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_第1页
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_第2页
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_第3页
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_第4页
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第一页,共75页。1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5/9/2024抗贫血药铁剂维生素B12叶酸促红细胞生成素第二页,共75页。5/9/20242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铁剂人体铁分布:总量4.5g,血红素铁占总量70%,肌红蛋白及含铁酶约占5-10%。其余铁以含铁血黄素及铁蛋白的形式贮存于骨髓及肝脾中。铁的主要生理功能: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肽链结合形成血红蛋白,第三页,共75页。5/9/20243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铁剂铁缺乏时,首先是储存铁减少,然后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严重缺铁,因含铁酶的功能异常,可发生行为、学习、记忆功能异常。缺铁性贫血治疗除补充铁剂外,对引起缺铁的原发疾病还应进行积极治疗。第四页,共75页。5/9/20244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铁剂首选口服制剂,饭后服用一般用药3-6个月,或铁蛋白>50ng/ml对胃/小肠切除或病因未去除或无法去除者用药时间还应相应延长忌茶,制酸剂及硫糖铝等可影响铁吸收;维生素C可促进三价铁吸收。第五页,共75页。5/9/20245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铁剂常用的口服制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力蜚能、右旋糖酐铁、枸橼酸铁胺。肌注铁剂:右旋糖酐铁静注铁剂:蔗糖铁注射用药仅限严重贫血又不能口服的病人,或短期内需提高血红蛋白者如晚期妊娠。第六页,共75页。5/9/20246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铁剂口服铁剂不良反应:恶心、腹痛、腹泻、便秘、。注射剂不良反应:肌注局部疼痛、硬结及色素沉着,静脉注射易发生严重毒性,如发热、面红、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气促、休克第七页,共75页。5/9/20247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铁剂用药后若是疗效不佳,需积极寻找原因:是否诊断不正确?是否有合并症?是否原发病未控制?是否用药不正规?是否合并用药影响铁的吸收?第八页,共75页。5/9/20248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叶酸广泛存在动、植物中,肝、绿色蔬菜含量高。正常人需要量:50-200µg/日;孕妇300-400µg/日生理作用:叶酸→5甲基四氢叶酸(转运甲基给VB12)→四氢叶酸,转运一碳基团→参与DNA合成。叶酸缺乏:DNA↓,RbC分裂受阻,巨幼变第九页,共75页。5/9/20249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叶酸巨幼贫(合用VB12效果好)——如严重营养不良、长期素食者,使用叶酸对抗物(氨甲蝶呤、甲氧苄啶、乙胺嘧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需用四氢叶酸对抗。恶性贫血——叶酸只纠正血象,对神经症状无改善。

第十页,共75页。5/9/202410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维生素B12在动物肝、牛奶、蛋黄中含量高,植物不含VB12;肝脏中VB12(占总量90%)肠道菌丛少量合成,难吸收。需要量:1-2µg/日;孕妇、哺乳期3µg/日吸收:需胃粘膜分泌内因子加以保护,免遭破坏,萎缩性胃炎时VB12缺乏。第十一页,共75页。5/9/202411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维生素B12[药理作用]:促进四氢叶酸循环利用,缺乏B12四氢叶酸利用↓,进而DNA合成↓产生巨幼贫参与神经髓鞘脂质合成,维护神经功能5’脱氧腺苷B12↓甲基丙二酰辅酶A→琥珀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缺乏B12影响神经(中枢、外周)正常发育。第十二页,共75页。5/9/202412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维生素B12[应用]: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口服制剂:甲钴胺注射剂:甲钴胺、VB12注射剂第十三页,共75页。5/9/202413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血液系统疾病分类抗贫血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药抗凝药促凝血与止血药血液系统肿瘤常用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类药物第十四页,共75页。5/9/202414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EPO)药理作用:作用于红系干细胞受体,促红细胞成熟、促骨髓释放网织红细胞。临床应用:肾性贫血——疗效好

骨髓瘤、艾滋病、慢性病贫血——有效

再障——CAA基本无效,SAA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可能有效副作用:

高血压及高血压脑病,血栓形成或栓塞、头痛、暂时性肌痛、癫痫样发作、幻觉等、偶有血糖升高、虹膜炎样反应、纯红再障第十五页,共75页。5/9/202415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药理作用:促造血干细胞由静止期→增殖期,促进中性粒细胞增殖、成熟、释放。增强粒细胞功能临床应用:肿瘤放化疗骨髓抑制、原发或继发粒细胞减少/缺乏,可使白细胞↑,抗感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动员剂、

第十六页,共75页。5/9/202416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药理作用:与白细胞介素3共同作用于干细胞、祖细胞,刺激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集落形成。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及细胞毒性作用.临床应用: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局部应用可促进口腔溃疡的修复及愈合.

