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1页
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2页
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3页
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4页
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二○二二年九月矿山基本情况表项目名称: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基本情况采矿权人待定企业性质开采矿种建筑用花岗岩岩矿方案编制单位湖北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资质证号项目性质新建编制目的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矿权范围拐点数量交通及建设条件英山县蜡烛尖矿区位于英山县城北东40°方向直距约42千米,其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邻靠英山县城关温泉镇-陶家河乡(X309公路)不足2千米,距沪(武)-武(英)高速公路(G4221)杨柳出入口约22千米,交通十分便利。面积(km2)开采标高(m)+538m~+340m编制的主要依据采矿证/储量文件详查报告评审意见书生产规模文件其它文件依据范围划定文件英山县自规局批复情况矿区中部以往开采形成一个采坑储量消耗/设计主要开采指标贫化率回采率(%)/矿石资源量/万吨地质储量设计利用资源量设计损失矿量438.7可采储量控制资源量推断资源量矿层(体)特征矿体分布于整个矿区,出露面积约0.18km2。矿体由花岗岩体(抗压强度≥80Mpa)组成。矿体在平面上呈近似的矩形分布。北东-南西方向长610m,北西-南东方向宽177-364m。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总体评价类型涌水量(m³/d)903类型矿体类型其它中等Ⅱ-4最大67200稳固开拓方式公路开拓、汽车运输开采方法自上而下分台阶露天开采开采规模(万吨/a)近期服务年限(年)全区可采储量(万吨)全矿山分采区二级矿量开拓备采开拓矿山设计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即矿石由汽车运输至加工区。开拓工程量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主要设备名称数量设备名称数量剥离万立方米潜孔钻机履带式液压2汽车9km挖掘机2.5m³3选矿及尾库设施加工方法破碎-加工尾砂无尾砂库容量(万方)无经济效益总投入(万元)年销售收入(万元)年生产成本(万元)年税后利润(万收益率71704807.502266.8031.62%i 1.5方案适用年限 2矿区概况 2.3矿产资源概况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3.1矿产品需求现状与预测 3.2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423.3矿床开采 3.4矿石加工及尾矿设施 593.5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设施 3.6职业卫生与安全 3.7环境保护 3.8建设工期与劳动组织 793.9绿色矿山建设方案 4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4.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4.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4.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 4.4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5土地复垦 5.1土地复垦方向性与可行性分析 5.2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 5.3工程设计及工程测算 6经费估算 6.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费用估算 6.2财务评价 6.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费用估算 6.4土地复垦费用估算 6.5项目经费投资构成汇总 7进度安排 7.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度安排 7.3土地复垦进度安排 8保障措施 8.2技术保障措施 8.3监管保障措施 8.4资金保障措施 8.5公众参与 8.6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9效益分析 9.2生态效益 9.3社会效益 9.4综合评价 10结论与建议 167 i1.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2.土地复垦预算表3.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表4.复垦费用单价预算表2.《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3.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4.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回复函及相关资料5.方案公众参与调查表6.土地复垦现场踏勘表7.土地复垦承诺书图号图名比例尺备注1湖北省英山县蜡烛尖矿区地形地质图1:2000采用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平21:2000采用面分布图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勘查线资31:1000采用源量估算剖面图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基建终了41:2000新制及总平面布置图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露天开采51:2000新制终了平面图6湖北省英山县蜡烛尖矿区露天开采边界典型剖面图1:1000新制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露天采矿7示意新制方法示意图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骨料生产81:1000新制工艺流程图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山地质91:2000新制环境现状评估图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山地质101:2000新制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山地质111:2000新制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部署图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土地利用121:10000新制现状图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土地损毁131:2000新制现状及预测图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土地复垦141:2000新制规划图11.1项目建设背景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为新建矿山,位于英山县城北东40°方向直距约42千米处,行政区划隶属英山县杨柳镇管辖。采矿权人待英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招拍挂后确定。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英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湖北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于2022年7月对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进行了地质勘查工作,并于2022年8月提交了《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报告》(以下简称《详查报告》),并组织专家进行了审查,英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予以备案。根据《湖北省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实施方案》(鄂政办函〔2013〕23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鄂政发〔2015〕60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5〕53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英山县人民政府《英山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英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拟新设英山县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采矿权。