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_第1页
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_第2页
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_第3页
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_第4页
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评价单位: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十月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人员名单表编制主持人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全先梅0010168B19840041200输变电及广电通讯主要编制人员情况序号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陈晓红00015826B191601710前言总则规划概述规划分析评价结论2符晶晶00017046B191601610区域资源、环境现状“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回顾性评价及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环境监测方案与跟踪评价3全先梅0010168B19840041200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规划子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公众参与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总则规划的背景“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江苏省电力公司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镇江电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结构不断加强,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均显著提高,较好的满足了镇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未来五年,是镇江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决战期,也是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攻坚期。随着“十二五”期间招商引资和各类开发园区建设项目的积累和释放,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大批量产业向镇江市转移,城市基础设施紧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大投入,镇江经济社会在“十三五”期间将保持中高速发展,其电能消费在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耗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不会改变。为支撑镇江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镇江电网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是镇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攻坚时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是经济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稳定增长的“调档期”。随着苏南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镇江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电力先行。今年是全市“十二五”发展后三年的“上水平”之年,明年又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十二五”收官工作,服务好“十三五”开局工作至关重要。为服务镇江市“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效对接镇江市各专项规划,镇江供电公司于2015年12月认真组织编制了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通过对电网现状的分析,结合“十三五”城市发展规划,科学预测镇江市电力需求,合理安排供电电源,确定电网结构形式,预留预控电力设施用地和高压走廊,提出项目建设方案,从而更好的协调城市建设和电力建设的矛盾,引导城市电网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十三五”经济发展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编制依据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2015年8月29日第二次修订,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5年修正),2015年4月24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1年修订),2011年1月8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修正),2013年6月29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1年修订),2011年1月8日起施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年修订),2011年1月8日起施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88号,2011年1月8日修订;《江苏省电力保护条例》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33号令,2015年6月1日起实施;《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09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2012〕4号);《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办〔2004〕101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的通知”(环发〔2004〕98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环保局镇江市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通知》(淮政办发〔2011〕131号,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方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11年)。相关技术导则、规范、设计规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9-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348-200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输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5040-2006);《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1990)。规划及相关技术文件《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总报告)》,(江苏省电力公司,2014年11月);《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三五”主网架发展规划报告》(江苏省电力公司,2014年11月);《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三五”电网智能化发展规划报告》(江苏省电力公司,2014年11月);《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三五”通信网规划报告》(江苏省电力公司,2014年11月);《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三五”配电网规划报告》(江苏省电力公司,2014年11月);《2018~2022(2025)年宁常镇220kV电网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规划评审中心,2015年5月);《镇江市“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镇江供电公司,2015年12月);《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三五”配电网规划报告》,(江苏省电力供电公司,2014年11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镇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镇江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发[2013]113号,2013年8月30日起施行。任务依据江苏省电力公司《项目委托书》评价目的及原则评价目的通过评价,提供电网规划决策所需的资源与环境信息,识别制约电网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和环境要素(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和电磁环境),确定环境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预测与评价电网规划实施可能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论证电网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证电网规划实施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可达性,形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跟踪评价方案,以协调镇江市电网建设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电网、社会、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目的。