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和课内外对比阅读(解析版)-2022年广东各地 一模语文试题 汇编_第1页
课外文言文和课内外对比阅读(解析版)-2022年广东各地 一模语文试题 汇编_第2页
课外文言文和课内外对比阅读(解析版)-2022年广东各地 一模语文试题 汇编_第3页
课外文言文和课内外对比阅读(解析版)-2022年广东各地 一模语文试题 汇编_第4页
课外文言文和课内外对比阅读(解析版)-2022年广东各地 一模语文试题 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课外文言文和课内外对比阅读(解析版)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

遂自念日:“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口:“有盐乎?有盐

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日:“吾知天下

之美味,成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

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

(D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鹿在盐中()

②愚人食盐不自()

(2)愚人“愚”在哪里?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答案】

(1)①咸:全、都②已:停止

(2)愚人不动脑子,不吃别的只是吃盐,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为盐所害。故事说

明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适而

可止、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道理。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含义。

①句意:都在盐中。咸:都。

②句意:愚人一直不停地吃盐。已:停止。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愚人因为在朋友家吃饭加了盐后味道更好就固执地认为“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吾知天

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最后“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不吃别的只吃盐,最终味

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

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

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朋友家里去,主人和这位客人一起吃饭。这位客人嫌

弃(这些菜都)淡了一点,都没有味道。主人已经听到了(他的话),于是加入了盐。愚笨

的人尝了之后,特别好吃,就自言自语道:“菜这么好吃,是因为放了盐。”黄昏时回到

家,母亲已备好了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取出盐,对此感到有点奇怪,

只看到自己儿子唯独吃盐不吃饭菜。母亲问:“怎么可以这样呢?"他说:“我知道天下

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一直不停地吃盐,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

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2022年广州深圳市中考一模】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大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鹿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烝趋百里外,从乡

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

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会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乏名臣。其幼时惠记忆不

若人,众兄弟盛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

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日:”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9.下列选项中前后两句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春趋百里外/今主编《资治通鉴》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其幼时忘记忆不若人

C.诙加冠/众兄弟诙成诵而游息矣

D.走送乏/为一时乏名臣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对晚辈

读书人的称呼。

B.甲文提到两次“不敢”,分别写出了作者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的优秀品质。

C.“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中的“而”表示顺承关系。

D.“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这样断句是正确

的。

12.2022年新春伊始,深圳疫情再次出现反复。己经居家线上学习一个多月,正全力以赴

备战中考的初三学子们心中一定五味杂陈•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谈谈,宋濂和司马光

的学习经历分别给你的向藻学为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

9.D

10.(1)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2)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所学到的知识)就能终身不忘了。

11.A

12.示例:

①甲文宋源幼时借书抄录,成年远行求师的学习经历,给我的网课学习启示是:虽然网课

学习受一定的条件限制,但是我们可以像宋濂一样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

如:多通过线上、电话等形式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

②乙文司马光”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的学习经历,给我的网课学习启示是:网课学习期

间虽然没有老师当面督促,但是自己更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自觉学习。

【解析】

【9题详解】

A.曾经、曾经;

B.担心'担心;

C.已经'已经;

D.代词,指借的书'助词,的;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以是,因此;以,把;假,借;

(2)收功远,收获多;乃,就。

【11题详解】

A.“生”是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序”是一种文体,本文是篇赠序。故选A。

[12题详解】

考查阅读启示。

甲文:根据“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可知,宋濂用借书克服了无

书之难。根据“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可知,宋濂用

百里外求师克服了无师之难。由此给我们启示:网课期间,虽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能

亲身接受老师的教导,但我们应像宋濂一样,想尽一切办法来克服困难,发挥自己的主观

能动性来学习,这样就一定能达到停课不停学的目的。

乙文:根据“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可知,司马

光抓紧一切时间来读书学习,最终有所收获。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网课期间虽然没有老

师的监督,但我们也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学习,不让一刻虚度。

【参考译文】:

【甲】: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

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

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

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

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

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

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

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乙】:

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

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别的兄弟已经背诵完了而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