为认真贯彻十九大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家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复垦的政策法规,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规范矿山开采活动,合理开发利用矿区内矿产资源,推动矿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实现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受英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湖北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承担了《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的编制工作。1.2编制目的本方案编制目的主要是为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办理2采矿权登记手续提供依据。同时为该矿区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及土地复垦备用金提供依据,也是矿权出让后管理部门监管矿山开发利用、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情况、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依据。1.3编制原则从本矿山生产建设的自身特点出发,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确保《方案》经济上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的原则,矿山企业应严格按照《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文件要求进行绿色矿山建设。(1)坚持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原则,以建设“安全矿业、绿色矿业、和谐矿业”为目标,提升办矿水平,促进矿山开采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2)建设成为管理科学、开采规范、绿色环保、安全和谐、技术先进的新型矿山,形成科学管理、规范开采的长效机制,促进矿山开采企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3)对采矿区采取“人防、技防、物防”(即动态巡查、录像监控、设置路障)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监督,坚决杜绝违章开采行为,消除安全隐患。(4)坚持“边开采边治理”原则,定期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1.4编制依据1.4.1法律、法规和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8月27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9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20年1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9年8月27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3(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年4月29日起施行););(12)《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1997年12月3日起施行););(14)《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3年);(15)《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2010年7月30日起施行);(1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2016年1月5日起施行);1.4.2政策性文件(1)《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鄂政发〔2015〕60号);(2)《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执行责任清单推进简政放权提高矿政服务效能的通知》(鄂土资规〔2016〕2号);(3)《湖北省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实施方案》(鄂政办函〔2013〕);(4)《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5〕53号);(5)《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6)《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工作的通知》(鄂国土资发〔2007〕77号);(7)《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8)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恢复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鄂土资办文4);(9)《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复绿方案编制及评审工作的通知》(鄂土资办文[2016]22号);(10)《财政部国土部环保部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号);(11)《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取消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备用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基金的通知》(鄂财建发[2018]45号);(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13)《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加强非煤矿山重点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矿安〔2021〕123号);(14)《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矿安〔2022〕4号);(1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17)《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度绿色矿山遴选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839号);(18)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度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通知(鄂自然资办函〔2020〕17号);(19)《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鄂自然资函〔2021〕81号);(20)《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98号);(21)《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要求(试行)的通知》(鄂土资发〔2012〕108号)。51.4.3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20);(2)《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6-2018);(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4)《矿山电力设计标准》(GB50070-2020);(5)《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10)《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2003);(1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2013);(1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10)2016年版;(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5)《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GB39800-2020);(16)《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国土资发(2000)133号);(17)《水泥原料矿山工程设计规范》(GB50598-2010);(18)《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19)《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标准》(GB50421-2018)。