评价原则科学、客观、公正原则本规划环评将以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综合考虑电网规划实施后对社会经济、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全程互动原则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初步完成阶段即介入,环评单位与规划编制单位之间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实现了规划环评与规划编制的良性互动,从而将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规划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融到规划中,并据此提出了对规划进行优化调整的建议。一致性原则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和专题设置与电网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一致,并与电网规划涉及领域和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整体性原则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统筹考虑规划区内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电网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层次性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深度充分考虑电网规划的属性和层级,并依据不同属性、不同层级规划的决策需求,提出相应的宏观决策建议以及具体的环境管理要求。公众参与原则在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可操作性原则评价过程中在参考有关导则和规范推荐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规划实际内容及既有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评价经验、成果,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的评价方法,使规划环评的结论具有可操作性。循环优化原则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循环优化(互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规划方案不断被优化,直至提出环境可行,社会、经济也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的过程。评价标准电磁环境电磁环境中公众曝露限值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频率为50Hz所对应的标准,即工频电场:4000V/m;工频磁场:100μ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声环境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为等效连续A声级。执行标准如下:质量标准:依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和《镇江市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方案》(2011年9月),镇江市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见表1.4-1,各声环境功能区分别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表1.4-1镇江市声环境标准适用区域单位:dB(A)功能区类别时段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昼间夜间1类5545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6050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6555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类4a类705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7060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排放标准:运行期变电站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348-2008),具体标准类别根据镇江市环境功能区划和变电站所在区域确定。表1.4-2声环境排放标准一览表标准号名称标准分级执行期标准值/dB(A)昼间夜间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运行期55452类60503类65554类7055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具体标准类别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具体标准类别根据水环境功能确定。大气环境SF6气体的泄漏量: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运行中变压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DL/T941-2005)。评价范围本规划环评范围与电网规划的涵盖范围一致,为镇江市全部行政区域,包括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镇江新区共4个市辖区以及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共3个县级市,规划总面积3847万平方公里。主要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1.5-1。表1.5-1主要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评价对象评价因子评价范围变电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500kV变电站:站界外50m范围内的区域220kV变电站:站界外40m范围内的区域110kV变电站:站界外30m范围内的区域噪声变电站围墙外200m范围内的区域重点关注变电站围墙外100m范围内区域生态站场围墙外500m范围内的区域架空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500kV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50m范围内的区域220kV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范围内的区域110kV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范围内的区域噪声500kV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50m范围内的区域220kV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范围内的区域110kV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范围内的区域生态不涉及生态敏感区的输电线路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涉及生态敏感区的输电线路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00m内的带状区域电缆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水平距离)生态不涉及生态敏感区的输电线路段: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300m(水平距离)涉及生态敏感区的输电线路段: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1000m(水平距离)评价时段依据《镇江市“十三五”电网发民展规划》,以2015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水平年为2016~2020年,并展望至远景年2030年。评价方法根据规划环评的不同环节、不同专题,按照导则推荐及输变电工程常用的成熟技术方法进行评价。规划分析及环境影响识别:矩阵法、专业判断法电网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相容性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归纳法等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现状监测等电磁环境影响预测:数学模型法(理论计算)、类比分析法声环境影响分析:理论计算法、类比分析法水环境影响分析:经验估算法、定性分析法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经验估算法、定性分析法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叠图法、类比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理论计算法评价重点根据镇江电网规划的特点,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重点为:电压等级江苏省电力公司已开展编制《江苏电网“十三五”主网架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全省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规划进行了详细评价。本报告重点对镇江地区220kV和110kV电压等级电网规划进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分析受到规划影响后明显加重,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如规划范围内输电线路走廊资源对规划的承载力、土地利用对规划的承载力的影响等分析。