
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高考试卷对数列要求较高,己超出了考纲要求.
二、两点解读
重点:①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②递推数列的求和;③函数与数列综合;④数列与不
等式结合;⑤数列与对数的综合.
难点:①数阵数表类递推问题;②数列推理问题,常作为高考压轴题.
三、课前训练
1.若满足为=2,-^―=—^―(w>2),则叫二()
an-\〃+1
442
(A)一(B)1(C)-(D)-
353
2.若数列{%}满足:aw+1=1—L且%=2,则。2007=()
an
(A)—1(B)1(C)2(D)-
2
3.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已知数列{4}是等和数列,且
q=2,公和为5,那么q8的值为,这个数列的前"项和工的计算公
式为.
4.已知数列{册}满足④=1,a"=3"T+a,T(〃22),则通项公式a“=
四、典型例题
例1在数列{a“}中,<7)=1,<?2=2且%+2-a”=1+(-1)"(〃eN*),则加必=()
(A)150(B)5050(C)2600(D)251+48
例2已知数列{〃“}满足%=1,a”=4+2a2+3%+…+(〃T)a”-i,则〃N2时,数列
{。“}的通项4=()
〃!
(A)(C)加(D)(/7+1)!
例3已知/(〃+1)="〃)二!(neN*),/(1)=2,则/(2007)=_____________
/(«)+1
例4在数列{4}中,%=3,且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点(、耳,质;)在直线
x-y-G=0上,则=
例5数列{4}的前n项和记为Sn,已知q=1,册+]=乎5“(〃=1,2,3…).证明:
(I)数歹ij{'}是等比数列;
n
(II)S”+i=4。"•
n
例6已知数列{为}的前n项和Sn满足:S,=2a„+(-l),/7>1.
(I)写出求数列{为}的前3项由,。2,。3;
(n)求数列{4}的通项公式.
第10讲数列的综合应用
吴江市高级中学陈向东韩保席
一、高考要求
高考对数列的考查比较全面,重点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项和公式、
等差(比)中项及等差和等比性质的灵活运用;在能力要求上,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考查思维能力是支柱,运算能力是主体,
应用是归宿.
二、两点解读
重点:等差和等比数列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应用;
难点:由递推公式求通项以及数列与不等式等知识的综合问题.
三、课前训练
L如果等比数列{为}的首项为正数,公比大于1,那么数列Jogi册,()
3,
(A)是递增的等比数列(B)是递减的等比数列
(C)是递增的等差数列(D)是递减的等差数列
2.在△ABC中,tanA是以-4为第三项,4为第七项的等差数列的公差,tan8是以上为
3
第三项9为第六项的等比数列的公比则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D)非等腰直角三角形
3.若数列{&“}满足:a]=1,«„+|=2an.nen*,贝!|%+效+….
4.《莱因德纸草书》(Rhind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
道这样的题H:把100个面包分给5个人,使每个所得成等差数列,且使最大的三份之和的
■L是较小的两份之和,则最小1份的量为____________.
7
四、典型例题
例1在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册}中,若=0(〃22),则52,1-4〃=
()
(A)-2(B)0(C)1(D)2
例2已知/(x)为偶函数,且/(2+x)=/(2-x),当一24x40时f(x)=2X,若
neN*,/=/(〃),则。2007=()
(A)2006(B)—2006(C)4(D)-
4
例3定义一个“等积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后一项的积都是同一常
数,那么这个数列叫“等积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这个数列的公积.
已知数列{%}是等积数列,且4=2,公积为5,则这个数列的前〃项和的计算公式
为:
(III)若且%、2、%三点都在以(5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外,求r
的取值范围.
例6已知函数/«)=如上的图象过原点,且关于点(-1,1)成中心对称.
X+1
(I)求函数/(X)的解析式;
(II)若数列{夕〃}m6N*)满足:4〃>0,4[=1,4〃+]=[/(疯')},求数列⑸}的通项公式
1;
(III)若数列{外,}的前n项的和为S,,判断S.与2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第11讲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
陆慕高级中学袁卫刚何贵宝
一、高考要求
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
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二、两点解读
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基本不等式、不等式证明的三个基本方法.
难点:灵活应用基木不等式解决有关范围、最值等问题,用三个基本方法证明综合题中
的不等问题.
三、课前训练
1.已知4、6是实数,则|。+“<|。|+|切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ab力0(B)ab<0(C)a+b<0(D)a<O<b
2.下列四个不等关系中正确的一个是()
(A)V2>^3(B)g>0(C)V2>V3+1(D)V3>V2+1
21
3.已知正实数。、6满足。6=2,则使得一+—取得最小值的实数对(。/)为_____
ah
4.己知。>6>0,则打工与血—蛎的大小关系为
四、典型例题
例1设正数满足Iog2(x+y+3)=log2x+log2y,则x+y的取值范围是()
(A)(0,6](B)[6,+8)(C)+(D)(0,14-y/7]
例2已知力〉。>0,且。+6=1,那么()
a4-b4a+ba+ba4-b4
(A)2ab<----------<--------<b(B)2ab<-------<-----------<h
a-b22a-b
/_/a+ba+ba4-h"
(C)----------<2ab<--------<b(D)2ab<-------<b<----------
a-h22a-b
例3已知不等式办2+瓜+。<0(">0)的解集是空集,则/+/-26的取值范围
是.
cd
例4已知三个不等式:①。6>0;②士〉一;③bc>ad.以其中两个作为条件,余
ab
下一个作为结论,则可组成个真命题.
