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解析版)-七上历史课后培优_第1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解析版)-七上历史课后培优_第2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解析版)-七上历史课后培优_第3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解析版)-七上历史课后培优_第4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解析版)-七上历史课后培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后培优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楚河”“汉界”“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A.商纣和周武王之间C.秦二世和陈胜之间【答案】D)B.夏桀和商汤之间D.项羽和刘邦之间,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下,项羽兵败自刎。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D项正确;ABC项不题意,排除。故选D项。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发出的呐喊。这次农民大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李自成起义【答案】A)C.黄巾起义D.黄巢起义209A1629年,李自成起义,排除B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184C乾符878年)884农民起义,排除D项。故选A项。3.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义首先在大泽乡爆发C.攻占陈并建立张楚政权【答案】DB.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D.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陈胜、吴广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翻秦朝的是刘邦率领的起义军,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反抗秦的暴政,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陈胜吴广起义一度打到咸阳附近,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陈胜吴广起义攻占陈并建立张楚政权,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4.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率九百卒,奋起于大泽乡,“伐无道诛暴秦”,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后人之所以如此纪念他们,是因为(A.他们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B.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C.他们曾一度建立政权,并占领咸阳D.他们是反抗秦朝暴政的第一人【答案】B)【详解】后人之所以如此纪念陈胜、吴广起义,是因为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BAC项;他们是反抗秦朝暴政的第一人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秦二世元年七月,一队开往渔阳的戍卒,在大泽乡遇雨受阻,无法按期赶到戍地。按秦律,戍卒‘失期当斩’”的共同原因是A.秦灭六国,战乱不断B.秦的暴政导致人民生活困苦、矛盾激化C.陈胜、吴广想要取而代之D.秦的统一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据“法按期赶到戍地。按秦律,戍卒‘失期当斩’,这些戍卒为了死里逃生,在带队屯长的领导下揭竿起义”。可B立前,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6.对下图历史发展的描述,最准确的是()A.灿烂的史前文明C.诡谲的秦史兴衰【答案】CB.混乱的东周政局D.辉煌的秦汉帝国【详解】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207C项正确;ABD项。故选C项。7.“世家”是《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出身雇农,司马迁在《史记》中却将他列入“世家”。司马迁给予他重要历史地位的原因是陈胜()A.他的后人成为汉朝的王侯将相C.他派遣的王侯将相灭掉了秦王朝【答案】DB.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D.首先起义反秦为推翻暴秦奠定基础【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司马迁曾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其意思是陈胜虽然已经死了,他们当初所设置、派遣的侯王将相,终于灭亡了秦朝。这都是由于陈胜最先起事的结果,说明陈胜吴广起义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为推翻暴秦奠DAABBCC项。故选D项。8北筑长城四十万人;戍守岭南五十万人。仅此几项,累计达二百六十万人,占秦代全国总人口的13%。这说明秦朝()A.重视国家建设B.徭役繁重C.赋税沉重D.重视军事发展【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秦朝营造宫室征用劳力为七十万人;修筑秦始皇陵征用七十万人;对匈奴用兵为三十万人;北筑长城四十万人;戍守岭南五十万人。仅此几项,累计达二百六十万人,占秦代全国总人口的13%”可得出秦王暴政,徭役繁重,B项正确;重视国家建设、赋税沉重、重视军事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9.下图所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下列关于该事件的评述正确的是()A.于公元前209年发生在大泽乡C.两位振臂高呼的是项羽、刘邦【答案】AB.其根本原因是遇大雨无法按期到达D.两位领导者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由于秦二世的暴虐无道,人民无法生存下去,才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发动了大泽乡起义,A项正确;遇大雨无法按期到达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排除B项;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和吴广,排除C项;起义最终失败了,并未推翻秦朝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0“统治者更是把法家思想推行极端,极端化的理论指导了极端化的政治实践,使法家思想的潜在危机表面化为社会现实,现实矛盾的激化终于点燃了大泽乡的烈火,秦国这个庞然大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该观点的核心是A.秦朝灭亡源于法家思想极端化C.暴政是秦朝速亡的根源【答案】AB.大泽乡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D.对法家治国提出质疑与反思【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统治者更是把法家思想推行极端,极端化的理论指导了极端化的政治实践,使法家思想的潜在危机表面化为社会现实,现实矛盾的激化终于点燃了大泽乡的烈火,秦国这个庞然大物,顷刻间土崩瓦解”A材料是说法家思想极端化和秦朝速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说暴政和秦朝速亡之间的关系,法家治国没有问题而是法家思想极端化有问题,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人。材料二: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当时的刑法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1)根据以上材料说说秦朝统治的特点是什么?(2)请说出在秦朝末年爆发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名称(3)强大的秦朝仅存15年就灭亡了,给你的启示是什么?1)急于求成、暴虐;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2)陈胜、吴广起义,也就是大泽乡起义。(3)推行仁政;以德治国等。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人……”“……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当时的刑法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可知,这体现的特点是,暴虐。(2)根据所学可知,秦朝末年爆发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也就是大泽乡起义。