与镇江市其它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在进行电网规划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分析。规划环境影响预测根据规划拟建的项目为输变电工程的特点,本规划环评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内容为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其次为声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等。公众参与本规划环评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工作,如网上公示、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征求专家意见等,并在规划环评中对公众意见给予反馈,同时给出采纳与否的说明。修改与反馈要求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对规划进行评价或提出规划修改意见。评价工作流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为规划纲要编制、规划的研究、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的报批四个阶段,详见图1.9-1。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敏感区域是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重点之一,规划的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是在建设科学、经济、安全可靠并适当超前的镇江电网的基础上,保证镇江市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达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要求。对于电网规划而言,由于其处于宏观规划阶段,规划所包含项目的站址、线路走廊尚不具体,因此无法像建设项目环评那样进行具体、细致的现场踏勘,只能从宏观进行把握。从宏观的环境保护目标来看,规划实施后,各输变电工程在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所涉及的环境因子应当能够满足其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及相应功能区环境标准要求。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镇江市生态红线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洪水调蓄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等7个类型58个区划,总面积723.8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82%。其中,一级管控区共14个区划,总面积86.2平方公里。图1.9-1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图规划概述镇江电网现状镇江电网概况镇江电网属于宁镇常(宜)电网。宁、镇、常地区位于江苏省的苏南西部沿江地区,属于全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宁镇常(宜)电网已成为以500kV电网为骨干输电网、220kV电网为地区输电网,以500kV变电站为枢纽,以地区主力发电电源为支撑的分层分区运行的电网。用电水平截至2014年底,镇江市供电区总人口317.15万人,全社会用电量为209.41亿kWh,售电量为182.75亿kWh。电网规模截至2014年,镇江市共有500kV变电站3座,主变3台,变电容量2500MVA;220kV变电站25座,主变47台,变电容量8340MVA;110kV变电站77座,主变124台,容量5849MVA;35kV变电站42座,主变82台,容量808MVA。截至2014年,镇江电网共有500kV线路533km;220kV线路1265km;110kV线路1660.81km。网架结构截止2014年底,镇江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500kV,已经形成了以镇江电厂、谏壁电厂、华电句容电厂、500kV上党变、500kV访仙变、500kV西津渡开关站6个主要电源点,以220kV为主网架,110kV线路进市区负荷中心,35kV线路到客户的供电网架。电网存在问题“十二五”期间,镇江电网发展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供电能力【220kV及以上电网】2014年,镇江市220kV电网共有变电站25座,主变47台,其中11台主变全年最大负载率超过80%,重载运行,占220kV主变总数的23.40%。【110kV电网】1)2014年镇江市77座公用变电站中,单主变变电站有30座,其中市区9座,分别为宝堰变、营江变、东陶变、东沛变等;各辖市供电区共21座,其中丹阳9座,句容8座,扬中4座。一旦主变检修或故障,所带负荷部分能通过下级联络线路转带解决外,其余负荷均能失电,停电范围较广,影响较大,供电可靠性有待提高。2)2014年镇江市110kV变电站主变最大负载率大于80%的共有10台(占比8.06%),其中,市区3台,分别为团结变1#、谷阳2#、化工1#主变;辖市供电区7台,其中丹阳4台,分别为界牌1#、南门1#、齐梁2#、横塘1#主变;句容2台,分别为亭子2#、后白1#主变;扬中1台,为新坝1#主变,需适时对主变进行增容改造或新增变电站布点。3)2014年镇江市110kV电网容载比为2.99,市区及各辖市容载比均在2.2以上,高于导则要求。电网结构【110kV电网】镇江市110kV公用变电站进线共有181条,接线模式以单链、双辐射为主,其中句容市110kV临江变为单辐射接线,供电可靠性不高,规划期间应考虑增加第二路电源。电网设备110kV主变运行年限大部分在15年以内,运行年限15年以上的主变共10台(占比8.06%),应根据运行情况及时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换。建设环境随着镇江市建设改造力度的加大,中心城区用电负荷快速增长,但电网在建设过程中受外界影响十分严重:一是电力设施建设用地选址难、征地难。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电力设施建设用地选址难、征地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变电站建设进度得不到保证,供电压力无法有效缓解。二是电力线路建设困难。电力线路建设过程中线路走廊选择困难,实施时阻力较大,造成线路建设进度迟缓或变电站建成后送出困难,过负荷线路无法尽快解决。建设资金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所需的费用十分巨大,而目前电网建设投资主体单一,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PAGE61-规划总则规划概况规划名称:镇江市“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规划编制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规划功能属性:电力专项规划规划期限:2015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执行年为2016年~2020年,2030年为规划远景年。规划范围:本次电网规划范围涵盖镇江市全部行政区域,包括市辖区及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规划总面积3847km2。规划电压等级:规划电压等级为500kV及以下各级电网,包括500kV、220kV、110kV。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转灵活、经济高效、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一二次电网有机协作的坚强智能电网。电网规划与市政规划相互融合、衔接。(2)具体目标1)针对现状电网存在的问题,镇江市今后的电网发展将在现有电网的基础上,以“安全、经济、可靠”为基本原则,加强电网建设,完善电网结构,到2020年,形成以大电网为依托,以220kV变电站为基本受电电源点,以区域内发电厂为补充的供电网络体系;同时在增加220kV电源点的基础上,着力加强110kV电网的建设,形成以110kV电网为主干网架的配电网络体系;彻底消除供电瓶颈现象,为镇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供电能力有充分裕度,能满足保定城市未来负荷发展需求;2)高压变电站应深入负荷中心,以加强电网结构,保证电能质量。推广采用高可靠性、小型化和节能型设备,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节约型变电站。3)网架结构简明,高压配电网接线力求简化,低一级电压网络能支持高一级电压网络。4)110kV电网:形成以220kV变电站为中心比较明确的供电分区。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座110kV变电站由两个不同的220kV变电站提供电源。5)配电网网架应满足系统安全可靠的要求,具有灵活性和延展性,增强互供能力,满足“N-1”可靠供电要求,确保供电可靠性。规划服务重点(1)结合镇江城市发展需求,加快世界一流电网建设步伐。坚持以“最早的规划融入、最优的项目协同”,推动电网与城市发展相融并进,打造世界一流电网,提升城市供电能力,为镇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打造“两横三纵”500千伏电网,提高电网受端能力,为“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奠定基础。二是形成“分区互济”骨干网架,提升骨干电网分区互济和定向保障能力。三是建成“一流配电网”,提升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等核心指标,增强末端供电能力,确保广大客户用上“省心电、省钱电、绿色电”。(2)全力加快电网和用户侧智能化步伐打造智能电网,提升供电品质,推动镇江公共服务更加智能化、互动化,有效提升城市品位。一是配网自动化率先全覆盖。以镇江在全省率先实现配网自动化全覆盖为基础,自动诊断和恢复故障,更有效地“少停电”,力争“十三五”末,城市、农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5分钟、2小时。二是提供友好互动服务。实施负荷柔性调控,引导客户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确保既满足负荷平衡、又不拉闸限电。为客户提供能效管理和节能技术服务,助力节能减排。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电表全覆盖,推广电水气“三表合一”采集。