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_第1页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_第2页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_第3页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_第4页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1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概念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disease,C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脑卒(cù)中(stroke)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依据病理性质:缺血性卒中(ischemicstroke):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stroke):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2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发病率:60-80/10万低于脑梗死,但致死率却高于脑梗死急性期病死率:30-40%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高血压伴发脑内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引起动脉破裂出血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高血压合并的小动脉硬化

动脉瘤或动-静脉血管畸形

其他各种病因的发病因素的百分比脑出血

病因及发病机制

其他病因脑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病(白血病、再障、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抗凝、溶栓治疗etc4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脑血管特点高血压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

血压骤然升高

出血

豆纹动脉特点

发病机制脑出血

病因及发病机制

5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部位发病率占ICH的百分比:壳核及内囊区70%脑叶10%脑干10%小脑齿状核

10%脑出血

病理及病理生理

6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病理特点血管狭长的深穿支动脉有小粟粒状动脉瘤血肿中心充满血液或紫色葡萄浆状血块周围水肿和坏死脑组织,并有瘀点状出血性软化带和明显的炎细胞浸润急性期后正常或增高血块溶解,吞噬细胞清除含铁血黄素和坏死的脑组织,胶质增生,小出血灶形成胶质瘢痕,大出血灶形成中风囊脑出血

病理及病理生理

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脑水肿

血肿压迫破坏

细胞凋亡

血肿周围缺血

神经细胞损害

脑出血

炎症反应脑出血

病理及病理生理

8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年龄:50岁以上(50-70岁),男多于女季节:寒冷季节高发ICH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后血压多明显升高起病状态:情绪激动或活动中起病,数分钟-数小时达峰;少数可安静状态起病由于颅内压升高,常有头痛、呕吐、肢体瘫痪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迷等大约10%ICH病例有抽搐发作

脑出血

一般表现临床表现

9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CT示左侧壳核出血壳核出血脑出血

局限定位体征临床表现

10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最常见,约占ICH病例的60%,系豆纹动脉尤其是其外侧支破裂所致,可分:

1.局限型(血肿仅局限于壳核内)2.扩延型较严重的偏瘫、偏身感觉缺失持续性同向性偏盲可出现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不能主侧半球可有失语脑出血

局限定位体征临床表现

11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CT示右侧丘脑出血丘脑出血脑出血

临床表现

12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约占ICH病例的10%~15%,系丘脑膝状体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可分为:

1.局限型(血肿仅局限于丘脑)2.扩延型上下肢瘫痪较均等深感觉障碍较突出大量出血损及中脑上视中枢→眼球向下偏斜(凝视鼻尖)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出血波及丘脑中间腹侧核→运动性震颤和帕金森综合症样表现累及丘脑底核&纹状体→偏身舞蹈-投掷样运动脑出血

临床表现

1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较少见,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血管畸形破裂所致,一般出血量不大,多经侧脑室前角破入脑室

常有头痛、呕吐、颈强直、精神症状,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并不多见,故临床酷似蛛网膜下腔出血

尾状核头出血脑出血

临床表现

14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顶叶出血--常见,偏身感觉障碍\空间构象障碍额叶出血--偏瘫\Broca失语\摸索和强握反等颞叶出血--Wernicke失语\精神症状\癫痫枕叶出血—视野缺损脑叶出血脑出血

临床表现

15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CT示左侧额叶,右侧顶叶,右侧枕叶,左侧颞叶出血脑出血

临床表现

16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CT示脑室出血脑室出血脑出血

临床表现

1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无神经定位体征脑膜刺激征血性CSF约占脑出血的3%~5%,分为:1.原发性脑室出血(多由脉络丛血管或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所致)2.继发性脑室出血(指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

脑出血

临床表现

18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CT示小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出血

临床表现

19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小量出血:一侧肢体笨拙\行动不稳\共济失调&眼震大量出血:12~24h陷入昏迷&脑干受压征象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眼凝视病灶对侧\瞳孔缩小\肢体瘫&病理反射。晚期瞳孔散大,中枢性呼吸障碍,枕大孔疝死亡暴发型:发病立即昏迷,与脑桥出血不易鉴别

约占脑出血的10%,多由小脑上动脉分支破裂所致脑出血

临床表现

20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CT示脑桥出血脑桥出血脑出血

临床表现

21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小量出血:交叉性瘫痪&共济失调性轻偏瘫,两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可无意识障碍,恢复较好

约占脑出血的10%,多由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所致,出血灶多位于脑桥基底部与被盖部之间