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类(DZ/T0223-2011);(2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2016);(2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21);6(23)《滑坡防治设计规范》(GB/T38509-2020);(24)《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25)《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12719-2021);(26)《非煤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1016-2014);(2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2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9)《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30)《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16);(31)《防洪标准》(GB50210-2014);Ⅲ.土地复垦类(32)《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4-2011(3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34)《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35)《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3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标准》(2011);(3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3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1999)。1.4.4其他技术资料(1)《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报告》(湖北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2022年8月);(2)《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3)《英山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4)土地利用现状图(图号:H50G027030);(5)委托书;(6)现场调查资料。71.5方案适用年限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采用边开采边治理的方法。考虑到矿山闭坑后的生态复绿及后期监测管护时间预计3年,确定该矿山生态复绿期限为16年(2023年1月—2038年1由于矿山环境问题是一个动态问题,它是随着矿山开采的进程而随之变化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本方案规划年限为16年(即2023年1月—2038年12月适用年限为5年,每5年应进行一次修编。方案适用年限内,如采矿权人申请变更矿区范围、矿种、规模、开采方式,必须重新编制或修编本方1.6方案摘要1.6.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摘要(1)开采对象:拟设矿区范围内建筑用花岗岩矿;(2)地质资源量:根据《湖北省英山县杨柳镇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报告》,拟设矿区范围内保有建筑用花岗岩矿控制+推断资源量849.7万立方米/2217.7万吨,其中控制资源量452.6万立方米/1181.3万吨、推断资源量397.1万立方米/1036.4万吨。设计损失(露天边坡挂帮矿量)估算约为168.1万立方米/438.7万吨,其中控制资源量45.4万立方米/118.5万吨、推断资源量122.7万立方米/320.2万则设计利用资源量为681.6万立方米/1779.0万吨。矿山设计开采回采率97%,则矿山可采储量为661.2万立方米/1725.6万吨。(3)建设规模:150万吨/年;(4)矿山生产服务年限11.5年;8(5)产品方案:建筑用花岗岩碎石原矿;(6)矿山总投资:7170万元;(7)开采方式:自上而下水平台阶露天开采;(8)开拓运输方案:公路汽车运输;(9)采矿工艺:穿孔、中深孔爆破、铲装、运输、卸载。(10)矿石加工工艺:采用破碎-筛分加工工艺。1.6.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摘要(1)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度类型,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为较重要区,矿山建设规模为大型,故综合确定本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确定为一级评估,评估区面积0.4307km2。(2)现状评估结果:将评估区划分为地质环境影响严重、较严重和较轻三个级别,其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面积为0.0611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14.19%;较严重区面积为0.0250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5.80%;较轻区面积为0.3446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80.01%。(3)预测评估结果:将评估区划分为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区,其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面积为0.2065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47.95%;较严重区面积为0.0250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5.80%;较轻区面积(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面积分别为0.2065km2、0.0250km2、0.1992km2。同时将综合治理工作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进行。(5)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主要为排土场拦渣坝工程、截排水沟工程、局部边坡治理工程、监测工程、植被复绿工程。万元,监测费用74.27万元,施工临时工程7.85万元,独立费用77.69万元,基本预备费23.90万元。91.6.3土地复垦摘要(1)土地利用情况项目区由露天采坑、工业场地、排土场、矿山公路构成,总面积为21.0876hm2,占地范围内土地属杨柳镇翻身湾村集体所有,土地现状包括:乔木林地和采矿用地。(2)土地损毁情况项目区开采将共损毁土地21.0876hm2,其中已损毁土地面积7.9951hm2,拟损毁土地面积13.0925hm2,按地类分为乔木林地15.0666hm2、采矿用地6.0210hm2,按损毁类型分为挖损18.0587hm2,压占3.0289hm2。(3)土地复垦目标项目区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面积共21.0876hm2,经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实际复垦土地面积21.0876hm2,设计复垦率为100%。通过土地复垦,预计恢旱地7.4869hm2,乔木林地1.2735hm2,灌木林地12.3272hm2。(4)土地复垦投资情况本项目土地复垦总面积21.0876hm²(316.314亩),采用综合单价法进行计算项目土地复垦静态总投资354.52万元,单位面积投资11208元/亩;动态投资总额为421.90万元,单位面积投资13338元/亩。通过土地复垦后的长期经济效益较好,主要体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矿区概况2.1项目概况2.1.1矿区交通位置英山县蜡烛尖矿区位于英山县城北东40°方向直距约42千米,其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34",北纬30°58′59",行政上隶属杨柳镇管辖,详查区面积约0.19km2。矿区邻靠英山县城关温泉镇-陶家河乡(X309公路)不足2千米,距沪(武)-武(英)高速公路(G4221)杨柳出入口约22千米,交通较为便利(见图2-1)。