积极建设智能用电示范小区,完善智能家居应用服务,转变居民用能和生活方式。三是推动电网各环节全面智能化。推广应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智能变电站、柔性输配电等新技术,为用户与电网友好互动奠定物质和技术基础。(3)大力实施“两个替代”战略清洁能源替代和电能替代是支撑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支持清洁能源发展。以扬中“太阳岛”建设为契机,加强各方合作,解决分布式能源并网的安全和服务难题,全额消纳清洁能源。二是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大力推广电锅炉、电窑炉、港口岸电等技术,全面提升城市电气化水平。三是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大力推进全市境内高速公路电动车充换站、城市快充网络、小区充电桩等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满足镇江新能源汽车推广发展要求。四是服务海绵城市建设。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同步实施老旧小区电网设备和地下管网改造,提升末端供电品质。电力电量预测国民经济发展预测进入“十二五”后,镇江市经济速度发展较快,至2014年底,镇江市GDP达到了3220亿元,人均GDP为10.15万元/人,城镇化率为66.64%。“十三五”期间,镇江市经济实力将显著增强,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1.5万元左右,到2020年,镇江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3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十三五期间,镇江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到202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力争达到60%,形成“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电量预测(1)低水平电量预测方案根据上级电网规划,预计2020年镇江地区全社会用电量达288.18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为5.51%。(2)中水平电量预测方案本次镇江市主要采用趋势外推法对2015~2020年电量负荷预测,并采用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人均指标法进行校核,最终给出电量预测结果。预计2020年镇江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326.70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7.77%。(3)高水平电量预测方案预计2020年镇江地区全社会用电量达366.17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为5.51%。表2.3-1镇江市2015~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结果单位:亿千瓦时、%预测方法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14~2015年均增长率2016~2020年均增长率高方案209.40228.77252.01276.78303.24332.41366.179.259.79中方案209.40224.38242.19260.95280.73301.60326.707.157.77低方案209.40220.24232.55245.33258.61272.42288.185.185.51负荷预测结合历史数据和相关负荷增长资料分析,依据镇江安全社会用电量预测结果,采用趋势外推法和年负荷率法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并通过多项式、指数平滑_二次曲线、包络模型_下限的预测结果作为负荷预测的高、中、低方案。(1)低水平负荷预测方案根据上级电网规划对镇江“十三五”期间的用电负荷水平预测,预计2020年,全社会最高负荷为5082.10MW,“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为6.37%。(2)中水平负荷预测方案预计2020年,镇江全社会最高负荷5761.30MW,“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为8.62%。(3)高水平负荷预测方案预计2020年,镇江全社会最高负荷6457.46MW,“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为10.69%。表2.3-2镇江全市及各县区全社会最大负荷预测及远景展望(中水平方案)单位:MV地区\年份2014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5镇江市区18182248238725302673275528363084丹阳11961509161217191825189219582155句容471575607641675693710766扬中13412446482518544570644全市35664460475050505350553057106250近期(2016~2020年)电网规划500kV电网规划“十三五”期间,镇江市共新建500kV变电站1座,扩建3座,新增变电容量6000MVA,新建500kV线路149.77km。表2.4-12016~2020年镇江电网500kV输变电工程建设计划表序号项目名称线路长度(km)变电容量(MVA)投产时间(年)方案1镇江上党500kV变电站第三台主变扩建工程010002017扩建1台1000MVA主变2镇江访仙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010002017扩建1台1000MVA主变3镇江(西津渡)-廻峰山-武南50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句容段)95.7702017改造500kV线路95.77km4镇江大港500kV输变电工程1010002019晋陵-江都500kV双线π入大港变5镇江上党500kV变电站第四台主变扩建工程010002020超规模新站扩建1台1000MVA主变6镇江句容仑山抽水蓄能电站500kV配套送出工程4402020新建仑山-上党双线220kV电网规划“十三五”期间,镇江西部电网以500kV上党变为中心,分为东、西、南三片,其中东、西片以上党变为枢纽形成环网,南片与南京500kV廻峰山变合环,构成环网。远景上党超规模扩建及西津渡变扩建后,西片由上党老站为枢纽构成环网,东片以上党新站、谏壁技改电厂为电源构成环网,南片由西津渡变与南京的廻峰山变构成环网。镇江东部远景分为西、北、东三片,西片以访仙、谏壁电厂、镇江燃机为主要节点构成环网,北片以大港、谏壁电厂为主要节点构成双环网,东片以访仙、大港为枢纽构成环网。“十三五”期间,镇江市共有220kV公用变电容量10740MVA。2015~2020年期间,镇江市共新建220kV变电站8座,扩建4座,增容1座,新增220kV变电容量2400MVA,新建220kV线路271.7km。表2.4-22016—2020年镇江市220kV输变电工程建设计划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线路长度(km)变电总容量(万千伏安)投资(万元)投产时间服务园区镇江1江苏镇江华山220kV输变电工程新建1524120002016镇江软件科技产业园、丹徒新城市商圈、镇江长山科技文化园区、江苏省丹徒现代茶业产业园2江苏镇江上党500kV变电站超规模扩建配套220kV送出线路工程新建9.50401620173江苏镇江姚桥220kV输变电工程新建22.218147932017镇江新区现代渔业精品园、姚桥现代农业产业园4江苏镇江辛度(辛丰)220kV输变电工程新建2618164002019丹徒新城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园5江苏镇江圌山(大港)500kV变电站220kV送出工程新建5101200020196江苏镇江镇江燃机220kV送出工程新建360775020207江苏镇江上党500kV变电站220kV送出工程新建34051002020丹阳2江苏镇江顾巷(新桥)220kV输变电工程新建818120002018丹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B区、丹阳市后巷现代林苗产业园区C区、丹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B区3镇江金凤~永胜π入访仙变220千伏线路工程新建300536020164江苏镇江长湾220kV变电站第3台主变扩建工程扩苏镇江丹阳220kV变电站1、2台主变增容改造工程增容12380020206江苏镇江访仙220kV变电站2台主变扩建工程扩建2423002020句容3江苏镇江临港220kV变电站第2台主变扩建工程扩苏镇江下蜀220kV变电站2台主变扩建工程扩建1821002020扬中1江苏镇江万太220kV输变电工程新建3418138092017江苏省扬中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扬中现代都市农业园