副作用:量大时偶有肌肉酸痛、关节酸、低热第十七页,共75页。5/9/202417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重组白细胞介素11(IL-11)药理作用: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祖细胞的增殖,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增加体内血小板的生成临床应用:肿瘤放化疗后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症;有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可合并rhG-CSF。急淋化疗抑制期有一定疗效,停药后短期内血小板下降副作用:水肿、发热、肌肉关节痛。第十八页,共75页。5/9/202418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重组血小板生成素(TPO)生理作用:对巨核细胞生成的各阶段均有刺激作用,包括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多倍体巨核细胞的发育及成熟,从而升高血小板数目。临床应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副作用:偶有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肌肉关节酸痛、头痛头晕、血压升高等第十九页,共75页。5/9/202419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雄激素生理作用:促使EPO、GM-CSF产生;可直接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但必须要有一定量的残存造血干细胞才能发挥作用。临床应用:SAA再障常无效。对CAA有一定的疗效,用药剂量要大,持续时间要长。常用药物:丙睾、康力龙、十一酸睾酮,巧理宝、达那唑等。副作用:男性化作用、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声音变粗、女性闭经、儿童骨成熟加速及骨骺早期融合,水钠潴留,肝脏毒性。第二十页,共75页。5/9/202420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血液系统疾病分类抗贫血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药促凝血与止血药抗凝药血液系统肿瘤常用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类药物第二十一页,共75页。5/9/202421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促凝血与止血药收缩血管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影响凝血因子的止血药纤溶抑制药局部止血药第二十二页,共75页。5/9/202422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肾上腺色腙(安络血)药理作用:本品为肾上腺色素的缩氨脲水杨酸钠盐,可增加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缩短止血时间。适应症:对血管因素所致出血有效,对外科止血作用差,口服易在胃肠内破坏。注意事项:有癫痫病及精神病史者慎用。第二十三页,共75页。5/9/202423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酚磺乙胺(止血敏)药理作用:同时有降低血管通透性和促进血小板粘附性,加速血块回缩的作用。适用征:于各种血管因素的出血,用于各种手术前后的预防出血及止血。注意事项:血小板过低时止血效果差。第二十四页,共75页。5/9/202424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垂体后叶素药理作用:可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收缩,使内脏血管收缩,减少内脏血流量,使局部出血减少,血栓易于形成从而堵塞伤口。适应征:用于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咯血的抢救,也可用于产后出血。作用短暂,易产生耐药,只适于大出血抢救。注意事项:对高血压、冠心病或肺心病者禁用。第二十五页,共75页。5/9/202425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药理作用:能够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生成,使其数量增加,可提高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适应征: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手术部位出血、齿龈出血等用法:上消化道出血时可用冰生理盐水100ml加去甲肾上腺素8mg,分次口服第二十六页,共75页。5/9/202426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抗体产生或阻阻碍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减少血小板在脾脏内的扣扣留和吞噬,刺激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适应征:ITP、过敏性紫癜、输血后紫癜注意事项:用于治疗ITP时应缓慢减量第二十七页,共75页。5/9/202427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凝血酶药理作用:控制毛细血管出血,促进组织伤口粘合。适应征:消化道、鼻粘膜等局部止血。