矿区位置图2-1矿区交通位置图2.1.2拟设采矿权根据英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拟设置的英山县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采矿权范围由11个拐点圈定,面积0.18km2,拟设采矿权标高为+538米至+340米,其拐点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见表2-1。该采矿权设置符合《英山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表2-1英山县蜡烛尖矿区拟设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点号经纬坐标系直角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经度纬度XY1115°51′22"30°53′42"3419906.9039390620.31230°53′35"3419664.8539390801.35330°53′28"3419464.6339390432.22430°53′30"3419525.3639390279.53530°53′29"3419509.4539390162.97630°53′33"3419634.2539390069.72730°53′34"3419654.3639390070.768115°51′03"30°53′35"3419681.9439390111.629115°51′07"30°53′37"3419735.1539390230.1930°53′39"3419793.7639390277.2830°53′41"3419852.1339390519.34注1)面积:0.18km22)拟设开采标高:+538.0米至+340.0米2.1.3社会经济概况英山县矿产资源丰富,物产充沛,全县发现矿产共有18类25种72处,以非金属矿产为主。磁铁矿、钒钛磁铁矿、铜、硫铁矿、黄砂、硅线石、钾(钠)长石、脉石英、地热、建筑用石料、饰面石材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潜在价值较大,开发条件优越。其中,建筑用石料为英山县的优势矿产资源,钾(钠)长石主要分布在温泉、南河等镇;水气矿产主要为温泉,分布于温泉镇周边地区,开发利用前景较好。本区为农业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油菜、棉花、小麦、花生、芝麻、黄豆等经济作物,工业生产仅见有碎石加工厂、石英砂加工厂及食品加工厂2.1.4外部建设条件矿区内居民点较为稀少,山上植被较发育,林业资源较丰富,以松、杉树、楠竹为主。矿区外劳动力较为充足,但经济条件一般。矿区距最近电网(杨柳变电站)直距约11千米,矿区水源来自龙潭河水库,水产养殖业较发达。冬季水量略微较少,勘查区内经农电改造后,电量充足。微波信号覆盖全矿区,网络通讯十分通畅。矿区内已由企业自建运输道路,并与矿区外“X309”水泥道路相连接。总之,矿区目前具备的“水、电、路、网”等条件,基本可满足未来矿山开采建设的需要。2.2.1地貌矿区及周围属低山区,西侧游击寨海拔高程在656米,北侧200米以外有龙潭河水库,主要河流为土门河,地表水总体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流动,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约为+185米。照片2-1矿区地貌2.2.2气候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潮湿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日照数1966小时,年平均风速2.6米/秒,最大风力9-10级,夏季曾多次发生雹灾,无霜期230-258天。区内历史上有过地震发生史,但均为微地震,一般小于3级,地震烈度为VI级。2.2.3土壤项目区土壤质地野外鉴定属砂质土:干时手握成团,但极易散落;表土平均厚度50cm。砂质土的主要肥力特征为蓄水力弱、养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土温变化快,但通气性、透水性好,易耕作。土壤含砂粒较多,粘粒少,颗粒间空隙比较大,所以蓄水力弱,抗旱能力差。砂质土适宜种植耐旱、耐瘠、生育期短、早熟的作物。2.2.4生物项目区内多为林地,植被覆盖度较高,野生木本植物主要有马尾松、苦楝、马桑、牡荆、白背叶、盐肤木、山槐、女贞、构树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茅、天葵、香茅草、狗尾草、车前草、野菊花、狗牙根、蒲公英等。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蔬菜、水稻等。项目区内没有需要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植物等。见照片2-2。项目区内野生动物较少,主要有野猪、锦鸡、野兔、黄鼠狼、鼠类、蛇类、青蛙、山雀等。水生鱼类资源主要有草鱼、鲤鱼、鲫鱼、鲢鱼、鳊鱼、照片2-2项目区植被2.2.5水文矿区地表水体(系)较为发育,水库、池塘星罗棋布,河流、水渠交错处,常年库水位标高264.00m左右,库容约27.00万m3;经取样分析,库水PH值8.08,矿化度0.071g/l,水质类型为HCO3-Ca型水,有毒有害元素含量极低。龙潭河水库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东南经姜家畈排泄于土门河。该水体蓄水量较小,且分布于勘查区外围,对未来矿床开采影响不大。2.3矿产资源概况2.3.1矿区总体概况矿区总体规划情况2021年,黄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黄冈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2021年,英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英山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根据上述规划,建筑用花岗岩矿属于英山县矿产资源开发重要矿产,是英山县主要开发利用矿种之一。本矿区已纳入英山县第四轮规划。本项目与矿区总体规划关系拟设置的英山县蜡烛尖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采矿权范围由11个拐点圈定,面积0.18km2,开采标高自+538m至+340m。本矿区位于上述规划范围之内,符合上述规划及矿业权设置方案的具体设置,且符合湖北省关于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准入许可的必要条件。经核查,拟设采矿权范围不在各级生态红线范围内,不涉及生态公益林,与“三区两线”无重叠关系。矿区周边300米范围内未设置其他矿权,无居民区、高压线等,符合“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5〕53号)”规定的:相邻露天开采矿山开采范围矿界之间,以及矿界与周边人员居住场所、重要建(构)筑物安全距离不小于300米的要求。图2-2矿区位置示意图2.3.2矿区资源概况矿区地质一、地层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零星分布的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al)叙述如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al)主要为灰白、灰黄色、灰褐色、褐红色亚粘土、亚砂土、砂土、含砾砂土、粗砂、砾石等组成,松散状、孔隙状、蜂窝状,厚度2.0-10.0米。角度不整合于下覆地层或岩层。二、矿区构造矿区地质构造经受了多期次强烈的再造变形和改造,未见明显的断裂构造。但受北东向及北西向构造褶皱格架影响,北东向构造形迹十分明显。矿区外晚太古代大别山岩群片麻岩组地层以斜长片麻岩为主,其片麻理产状大体走向为北西35-70°左右。矿区内构造主要表现为不很发育的脆性断裂构造,但受区域构造压挤破坏,岩(矿)石的节理和裂隙普通可见,岩石多较破碎。矿区产状去区域产三、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很发育,出露面积约占矿区总面积的100%。为碱性侵入岩(花岗岩)一个类型。早白垩世侵入的花岗岩岩体在矿区范围内均有出露,岩体由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灰白色、浅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片麻状-微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本类岩石SiO2含量一般为70%左右,属亚碱性系列的钙碱性亚系列。一般化学成分Fe2O3、MgO低于2%,CaO低于3%,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钾长石28-36%、斜长石42-50石英(20-30、黑云母(3-5和少量暗色矿物。花岗岩体在平面上呈椭圆状、透镜状产出,在其大岩体附近常有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及脉岩相伴产出。虽然出露形态各异,但其长轴延伸方向大体为北东向°,与区域构造总体方向基本相吻,发育叶理及斑晶,生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围岩是片麻岩,与围岩界线截然清楚,有沿片麻岩围岩地层片理顺层侵入的特征,接触处有岩石碎裂化、硅化、黄铁矿化蚀变现象。岩石风化色为黄褐色,新鲜面为灰白色带浅肉红色及浅灰白色,主要岩性二长花岗岩,岩石具花岗结构,块状构造,此岩镜下主要矿物特征如下1.钾长石:它形粒状,负低突起,条纹结构可见,粒径在0.4~2.4mm之间,岩中杂乱散布,少数晶体内见有斜长石、石英等微晶嵌布。2.斜长石:半自形板状,正低突起,可见聚片双晶,一级灰白干涉色,大小在0.3~2.0mm左右,多数晶体发生绢云母化现象,岩中分布较为杂乱。