、扬中智能电气产业园、扬中电气工业品城、扬中商贸商务集聚区2江苏镇江扬中电网加强工程新建60100002019110kV电网规划根据确定的110kV电网规划技术原则,镇江市2015~2020年高压网架构建按A、B、C、D四个不同的供电分区分年度建设逐步形成A、B、C、D三个不同的网架方案。至2020年镇江市将以220kV变电站为依托规划建设镇江市110kV电网。A类片区位于镇江市区中心地带,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选用双侧电源链式、T混合接线或双侧电源辐射,允许部分采用单侧电源双射接线形式。新建110kV变电站结合周边220kV布点情况和110kV网架实际,优先采用T混合接线形式,T混合接线模式逐步向双侧电源链式过渡。如果受到220kV变电站布点或110kV走廊限制采用双侧电源辐射和单侧电源双射接线形式。新建变电站一次侧采用单母线分段,随着负荷的发展,变电站布点的增多,逐步向T混合接线、双电源链式过渡。B类片区位于镇江市区及丹阳、句容、扬中主城区地带,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选用T混合接线、双侧电源辐射及少量单侧电源双射接线形式。新建110kV变电站结合周边220kV布点情况和110kV网架实际,优先采用T混合接线形式和双侧电源辐射接线模式双侧电源辐射逐步向T混合接线模式过渡。如果受到220kV变电站布点或110kV走廊限制采用单侧电源辐射接线形式。新建变电站一次侧采用单母线分段,随着负荷的发展,变电站布点的增多,逐步向T混合接线过渡。2020年句容市采用的标准接线模式主要是单链接线,所有110kV变电所均有两路线路进行供电,从不同的220kV变电所或从同一个220kV变电所不同110kV母线进行供电,消除了单线供电的现象,单变数量明显减少,可靠性不断提高,网络结构进一步加强。C、D类供电区负荷发展比较缓慢,由于受到220kV电源点的制约,110kV网络稀疏,主要采用T、π混合接线及双辐射接线。镇江市区110kV变电站分区规划2015~2020年镇江市区共新建110kV变电站13座,扩建12座,改造1座,新增变电容量1733MVA,其中为满足“三集”园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增负荷需求,共新增110kV布点11个,新增变电容量1140MVA。镇江市区2016至2020年110kV变电站规划情况见表2.4-3。“十三五”期间镇江市区规划规模统计情况见表2.4-4。表2.4-3镇江市区变电站规划布点情况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线路长度(km)变电总容量(MVA)投资(万元)投产时间(年)服务园区市区1江苏镇江营江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5080020162江苏镇江东陶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4080020163江苏镇江大路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4080020164江苏镇江黄山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63100020165江苏镇江禹山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5080020166江苏镇江城西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5080020167江苏镇江北湖~云台110千伏线路工程新建4.09354720178江苏镇江云台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3.610099002017镇江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西津渡文化产业园9江苏镇江三山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50793201710江苏镇江驸马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50796201711江苏镇江姚桥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新建181800201812江苏镇江新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1010040002018新民洲临港产业园区13江苏镇江解放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80370201814江苏镇江长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13.7710046302018镇江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镇江长山科技文化园区15江苏镇江丁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9.610081602018镇江大港中心商贸区16江苏镇江芙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5.510063002018镇江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三山旅游配套集聚区17江苏镇江润州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4.810098002019镇江高新区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园18江苏镇江学府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2.3110061312019丁卯商业商贸集聚区19江苏镇江石马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4.6410096402019镇江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镇江长山科技文化园区20江苏镇江黄墟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2.931007373201921江苏镇江辛丰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新建63500202022江苏镇江规划一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4.310055202020综合保税区南区、镇江新区新能源产业园表2.4-4“十三五”期间镇江市区规划规模统计表单位:座、台、MVA类型电压等级项目“十三五”年合计2015~2020年合计新建扩建改造新建扩建改造市区110kV变电站(座)109113121变压器(台)209123121变电容量(MVA)100047350116060350净增容量(MVA)1000473-301160603-30丹阳市110kV变电站规划2015~2020年丹阳共新建110kV变电站6座,扩建11座,改造10座,新增变电容量1269.5MVA,其中为满足“三集”园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增负荷需求,共新增110kV布点3个,新增变电容量300MVA。镇江市区2016至2020年110kV变电站规划情况见表2.4-5。“十三五”期间丹阳市规划规模统计情况见表2.4-6。表2.4-5丹阳市变电站规划布点情况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线路长度(km)变电总容量(MVA)投资(万元)投产时间(年)服务园区1江苏镇江运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扩建/5080020162江苏镇江荆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扩建/4080020163江苏镇江珥陵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扩建/5080020164江苏镇江普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扩建/31.580020165江苏镇江普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9.4431.5545720166江苏镇江锦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9.0010050502017丹阳市生命科学产业园7江苏镇江车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15.0010050002019丹阳眼镜城目8江苏镇江顾巷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新建15.20/152020189江苏镇江里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17.601005260201910江苏镇江窦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10.8010045802020丹阳市访仙现代果林产业B区表2.4-6“十三五”期间丹阳市规划规模统计表单位:座、台、MVA类型电压等级项目“十三五”年合计2015~2020年合计新建扩建改造新建扩建改造丹阳110kV变电站(座)541261113变压器(台)9411101112变电容量(MVA)431.5171.5615.5481.5541.5695.5净增容量(MVA)431.5171.5198481.5541.5246.5句容市110kV变电站规划2015~2020年句容共新建110kV变电站5座,扩建10座,改造4座,新增变电容量849MVA,其中为满足“三集”园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增负荷需求,共新增110kV布点3个,新增变电容量263MVA。句容市2016至2020年110kV变电站规划情况见表2.4-7。“十三五”期间句容市规划规模统计情况见表2.4-8。表2.4-7句容市变电站规划布点情况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线路长度(km)变电总容量(MVA)投资(万元)投产时间(年)服务园区1江苏镇江春城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4080020162江苏镇江宝华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5080020163江苏镇江沿江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5080020164江苏镇江黄梅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8.6010070982017句容科技服务产业园5江苏镇江东门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31.562120176江苏镇江亭子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31.556020177江苏镇江前进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30.406364402018天王有机(苗木)农业产业园8江苏镇江临港~京阳Ⅱ线110千伏线路工程新建4.60/41020189江苏镇江茅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8.6010049002019句容市茅山观光农业产业园区10江苏镇江龙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32.001006600202011江苏镇江下蜀~蜀亭线和平支线110千伏线路工程新建0.60102020表2.4-8“十三五”期间句容市规划规模统计表单位:座、台、MV类型电压等级项目“十三五”年合计2015~2020年合计新建扩建改造新建扩建改造句容110kV变电站(座)4545104变压器(台)8548104变电容量(MVA)363203207.5363423207.5净增容量(MVA)3632036336342363扬中市110kV变电站规划2015~2020年扬中共新建110kV变电站3座,扩建5座,增容1座,新增变电容量553MVA,其中为满足“三集”园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增负荷需求,共新增110kV布点1个,新增变电容量90MVA。