闭门苦读,等到能够熟练背诵才停止。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这样

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生不忘。”等到长大后,读遍古籍,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他

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马背上,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

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2022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一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斑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

其妾口:“吾孰与徐公美?”妾目:“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

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

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

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

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申屠丞相嘉者,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

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日:“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

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撇召邓通诣丞

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

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日:“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

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

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

(选自《史记》,有删改)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前服衣冠/有时朝发白帝B.徒跣/在以有先生也

C.虽欲吉/进尽忠吉D.门不受自谒/吾我之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文帝度丞相己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

9.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定俞的一项是()

A.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劝谏齐威王要慎防身边小人的蒙蔽,才能治理好国家.

B.一个“善”字,表明了齐王重贤明理、能察纳雅言,也衬托邹忌讽谏的成效。

C.威王下令,根据进谏内容对治国帮助程度的大小,对进谏者进行三类奖赏。

D.邹忌讽劝,威王纳谏,百姓踊跃进言,君、臣、民都在朝廷上共商治国的良策。

10.用给【乙】文中画一的句子断句。

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

11.结合文段,分析邹忌和申屠嘉的劝谏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7.A

8.(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文帝估计丞相已经使邓通困窘(或“已经困住邓通”),派使者拿着符节召见邓通。

9.B

10.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

11.甲文中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推己及人,起到启发的作用却又没有直接批评,令君王

容易接受。乙文中申屠嘉清廉正直,谨守礼节,敢于直谏,当面批评文帝纵容邓通。

【解析】

7.考查一词多义。

A.都意为“早晨”;

B.裸露/只,仅仅;

C.进谏/话语;

D.私事/偏爱;

故选Ao

8.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

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

士辛一

兀大。

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面,当面;刺,指责,议论;过,过错;受,给予,付予;上赏,

上等奖赏。

(2)度,估计;第一个“使”,派;持节,拿着符节,召,召见。

9.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分析。

A.“要慎防身边小人的蒙蔽”,理解有误,根据“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分析,在齐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的齐威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齐威王要慎防身边

各类人的蒙蔽,并非只是小人。

C.“根据进谏内容对治国帮助程度的大小”,理解有误,根据“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

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分析,应

为根据进谏者勇气的大小,对进谏者进行三类奖赏。

D.“都在朝廷上共商治国的良策”,理解有误,根据由“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

上赏”分析,齐威王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开张圣听,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

同情况给予奖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分析,是说大臣、百姓踊跃进言,并未提及“君、臣、民都在朝廷上

共商治国的良策”,无中生有。

故选Bo

10.本题考查断句。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

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

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句意:丞相申屠嘉入朝拜见文帝时,邓通站在文帝的身边,礼数上有些怠慢。

“丞相入朝”做状语,应与后面断开,”而通居上傍”陈述邓通当时的状态,“有怠慢之

礼”是对邓通在皇帝面前状态的看法,”而通居上傍”与“有怠慢之礼”应断开,故断句

为: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

11.考查对比阅读。

甲文中,由“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

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

之,王之蔽甚矣”分析,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

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

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

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这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

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邹忌采用委婉劝

谏的方式,使君王容易接受。

乙文,由“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分析,申屠嘉性格耿直,

谨守礼节,采用直言劝谏,当面指出文帝对邓通的宠爱无度。

【参考译文】:

【甲】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

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

您?”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我和

徐公相比,谁更美?"妾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

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着自己,

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

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

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

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

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

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

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

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

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

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

「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申屠嘉为官清廉正直,家门不接待私人拜访。这时太中大夫邓通特别受文帝的宠

幸,前后赏给他的钱财.,累计万万。申屠嘉上朝时,邓通常在文帝身旁。他看到邓通在朝

廷上怠慢放肆,不遵守君臣间的礼节。有一次,丞相申屠嘉奏事完毕,乘机进言:“陛下

的爱幸臣子,您可以让他富贵,至于在朝廷上的君臣礼节,则不可以不严肃!”文帝说:

“你不要说了,我宠爱他。”申屠嘉下朝以后,端坐在丞相府,写了一道文书,命令邓通

到丞相府来,若不来,就要杀头。邓通非常恐惧,便进宫告诉文帝。文帝对他说:“你姑

且前去,我即刻派人去把你召回来。”邓通来到丞相府,摘掉帽子,打着赤脚,叩头向丞

相谢罪。申屠嘉稳坐在上座,故意不还礼,并斥责邓通说:“汉家的朝廷,是高祖皇帝建

立的,邓通你这个微不足道的小臣,竟敢在殿上戏闹,犯了大不敬之罪,应当杀头。吏士

们,推出去斩首!”邓通被吓得像捣蒜那样在地上叩头求饶,直碰得满头出血,仍得不到

宽恕。文帝估计此时丞相已将邓通置于困境,便派使者带着符节去召邓通,并告诉丞相说:

“他是供我狎玩的臣子,你把他放了。”

(选自《史记》,有删改)

[2022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威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孤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2)僦尔而与之

(3)万钟则不痛礼义而受之(4)万钟于我何加也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乙】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②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厘使为

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

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序山破,

军中置酒大会,弘范目:“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

也。”天祥法然出涕,日:“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

乎。”……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日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论日: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

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日“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观

天祥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潮阳:地名,与后文的“隹山”都是广东的地名。②弘范:元朝将领。③张世杰:

南宋将领。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向的一项是()

A.与俱入厘山/四时俱备

B.使为书招张世杰/乃丹韦帛曰

C.天祥法然出藻/临表输零

D.国七不能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10.请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日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11.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文天祥的哪些表现,能够阐明【甲】文“舍生取义”

的观点。

(2)【甲】文中的“义”与【乙】文中的“仁”有何相同之处。

【答案】

7.(1)祸患、灾难(2)踩踏(3)同“辨”辨别(4)益处

8.(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关键词:非独、

是心、尔、)。(2)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

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关键词:向、穷乏者、得)

9.C

10.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日/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11.(1)①文天祥被俘后,坚决不向张弘范行跪拜礼;②写诗明志,拒绝招降要求;③国

家灭亡后,不受利诱,不事二主;④向着南方拜别从容就义,(2)都可以理解为仁义、仁

爱、正义,是指不违背本心(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的修养),: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大义。

(意思对即可)

【解析】

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患:祸患、灾难。

(2)句意:用脚踢给别人吃。蹴:踩踏。

(3)句意: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J'它。辩:同“辨”辨别

(4)句意: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力口:益处。

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

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

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

整。重点词有:

(1)是:这种;勿:不;丧:丢掉、丧失;耳:罢了。

(2)乡:通“向”,从前;受:接受。

9.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俱:一起/全,都;

B.书:信/写;

C涕:都意为“眼泪”;

D.灭亡/逃跑;

故选C。

10.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

划分依据。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

语之间要停顿。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南乡拜而死

句意: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对押解的吏卒说:“我的事情完成了。”向南方叩拜

而死。

主语“天祥”“殊从容”修饰“临刑”的状态,此为第一处停顿;

“谓吏卒曰"为动宾短语,此为第二处停顿;“吾事毕矣”为"曰”的补充说明,停顿;

“南乡拜而死”中心词“死”,“南乡拜”为状语修饰“死”,停顿;

综上,该句断句为: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1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阅读乙文,从“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

诗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国亡不能球,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

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中可知,文天祥被俘后,不受威胁,,坚决不向弘范行跪拜礼;写诗

明志(拒绝弘范让其招降张世杰的要求);国家灭亡后,不受利诱,坚决不为偷生而事二主;

这些事情能够阐明甲文“舍生取义”的观点。

(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甲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为:生命是

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

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0乙文“观天祥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

谓之‘仁'哉"意为:纵观文天祥被俘后的志气,视死如归的精神,是他内心坚守的理想

要远超越生与死,这当然可以称之为“仁”了。

综上可知,【甲】文中的“义”与【乙】文中的“仁”都可理解为仁爱、仁义,或者与生俱

来的良知素养;也指为国为民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参考译文】:

【甲】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

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

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

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

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

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

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

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

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兀他们所厌恶的,

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

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

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

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

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

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

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

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乙】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

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

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

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诗的末尾有这

样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说:“国家已亡,丞相你已经

尽了忠孝之心J',如果你改变对南宋的忠心来效忠于元朝皇上,还给你宰相的官职。”文

天祥流泪说:“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如脱杀头之罪而怀有

二心呢?”……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对押解的吏卒说:“我的事情完成了。”向

南方叩拜而死。评论说:自古以来,想以天地正义取信于天下的有志气的人,不会因为成

败和事情的难易而使自己的心志改变,君子管这个叫“仁”,因为仁不仅可以顺应天地自

然之理,更可以使人心安定。纵观文天祥被俘后的志气,视死如归的精神,是他内心坚守

的理想要远超越生与死,这当然可以称之为“仁”了。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

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②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

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③其任,而莫怀余力于心,

莫负兼官之责于君。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马服④之患。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

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

(节选自《韩非子用人》)

【注】①天:天道。②盗跖(zhD:春秋末鲁国人,民间传说中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

③轻:轻松。④马服:此处指赵括纸上谈兵而遭致全军覆没。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则用力意而功立

②外无马服之患

(2)选文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在“用人”思想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案】

⑴①少②祸患

(2)①赏罚分明②使臣子各得其所,人尽其用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那么使用的力气就少而建立起功业。寡:少;

(2)句意为:在朝廷外没有赵括纸上谈兵而遭致全军覆没的忧患。患:忧患,祸患;

(2)本题考查对比分析能力。诸葛亮在《出师表》,提到了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使贤臣各

得其所,人尽其用等三条建议。

结合文本“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的意思“听说古代善于任用官吏的君

主,一定是遵循自然规律、顺应人情而赏罚分明的”可得出:赏罚分明;结合文本“人臣

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余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的意思是“做臣子的

都能适合他们的才能,胜任他们的职务,轻松地完成他们的任务,而没有人在心里想保留

一点余力,无人对君主负有兼任其他职务的责任”得出:使臣子各得其所,人尽其用

据此综述即可。

【参考译文】:

听说古代善于任用官吏的君主,一定是遵循自然规律、顺应人情而赏罚分明的。遵循

自然规律,那么使用的力气就少而建立起功业;顺应人情,那么就使用的刑罚少而法令却

得以推行:赏罚分明,那么伯夷、盗跖就不会发生混淆。像这样,社会上的是非就会黑白

分明。在一个治理得很好的社会的臣子,都是用为国建功立业来履行职守,用在自己的官

位上表现出才能来接受职务,用尽力依法办事来担任职事。做臣子的都能适合他们的才能,

胜任他们的职务,轻松地完成他们的任务,而没有人在心里想保留一点余力,无人对君主

负有兼任其他职务的责任。所以在朝堂内没有心怀怨恨的祸乱,在朝廷外没有赵括纸上谈

兵而遭致全军覆没的忧患。英明的君主使官吏的职事不互相侵犯,所以没有争辩发生;使

官吏不兼任其他职务,所以各人的本领就有专长;使人不在同一事上立功,所以就没有人

争功。

[2022年广东省惠州市中考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2)贤者能勿丧耳

(3)万钟则不疑礼义而受之(4)是亦不可以目乎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乙】

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

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贬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

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

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辛缢杀之于蔡

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而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

也。

(节选自《史林测义》)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向的一项是()

A.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朝服衣冠B.见志于元载/货恕其弃于地也

C.李希烈友/始一反焉D.幸缢杀之于蔡州/爱士卒

9.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

10.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颜真卿有哪些让人敬畏而仰慕的行为?请结合乙文简要回答。

(2)请结合两篇选文,谈谈你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答案】

6.(1)祸患,灾难(2)丧失(3)同“辨”,辨别(4)停止

7.(1)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能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食物)踩踏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会轻视而不肯接受。