用法:凝血酶粉、思密达、牛奶调成稀糊状口服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第二十八页,共75页。5/9/202428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蛇毒(如立止血)药理作用:具有凝血酶样作用,可直接使纤维蛋白原形成含有纤维蛋白肽B的纤维蛋白。有诱发高凝血状态的倾向。适应征:可减少外科手术的失血量,但对月经过多和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尚有待临床观察。第二十九页,共75页。5/9/202429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抑肽酶药理作用:对胰蛋白酶、纤溶酶、激肽释放酶和糜蛋白酶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还可抑制XII、XI因子的激活,呈纤溶、凝血双相阻断。适应症:在理论上最适合于DIC治疗。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以及病理产科所致DIC。用法:首剂5万单位,随后以1万单位/小时持续静滴,或总量10-20万单位/天,分次静脉滴注。注意事项:07年12月FDA发布通知因有严重不良反应报道,暂停使用抑肽酶。第三十页,共75页。5/9/202430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维生素K药理作用:维生素K在肝细胞微粒体环氧化酶作用下,转变为环氧化叶绿醌或称维生素-2,3-环氧化物,而在微粒体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为维生素K,这种氧化还原过程有助于凝血酶原的前体氨基酸γ-羧基谷氨酸的合成。维K缺乏时这种氧化还原的反应过程即受到障碍,因而影响维K依赖因子的合成。维生素K基本的生理功能是参与肝内凝血因子合成时分子的修饰过程。当人体维生素K缺乏时,就会出现凝血障碍,容易出血。第三十一页,共75页。5/9/202431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其他药理作用:除止血外的新用途。①治疗肝炎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并改善肝功能。②调整消化道的活动:可用于胃肠道蠕动功能不良及手术后肠蠕动无力而胀气的病人。③缓解平滑肌的痉挛④止痛: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⑤解除小儿支气管痉挛:应用维生素K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疗效甚好。第三十二页,共75页。5/9/202432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适应症:1)各种原因引起的维K依赖因子过低导致的凝血障碍。2、中度梗阻性黄疸(胆、胰疾病)伴有凝血功能改变及其它出血性疾病。注意事项:静注K1速度要慢,<5mg/min;K3肌注剂量过大可引起溶血反应,新生儿可引起溶血性黄疸,甚至导致死亡。K3和K4可致肝损害,肝功能不良者应选K1。第三十三页,共75页。5/9/202433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6-氨基已酸药理作用: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纤溶酶抑制剂,能与纤溶酶原和纤溶酶上的赖氨酸结合部位结合,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达到止血的目的。适应征:对血友病拔牙、前列腺摘除术(止血芳酸)、月经过多等有一定疗效。注意事项:易栓症禁用第三十四页,共75页。5/9/202434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氨甲苯酸(止血芳酸,对羧基苄胺)药理作用:具有抗纤溶作用,较氨基已酸强4-5倍,毒性作用低,不易形成血栓。适应征:适用于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较为显著,但对癌症出血以及创伤出血无止血作用,此外,尚可用于链激酶或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注意事项:对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栓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第三十五页,共75页。5/9/202435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止血环酸适应症:对纤溶酶活性增高所致的出血症有良效。如肝硬化者术中渗血、子宫切除术后出血、反复鼻出血、蛛网膜下腔复发性出血。血友病拔牙前后给药,可减少Ⅷ因子的用量。不良反应:以恶心或腹泻为主。偶因快速静推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过量可致颅内血栓形成。注意事项:不宜作为前列腺或尿路手术的止血药。有加重栓塞的危险,也不宜用于DIC患者。若纤溶十分明显,应用时应小心监测。心、肝、肾功能损害者减量或慎用。第三十六页,共75页。5/9/202436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血液系统疾病分类抗贫血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药促凝血与止血药抗凝药血液系统肿瘤常用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类药物第三十七页,共75页。5/9/202437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抗凝药的临床应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抗血小板药