3.石英:它形粒状,粒径0.2~2.8mm之间,一级灰白干涉色,正低突起,表面较为干净明亮,波状消光可见,岩中杂乱散布,另有部分细小晶体沿矿物间隙中或长石晶体内嵌布。同时还见有不透明铁质零星散布于岩石之中。2、岩石化学特征运用扎瓦里茨基计算结果表明为酸性岩石,里特曼岩系计算与硅-钙图解属亚碱性系列的钙碱性亚系列,为普通型岩石。3、副矿物特征该岩体副矿物主要为磷矿石、褐帘石、钛铁矿、磁铁矿。为无色透明,金刚光泽。矿区出露了该岩体的一部分,总体走向为北东走向,岩体产出总体方向与围岩晚太古代大别山岩群片麻岩岩组走向基本一致,在区域上与围岩界线截然清楚。矿区内建筑用花岗岩赋存于北风尖单元(K1B),岩性为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是本次勘查评价的对象。矿(床)体地质特征一、矿体特征根据本次详查成果认为,矿区范围内除第四系全新统冲击层(Q4al)以及风化带岩石外,其下覆基岩只要符合工业指标和开采技术条件的都可称为建筑用石料矿石,矿石岩性绝大部分为花岗岩类型。按赋矿地质体特征、产出部位和矿石类型组成,整个矿区划分为一个矿体:矿体分布于整个矿区,出露面积约0.18km2。矿体由花岗岩体(抗压强度≥80Mpa)组成。矿体在平面上呈近似的矩形分布。北东-南西方向长610m,空间总体形态呈似层状。矿体出露地表,矿体顶板围岩为地表浅部的第四系平均厚14.00m。拟设最低开采标高为+340m,见底板围岩。据5个钻孔揭露矿层厚度统计,最小厚度7.50m(ZK502),最大厚度163.60m(ZK301),平均厚度85.55m。矿石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等。二、矿石质量(一)矿物及化学成分铁质微量。花岗岩:平均SiO2含量73.30%、Fe2O3含量0.53%、Al2O3含量15.52%、K2O含量4.45%、Na2O含量4.83%、SO3含量0.00%。(二)矿石结构、构造二长花岗岩颜色为灰白色-肉红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镜下主要矿物特征:钾长石:它形粒状,负低突起,条纹构造可见,粒径在0.4-2.6mm之间,岩中杂乱散布,少数晶体内见有斜长石、石英等微晶嵌布,并见发生泥化现象,从而使其晶体显得昏暗。斜长石:半自形板状,正低突起,可见聚片双晶,一级灰白干涉色,大小在0.4-2.2mm左右,多数晶体发生绢云母化现象,岩中分布较为杂乱,无方石英:它形粒状,正低突起,粒径0.2-4.2mm之间,一级灰白干涉色,正低突起,表面较为干净明亮,波状消光可见,岩中杂乱散布,另有少数细小晶体沿矿物间隙中或长石晶体内嵌布。同时还见有不透明铁质沿长石、石英晶隙中零星散布。(三)矿石物理性能通过采取钻孔岩心样品作的物性样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各项分析指标都达到了《建筑石料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要求,其质量等级指标多达Ⅰ类,少数Ⅱ类,极个别Ⅲ类。表2-2蜡烛尖矿区花岗岩矿石类型物理性能测试统计表检测项目标准值样号检测结果备注坚固性(损失量)(%)≤5.0KJ-10.50符合标准碎石压碎值指标(%)≤20.0KJ-1符合标准硫化物及硫酸盐(%)≤0.5KJ-1符合标准表观密度(kg/m3)≥2600KJ-12616符合标准堆积密度(kg/m3)报告实值KJ-11455符合标准吸水率(%)≤2.0KJ-1符合标准含泥量(%)≤0.5KJ-10.5符合标准泥块量(%)≤0.2KJ-10.2符合标准针片状颗粒含量(%)≤15KJ-110.2符合标准有机物含量浅于标准色KJ-1合格小体重(t/m3)报告实值ZK501-1-ZK501-8共8个样2.60-2.62共8个统计。颗粒级配连续级配范围(5-31.5mm)KJ-1级配符合粒径5-31.5mm的连续级配标准,符合GB/T14685-2011标准要求。(四)矿石放射性核素量情况相关样品进行了放射性检测,结果表明本矿区片麻岩类型矿石放射性核素限量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要求,材料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表2-3放射性检测结果一览表样品编号CRa(Bq/kg)CTh(Bq/kg)Ck(Bq/kg)IRaIrLZ-F119.68.3512100.0980.374LZ-F213.65.859630.0680.288LZ-F37.511.7312500.0380.325平均值13.575.310.0680.329表2-4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表建筑主体材料建筑主体材料(空心率大于25%)A类装修材料B类装修材料C类装修材料IRa≤1.0IRa≤1.0IRa≤1.01.0≤IRa≤1.3IRa≥1.3Ir≤1.0Ir≤1.0Ir≤1.31.3≤Ir≤1.91.9≤Ir≤2.8(五)矿石类型和品级矿石自然类型为二长花岗岩。工业类型为建筑石料用花岗岩。根据《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建筑用石料》(DZ/T0341-2020)及《建筑石料用卵石、碎石》20(GB/T14685-2011)建筑用石料质量一般要求划分标准(详见表4-5),结合钻孔岩心系统采样检测分析结果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矿区内花岗岩类矿石品级可以划分为建筑用石料Ⅰ-Ⅱ类。三、围岩及夹石矿区覆盖(风化)层为矿体围岩即矿体顶板。它们是地表浅部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及花岗岩全-强风化的岩石,以及紧邻风化层抗压强度未达到工业指标的80Mpa)岩石组成。另外,在矿体中未达到岩石抗压强度工业指标的岩石也构成矿体局部围岩。矿体中未达到岩石抗压强度工业指标(<80Mpa),其单层厚度≥2.0m的划分为夹石。本矿区未划定夹石。四、共伴生矿产综合评述本次详查工作对矿区内矿体覆盖(风化)层的第四系残坡积物及全-强风化岩石进行系统地取样,作压碎指标、坚固性、石粉含量、泥块含量四个项目检测,评价是否有做机制砂或者碎石的可能性。对采集的10件样品进行组合后形成4件样品进行系统测试分析,进行样品测试放射性核素指标,测试结果均满足建筑材料要求,岩相法碱活性分析均未检测到碱活性矿物。矿区内第四系残坡积物及全-强风化岩石4件测试样品,压碎指标均>30%,不能满足《建筑用砂》(GB/T14684-2011)规范要求Ⅲ类标准,不宜用来加工成机制砂。矿区覆盖层(风化层)主要为全-强风化岩石层及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它也是本矿区矿体广义的顶板或围岩。根据钻孔揭露,覆盖层厚度5.0m(ZK301)-16.0(ZK101)m,平均厚度10.5m,一般厚度为10.0m左右。覆盖层垂直分带呈现出二元或一元结构。分述如下:一元结构:即覆盖层只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二元结构:即上部是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下部中全-强风化岩石。21上部是第四系全新统残积或残坡积物,褐-灰色为主,次为褐红色、土黄色等杂色,为含砂粉质粘土、砂砾土,含砂砾土,含岩少量岩石角砾、砾石。顶部25-40cm为腐植土含植物根系。厚度约1.0-3.0m。下部为全-强风化岩石(花岗岩)。含少量小岩石角砾或碎片,原岩结构构造在残余的角砾碎片上依稀可见。全风化岩石与强风化岩石呈逐渐过渡关系无明显的界线。强风化岩石层呈松散半岩半土状,手捏成砂状或碎片、碎块状,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不易辨识,局部依稀可辨。岩层中风化网状裂隙发育,氧化物较丰富充填其间,致使颜色杂乱。厚度约4.00-16.00m。其风化面貌描述如下:花岗岩类:该岩石中长石矿物(斜长石、钾长石)呈它形粒状--半自形板状,正低突起,呈条纹及格子状聚片双晶,分布较为均匀,并与石英等矿物混杂,岩石矿物经过中-高温岩浆分异作用改造,岩石结构致密,组岩主要矿物整体具一定定向性,风化后岩石岩石内部结构虽较松散但呈较完整的集合体。在较强烈的风化剥蚀后沿裂隙及节理面呈球团状崩溃垮落,岩石经撬动易成碎块状,手捏呈易成松散砂状成砂性较好。照片2-3强风化花岗岩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岩性相对较单一,结构、构造简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符合要求,产品主要为块石和各种规格的石料。块石生产的工艺流程为:剥离覆盖层-潜孔钻凿岩-中深孔爆破-机械采装-破碎运输-块石。22碎石(石料)生产的工艺流程为:凿岩爆破-机械采装-运至加工场-料仓-给料机-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振动筛筛分-不同规格的石料。通过所测试的矿石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测试结果,本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石质量受节理、岩溶等因素影响,需加工选矿后经进一步分析测试,可作为乡村公路、道路填筑材料等普通建筑石料使用。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一、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概况矿区地处大别山中段南麓,属低山区,全境以中低山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北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向东北延伸,构成了云峰顶、石鼓寨、五峰山、黄梅尖等一系列山峰,再向西分支为三大山脊,夹着东河,西河两条河流,贯穿全境,构成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的地势。