8.B

9.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

10.(1)①颜真卿晚年爱国之心一点也没减弱;②颜真卿为了正义说真话,不顾惜自己的

生命;③颜真卿面对威逼利诱,怒后朱滔,责骂李元平,不惧胁迫最终被绞杀。

(2)【甲】文告诉我们:生命是珍贵的,当面对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要坚守正义而不惜

牺牲生命,如果只是为了“活而丢弃人格和尊严,这是苟且偷生,这样的生命有辱“义”;

如果是为了功名利禄而背离正义,这是不择手段,这生命有辱“义”。【乙】文中的颜真卿

为了正义,不顾自己的生命;面对威逼利诱,不惧胁迫。这正是对“舍生取义”佳诠释。

【解析】

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患:祸患,灾难;

(2)句意:只是贤能的人能不丧失罢了。丧:丧失。

(3)句意: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辩:同“辩”,辨别。

(4)句意: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已:停止。

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

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独:只,仅仅;贤者:贤能的人;是心:这种心;勿丧:不丧失;耳:罢了;

(2)蹴:踩踏;不屑: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8.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朝代/早晨;

B.都译为“讨厌,憎恶”;

C.谋反/同“返”,返回;

D.最终/士兵;

故选Bo

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

句。

句意:李希烈造反,下诏书派遣颜真卿去劝慰李希烈,其他的官员听了都大惊失色。颜真

卿拜谢皇命后就启行了。

“李希烈反”是“诏遗宜慰”的原因;“公卿失色”是其他官员听到“诏遗宜慰”的表现;

“拜命即行”,写颜真卿听从诏令;

故断为: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

10.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与概括。

(1)根据【乙】文“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可知,颜真卿晚年时爱国之心一

点也没减弱;根据【乙】文''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可知,颜真卿为了正义说

真话,不顾惜自己的生命;根据【乙】文"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

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辛缢杀之于蔡州”

可知,颜真卿怒斥朱滔等人的利诱,责骂李元平,不惧胁迫最终被绞杀;据此概括颜真卿

令人敬畏、仰慕的行为即可。

(2)根据【甲】文“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

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可知,生命可贵,但是在“生”与“义”相冲突

时,我们应该坚守正义,不能失去尊严的的活着,苟且存活;联系“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可知,我们不能被功名利禄

蒙蔽双眼,不择手段获取的功名利禄,即便是活着也不符合“义”了。

根据【乙】文''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

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辛缢杀之于蔡州”可知,颜真卿怒斥朱滔等

人的利诱,责骂李元平,不惧胁迫最终被绞杀;颜真卿不避灾祸,不屈服于逼迫,不向利

益低头,只为坚守心中的“义”,最终迫害致死,颜真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舍生取义”

的内涵。

【参考译文】

【甲】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

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

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

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

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

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

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

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

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

就是“不义”)。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能的人能不丧

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

民也不肯接受;(食物)踩踏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会轻视而不肯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

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

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

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

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

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

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

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乙】:

颜真卿仕历经元、肃、代、德四朝,虽到晚年仍坚持不懈保有爱国之心。因为曾经态

度严肃,说些公道话,而被元载、杨炎、卢杞等奸人所嫉恨,被捏造罪名弹劾,或是被贬

低、排斥,有七八次之多。(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

却最终被卢杞陷害。李希烈造反,下诏书派遣颜真卿去劝慰李希烈,其他的官员听了都大

惊失色。颜真卿拜谢皇命后就启行了。到了李希烈的住所,怒斥朱滔等人的利诱,并责骂

李元平身受国家重任却不能完成使命。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坑,准备活埋他,后又堆

起干柴,想要烧死他,多种胁迫都不能让颜真卿有丝毫的害怕。经历了二十多个月,最终

被绞死在蔡州。哎,自从平原太守(颜真卿)首倡大义,到现在才有能够完成颜公您的遗愿

的啊……但是能像颜真卿这样从容就义的,实在太难啊!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海湾中学中考一模】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

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

臣光①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②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

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④也,表动则景随

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192)

【注】:①光:司马光②裴矩,人名。历经隋唐两朝的大臣。③表:计时的标杆④景,同

“影”,影子。

9.下列加点字解释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先帝在时,每与臣/此事/与之2辨,言和而色夷