扬中市2016至2020年110kV变电站规划情况见表2.4-9。“十三五”期间扬中市规划规模统计情况见表2.4-10。表2.4-9扬中市变电站规划布点情况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线路长度(km)变电总容量(MVA)投资(万元)投产时间(年)服务园区1江苏镇江西来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4080020162江苏镇江联合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5080020163江苏镇江万太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新建19.80/579320174江苏镇江城西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0.00160350020195江苏镇江丰裕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14.25100114052020扬中现代都市农业园表2.4-8“十三五”期间扬中市规划规模统计表单位:座、台、MV类型电压等级项目“十三五”年合计2015~2020年合计新建扩建改造新建扩建改造扬中110kV变电站(座)221351变压器(台)421551变电容量(MVA)260906330024063净增容量(MVA)260901330024013远景电网规划远景展望至2030年电网的各项运行指标逐步达到如下水平。1、镇江电网市辖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以上,其中A类区域达到99.999以上,B类区域达到99.99以上,电压合格率100%,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各辖市供电可靠率(RS-3)均达到99.97%以上,其中C类区域达到99.98%,D类区域达到99.95以上,电压合格率99.99%以上,C类区域达到99.9%以上,D类区域达到99.8%以上。2、规划期内应通过技术经济论证,采取改善网架结构、淘汰高耗能设备等降损措施,达到比“十三五”末的线损率有所下降的要求。3、镇江市辖区A类区域公用线路环网率达到100%,B类区域公用线路环网率达到100%以上,N-1通过率A类达到100%以上,B类达到100%以上;各辖市供电区C类区域环网化率达到90%以上,N-1通过率在80%以上,D类地区环网化率达到70%以上。储备项目镇江电网为有效应对“十三五”时期镇江用电需求有可能出现的超常速增长,按照高水平预测方案结果储备了一批电网规划项目:储备扩建550kV变电站2座,合计新增变电容量2000MVA。储备新增220kV变电站8座,扩建220kV变电站9座,合计新增变电容量4580MVA。储备新增110kV变电站32座,新增主变64台;储备增容及扩建110kV变电站9座,扩建主变16台,合计新增容量4129MVA。表2.5-12020~远景年镇江电网储备500kV输变电工程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新增变电容量(MVA)500kV线路接入方案1镇江西津渡500kV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扩建1000扩建1台1000MVA主变2镇江大港500kV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扩建1000扩建1台1000MVA主变表2.5-22020~远景年镇江电网储备220kV输变电工程序号所属区域项目名称建设性质新增容量(MVA)1镇江市区江苏镇江官塘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1802江苏镇江绍隆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2403江苏镇江华山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1404江苏镇江姚桥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1805江苏镇江辛度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1806江苏镇江谷洞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2×2407丹阳市江苏镇江南凤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1808江苏镇江鹤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2×1809江苏镇江胜景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2×18010句容市江苏镇江天王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18011江苏镇江容东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18012江苏镇江容西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18013江苏镇江新坊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2×18014江苏镇江容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2×18015江苏镇江商业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2×18016扬中市江苏镇江万太220千伏扩建工程新建18017江苏镇江幸福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2×240表2.5-32020~远景年镇江电网储备110kV输变电工程序号所属区域变电站名称电压等级(kV)性质新增变电容量(MVA)1镇江市区北汽变110新建2×502谏壁变110新建2×503中瑞变110新建2×504姚桥变110新建2×505荣炳变110新建2×406上会变110新建2×407曾韩变110新建2×508规划2变110新建2×509规划3变110新建2×5010世业变110新建2×5011丹阳市水晶变110新建2×5012前艾变110新建2×5013界南变110新建2×5014东方变110新建2×5015城南变110新建2×5016麦溪变110新建2×5017西士变110新建2×5018折柳变110新建2×5019五龙河110新建2×5020句容市后白变110扩建2×6321春城变110扩建2×5022石狮变110扩建6323和平变110扩建2×6324宝华变110扩建2×6325郭庄变110扩建2×6326前进变110新建2×6327陈武变110新建2×5028大卓变110新建2×5029白兔变110新建2×5030滨河变110新建2×5031容湖变110新建2×5032城西变110新建2×5033华南变110新建2×6334文溪变110新建2×5035赤山变110新建2×5036文昌变110新建2×5037扬中市新坝变110扩建2×5038油坊变110扩建2×5039联合变110扩建5040中滩变110新建2×5041兴旺变110新建2×50规划保障措施(1)完善电网规划体系机制进一步完善电网规划体系,建立相对固定的规划工作机制、规划工作团队,建立完善可靠的规划数据平台,逐年不断的滚动修改各级电网发展规划,指导各市县公司编制并逐年滚动修订本地区电网发展规划,逐年开展系统设计和项目工程可研工作。在规划中,确保落实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重视和上级规划的有效协调,开展电网规划后评估工作,积极促进规划和生产导则的统一协调。(2)加强负荷电源规划研究能源和电力规划工作关系到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负荷预测研究,在做好国网公司定期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基础上,加强负荷预测专题分析,特别是对特殊性质的负荷,如电气化铁路、电动汽车充电站、钢铁厂、高可靠性要求负荷等研究。进一步开拓视野,加强对包括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类能源行业在内的资源信息的调查和掌握,加强对发电项目建设和前期情况的跟踪力度,为协助政府能源规划工作与科学编制电力规划奠定基础。进一步改进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的方法,提高规划科学性,加强对系统经济性和安全性评估,为规划编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3)加强规划专业人员储备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强与国外电网企业的交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战略,实现人才的国际化交流,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优秀的智能电网技术人才,对公司系统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着力发展高素质的智能电网人才队伍。在智能电网方面打造一批一流的专家队伍和实力雄厚的技术队伍。(4)重视关键技术发展动向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组织和协调下,集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产、学、研相结合,集中对基础性、关键性、支撑性、前瞻性技术课题的攻关。密切跟踪世界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坚持自主创新,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依托试点工程开展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规划小结“十三五”期间,镇江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转灵活、经济高效、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一二次电网有机协作的坚强智能电网。电网规划与市政规划相互融合、衔接,具体内容如下:(1)500kV电网:共新建500kV变电站1座,扩建3座,新增变电容量6000MVA,新建500kV线路149.77km。(2)220kV电网:镇江市共有220kV公用变电容量10740MVA。2015~2020年期间,镇江市共新建220kV变电站8座,扩建4座,增容1座,新增220kV变电容量2400MVA,新建220kV线路271.7km。(3)2015~2020年镇江市规划新建110kV变电站27座,新增主变46台,新增110kV变电容量2304.5MVA,扩建110kV变电站38座,新增主变38台,新增110kV变电容量1807.5MVA。