详查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区西侧山头,海拨标高538.0m;最低点位于矿区的原矿坑底部,海拔标高约336.70m;相对高差一般为300-500m,最大相对高差237m。区内地形切割较深,山包多呈浑圆状,沟谷多为“U”型谷,自然坡度一般为20-40度,近山脚部分相对较缓,坡度一般在10-15度之间。本区为构造剥蚀地貌,其排泄及侵蚀基准面为土门河水面。区内地表水体(系)较为发育,水库、池塘星罗棋布,河流、水渠交错纵横;龙潭河水库为区内较大的地表水体,位于矿区南西1.00km处,常年库水位标高264.00m左右,库容约27.00万m3;经取样分析,库水PH值8.08,矿化度0.071g/l,水质类型为HCO3-Ca型水,有毒有害元素含量极低。龙潭河水库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东南经姜家畈排泄于土门河。该水体蓄水量较小,且分布于勘查区外围,对未来矿床开采影响不大。土门河是区域上发育最大的地表水系,由南东向南偏西流经矿区南侧,距矿区0.50km,经调查河水位185.00m,流量1200.00L/S,洪水期流量100-150m3/S之间。经取样分析土门河水PH值8.20,矿化度0.078g/l,水化学23类型为HCO3-Ca型水;河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水位、水量均随大气降水变化而变化,区域上由北东向南西径流,于杨柳镇注入东河。土门河水位标高低于矿体最低开采标高,且远离矿体,故对未来矿床开采影响较小。矿区中北部以分水岭为界,东侧及南侧以土门河为排泄边界,西侧及北侧以龙潭河水库及冲沟为排泄边界,由此构成较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风化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经风化裂隙向谷底冲沟排泄,局部补给谷底及低凹地段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区域上排泄于东河。测区中部高地为花岗岩覆盖,裸露地表,风化裂隙发育,为大气降水提供了良好的下渗通道,可视为地下水补给区。区内地下水主要以泉水、分散流形式排泄于溪沟中,总体上由北东向南西排泄于土门河,最终汇入英山东河。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约为185.00米(矿区南东侧土门河床)。可采矿体均处在侵蚀基准面以上。(二)含、隔水层矿区大面积分布为中生代北风尖单元(K1B)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以及局部分布早元古界雷家店片麻岩(Ptlign)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al)。现对矿区内含水层和隔水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A)零星分布在矿区外围地形低洼地段,出露标高一般在300m以下,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al岩性主要为灰黄色、褐黄色含碎石粉质粘土、砂土及少量砂砾石等组成,厚度一般在0-4m之间,局部大于8m。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补给赋含孔隙水,富水性极不均匀,经本次调查:一般民井出水量0.001-0.23L/S;该含水层地下水水位、水量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水质较好,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水为主。2.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B)该含水层分布全区,按岩性及富水性分为变质风化裂隙含水层和侵入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两类。(1)变质岩风化裂隙含水层(B-1)24分布矿区南东侧,由早元古界雷家店片麻岩(Ptlign)等组成;岩性为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等,上述岩石出露地表,受构造、风化作用影响,风化裂隙发育;当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赋存一定量地下水,形成变质岩风化裂隙含之间;该层风化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水量较小,据民井调查资料:一般民井出水量0.001-0.23L/S,为(2)侵入岩风化裂隙含水层(B-2)主要由北风尖单元(K1B)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组成,岩性为黑云二长花岗花岗岩。呈块状分布于勘查区中,受构造、风化作用影响,风化裂隙发育;当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赋存一定量地下水,形成侵入岩风化裂隙含水之间;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水位、水量随气候变化十分明显,水量较小,一般泉流量0.01-0.45L/S,为弱富水,地下水的PH值8.07,矿化度0.097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水。区内建筑用花岗岩矿体均分布于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之中。2.新鲜基岩隔水层分布于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之下,主要由北风尖单元(K1B)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及雷家店片麻岩(Ptlign)组成;岩性为黑云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等;其未经风化的新鲜岩石致密完整,透水性极差,构成区内主要隔水层。(三)断裂构造含、导水性1.勘查区断裂构造矿区内未见明显的断裂构造发育,但受北西向褶皱格架影响,岩石中劈种是张性节理,产状为90°∠85°,节理不发育,微张-闭合状,延伸约1.20-3.00m。受其影响矿体及围岩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完整性较差,具有一定25含、导水性。但节理裂隙发育规模极小,故其对未来矿床开采影响较小。3.勘查区外围断裂构造勘查区外围发育有有北东向的吴家湾-大文冲断层、蜡烛尖断层,李家湾断层。其中:①吴家湾-大文冲断层:呈直线状异常深色调,沿沟谷分布,见断层三角面发育,断层破碎带由断层角砾岩组成,节理发育,岩石破碎,硅化强烈形成硅化岩。②蜡烛尖断层:破碎带内发育角砾岩,硅化角砾岩硅化断面平直,发育擦痕;③李家湾断层:断层呈直线状,发育断层破碎带,其内见硅化角砾岩,角砾岩成分多为花岗岩,岩石破碎强烈,节理发育。上述断裂构造多为压扭性、张扭性,其构造角砾岩、碎裂岩较发育,具有一定含、导水性。但断裂带发育规模小,且远离矿区,故其对未来矿床开采无影响。(四)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区内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中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一部分向下游径流排泄地表水,另一部分补给基岩风化裂隙水;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少量地表水、孔隙水补给,地下水位、水质、水量均随大气降水变化而变化。由于矿区内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基岩风化裂隙较为发育,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经地表入渗补给后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径流方向主要受地形、构造、岩性控制,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变化基本一致,地表分水岭即为地下水分水岭。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一方面是在地形低洼地段以泉的方式排泄于地表水,另一方面以分散流形式排泄于地表水体(系),最终排泄于土门河。(五)未来矿坑充水水源区内矿体出露地表,赋存标高在+340.00~+538.00m之间,未来矿床采用露天开采,受开采技术条件限制,其最低开采底界标高在+340m以上,可采矿体均处在侵蚀基准面以上。土门河在矿区南东侧最低河水位185.0m,该区段最高洪水位标高190.0-200.0m,河水位标高及最高洪水位标高均低于矿体最低开采标高,且远26离开采矿体,土门河对未来矿床开采影响较小。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最大地表水体为龙潭河水库,蓄水量约27.00万m3,其水位标高一般在264.00m以下,低于最低开采底界标高,多远离可采矿体,故对未来矿床开采影响较小。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系冲积层孔隙含水层富水性弱;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极小;受构造、岩性等因素影响,风化裂隙、孔隙较发育,连通性好,与区域地表水、地下水的水力联系较为密切,便于排泄,故基岩风化裂隙水和第四系冲积层孔隙水对未来矿床开采影响亦较小。