(3)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推行仁政;以德治国等。2实验中学的一位历史老师上课时课设计了如下一段导语:在历史上,对于秦始皇这个人的评价,众说纷“”赞颂他的雄才大略,也有明代思想家称他为“千古一帝”“苛政猛于虎”物引得那么多的仁人志士对其褒贬不一呢?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探究的活动。请你参与该老师设计的如下活动,完成相关要求。【秦灭六国】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1)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是在哪年?秦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大业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加强统治】如图2所示(2)该图体现的内容是秦始皇确立的什么政治制度?(3C措施?该措施的实施对后世有何意义?【巩固统一】(4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各列举一例相关措施。文化:;经济:;军事:。【秦的灭亡】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收货物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万里长城派了40万人,等等。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型徒。(5209年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使秦王朝“短命而亡”?概括说出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6)综合以上内容分析,你认为秦始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科学的观点写出你的看法。1)公元前221年;条件:战国以来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为统一创造了条件;秦王嬴政雄才大略,(2)中央集权制度。(3)C:皇帝;措施:实行郡县制;意义: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4)文化:统一文字;经济:统一度量衡;军事: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5(6)秦始皇是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战国以来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为统一创造了条件;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又善于重用人才;(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图示体现的内容是秦始皇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3)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4)依据所学在,文化:统一文字;经济:统一度量衡;军事: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5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6)开放性题目,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评价。既要说明秦始皇的主要历史功绩,又要说明其后期的暴政及其危害。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1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秦王赢政时期B.秦始皇统治时期C.秦二世统治时期D.西汉建立初期【答案】C“陈胜王”和“”CA没有爆发农民起义,排除B项;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末,排除D项。故选C项。22021·山东青岛·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A.实行残暴统治B.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民族压迫D.加强文化专制【答案】A【详解】根据“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大规模地征调民力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等”、“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等信息可知这三个王朝的灭亡主要是统治者过度使用民力,采取了残暴的统治,A项正确;综上所述可知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的残暴,而非加强中央集权、民族压迫和文化专制,排除BCD项。故选A项。32021·湖南郴州·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A.四面楚歌B.破釜沉舟C.围魏救赵D.退避三舍【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在刘邦项羽争霸过程中,项羽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符合题意要求,故选A项;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42019·山东·中考真题)“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当时,“统治者”是向谁投降?(ꢀꢀ)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答案】C【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C项符合题意;D项不合题意;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AB两项不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52018·黑龙江·中考真题)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A.刘邦、项羽起义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陈胜、吴广起义【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A项刘邦、项羽起义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之后,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项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民起义,与题意不符;C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1864年,此前中国王朝更迭过程中已经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与题意不符;D项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与题意相符。故选D。62018·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开始营造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他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工程未完成他就死了。秦二世胡亥调修建阿房宫的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后继续修建阿房宫,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古有童谣唱道:阿房,阿房,亡始皇。”材料二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设计杀死押队的军官,号召大家举行起义。(1)修建材料一中的这个工程浩大的阿房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当时秦朝具备这些条件吗?(2)怎样理解材料一中“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材料二中“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反映的这次起义是在哪里发起的?结合材料内容,说说这次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4)材料二中这次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是谁?它有什么突出的历史地位和意义?1)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不具备。(2)秦始皇修建豪华的阿房宫,需要征用大量的劳役和花费巨额的资全,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