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年级:八年级(下)学科:中学语文(统编版)

通过选择性阅读,了解全书内容,并创意编排目录结构。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理清每篇文章内容。通过批注,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通过关联阅读,勾连经典与课本,增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原籍浙江绍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留学英国,专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朱自清最为人知的是散文的艺术成就,其散文曾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先生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诗集《踪迹》等,学术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为了给希望读写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朱自清《经典常谈》序言写作目的任务一拟新题

巧归类

粗略阅读《经典常谈》后,请从文化知识、思想内涵或实践意义等多个角度,给每篇文章拟一个小标题,并将目录分类。

《说文解字》第一

——文字的七十二变

《说文解字》第一——仓颉造字,朱子注书任务一拟新题

巧归类

粗略阅读《经典常谈》后,请从文化知识、思想内涵或实践意义等多个角度,给每篇文章拟一个小标题,并将目录分类。拟“一句话标题”角度:简要概括篇章精髓;浓缩这一部或一类经典的价值、意义;简要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收获;引起他人阅读兴趣和期待。任务一拟新题

巧归类

目录《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小学”经史子集

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

——朱自清《经典常谈》序言阅读策略:关注书本的作者、目录以及序言。任务二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

请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行文思路,提炼内容要点。梳理角度:某篇文章内容;某个知识要点;某部典籍发展演变的呈现等。任务二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

请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行文思路,提炼内容要点。任务二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

请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行文思路,提炼内容要点。阅读策略:关注文中的总起句、总结句。

关注人物,概括事件。

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发展历程。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仓颉造字说”也不是凭空起来的。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任务三品味通俗语言感受语言魅力

细读感兴趣的篇章,做好批注,领略朱自清的语言魅力。批注策略:赏析:从用词、人物描写、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评价:对文中人物、情节等进行评价、联想、质疑等。解释:对文中费解的内容或引用他人作品内容,进一步解释说明。

解释型批注:朱自清将屈原写《离骚》的背景以及《离骚》不成篇章的问题解释为屈原发泄强烈情感的需要。

用语简单易懂且趣味盎然,作者用亲切通俗的口吻讲述了复杂的学术问题,不得不令人佩服。任务三品味通俗语言感受语言魅力——《辞赋》第十一

赏析型批注:朱自清寥寥几笔,生动传神地再现了战国时代游说之风盛行的景象,让读者饶有兴味地了解了一个时代以及游士这一类人。任务三品味通俗语言感受语言魅力——《文》第十三任务三品味通俗语言感受语言魅力

细读感兴趣的篇章,做好批注,领略朱自清的语言魅力。批注策略:赏析:从用词、人物描写、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评价:对文中人物、情节等进行评价、联想、质疑等。解释:对文中费解的内容或引用他人作品内容,进一步解释说明。任务四阐释关联阅读探究经典意义

研读最感兴趣的篇章,结合课内所学及课外对该篇所介绍的经典古籍的阅读,参考以下小建议,形成一段文字,展现你的阅读思考与心得,探究珍贵的文化宝藏。

小建议:

(1)可精读《诗第十二》,结合七、八年级教材中的古代诗歌具体分析(如《<诗经>二篇》,乐府诗《木兰诗》、《观沧海》、《龟虽寿》,《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以及李白与杜甫的诗歌等),说说历代诗歌的变化;

(2)可精读《四书第七》,结合课内《<孟子>三章》所学及课外对《孟子》的阅读,分享你对《孟子》的认识与思考;

(3)可精读《<说文解字>第一》,结合课外对《说文解字》的阅读,挑选一些有趣的汉字,说说汉字的形成。任务四阐释关联阅读探究经典意义

研读最感兴趣的篇章,结合课内所学及课外对该篇所介绍的经典古籍的阅读,参考以下小建议,形成一段文字,展现你的阅读思考与心得,探究珍贵的文化宝藏。

阅读策略:关联课内知识,多角度进行比较阅读,得出心得体会。

我国旧式教育,完全就是读经的训练,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项目。

新式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