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_第1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_第2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_第3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_第4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2

(总分:40.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31,分数:31.00)

1.放射免疫分析中所采用的标记抗原的放化纯度应大于

•A.75%

•B.80%

•C.85%

•D.90%

•E.95%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

2.主要为抗dsDNA的荧光核型为

•A.周边型

•B.均质型

•C.核仁型

•D.胞浆型

•E.斑点型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

3.Tc细胞的表面标志为

•A.CD3

•B.CD4

•C.CD8

•D.CD20

•E.CD19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

4.适于接种嗜血杆菌、奈瑟菌的培养基是

•A.血平板

•B.巧克力平板

•C.麦康凯平板

•D.SS琼脂

•E.TCBS琼脂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巧克力平板适于接种嗜血杆菌、奈瑟菌等标本的培养基。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标本采集错误的是

•A.采集标本2〜3nli

•B.标本盛于无菌试管内

•C.细菌标本冷藏送检

•D.病毒标本冷藏送检

•E.病毒标本4℃可保存72h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

6.能使色氨酸氧化脱氨基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

•C.产气肠杆菌

•D.阴沟肠杆菌

•E.肺炎克雷伯菌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

7.早期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细胞是

•A.Thl

•B.Th2

•C.NK

•D.Tc

•E.B

(分数:LOO)

A.

B.

C.J

D.

E.

解析:

8.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

•A.<2.0X10VL

•B.<2.5X107L

•C.<3.0X107L

•D.<3.5X10VL

•E.<3.8X10VL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

9.下列属于条件致病菌的为

•A.MRSA

•B.A群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淋病奈瑟菌

•E.脑膜炎奈瑟菌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

10.为抑制变形杆菌的迁徙生长,应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加入

•A.0.现硼酸

•B.0.1%盐酸

•C.0.1%醋酸

•D.0.1%琼脂

•E.0.1%石炭酸

(分数:1.00)

A.

B.

C.

I).

E.V

解析:

11.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的基础为

•A.产生与膜结合的凝血活性因子

•B.产生游离的凝血活性因子

•C.细胞内存在凝血活性因子

•D.产生与膜结合的凝血抑制因子

•E.产生与游离的凝血抑制因子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

12.确诊黑热病临床上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法是

・A.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B.啤穿刺涂片检查

•C.肝穿刺涂片检查

•D.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E.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

13.双向扩散试验中当抗原含量相对多时

•A.沉淀线靠近抗原孔

•B.沉淀线靠近抗体孔

•C.出现多条沉淀线

•D.不出现沉淀线

•E.沉淀线变宽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

14.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源是

•A.日光灯

•B.紫外光

・C.远红外光

•D.红外光

•E.荧光

(分数:LOO)

A.

B.V

C.

D.

E.

解析:荧光显微镜以紫外光或蓝紫光为光源,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光使之成为可见光。

15.副溶血性弧菌对人类致病性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引起食物中毒及急性胃肠炎

•B.主要引起深部组织感染

•C.主要引起脑膜炎

•D.主要引起结节性坏死

•E.主要引起肺部纤维化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

16.肠热症患者血标本的采集应在

•A.全病程

•B.潜伏期

•C.病程第一、二周

•D.病程第三、四周

•E.恢复期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

17.对气单胞菌属致病性叙述正确的是

•A.本菌属中部对人类为非致病菌

•B.杀鞋气单胞菌引起人类感染

•C.中间气单胞菌引起人类感染

•I).嗜水气单胞菌引起人类感染

•E.本菌属中部分种可引起人类腹泻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

18.符合新生隐球菌生物学性状的是

•A.由菌丝、抱子组成

•B.沙氏培养基37c不生长

•C.玉米粉培养基上产生厚膜泡子

•D.尿素酶阳性

•E.芽管形成试验阳性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

19.霍乱弧菌直接镜检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流星或穿梭样运动

•B.旋转运动

•C.布朗运动

•D.未见有运动

•E.翻转运动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

20.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敏诊断重要指标有

•A.白细胞数量增加

•B.白细胞数量减少

•C.血小板抗体阳性

•D.血小板数量减少

•E.骨髓增生程度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

21.下列易于发生ESBL耐药性变异的细菌为

•A.人葡萄球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鲍蛙不动杆菌

•D.宋内志贺菌

•E.副溶血性弧菌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耐药性变异是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变成对该药物耐受的变异。

22.下列菌属常出现S-R变异的是

•A.葡萄球菌属

•B.链球菌属

•C.奈瑟菌属

•D.沙门菌属

E.芽胞杆菌属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S-R变异指新从患者分离的沙门菌常为光滑型,经人工培养后菌落呈现粗糙型。常伴有抗原,毒力,

某些生化特性的改变。

23.荚膜肿胀试验可用于鉴定下列的细菌为

•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

•C.痢疾志贺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产粘变形杆菌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

24.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荧光核型不包括

•A.均质型

•B.周边型

•C.核仁型

•D.胞浆型

•E.斑点型

(分数:1.00)

A

B

C

I)

E.