例5已知函数f(x)=l—L(x>0).
X
(I)当0<a<b,且f(a)=f(b)时,求证:ab>l;
(II)是否存在实数。,b(«<b),使得函数片/(x)的定义域、值域都是[。,b],若存在,则
求出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Ill)若存在实数o,b(a<b),使得函数y=/(x)的定义域为[a,b]时,值域为[ma,mb](m
NO),求m的取值范围.
例6已知函数/(x)=—x2+bx+c.
(1)若/(x)有极值,求b的取值范围;
(2)当/(x)在x=l处取得极值时,①若当x£[—1,2]时,/(、)《2恒成立,求c的取
7
值范围;②证明:对[—1,2]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都有I/(须)一/口2)I<--
第12讲不等式的解法
陆慕高级中学袁卫刚何贵宝
.、高考要求
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二、两点解读
重点:三类不等式解法.
难点:解含字母参数的不等式.
三、课前训练
1.关于X的不等式|x-2|>〃]的解集为R的充要条件是()
(A)m<0(B)m>2(C)m<0(D)m<2
2.不等式(X-I)HTINO的解集为()
(A)[1,+oo)(B)[1,+8)U{-2}(C)[-2,1)(D)[-2,+8)
3.不等式|》-4|+|3-%|<。的解集为非空集合,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a<1(B)a>l(C)a>1(D)3<a<4
4.关于x的不等式生辿二220的解为—14x<2或xN3,则点尸(a+b,c)位于
x-c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四、典型例题
例1不等式10gl(》一1)〉一1的解集为()
3
2
(A){x|x>4}(B){x\x<4}(C){x|l<x<4}(D){x|l<x<-}
例2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l,+oo),则关于x的不等式竺二>0的
x—2
解集是()
(A)(1,2)(B)(—1,2)(C)(—oo,—l)[J(2,4-oo)(D)(2,4-oo)
例3若不等式犬+2x+“N-y2-2》对任意实数x、y都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a>0(B)a>\(C)a>2(D)a>3
例4关于x的不等式—>a(其中a>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
x—2
Z7Y—5
例5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x-a
(1)当a=4时,求集合A/;
(2)若3eM15任“,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例6已知a>1,P:a(x—2)+1>0,0:(x->a(x-2)+1.试寻求使得P,Q都成立的
x的集合.
第13讲不等式的综合运用
陆慕高级中学袁卫刚何贵宝
一、高考要求
能运用不等式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二、两点解读
重渡:不等式与函数、数列、解几等综合问题以及实际应用问题.
难点:将综合问题化归为不等式问题,用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前训练
1.若关于X的不等式|x—4112田+|》+。0526|<左的解集非空,则实数k的取值范
围是()
(A)k±L(B)k>l(C)0<k<l(D)0<k<l
2.点。(无,歹)是直线x+3y-2=0上的动点,则代数式3'+27"有()
(A)最小值6(B)最小值8(C)最小值6(D)最小值8
3.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400吨,每次都购买X吨,运费为4万元/次,一年的总
存储费用为4x万元,要使一年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贝Ux=吨.
4.已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8),则不等式/(x)</(2-x)
的解集是.
四、典型例题
例1现有一块长轴长为10分米,短轴长为8分米形状为椭圆的玻璃镜子,欲从此镜中
划一块面积尽可能大的矩形镜子,则可划出的矩形镜子的最大面积为()
(A)10平方分米(B)20平方分米(C)40平方分米(D)”竺平方分米
41
例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凡=log,(neN*),设其前n项和为S,,则使
〃+2
S“<—5成立的自然数"()
(A)有最小值63(B)有最大值63(C)有最小值31(D)有最大值31
2Y_1M
例3对一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浒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程序员专业技能竞赛题库
- 2025年放开生育面试题目及答案
- 肝病的诊断、分期、预防和治疗策略 3
- 布鲁氏菌病讲课文档
- 父母遗产转让协议书范本
- 公司个人保密协议书范本
- 轮胎修补转让协议书范本
-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说课稿P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 2025年反洗钱知识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 工艺品雕刻工国家职业标准(2024版)
- 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初高衔接语法:专题一 句子成分
- 2025年八省联考新高考 语文试卷
- 国家开放大学《Web开发基础》形考任务实验1-5参考答案
- 《进一步规范管理燃煤自备电厂工作方案》发改体改〔2021〕1624号
- JGJT299-2013 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附件1:线路工程填写示例
- 健康教育指导评分表
- 快速入门穿越机-让你迅速懂穿越机
- DLT 5630-2021 输变电工程防灾减灾设计规程-PDF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