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风景谈》(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风景谈》(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风景谈》(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风景谈》(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景无言,思想有声——《风景谈》1.归纳六幅风景图,了解寓于风景中的精神内涵,探究风景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2.欣赏写景技巧,体味语言表达,触摸作者情感内核。3.体悟作者对延安火热的敌后根据地战斗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领会文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学习目标一、知人论世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嘉兴人。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接编改革《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981年,中国作家协会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茅盾文学奖解题

“风景谈”即谈风景,是宾语前置。所谓“风景”,《辞海》中的解释是“风光景色”,即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但这篇散文所说的“风景”还应包括人,茅盾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景的“主宰”。因此,我们在考虑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通过风景来理解风景中所包含的政治内容。一要考虑人的活动,二要顾及人类活动的自然背景。回顾所学:白杨礼赞

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茅盾写下此文,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二、赏风景文章题为《风景谈》,文中谈了哪些风景?请通读全文,找出写景段落,选择一幅风景将其改写成现代诗歌,注意诗歌要有题目。(可以尝试用新月派的“三美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诗歌创作。)段落画面场景内容123、45、67、89、10段落画面场景内容1沙漠驼铃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2高原归耕解放区儿女的劳动生活3、4延水夕照5、6石洞雨景青年的学习和休息7、8桃林小憩9、10北国晨号清晨山峰上战士的雄姿挖掘内涵思考:作者描摹的六处风景画,蕴含了哪些精神内涵?画面精神内涵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总领全文,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庄严妩媚。反映黄土高原人民的辛勤劳作和吃苦耐劳、乐观——人对自然的改造。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生命力。突出知识青年丰富崇高的精神生活——孜孜不倦、勤奋、精神生活充实。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生命力、高尚的精神生活。突显了革命战士所代表的坚毅、刚强、勇敢等民族精神。思考探究:这六幅画面是否可以调换顺序?不可以。横向的风景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夕河晚归、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体现出散文选材的“形”之散,具有联想性、发散性;纵向的风景,第一风景:自然世界的风景(客观、荒凉);第二风景:高贵精神的风景(改造,乐观,追求、积极);第三风景:民族精神的风景(守护、坚毅)体现出散文“神”的凝聚,沿着讴歌延安军民身上的伟大精神和崇高情怀,层层深入。请结合作者描摹的六处风景的精神内涵,谈一谈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风景”才是“真的风景”

作者笔下的真正的风景,指的是伟大的人类,尤其是民族的精神。本文题为《风景谈》,但在具体行文中风景却成了配角,“人”才是作者细谈的对象,作者为何如此安排?以拓展资料为支架,小组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嘉兴人。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接编改革《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课文为什么不直接标明主旨,而是借谈风景含蓄地谈政治?◆而第一幅画面并不是在解放区,那为什么要写?三、思深远作者把篇名定为《风景谈》,是“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联系写作背景,这么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通过对沙漠的描绘,形象地告诉人们: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凉贫脊的沙漠地带,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大大地改观,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文的文眼——“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它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是一曲交响曲中的“序曲”。◆课文为什么不直接标明主旨,而是借谈风景含蓄地谈政治?◆而第一幅画面并不是在解放区,那为什么要写?

《风景谈》写于1940年12月,此时的茅盾离开延安置身于国统区重庆的白色恐怖之中,这里没有创作的言论自由,要讴歌延安抗日根据地军民更是不可能的。那么,是什么驱动作者不畏险恶环境,另辟蹊径,采用含蓄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对根据地军民和谐生活的赞美之情呢?这就是茅盾在经历了十多年动荡不安的生活后,对延安军民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使然。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四、赏风景美学

著名戏剧家张光年评价茅盾作品,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风景谈》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引领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品读赏析,分享你在这篇散文名作中发现的文学之美。①文学性:《风景谈》则更富于生活的情趣和新生活中所闪出的诗情画意。文章从《塞上风云》影片引起的联想开篇,借助丰富的艺术联想,纵横驰骋,给我们描绘了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②革命性:《风景谈》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分析:“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1.写景与写人的活动相结合,并在写景的过程中进行精辟的议论。

本文六幅“风景画”的写法大致相同,都是先写“风景”,后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是“风景”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风景”作为“人的活动”的环境,是衬托人的崇高精神的背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借“风景”来表现人的精神美,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构思十分巧妙。

本文共有五处议论,分布于各幅“风景画”之后,这些精辟的议论在文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①把各不相同的“风景画”连缀成为一个整体;②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既各自揭示了各幅风景画的主旨,又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全文的题旨,是统摄全文思想内容的“神”;③如同乐曲中的主旋律,它的间隔出现,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清晰的层次性,增添了音乐美。2.运用对比和烘托手法,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①“石洞雨景”中写公园中的一对和石洞中的一对,是“人”与“人”的对照,突出后者是“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也是“场面”与“场面”的对比,两个不同场面,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社会风貌。

②“延河夕照”中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作“物”与“人”的对比,表现了人的“崇高精神”。

③“北国晨号”中用“晨风中吹着喇叭的红绸子”、“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粉红的霞色”等来烘托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英雄战士由衷敬仰之情,所以既是“物”烘托“人”,同时也是“景”烘托“情”。

④“沙漠驼铃”中用沙漠的“纯然一色”来烘托“那一杆长方形腥红大旗”,使驼队的出现显得格外庄严和妩媚,这是色彩的烘托;用“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来烘托驼铃的“丁当、丁当”的声音,使人倍感铃声的和谐动人,这是声音的烘托。3.语言洗练,细致,清新、富有色彩

①洗练,是一种精确、纯净的美。例如篇中“长出两支牛角来……”一段,“长”字准确简练而又生动!“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这段描写,虽着墨不多,却逼真如画,短峭有力!

②细致,这是一种类似工笔画的笔墨,不蔓不枝,铿锵有声。例如开头一段,先写沙漠风光,用了近似排比的句子,细致地描绘了沙漠的特色,给人一种四顾茫茫之感。又如写由远而近的骆驼队,先写远景,次写近景;先写声音,后写颜色;而写声音——驼铃,也远近分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