B.先帝不以臣卑源/肉食者翻

C.遂自先帝以驱驰/杂然相年

D.君熊闻其过/死亦我所忘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贤远佞”是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建议:“君明臣直”则是乙文司马光的观

点。

B.甲文中的“贤臣”与“小人”,即是乙文中的“忠”与“佞”。

C.乙文中“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是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观点的。

D.“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这句话的断句正确。

12.甲乙两文都强调:领导者要有虚心纳谏的“明智”。请从下列提供的国君中选择一位,

回顾课文相关事件,为这个观点补充事实论据。

A.《出师表》的先帝B.《曹刿论战》的鲁庄公

C.《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齐威王

【答案】

9.C

10.(1)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2)裴矩在隋朝时谄媚(君主),在唐朝时忠诚,不是他性格有变化。

11.C

12.示例:甲文中的“先帝”刘备,三顾茅庐,虚心地聆听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之

后又常与诸葛亮讨论汉朝的兴衰,从中汲取教训,获得治国之道。可见,蜀得以鼎立天下,

与“先帝”的“明智”纳谏分不开。

【解析】

9.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论:谈论/谈论;

B.鄙:见识短浅/见识短浅;

C.许:答应/赞同;

D.恶:厌恶/厌恶;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

“增、册h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

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亲:亲近;远:远离;所以:……的原因;

(2)佞:巧言谄媚;非:不是;之: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C.乙文中“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把君主比作圭表,把大臣比作圭表的

影子,是比喻论证的方法。本项中”对比论证的方法”理解错误;

故选Co

12.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

题目中列出的三位君主,在相应的课文中都有虚心纳谏的“明智”之举。可选择其中任何

一位,结合课文内容,整理为事实论据。

示例一:《曹刿论战》的鲁庄公,诚恳接受曹刿的建议,可谓从谏如流;坦然向曹刿请教,

可谓虚怀若谷。正是由于他的诚恳与虚心接受别人建议,才以弱胜强,取得了长勺之战的

胜利。可见,齐国的强大,是与鲁庄公的“明智”分不开的。

示例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齐威王,果断接受了邹忌的劝告,立即发布政令,悬赏求谏,

广开言路,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同情况给予奖赏。齐王纳谏之后,齐国果然

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由此可见,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是与齐威王虚心纳谏的明智之举

分不开的。

【参考译文】

【甲】

亲近贤良的忠臣,远离奸佞的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

臣,这是汉朝后期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

灵帝的做法,没有一次不叹息并且感觉到痛心和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

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

就时间不远了。

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

身。先帝不因为我地位、身份低微,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

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

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乙】

臣子司马光说:“古人有言: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巧言谄媚之

臣而在唐朝则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了变化;君主讨厌听到他自己的过错,那么大臣的

忠诚便转化为巧言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那么巧言谄谀便又会转化为忠诚。山此

可知君主如同圭表,大臣便似影子,圭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

[2022年广东省中考一模】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曹沫劫齐桓公

曹沫者,普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

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日:“子将何

欲?"曹沫目:“齐强者弱,而大国侵者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

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

如故。桓公怒,欲倍④其约。管仲日:“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

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①事:为……做事。②遂邑:鲁国的地名。③和:求和。④倍:同“背”,背弃。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公阵与鲁会于柯而盟(答应)

B.桓公左右莫敢动(指齐桓公身边的人)

C.君其卤之(考虑)

D.北面就群臣之位(就是)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11.请结合选文说说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

10.D

11.10.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11.有胆量有气魄,敢于对抗强权。从他拿匕首挟持齐桓公,让齐桓公把侵占鲁国的地还

给鲁国看得出来。

【解析】

【9题详解】

D.句意:面朝北方坐在群臣的位置。就:就坐,入坐在;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如果为了贪图小利来使自己痛快,就会在诸侯间失去信义,最终失去天下的援助,

不如把土地给他们。

“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是“贪小利以自快”的后果;“不如与之”是管仲告诉齐

桓公该如何做;

故断为: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第二段“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

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