解析:

25.胶体金标记蛋白加稳定剂后,在一定浓度下,4-C:可保存

•A.几天

•B.几个星期

•C.半个月

•D.几个月

•E.几年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

26.符合铜绿假单胞菌的是

•A.氧化葡萄糖、氧化酶(-)、还原硝酸盐

•B.发醉葡萄糖、氧化酶(+)、还原硝酸盐

・C.氧化葡萄糖、氧化酶(+)还原硝酸盐

・D.氧化葡萄糖、氧化酶(+)还原硝酸盐(-)

・E.不分解葡萄糖、氧化酶(+)还原硝酸盐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

27.将ATCC7953菌片高压灭菌后,以无菌操作取出,置于溟甲酚紫蛋白陈水培养基中55C孵育48h,说明

达到灭菌效果的现象为

・A.培养基变黄,外观混浊

•B.培养基变黄,外观澄清

・C.培养基变紫,外观澄清

・D.培养基不变色,外观澄清

•E.培养基不变色,外观混浊

(分数:LOO)

A.

B.

C.

D.J

E.

解析:

28.外周血液中可查出丝虫的阶段是

•A.微丝蝴

•B.成虫

•C.丝状蜘

•D.腊肠期坳

•E.微丝蝴、成虫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

29.中毒性菌痢患者应采集的标本是

•A.肛拭子

•B.粪

•C.血

•D.尿

•E.脑脊液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

30.确诊布氏姜片吸虫病的依据是

•A.腹痛、腹泻

•B.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C.消瘦、水肿、全身无力

I).有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

E.粪便检查发现虫卵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

31.水样便标本悬滴或压滴法检查,暗视野显微镜见来回穿梭似流星状运动的细菌应疑似为

•A.产气肠杆菌

•B.小肠耶尔森菌

•C.霍乱弧菌

•D.大肠埃希菌

•E.铜绿假单胞菌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

二、(总题数:2,分数:3.50)

患者女性,主诉咽部疼痛,体温39℃。检查: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血象检查:

WBC26X10VL,中性粒细胞0.82,其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7,含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0.3。

(分数:1.50)

(1).正常人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为(分数:0.50)

A.0.1~0.3

B.0.2~0.4

C.0.3~0.5

D.0.4〜0.6

E.0.5-0.7J

解析:

(2),引起WBC持续增高错误的是(分数:0.50)

A.剧烈运动J

B.伤寒

C.CML

D.急性失血

E.化脓性感染

解析:

(3).根据以上资料,解释正确的是(分数:0.50)

A.感染轻,抵抗力强

B.感染轻,抵抗力弱

C.中度感染,抵抗力差J

D.感染严重,抵抗力弱,预后较差

E.感染严重,抵挠力强,预后较好

解析:

患者男性,29岁,辽宁人。高热3天持续不退就诊。骨髓涂片检查觅到58%的异常细胞,细胞形状畸形非

常明显,细胞核畸形有明显得折叠切迹,染色质细致,核仁明显,呈双层胞浆。POX,SB及氯懵酸AST)奈

酚酯酶染色阳性,碱性磷酸酶积分15分,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弱阳性,不被NaF抑制。

(分数:2.00)

(1).该患者可能的临床诊断是(分数:0.50)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解析:

(2).该患者最重要和最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是(分数:0.50)

A.感染

B.进行性贫血

C.并发DICJ

D.进行性肝脾肿大

E.骨转移

解析:

(3).对该患者为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应及时做(分数:0.50)

A.血培养

B.遗传学检查

C.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

D.骨骼X线检查

E.有关DIC检查J

解析:

(4).该患者的FAB分型属于(分数:0.50)

A.AML-M1

B.AML-M2

C.AML-M3V

D.AML-M4

E.AML-M5

解析:

三、(总题数:5,分数:6.00)

•A.还原法

•B.重氮反应法

•C.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D.酸碱指示剂法

・E.偶氮反应法

(分数:1.50)

(1).尿糖检测(分数:0.50)

A.

B.

C.V

D.

E.

解析:

(2).尿胆原检测(分数:0.50)

A.

B.J

C.

D.

E.

解析:

(3).尿维生素C检测(分数:0.50)

A.

B.

C.

D.

E.

解析:

A.因子n

B.因子vn

c.因子VIII

D.因子X

E.因子XH

(分数:1.50)

(1).凝血系统内源途径的启动因子(分数:0.50)

A.

B.

C.

D.

E.V

解析:

(2).只参与凝血系统外源途径的凝血(分数:0.50)

A.

B.V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