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_第1页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_第2页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_第3页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_第4页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人口的增长内容构成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影响。2.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关系。3.知道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况,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第19课

清朝前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清·徐扬《盛世滋生图》(局部)观察:这幅画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用一两个词语描绘它。门庭若市寸土寸金人山人海1.背景: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明清史料》丙编,第783页2.原因:乾隆“帝王之政,莫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乾隆帝及其时代》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顺治六年)凡各处逃亡民人,不论原籍、别籍,必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居乐业。察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

——《清实录·世祖实录》云南颁发的开荒执照(乾隆年间)年代耕地面积(顷)顺治十八年(1661年)5493576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6078430雍正二年(1724年)6837914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7414495——《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661——1766年耕地面积的变化3.表现:(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清·熊秉贞《耕织图·耕》(局部)农民治其业,自非岁时伏腊(四季时节更换之时)、省祠墓、通亲戚,则晴事耕耘,雨勤织绩,赤背而薅草,跣足而犁冰。——《安吴四种·作力》易怒的“母亲河”——黄河,据统计,黄河在历史上共改道26次,决口1500多次,给黄河下游一带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朕自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康熙皇帝水利工程专家“靳辅”及其《治河方略》康熙十六年(1677年)调任河道总督。靳辅治河继承明朝潘季驯方法,对黄河水患进行了全面勘察,提出了对三大河流进行综合整治的详细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终使堤坝坚固,漕运无阻(2)兴修水利,治理河道;(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有浅耕数寸者,有深耕尺余者,有甚深至二尺者。......用犁大小,因土之刚柔,刚土宜大,柔土宜小。

——(清)杨屾《知本提纲》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今菲律宾)。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

——(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清朝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促进商品经济的活跃。棉花在清朝已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地遍及全国......烟草重要产地以陕南汉中、城固,山东兖州,湖南衡阳等地为主。甘蔗产地以华中、华南为主,江南、四川与台湾等地的制糖业非常发达。蚕桑业以江苏浙江的苏州、湖州、嘉兴、杭州和广东的广州最为发达,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生产活动

——《中国古代经济简史》(封建社会明清的经济)

4.影响“苏湖熟,天下足”(南宋)“湖广熟,天下足”(清朝)(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2)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手工业发展的表现:(1)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2)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清代耕织图清代制弓箭图人数多,手工业工具齐全,分工细且明确,“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产品面向市场。分析:两幅图有何共同点?①形成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盛世滋生图(局部)2.商业发展的表现:②工商业城镇兴起。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天下四大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阅读课文P96页内容,结合图片,找出商业发展的表现。《前门街市图》(局部)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例如经营盐业、票号的等商业的晋商和从事食盐、典当等经营活动的徽商等。(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富甲天下。——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③城市商业繁荣。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大多集中于运河两岸,交通十分发达,工商业非常繁荣。《姑苏繁华图》(局部)“陕棒槌徽骆驼晋算盘”陕商个性耿直徽商吃苦耐劳晋商精于算计

晋商俗称“山西帮”。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销售,换取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成为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晋商代表乔致庸乔家大院(晋商)徽商与晋商齐名,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徽商代表胡雪岩徽商大宅院1685-1778年清朝人口数量年份1685174117591778人口总数(亿)11.59623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便有了很大的增长。分析:两幅图反映人口变化的特点是什么?思考:结合两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年份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顺治十八年(1661年)6.88亩康熙六十年(1721年)8.26亩雍正十二年(1734年)8.13亩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2.51亩2.影响:(1)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2)开垦荒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3)庞大的人口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流徙城市的人群因无业可就,沉淀形成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赌徒、娼妓、迷信职业者和杀人越货者等组成的次生社会群……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之一。——《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意义: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措施:商业:人口的增长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表现: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课堂小结推行垦荒政策兴修水利,治理河道改进种植技术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提高,高产作物推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社会稳定发展,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工商业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形成了晋商、徽商等大的商帮人口的增长随堂检验1.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尤其是在丝织棉纺织行业中达到的水平,领先于工业革命前夕的欧洲。”这一现象可能出现在()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明清时期D随堂检验2.下边菜单中的食材最早传入中国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清时期D随堂检验3.右图是一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时的笔记,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D随堂检验4.下表所示纳税田亩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精耕细作的推广 B.手工业技术提高C.农业经济的发展 D.水利工程的兴修C随堂检验5.18世纪20年代,法国人皮埃尔对中国靠什么供养如此之多的人口感到好奇,结果发现诀窍在于给耕地合理施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