规划分析电网规划的协调性分析按拟定的规划目标,逐项与规划与上层位的政策或规划、同层位规划进行协调性分析,重点关注规划的建设内容与环境保护目标和资源环境保护建设内容的协调,规划建设的时序安排与环境保护建设内容的时序安排的协调。在环境保护方面上避免出现与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不符的活动。与政策、法规的协调性分析国务院于2005年12月2日发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主要明确了相当一段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原则、方向和重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鼓励、限值和淘汰类分类的原则和配套政策措施。其中,“电网改造与建设”、“输变电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均被列入鼓励类。《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为城市电网建设规划,属于“鼓励类”项目,因此与国家产业政策是相符的。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协调性分析电网规划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镇江部分)相关的内容主要是变电站站址和输电线路走廊的选择与生态红线区区域的相关性。变电站站址和输电线路走廊的选择应当明确设计阶段站址必须避让生态红线区,线路必须避让生态红线区一级管控区并且尽可能避让二级管控区。本次评价通过将2020年电网接线图与镇江市生态红线区保护规划图进行叠图,从而确定本规划建设的大部分工程与生态功能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的距离均较远,基本没有影响,少量规划输变电工程的输电线路走廊可能会涉及生态红线区区域。相关工程为:镇江220kV万太变电站110kV送出线路工程穿越十里长山公益林二级管控区;220kV华山输变电工程穿越沿江森林公园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220kV顾巷输变电工程穿越九曲河洪水调蓄区二级管控区、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二级管控区;110kV窦北输变电工程穿越京杭大运河(丹阳)洪水调蓄区二级管控区;110kV蔷薇输变电工程穿越京杭大运河(丹阳)洪水调蓄区二级管控区;110kV车站输变电工程穿越练湖水域重要湿地二级管控区;110kV里庄输变电工程穿越丹金溧漕河洪水调蓄区二级管控区;110kV润州输变电工程穿越运粮河洪水调蓄区二级管控区;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本规划涉及的生态红线区的相应管控要求见表3.1-2。表3.1-2本规划涉及的生态红线区的相应管控要求序号生态红线区名称管控要求1九曲河洪水调蓄区洪水调蓄区为二级管控区。洪水调蓄区内禁止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禁止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在船舶航行可能危及堤岸安全的河段,应当限定航速。2京杭大运河(丹阳)洪水调蓄区3运粮河洪水调蓄区4丹金溧漕河洪水调蓄区5沿江森林公园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采伐森林公园的林木,必须遵守有关林业法规、经营方案和技术规程的规定;森林公园的设施和景点建设,必须按照总体规划设计进行;在珍贵景物、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除必要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和其他工程设施。5练湖水域重要湿地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禁止从事下列活动:开(围)垦湿地,放牧、捕捞;填埋、排干湿地或者擅自改变湿地用途;取用或者截断湿地水源;挖砂、取土、开矿;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鱼类洄游通道,采挖野生植物或者猎捕野生动物;引进外来物种;其他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6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禁止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禁止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禁止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禁止乱扔垃圾;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设施;在珍贵景物周围和重要景点上,除必须的保护设施外,不得增建其他工程设施;风景名胜区内已建的设施,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清理,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凡属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自然风貌,严重妨碍游览活动的,应当限期治理或者逐步迁出;迁出前,不得扩建、新建设施。7十里长山公益林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砍柴、采脂和狩猎;挖砂、取土和开山采石;野外用火;修建坟墓;排放污染物和堆放固体废物;其他破坏生态公益林资源的行为。通过以上分析可知,220kV华山输变电工程可能穿越沿江森林公园一级管控区,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镇江部分)不相协调,建议在具体项目实施时进行优化调整,确保规划线路路径不涉及保护区一级管控区。其余涉及的生态红线区均为二级管控区,电网规划实施项目不属于生态红线区管控措施中列出的禁止行为,因此电网规划项目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镇江部分)是相协调的。但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尽量优化线路路径和站址,并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进行专项生态评价,进一步审核,并与相关主管部门和规划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此外根据《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方案》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与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协调性分析电网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电网规划与土地利用原则相协调镇江市土地利用原则之一是大力推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本规划为电网规划,镇江市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走廊资源紧缺,因此,电网规划拟建的变电站根据所处功能区域,设计有利于科学用地和高效用地的变电站型式,如位于郊区、农村或土地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采用户外布置方式;位于中心城区或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地区,采用户内型布置的变电站。对于输电线路走廊规划,根据走廊资源情况,较多采用同塔多回架设,提高了走廊资源利用率;对位于城区的输电线路,为降低电网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节约土地资源,输电线路采用地下电缆,并尽量利用已有的城市地下通道。由此可见,电网规划达到了科学用地、高效用地的目的,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是一致的。电网规划与用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协调性电网项目的建设,将带来土地的占用,造成土地性质的改变。本规划的实施将本着科学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部分土地改变为建设用地。镇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用地的资源整合、设施共享、综合利用,电网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已经与地区规划用地在规划层面上得到了较好的衔接,规划土地利用中已经预留了电网建设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以项目清单的形式进行体现,也有利于土地规划的实施。因此,电网规划用地与镇江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是一致的。与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协调性分析(1)电网规划目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性根据《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十三五”时期,镇江将围绕“经济总量超5000亿”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力争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镇江电网将紧紧瞄准这一中心目标,超前谋划电网发展,加大电网投入,加快电网建设,助力“大交通、大产业、大流通、大文化、大旅游”五大建设,适应镇江市新兴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需求,促进经济社会与电网建设的和谐发展。“十三五”期间,镇江电网将投入电网建设资金约104.3亿元,推动实现电网规模和供电水平跨越式发展,从电网规模上保障镇江市“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供电水平方面,将确保至2020年,镇江电网具备电量逾320亿千瓦时,负荷超530万千瓦的整体供电能力,电网容载比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考虑到“十三五”时期镇江市可能出现超常规发展和规模性增长,本次规划还按“高水平预测方案”结果储备了一批电网项目,以确保电网发展有充足储备裕度,以满足镇江市经济社会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需求。