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_第1页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_第2页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_第3页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_第4页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1生态因素、种群和生态系统5/9/20241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比较项目生态因素非生态因素概念环境因素中,对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有直接影响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环境因素中,对生物起间接影响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种类非生物温度、水(湿度)、光、氧气、二氧化碳海拔、纬度、水深、生物同种或不同种的生物同种或不同种的生物考点1生态因素5/9/20242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光照强度光照时间1光对植物阳生植物需要较高强度的光照,如小麦、水稻、森林中的乔木等阴生植物需要较低强度的光照,如人参、三七等长日照植物需要长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日照时间才能开花的植物中性植物植物的开花结果与日照时间的长短没有明显的关系短日照植物需要短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日照时间才能开花的植物光质与绿色植物的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有关1--1各种非生物因素的作用5/9/20243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光照时间影响植物的开花。在春天开花的植物一般需要长日照条件,在秋天开花的植物一般需要短日照条件。在地球不同的纬度上,所具备的长日条件和短日条件是不同的。在低纬度地区只具备短日条件,如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般只分布有短日植物;在中纬度地区春天具备长日条件,秋天具备短日条件,所以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均有分布;在高纬度地区,长日条件和短日条件均具备,但在短日条件下,温度极低不适宜植物的生长,所以只分布有长日植物。5/9/20244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粤豫桂)生物卷

例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关键措施是适当时期()A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

B适当提高温度C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

D适当多浇水C5/9/20245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物试题(春季)黄麻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春天播种的一年生植物,开花需要较短的日照。种植黄麻是为了收获茎秆,剥取纤维用于纺织麻袋等。如果将黄麻北移在山东地区种植,它将()A.提早开花结实,产量将提高B.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提高C.提早开花结实,产量降低D.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降低B5/9/20246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2光对动物体色如:鱼,背色深,腹色浅视觉生活习性如:鸡(夜间几乎看不见),猫头鹰夜间生活产卵如:鳟鱼12月产卵(短日照刺激形成熟)生长发育eg蚜虫连续光照或连续无光照大多无翅光暗交替大多有翅eg鸟类的迁徙、蛾类的趋光性对紫外线很敏感考点1--1各种非生物因素的作用5/9/20247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光对动物的影响a.日照长短能影响动物的繁殖活动在长日照条件繁殖:貂,鼬在短日照条件繁殖:鹿,山羊b.光对动物的活动时间也有关系蛾多在夜间活动蝶在白天活动人类如何利用光对生物的影响①改变开花期②增加光合作用产物③合理密植④诱杀农业害虫。5/9/20248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物试题(江苏卷)

许多鸟类在春夏之际交配繁殖,启动这种繁殖行为的外界因子是 () A.温度 B.降水 C.光照 D.食物

C5/9/20249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2004年春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例下列关于光因子对生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A.只有在强光下小麦和玉米才能长的好

B.夜间用黑光灯诱捕的蛾类对紫外线敏感

C.日照时间的长短对动物的繁殖活动没有影响

D.光因子决定水体中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C5/9/202410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温度对植物的影响b.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针叶林a.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温带阔叶林香蕉热带小麦种子只有在3—43C才能萌发寒带考点1--1各种非生物因素的作用5/9/202411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生存范围寒冷地区,体型较大,但尾、耳朵、鼻端等较为短小,减少体表面积,减少热量的散失。Eg北极狐和(非洲沙漠)大耳狐。-20C—500C;环境温度超出了这个范围,很多动物难以生存鸟类,晨夜较凉爽的时刻活动,中午隐伏不动。蜗牛,蛰伏在洞穴里休眠。蚱蝉(俗称知了),温度低于24°C时,停止鸣叫冬天来临很多变温动物就要进入冬眠,eg蛇、蜥蜴、黑熊、青蛙

鱼类的洄游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炎热夏天温度对动物的影响考点1--1各种非生物因素的作用5/9/202412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生物因素实例生物学意义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社会性群居:蜜蜂、蚂蚁非社会性群居:象、蝙蝠等同时利于个体、群体生存如:利于捕食与防御种内斗争生物为争夺生存资源而发生的争斗不利于个体生存利于群体生存种间关系共生地衣(真菌和苔藓的共生体。地衣靠真菌的菌丝吸收养料,靠苔藓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白蚁依靠鞭毛虫分泌的小花纤维素的酶,才能将纤维素分解,分解产物供双方利用)双方相互依存,分开后不能独立生存。共栖犀牛与犀牛鸟;海葵和寄居蟹利于双方生存,可以分开。寄生菟丝子与大豆,寄生虫与动物对寄主有利,对宿主不利。一般不引起宿主致死。竞争小麦与稗草,曲霉与青霉生态位越相似竞争越激烈捕食狼与鹿,昆虫与草,鸟与虫对捕食者有利,对被捕食者不利。双方相互选择。考点1--2生物因素5/9/202413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大豆与根瘤菌寄生无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狼与兔;青蛙与昆虫5/9/202414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能力、思维、方法【例1】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且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的繁殖。这些现象在生态学上可解释为()A种内互助、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B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C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D种间斗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解析】考查生物因素中的种内和种间关系。乳酸菌产生乳酸抑制异种微生物生长首先取决于乳酸菌之间种内互助,这是一个隐含因素。乳酸菌与异种微生物之间是种间斗争;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抑制本身繁殖是属于同种生物之间的种内斗争。

【答案】A

5/9/202415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2.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鲸鱼种的维持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D5/9/202416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例3】(2004年全国新课程理综,)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5/9/202417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起作用,而不是单独地、孤立的起作用的,但是在诸多的因素中,往往存在着主导作用即关键因素。干旱地区水分为影响陆生生物的关键因素湖泊河流水中溶氧为影响水生生物的关键因素考点1--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5/9/202418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概念区别实例保护色生物的体色与环境背景颜色相似,不醒目夏蝗的绿体色、虎黄黑相间的花纹、鱼体背部的灰黑色警戒色生物的体色醒目,有攻击构造(毒牙、蛰针,异味等)毒蛇体表色彩班驳花纹、蜜蜂腹部黄黑相间的花纹拟态生物的体色、形态与某一生态因素相似无毒蛇体表色彩班驳花纹、竹节虫似竹节的体形和绿体色考点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5/9/202419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防止误伤警告荔蝽(三龄若虫)5/9/202420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拟态

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利于避敌、捕食

枯叶蝶枯叶螳螂5/9/202421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内容应激性适应性遗传性定义生物体对外界发生的一定的反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子代与亲代之间表现出的的相似性及生物决定这种相似性的能力产生原因外界刺激信号引起。例如:水、光、温度、声音、化学物质、机械运动、重力作用等生物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有利变异是适应性形成的根本原因遗传物质通过生殖发育过程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和表达实例植物的向性运动(向地性、向光性、向水性等),感性运动;动物的趋光性、趋化性、反射活动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的相似意义保证各物种的生存。应激性是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前提。各种生物实质上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的应激反应,达到对环境的适应保证物种的稳定考点3应激性、适应性、遗传性的比较5/9/202422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生物个体(鲤鱼)种群(池塘里的全部鲤鱼)生物群落(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生态系统(池塘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主要内容考点4种群5/9/202423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种群的基本特征5/9/202424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拓展—存活曲线5/9/202425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拓展—存活曲线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每一个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即是存活曲线。

存活曲线的基本类型:

Ι型(凹型):生命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但是一旦活到某一年龄,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如鱼类、很多无脊椎动物等。

Π型(直线型):种群各年龄的死亡基本相同,如水螅。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的成年阶段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