(六)矿坑涌水量估算由于未来矿山将主要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采矿,大气降水对矿山开采影响较大,故未来矿坑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未来矿山将主要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采矿,最低开采标高+340m,高于区域地下水水位标高,未来矿坑的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故本次依据大气降水资料进行+340m标高的矿坑涌水量估算。蜡烛尖矿区目前圈定1个开采地段,其露采坑顶部边界为大气降水直接补给边界,大气降水间接补给范围是除去采空区范围以外的汇水范围,其边界以分水岭为界。根据详查报告:蜡烛尖矿区+340m水平矿坑正常涌水量为903m3/d,矿坑最大涌水量为67200m3/d。值得指出的是:①本次估算的正常涌水量,是指在天然条件下,以现已圈定的采矿系统为基础估算的未来开采矿坑系统的正常涌水量,其值不包括开采以后采空区的扩大和开采标高下降等因素造成的渗入和灌入水量。②本次估算矿坑最大涌水量,为多年一遇最大日降水量条件下目前圈定的采矿系统为基础估算的未来开采矿坑系统的最大涌水量;降水渗入系数取值采用花岗岩分布区降水渗入系数经验值,其估算结果略有偏差,但对于保证大气降水充水矿床的采坑安全生产是必要的,其值可取。(七)矿坑排水由于区内矿体出露地表,赋存标高在+340.00~+538.0m之间,矿体及围岩27均为片麻岩、花岗岩,风化裂隙较发育;矿坑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未来矿山主要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采矿,其露天采场宜选择ZK302和ZK502钻孔之间的地段作为排水通道,故矿床开采过程中,在做好防水措施时,应采用自然排水方式进行疏干排水,露天采场底盘均应向排水口倾斜。(八)未来矿山供水土门河是区域上发育最大的地表水系,距矿区0.50km左右,一般流量1200.00L/S,洪水期流量100-150m3/S之间。经取样分析土门河水PH值8.20,矿化度0.078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未来矿山可截取土门河水作为生产用水。区内主要含水层为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据本次调查资料:一般泉流量0.01-0.45L/S,为弱富水,地下水的PH值8.07,矿化度0.097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水,样品中的毒理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要求。未来矿山可抽取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九)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综上所述,区内矿体出露地表,赋存标高在+340.00~+538.0m之间,可采矿体均处在侵蚀基准面以上,根据矿体赋存状态,矿山将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采矿,未来矿坑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故本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属简单类型。二、工程地质(一)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矿区大面积分布为中生代北风尖单元(K1B)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以及局部分布早元古界雷家店片麻岩(Ptlign)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al现将区内所见的岩土体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岩类:1.松软土工程地质岩类松散含碎石土、砂砾石工程地质岩组(a零星分布在矿区外围地形低洼地段,出露标高一般在300m以下,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al岩性主要为灰黄色、褐黄色含碎石粉质粘土、砂土28及少量砂砾石等组成,厚度一般在0-4m之间,局部大于8m,其间夹粘土、粉质粘土,粒度极不均匀,分选性差,结构松散,密实度中等,且赋含一定量的孔隙水,其间夹松弱粘性土工程地质岩组,零星呈带状分布于松散含碎石土、砂砾石工程地质岩组之间,力学强度低,稳固性差。2.变质岩工程地质岩类较坚硬-坚硬层状片麻岩工程地质岩组(b):分布矿区南东侧,由早元古界雷家店片麻岩(Ptlign)等组成;岩性为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等;该岩组近地表岩石风化强烈,其完整性极差,力学强度较低。深部新鲜岩石致密,完整性较好,据相邻矿山岩石物理力学样测试:饱和状态下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30.00-70.00MPa。3.岩浆岩工程地质岩类较坚硬-坚硬块状花岗岩工程地质岩组(c呈块状分布于勘查区中,主要由北风尖单元(K1B)花岗岩组成,岩性为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等。该岩组具一定脆性,近地表岩石风化强烈,其完整性极差,岩心多呈柱状、短柱状、碎块状,岩石质量指标(RQD)在0-50%之间,力学强度较低。深部新鲜岩石致密,完整性较好,岩心多呈长柱状、柱状,岩石质量指标(RQD)在50-100%之间。经物理力学样测试:二长花岗岩饱和状态下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单值为75.4-161.4MPa,平均值86.8-146.5MPa;抗拉强度平均值11.5-13.8MPa;抗剪强度C值为5.92-7.39MPa,内摩擦角tg(二)矿体与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区内矿体均赋存于北风尖单元(K1B)花岗岩;岩性为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区内可采矿体圈定工业指标依据:建筑用花岗岩抗压强度(饱和)≥80Mpa。主要矿石类型为花岗岩,满足工业指标岩矿石均为坚硬层状或块状工程地质岩组。该岩组主要分布在强风化带之下,为弱风化-新鲜岩石,坚硬致密,完整性较好,岩心多呈长柱状、柱状,岩石质量指标(RQD)在50-100%,力学强度高。经物理力学样测试:建筑用花岗岩饱和状态下单轴极限抗压强295.92-7.39MPa,内摩擦角tg∮=44.2-46.2度。矿体直接顶板围岩主要为风化的黑云二长花岗岩等,该岩组近地表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风化,其完整性较差,岩心多呈短柱状、碎块状,岩石质量指标(RQD)在0-40%之间,力学强度较低(≤80Mpa)。矿体直接底板围岩亦为黑云二长花岗岩等,其岩石新鲜致密、坚硬,完整性较好,岩心多呈长柱状、柱状,岩石质量指标(RQD)在50-100%,力学强度高,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80Mpa,为坚硬块状工程地质岩组。由此可见,区内矿体力学强度高于顶板围岩,与底板围岩一致。由于上部矿体及顶板围岩均处在风化带中,且地表风化强烈,岩矿石完整性普遍较差,故在进行开采过程中防止掉块、边坡失稳。(三)矿区工程地质评述1.岩矿石物理性质(1)岩矿石密度矿区建筑用花岗岩密度最高2.62g/cm3,最低2.60g/cm3,平均2.61g/cm3。(2)岩矿石孔隙度矿区建筑用花岗岩孔隙度最高6.21%,最低1.86%,平均3.30%。(3)岩矿石天然含水率(4)安息角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资料:建筑用花岗岩最大安息角为30-45°。(5)松散系数据相邻矿区勘查资料:建筑用花岗岩等矿石松散系数在1.60-1.95之间。2.岩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区内矿体及顶底板围岩均为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具花岗结构,弱片麻状、块状构造。区内岩矿石中建筑用花岗岩无原生结构面,岩体完整性好。3.岩体结构面特征30矿区及周边以层状、块状岩类为主,其结构面类型包括原生结构面,次生结构面。原生结构面主要有片麻理、片理,次生结构面指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节理裂隙、劈理等。依据其结构面规模分为:(1)I级结构面龙潭河断裂带呈北东向舒缓波状发育于矿区外围北西侧,其断层破碎带内见硅化角砾岩,角砾岩成分多为花岗岩,岩石破碎强烈,节理发育,为平移断裂构造。该断裂带远离矿体,对区内岩体稳定性影响较小。但从东河阶地及地热显示特征上看,说明该断裂带对区域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土门河断层破碎带呈直线状发育矿区南东侧,其内见硅化角砾岩,角砾岩成分多为花岗岩,岩石破碎强烈,节理发育。李家湾断层发育于勘查区之外,远离可采矿体,对区内矿体开采影响较小。(3)Ⅲ级结构面勘查区内断层、层间破碎带不发育,仅未见明显次一级断裂构造及软弱夹层发育,近地表风化强烈造成矿体及围岩的完整性降低,受其影响开采过程中会造成了局部地段边坡的失稳。