总体而言,本次规划的“十三五”电网发展指标与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将为镇江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因此,镇江电网规划在考虑了地区发展目标和规划的基础上,为保证电网建设的有序进行、建设输电线路走廊、地下通道的重复建设及开挖,进行电网的饱和规划,并确定其近期建设目标,其规划目标合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是相协调的。(2)电网规划与产业体系、城市建设的协调性电网规划中电力需求、电力负荷预测,针对不同的城市规划功能区域及用地性质,根据其用电需求采用不同的负荷密度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变电站的优化布局,使得变电站布点基本位于负荷中心,减小变电站的供电半径。输电线路走廊规划过程中,对不同的城市功能区,采取不同的输电线路架设方式,如:对人口相对稀疏的郊区、农村地区,采用架空线路;对土地资源及线路走廊资源相对紧张的地区,采用同塔多回架设方式,对走廊资源最大利用;对城区线路采用电缆敷设。此外,电网规划建设是城市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能源安全,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电网规划与产业体系、城市建设是相协调的。与镇江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协调性分析(1)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为全力保障环境质量满足小康社会建设要求,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电网的规划及建设,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对电网建设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等污染因素,规划将按照现行的有关输变电工程技术规划及环境保护要求,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将上述污染因子指标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全市生态红红保护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洪水调蓄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等7个类型58个区划,本电网规划中变电站选址、输电线路走廊规划均本着尽量避让的原则,尽可能避让,将对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此外,根据镇江市城市土地资源、走廊资源紧缺的特点,本电网规划中在变电站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选址和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优化布局、集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尽可能利用现有的高压架空走廊和生态绿地系统、美观等规划原则。因此,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目标是相协调的。(2)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主要任务的协调性分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中提出开展市电网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本次电网规划在规划编制阶段开展规划环评工作,以便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利于减缓电网规划对城市发展、城市环境的影响,达到科学建设城市、加快电网建设的要求,并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主要任务是相协调的。电网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电网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规划基础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由于镇江“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从电网发展的基础上对电网的建设进行总体的规划和把握,规划的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走廊仅是初步的宏观意向,后期的建设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变电站的样式、布置及占地面积也无法准确确定,因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存在不确定性。规划环境敏感区域的不确定性由于镇江市电网“十三五”规划存在规划滚动修编情况,部分变电站站址尚未明确,输电线路走廊也尚未明确具体的线路路径,从而造成电网规划项目对应的环境敏感区域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后期具体项目实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特别关注环境敏感区域的详细调查。规划具体实施方案的不确定性镇江电网规划实施过程中,具体建设项目中的变电站型式、占地面积、输电线路架线方式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只能按照典型设计的规范要求进行总体估算。规划环境影响预测背景和条件的不确定性本规划环评电磁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等均基于规划区域内已运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变电站设计、典型杆塔及导线类型进行计算和分析,规划实施时,可能由于具体情况,出现变电站设计、典型杆塔、导线类型不相符的情况。因此,在进行规划包含的具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根据具体项目采用的设计条件,对规划环评电磁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进行校核。规划不确定性的应对方案(1)紧密结合相关规划,适时修订电网规划针对电网规划存在的不确定性,可根据相关规划的期限和详尽程度,同步进行电网规划的修订,以较好地与相关规划相协调,同时也能较好地确定本规划的环境敏感区域。(2)采用典型设计的方法根据电网规划的特点,充分调查镇江市输变电工程的设计、实施情况,根据具体环境进行输变电工程的典型设计,缓解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背景和条件的不确定性。(3)提出规划包含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由于规划环评属于规划、宏观层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其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是输变电工程的典型设计,因此,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同时,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也将日趋严格,因此,规划包含的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最新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该规划环评通过审批后,规划内子项目的环评可以适当简化。(4)提出环境监测及跟踪评价的方案及建议制定环境监测及跟踪评价的制度,是动态完善规划环评的有效手段。环境监测、跟踪评价制度化,是克服规划环评不确定性的最终解决办法。区域资源、环境现状自然环境概况地理位置镇江市系江苏省省辖市,是国家历史名城,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港口、工贸、风景旅游城市。其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以南中部,地处于长江三角洲的顶端,西邻南京,东南连接常州,北濒长江,与扬州隔江相望。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东西最大直线距离95.5km,南北最大直线距离76.9km。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全市土地总面积3847km2。地形地貌镇江市位于宁镇低山丘陵与长江三角洲平原两大地貌单元交界处,全市地形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境内最高峰为西南部大华山,海拔437.2m,市区内最高峰为十里长山,海拔349m。全市丘陵山地占51.1%,岗地占19.7%,平原占15.5%,水面占13.7%。气候、气象镇江市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的特点,气候条件比较优越,但有时有气象灾害。市区全年无霜期239天,市属四县的全年无霜期分别为扬中227天,丹阳224天,句容229天,丹徒230天。市区年摄氏零度以上积温5631.4℃,各县年摄氏零度以上积温5431.6℃-5526.5℃。市区年辐射总量111.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6%。由于地处北亚热带,受大陆、海洋以及来自南北天气系统的影响,气候比较复杂,年际间的变化大。同时,北濒长江,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地貌不一,加上局部天气系统的影响,又形成某些特殊的气候,其中最明显的是:风力偏大,特别是春、秋、冬季的北向风;气温偏高,尤其秋、冬季明显高于周围地区;梅雨强度大,镇江、句容、扬州、泰兴一线的梅雨量和梅期暴雨强度明显大于两侧地区。地表水系镇江全市共有河流60余条,总长700余公里,以人工运河为多。水系分北部沿江水系、东部太湖湖西水系和西部秦淮河水系。长江流经境内长103.7km。京杭大运河境内全长42.6km,在谏壁与长江交汇。全市人工水库、塘坝总库容量5亿多立方米。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