脑出血

临床表现

22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大量出血:(血肿>5ml)累及脑桥双侧,常破入第四脑室或向背侧扩展至中脑,数秒至数分钟陷入昏迷\四肢瘫\去大脑强直发作,双侧针尖样瞳孔,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躯干39

C以上而四肢温度不高),中枢性意识障碍&眼球浮动(双眼下跳性移动),通常在48h

内死亡脑出血

临床表现

2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1.轻症:一侧&双侧动眼神经不全瘫痪或Weber综合征2.重症:深昏迷\四肢弛缓性瘫,迅速死亡

中脑出血脑出血

临床表现

24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DSA头颅MRI头颅CT明确诊断首选明确病因脑出血

辅助检查25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MRI变化规律:超急性期(<24h),血肿为长T1,长T2信号,与脑梗死不易鉴别;急性期(2-7天)为等T1,短T2信号亚急性期(8天-4周)为短T1,长T2信号慢性期(>4周)为长T1,长T2信号脑出血

辅助检查26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症状确诊

辅助检查

体征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活动&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头颅CT见高密度影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症状脑出血

诊断及鉴别诊断2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急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突然、迅速昏迷且局灶体征不明显者与引起昏迷的全身性疾病如中毒及代谢性疾病鉴别其他脑血管疾病

引起昏迷的疾病外伤性颅内血肿有外伤史,颅脑CT检查有助诊断

脑出血

诊断及鉴别诊断28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

脑出血

治疗原则

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康复治疗29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内科治疗一般治疗止血治疗调整血压亚低温治疗降低颅内压并发症治疗脑出血

治疗

30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一般治疗卧床休息(2-4w),减少搬动环境: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波动,减少探视肺部:保持呼吸道通畅(关键),预防吸入性肺炎消化道: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代谢: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调整血糖对症:头痛、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予缓泻剂脑出血

治疗

31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降低颅内压甘露醇:可使血浆渗透压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形成血与脑组织间的渗透压差,用药20~30分钟后ICP开始下降,可维持4~6小时;通常用20%甘露醇125~250ml,每6~8小时一次,疗程7~10天;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者宜慎用2.利尿剂:速尿较常用,每次20~40mg,每日2~4次静脉注射,常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可增强脱水效果,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肾功和水电解质平衡脑出血

治疗

32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3.甘油果糖:500ml静点,每日1~2次,3~6小时滴完,脱水、降颅压作用较甘露醇缓和,用于轻症患者、重症患者的病情好转期和肾功能不全患者4.10%血清白蛋白:50~100ml静点,每日1次,对低蛋白血症病人更适用,不建议应用激素治疗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脑出血

治疗

3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降血压应首先以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为基础:血压≥200/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50mmHg降压治疗,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

2.收缩压在180~200mmHg或平均动脉压>130mmHg或舒张压100~110mmHg之间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即使应用降压药治疗,也需避免应用强降压药,防止因血压下降过快引起脑低灌注3.血压<180/105mmHg可暂不使用降压药4.收缩压<90mmHg有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征象,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适当给予升血压药治疗,维持足够的脑灌注调整血压脑出血

治疗

ICH血压升高:机体的保护机制适时选择,合理降压34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止血治疗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立止血鱼精蛋白维生素K1但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出血作用不大脑出血

治疗

35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亚低温治疗是脑出血的辅助治疗方法,初步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局部亚低温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治疗办法脑出血

治疗

36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并发症治疗1.感染2.应激性溃疡3.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4.脑耗盐综合征5.痫性发作6.中枢性高热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脑出血

治疗

3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手术治疗目的适应症术式尽快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术脑室穿刺引流术①

基底节区中等量以上出血

(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②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③重症脑室出血(脑室铸型)

脑出血

38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脑出血

治疗

39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脑出血死亡率约为40%左右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有关。脑干、丘脑和大量脑室出血预后较差脑出血

预后

40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

蛛网膜下腔出血41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概念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外伤性自发性:原发性、继发性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病变破裂,血液流入到蛛网膜下腔;占脑卒中10%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所致微动脉瘤等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穿破脑组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重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2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颅内动脉瘤占50%~80%血管畸形占10%其他病因先天性粟粒样动脉瘤约(占75%)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梭形动脉瘤感染所致的霉菌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占血管畸形的80%moyamoya病(占儿童SAH的20%)颅内肿瘤垂体卒中

血液系统疾病颅内静脉系统血栓抗凝治疗并发症原因不明者(占1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及发病机制