第三十八页,共75页。5/9/202438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普通肝素药理作用:是抗凝血酶III的辅因子,可与AT-III分子中的赖氨酸残基结合而改变其构型,提高其生物活性。变构后AT-III可与IIa、IXa、Xa、XIa、XIIa结合成复合物使其无活性而起到抗凝作用。对凝血过程的三个途径均有拮抗作用,但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适应症:1.各种疾病并发的DIC早期。2.预防动、静脉血栓和肺栓塞。3.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4.人工心肺、腹膜/血液透析时作为抗凝物。5.作为溶血栓疗法的维持治疗。6.体外抗凝

第三十九页,共75页。5/9/202439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不良反应:①用药过多可致自发性出血;②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③肌肉注射可引起局部血肿。注意事项:1、如严重出血可静脉注射鱼精蛋白进行急救(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mg/100U肝素);2、肝素治疗以APTT延长60%-100%为最佳剂量。

第四十页,共75页。5/9/202440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药理作用:低分子量肝素具有AT-Ⅲ依赖性抗Xa因子活性,对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产生抗栓作用时,出血可能性小。适应征: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易栓症或已有静脉血栓塞者为适应症。注意事项1.不能肌肉注射。2.有过敏史、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慎用。第四十一页,共75页。5/9/202441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华法令药理作用:为口服的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肝脏环氧化还原酶,使环氧化物型VitK无法还原为有活性的还原型VK,阻止VitK的循环应用,干扰VitK依赖因子II、VII、IX、X的羧化,使这些凝血因子无活性,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适应症:用于预防及治疗血管内血栓及心瓣膜置换术者。第四十二页,共75页。5/9/202442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用法与剂量:初始剂量建议为3mg,目标INR依病情而定,一般为2.0~3.0;大于75岁的老年人和出血的高危患者,初始剂量应从2mg开始,每天一次口服,目标INR可以调低至1.6~2.5。注意事项:用药后20-30h显效,3-5天后达最大效果。停药后抗凝作用可持续4-5天。可通过胎盘有致畸作用,不宜用于孕妇。因药物引起严重出血者立即停用华法林,酌情给予VitK1、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第四十三页,共75页。5/9/202443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可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TXa2的生成,从而阻抑血小板的聚集。适应症:冠心病、脑卒中、血管炎、高血压、周围血管病等用法用量:常用量100~325mg/天。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偶尔可有皮肤黏膜出血和过敏反应。第四十四页,共75页。5/9/202444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氯吡格雷药理作用:可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血小板IIb/III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用量:氯吡格雷的推荐剂量为75mg,qd。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皮肤黏膜出血、皮疹等。注意事项:避免与肝素、华法林、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合用,活动性胃肠出血、严重肝功能障碍、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肾功能不全者减量。第四十五页,共75页。5/9/202445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血液系统疾病分类抗贫血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药促凝血与止血药抗凝药血液系统肿瘤常用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类药物第四十六页,共75页。5/9/202446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并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

避免使用不良反应相同的药物

使用最大耐受量和最小给药间隔

根据细胞增殖周期给药第四十七页,共75页。5/9/202447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化学治疗的副作用造血系统毒性心脏毒性反应——蒽环类肝脏损害——Aase,HDAraC,HDMTX神经系统损害——VCR,HDAraC,鞘内注射MTX,HDCY胃肠道损害泌尿系毒性——HDCY肺毒性——BU、CY、MTX、AraC第四十八页,共75页。5/9/202448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血液系统常用抗肿瘤药物烷化剂抗代谢剂抗生素类植物类药酶类药物维生素甲类化合物第四十九页,共75页。5/9/202449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烷化剂作用机制:具有活跃的烷化基团,能和蛋白质和核酸中的氨基、巯基、羟基、磷酸根等多种有机物的亲核基团相作用,损伤细胞而致死死亡。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G1后期及S期细胞更敏感。造血细胞对烷化剂非常敏感。常用药物:环磷酰胺、马法兰、马利兰、瘤可宁、卡氮芥、第五十页,共75页。5/9/202450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

环磷酰胺

药理作用:在体外无活性,主要通过肝p450酶水解成醛磷酰胺再形成磷酰胺氮芥发挥作用。适应征:抗瘤谱广,对白血病和实体瘤都有效。注意事项:HDCTX易引起泌尿道毒性:血尿、蛋白尿(水解产物—丙烯醛刺激粘膜引起,可水化碱化尿液并用美司钠预防:与其毒性产物结合,形成非毒性产物)第五十一页,共75页。5/9/202451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主要用于胃肠肿瘤)DNA多聚酶抑制剂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嘌呤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第五十二页,共75页。5/9/202452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

药理作用:作用于S期,并对G1/S及S/G2转换期也有作用。抑制DNA多聚酶活性从而影响DNA合成,对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无显著作用。适应征:急性白血病及消化道癌。注意事项:可使细胞部分同步化,联合化疗对柔红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及亚硝脲类药物有增效作用。第五十三页,共75页。5/9/202453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

药理作用:为抗叶酸药物,使细胞阻断在S期,并引起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抑制。适应征:急性白血病、绒癌、骨瘤、乳腺癌。用法:可口服、肌注、静注或滴注,鞘内注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口腔炎,胃肠反应,皮疹,肝肾功能损伤等。第五十四页,共75页。5/9/202454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

药理作用:周期特异性药物,选择性杀灭S期细胞。适应征:主要用于慢粒,转移性黑色素瘤,可作为同步化药物提高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用法:口服吸收迅速,可通过血脑屏障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第五十五页,共75页。5/9/202455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嘌呤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6-巯嘌呤药理作用:抑制嘌呤的生物合成,对DNA和RNA的合成都有作用。适应征:对急性白血病、绒毛膜癌和恶性葡萄胎有效,对恶性淋巴病和多发性骨髓瘤也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第五十六页,共75页。5/9/202456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干扰转录过程抑制RNA合成的药物

——蒽环类药物药理作用:干扰转录过程,抑制RNA的合成也抑制DNA的合成,对细胞周期各阶段均有作用。抗瘤谱广。适应征:对急性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及多种其他实体肿瘤均有效。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反应均常见,可引起心脏毒性,重者可出现心肌炎而发生心力衰竭。与所用总剂量及原患心脏疾患相关。包括阿霉素、柔红霉素、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等第五十七页,共75页。5/9/202457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功能的药物—植物类药药理作用:作用于微管蛋白,干扰蛋白质代谢,抑制RNA多聚酶的活性,抑制细胞膜类脂质的合成和氨基酸在细胞膜的运转。适应征:恶性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不良反应:神经系统毒性较大,骨髓抑制作用轻。长春地辛