(4)Ⅳ级结构面区内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一种是闭合型节理裂隙,主要有230°∠响矿体及围岩完整性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开采过程中会出现边坡危岩和掉块岩矿石中存在一些次级小劈理裂隙及不发育的片理、片麻理,且多蚀变,一般延伸0.1-0.4m,它们的存在可使岩石风化作用加强,也加剧Ⅲ级、Ⅳ级结构面的破坏作用,但对未来矿床开采影响不大。4.蚀变岩石工程地质特征区内矿体及围岩均存在一定程度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和黄铁矿31化,硅化后的岩矿石的力学强度较原岩有所提高,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蚀变的岩(矿)石,其力学强度较原岩大大降低,矿山开采至该地段时可能出现掉块、崩塌和边坡失稳现象,对此在未来开采过程中应采取防治措施。5.风化岩石工程地质特征区内矿体及围岩均出露地表,受风化、构造、地表水、地下水等因素作用,风化裂隙较为发育;由此给未来矿山开采造成两方面的不良影响。其一是矿山的疏排水时产生的强烈循环和干湿交替,将使岩矿体本身的工程地质性质发生变化,力学强度降低,造成边坡失稳;二是疏排地下水会导致水力坡度加大,在渗透压力的作用下,可能导致矿坑开采断面岩石沿裂隙面滑移,产生掉块、崩塌,对此在开采过程中应采取防范措施。(四)工程地质评价矿区属低山区,相对高差一般为300-500m,最大相对高差237m,区内山脊多呈南西-北东走向,与地层、构造走向一致,总体地势北东部高,南西部地势较低;地形切割较显著,山包多呈浑圆状,沟谷多为“V”型谷,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地貌。据现状调查,该区植被发育,少见人类工程活动,未发生过大规模岩土体位移、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自然斜坡稳定。矿区中矿体赋存标高在+340.00~+538.00m之间,出露地表,岩矿石为花岗岩等,据现状调查,该区自然斜坡坡度较陡,一般在20°-40°之间,植被发育,降雨面流冲蚀作用一般,水土流失强度中等偏弱,该地段未发生过大规模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体及自然斜坡稳定性好。2、露采场边坡稳定性评价根据岩矿石力学测试结果,建筑用花岗岩饱和状态下单轴极限抗压强度5.92-7.39MPa,tg∮=0.97-1.04;建筑用花岗岩密度最高2.62g/cm3,最低从目前矿区外围已有的露天采坑调查资料看:岩矿石块度级配为<5mm约%,%,%,32块径不均,建筑用花岗岩等矿石松散系数在1.60-1.95之间。矿渣及废石堆积最大安息角35-45°之间。现有露采坑边坡角40-70°,坡高35-105m,现状条件下边坡稳定-基本稳定。未来矿山主要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开采,其露天采坑为南西-北东向;蜡烛尖矿区未来露天采坑北侧、西侧、东侧边坡高度大,易产生崩塌、滑坡。其节理裂隙对未来矿山露采边坡稳定性一定影响。为防止边坡失稳,依据岩(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矿区外围废弃露采场边坡和自然边坡稳定性调查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并结合未来矿山露天采坑各边坡要素、岩性及构造结构面(断层、节理裂隙)等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议露采场中的花岗岩强风化带地段边坡角不得超过45°;其他地段边坡角应小于55°°;最终开采底盘应向排水口倾斜,坡度控制在0.3‰。依据边坡出露岩性、断裂构造、节理裂隙等分布特征进行综合评判,露天采坑各边坡稳定性。(五)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勘查类型依据矿体赋存状态,未来矿山将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采矿;区内矿体和围岩均属较坚硬-坚硬层状、块状工程地质岩组,矿石力学强度高于顶板围岩。矿体分布范围内断裂构造不发育,矿体及围岩的稳固性较好,局部地段受风化裂隙、节理裂隙影响,岩体完整性受到一定的破坏,未来矿床开采所引起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露采场人工边坡变形破坏和废石堆失稳。因此,本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勘查类型属简单类型。三、环境地质条件(一)区域稳定性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GB18306-2015),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相当于地震烈度等于Ⅵ度,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根据《地壳稳定性等级与地震指标》,凡震级Ms<5.5级,烈度<Ⅶ度的地区属于稳定区,依此标准,本区属稳定区。33(二)矿区环境地质现状矿区属低山区,基岩部分裸露,植被较发育,多为灌木林地,地表自然排水条件较好。本次调查勘查区内现有露天采坑1处(CK1),面积约72000m2。为建筑用花岗岩采坑,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开采,现状条件下露采坑人工边坡稳定性相对较差,存在有崩塌、滑坡等灾害隐患。上述开采地段已产生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破坏占压坡地和植被,影响自然景观、加剧水土流失,局部地段改变地下水补给途径,以及存在有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综上所述,目前勘查区外围崩塌、滑坡等灾害影响范围极小,由此看来,现状条件下,勘查区及外围地质环境质量较好。矿区内未见地质灾害,区内地质环境受干扰程度相对较轻,抗干扰能力强,矿山地质环境遭受破坏和危害程度较轻,矿产资源的开发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较小,故现状条件下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好。(三)矿区环境地质预测评价及防治措施未来矿山主要为露天开采,开采过程中的掘进、废渣堆放、矿坑水排放等势必加剧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矿区地质环境特征及环境地质现状,由此加剧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1、露天开采对环境影响预测(1)矿山人工边坡所形成的地质灾害预测矿山人工边坡可能诱发以危岩、掉块、崩塌、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其形成机制分析如下:①危岩、掉块、崩塌:表现为风化带、断层通过部位和节理裂隙发育地段的边坡较为严重,软弱岩石次之,由于风化带岩矿石力学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差,亲水物质多,矿坑剥离后,边坡植被破坏,基岩长期裸露于地表,且长期遭受风化作用影响,降低边坡岩土体强度,开采过程中易形成危岩、掉块地质灾害,严重时可能出现崩塌等地质灾害。②矿山开采过程中会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导致次生节理裂隙发育,影响34坡体稳定性;尤其是区内矿体中所夹片麻岩及碎裂岩等,其风化后结构松散,遇水易软化,当开采过程中的修路、放坡等矿业活动破坏了原有斜坡稳定状态,在自重或外动力作用下,有可能产生位移,出现山体开裂,严重时形成滑坡。③未来矿山露天采坑多为南西-北东向;蜡烛尖矿区西部露天采坑北东侧边坡多为顺向边坡,东部露天采坑南西侧边坡多为顺向边坡;开采过程中顺向边坡可能出现造成边坡失稳,逆向边坡虽稳定性较好,但边坡高度过大,易出现掉块和崩塌。(2)对土地资源破坏预测未来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开采,其开采范围内的山地和植被势必遭到破坏,前者难以治理,后者在闭坑后可复垦恢复。(3)对水均衡破坏预测随着区内矿床开采深度和范围的逐步扩大,矿区水环境遭到破坏,水资源将进一步减少;在开采过程中,岩体的自然平衡状态将受到破坏,形成张裂隙,从而改变原有的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因此,开采活动将给区内地下水带来一定的影响,其影响范围仅限于矿区范围内。2、矿坑突涌水地质灾害预测由于矿坑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未来矿坑存在山洪的威胁。在暴雨季节,露采场因大量汇集降水,有导致露采场淹没可能,因此雨季应做好矿坑截、排水工作。3、泥石流地质灾害预测未来矿业活动中的废石、废渣量逐步增加,且顺沟、顺坡堆放,在暴雨作用下,易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但在科学、合理堆放并加强管理的条件下,矿业活动诱发水土流失及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较小。4、废渣及矿坑水、选矿废水污染预测今后的矿山开采过程中将产生较多的矿渣堆积体。该类堆积体多为顺沟、顺坡堆积,由于矿区范围狭窄,大部分堆积体位于采坑两侧山沟,这样,在暴雨季节里,一方面堆积体浸水饱和,自稳性降低,另一方面,地表水和矿35坑水对其有一定冲刷作用,两者综合作用,则可能引起堆积体蠕动或滚石,进而诱发产生泥石流,从而造成压覆其下部的坡地、道路或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