4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发病机制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其他粟粒样动脉瘤:可能与遗传和先天性发育缺陷有关,随年龄,动脉壁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血涡流冲击等因素影响,管壁薄弱处逐渐膨出,形成囊状动脉瘤。体积从2mm到3cm不等,平均7.5mm炎症性动脉瘤:

由动脉炎或颅内炎症引起血管壁变胚胎期发育异常形成畸形血管团,血管壁薄弱处于破裂临界状态,激动或不明显诱因可导致破裂肿瘤或转移癌直接侵蚀血管,引起血管壁病变,最终导致破裂出血44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1大脑前动脉4后交通动脉2前交通动脉5大脑后动脉3大脑中动脉6基底动脉约40%约30%约20%动脉瘤特点:1.随着年龄的增长,破裂的机率增加,高峰年龄为35~65岁2.动脉瘤的大小与破裂有关,直径大10mm

极易出血;3.不规则或多囊状位于弯隆处的动脉瘤易破裂图8-19动脉瘤在大脑Willis环各部位的发生率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及发病机制

45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刺激痛敏结构颅内压(↑)

视网膜出血

头痛急性阻塞性脑积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加重头痛

脑疝

意识障碍

血凝块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CSF循环障碍

交通性脑积水化学性脑膜炎炎症介质颅内压(↑)病理生理46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丘脑下部功能紊乱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血糖升高发热血液及分解产物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及病理生理

4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血管活性物质5-HT血栓烷A2组织胺脑膜、血管

血管痉挛

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及病理生理

48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一般症状

动脉瘤的定位症状常见并发症

血管畸形的定位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

49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轻者可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重者可突然昏迷甚至死亡好发年龄中青年发病居多起病性质起病突然(数秒或数分钟发生)发病诱因剧烈运动、过度疲劳、用力排便、情绪激动头痛脑膜刺激征精神症状眼部症状其他症状一般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

50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发病前症状

约1/3的动脉瘤性SAH发病前数日或数周有轻微头痛典型表现

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伴随症状

一过性意识障碍和恶心、呕吐持续时间

动脉瘤性SAH的头痛可持续数日不变,2周后逐渐减轻备注1.动静脉畸形破裂所致SAH头痛常不严重

2.局部头痛常可提示破裂动脉瘤的部位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

51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典型表现颈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以颈强最多见持续时间发病后数小时出现,3~4周后消失备注老年、衰弱患者或小量出血者,可无明显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

52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典型表现20%患者眼底可见玻璃体下片块状出血持续时间发病1小时内即可出现,是急性颅内压增高和眼静脉回流受阻所致备注眼球活动障碍也可提示动脉瘤所在的位置眼部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

5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典型表现欣快、谵妄和幻觉持续时间起病后2~3周内自行消失备注约25%的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精神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

54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消化道出血

急性肺水肿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心综合征其他症状其他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

55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出现前额和眼部疼痛、血管杂音、突眼及Ⅲ、Ⅳ、Ⅵ和Ⅴ1颅神经损害所致的眼动障碍,其破裂可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出现动眼神经受压的表现,常提示后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出现偏瘫、失语和抽搐等症状,多提示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的第一分支处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出现精神症状、单侧或双侧下肢瘫痪和意识障碍等症状,提示动脉瘤位于大脑前动脉或前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瘤出现同相偏盲、Weber综合征和第Ⅲ颅神经麻痹的表现椎-基底动脉瘤出现枕部和面部疼痛、面肌痉挛、面瘫及脑干受压等症状动脉瘤的定位症状56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发病特点男性发生率为女性的2倍多,在10~40岁发病典型表现癫痫性发作、轻偏瘫、失语或视野缺损,具有定位意义血管畸形的定位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

5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再出血是SAH主要的急性并发症20%的动脉瘤患者病后10~14日可发生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

其他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病后3~5天开始发生,5~14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2~4周逐渐消失