抗瘤谱较广,与长春新碱无交叉耐药性。神经毒性较长春新碱轻,第五十八页,共75页。5/9/202458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用于血液肿瘤的其他药物-维甲酸药理作用:可诱导早幼粒细胞分化,成熟适应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用法用量:30-40mg/d,直至缓解,然后改用联合化疗或砷剂与维甲酸交替治疗。优点:无骨髓抑制作用并可降低DIC的发生率,提高缓解率。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口干、皮肤角化、肝损害、维甲酸综合症等。第五十九页,共75页。5/9/202459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其他用于血液肿瘤的药物-亚砷酸药理作用:有促分化和促凋亡作用适应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对维甲酸耐药者仍然有效。不良反应:腹胀、食欲不佳,皮肤干燥,皮肤色素沉着,肝肾功能不佳的病人要慎重。第六十页,共75页。5/9/202460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其他用于血液肿瘤的药物-沙利度胺药理作用: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生长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肿瘤用法:用法50-600mg/d,分次口服。注意事项:本品有强烈致畸作用,妊娠妇女禁忌。不良反应有口干、头昏、倦怠、恶心、腹痛、便秘、面部浮肿等。第六十一页,共75页。5/9/202461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思考题1、什么是多药耐药性(MDR)?2、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是什么?3、蒽环类药物中心脏毒性最大的是哪种药?4、大剂量使用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是什么药物?5、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什么优点?第六十二页,共75页。5/9/202462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分子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CD20单抗CD52单抗CD33单抗第六十三页,共75页。5/9/202463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伊马替尼(格列卫)药理作用:在体内外均可在细胞水平上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能选择性抑制Bcr-Abl阳性细胞慢粒和急淋病人的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此外,还可抑制PDGF受体、SCF,c-Kit受体的酪氨酸激酶,从而抑制由PDGF和干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行为。适应症:慢粒;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淋。第六十四页,共75页。5/9/202464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用法用量:慢性期初始剂量400mg/日,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推荐剂量为600mg/日;对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间质肿瘤(GIST)患者,推荐剂量为400mg/日,均为每日1次口服。宜在进餐时服药,并饮一大杯水,只要有效,就应持续服用。疾病进展、治疗至少3个月后未能获得满意的血液学反应,已取得的血液学反应重新消失。可考虑加量第六十五页,共75页。5/9/202465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最常见不良事件:有轻度恶心(50-60%),呕吐,腹泻、肌痛及肌痉挛,浮肿和水潴留,此时通常暂停药,用利尿剂或给予某些支持治疗。个别患者情况严重,甚至威胁生命。这些不良反应多见于剂量≥600mg/日时。有肝功损害者慎用本药。可引起血细胞下降,应动态监测血象。第六十六页,共75页。5/9/202466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利妥昔(美罗华,抗CD20单抗)作用机制:本药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使之迅速被清除,从而使肿瘤消除或体积缩小。可提高耐药的人体淋巴细胞对某些细胞毒性药物的敏感性。

适应征:主要用于治疗CD20阳性的B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淋;也有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SLE、难治性ITP、难治性AIHA的报道。不良反应:1.可出现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减少。2.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血管扩张。3.可有头痛、乏力、眩晕、失眠、紧张、嗜睡、抑郁等。4.可发生高血糖和周围性水肿,可引起溶瘤综合症。5.可见胃肠不适,通常都发生于首次用药。第六十七页,共75页。5/9/202467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抗CD52单抗作用机制:CD52在CLL细胞表面尤为丰富,因此,可作为CLL及骨髓瘤靶向治疗的靶点。皮下注射耐受性更好。治疗皮肤蕈样霉菌病也有一定疗效。对正常T、B细胞同样有杀伤作用,免疫功能下降,可能出现病毒感染如CMV、卡氏肺囊虫病等。有人用于防治GVHD。起始剂量:3mg/d,静脉输液持续2小时。如患者可以耐受,剂量可增加至10mg/d,如还可以耐受,加量至30mg,隔日用药,每周3次,持续12周。(建议每次剂量不超过30mg,或者每周累积剂量不超过90mg).

第六十八页,共75页。5/9/202468血液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抗CD33单抗—美罗他格美罗他格是Calicheamicin与抗CD33单抗的偶联物,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肿瘤治疗的单抗导向药物,主要治疗老年人的复发性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