起病1周内约15%~20%的患者发生急性脑积水,亚急性脑积水发生于起病数周后

癫痫发作,低钠血症常见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

58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头颅CTDSA

腰椎椎刺头颅MRITCD其它蛛网膜下腔出血辅助检查59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临床疑诊SAH首选CT检查,可早期诊断。出血早期敏感性高,可检出90%以上的SAH:1.显示大脑外侧裂池、前纵裂池、鞍上池、桥小脑脚池、环池和后纵裂池高密度出血征象2.可确定有无脑实质出血或脑室出血以及是否伴脑积水或脑梗死3.CT增强可发现大多数动静脉畸形和大的动脉瘤头颅CT蛛网膜下腔出血辅助检查60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图示大脑外侧裂池、前后纵裂池高密度出血征象伴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辅助检查61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CT示基底池、环池、外侧裂池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辅助检查62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可检出脑干小动静脉畸形,但需注意SAH急性期MRI检查可能诱发再出血。MRA对直径3~15mm动脉瘤检出率达84%~100%,由于空间分辨率较差,不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主要用于发病1~2周后,CT不能提供SAH证据时采用头颅MRI蛛网膜下腔出血辅助检查6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CT血管成像(CTA)和MR血管成像(MRA)用于动脉瘤家族史和破裂先兆者的筛查,动脉瘤患者的随访,及DSA不能进行及时检查时CTA比DSA更快捷,创伤较小,适用于危重患者。可以确定动脉瘤瘤壁是否钙化,瘤腔内是否有血栓形成,动脉瘤与出血的关系及动脉瘤位置与骨性标志的关系

蛛网膜下腔出血辅助检查64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一旦SAH诊断明确后需行全脑DSA检查,以确定动脉瘤位置、大小、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侧支循环情况及有无血管痉挛等,同时利于发现烟雾病、血管畸形等SAH病因。一般认为,中脑周围出血若首次DSA检查阴性,则可不必再行DSA检查,因其多为非动脉瘤性SAH。造影时机一般选择在SAH后3天内或3~4周后,以避开脑血管痉挛和再出血高峰期DSA蛛网膜下腔出血辅助检查65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图示DSA见动脉瘤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辅助检查66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DSA见血管畸形

蛛网膜下腔出血辅助检查6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可作为非侵入性技术监测SAH后

脑血管痉挛情况TCD蛛网膜下腔出血辅助检查68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若CT扫描不能确定SAH临床诊断,可行CSF检查,最好在发病12小时后(CSF开始黄变)进行,以便与穿刺误伤鉴别。肉眼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压力增高,可提供SAH诊断的重要证据。但须注意腰穿有诱发脑疝形成的风险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出血辅助检查69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诊断要点:确诊〓++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多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CT证实脑池和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征象腰穿血性脑脊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及鉴别诊断70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脑肿瘤颅内感染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他鉴别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及鉴别诊断71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SAHICH发病年龄粟粒样动脉瘤多发于40~60岁,动静脉畸形青少年多见50岁~65岁多见常见病因粟粒样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起病速度急骤,数分钟症状达到高峰数十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高血压正常或增高通常显著增高头痛极常见,剧烈常见,较剧烈昏迷常为一过性昏迷重症患者持续性昏迷局灶体征颈强、Kernig征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常无局灶性体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局灶性体征眼底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眼底动脉硬化,可见视网膜出血头部CT脑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脑脊液均匀一致血性洗肉水样72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SAH颅内感染脑炎性质化学性细菌性、真菌性、结核性病毒性脑膜刺激征有有发热发病后出现发病前出现脑脊液头部CT异常结核性脑膜炎CSF糖、氯化物降低,头部CT正常SAH与颅内感染的鉴别要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及鉴别诊断7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急性期治疗目的:防治再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寻找出血原因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复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74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内科治疗

一般治疗预防血管痉挛

预防再出血

放脑脊液疗法SAH引起颅内压升高治疗癫痫预防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75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急诊住院监护治疗,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避免搬动和过早离床,床头抬高15~20度,病房保持安静、舒适和暗光2.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压增高的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情绪激动、疼痛及恐惧等

一般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76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3.慎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或吗啡、哌替啶等可能影响呼吸功能的药物4.伴有抽搐的患者予以抗痫治疗。适量给予生理盐水保证正常血容量和足够脑灌注5.低钠血症口服生理盐水或3%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不应限制液体6.心电监护防止心律失常,注意营养支持,防止并发症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7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

1.适当限制液体入量

2.防止低钠血症

3.防止过度换气降低颅内压

4.脱水降颅压治疗:常用20%甘露醇、

速尿和白蛋白

5.脑室引流,挽救病人生命SAH引起颅内压升高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78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抗纤溶药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形成,推迟血块溶解和防止再出血:

1.6-氨基己酸(EACA):

注意:肾功能障碍者慎用,注意深静脉血栓形成、脑缺

血等副作用,需同时联合应用钙拮抗剂

2.止血芳酸(PAMBA)

3.立止血(Reptilase)

预防再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79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5/9/2024钙通道拮抗剂

尼莫地平可以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