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散控制系统导论_第1页
集散控制系统导论_第2页
集散控制系统导论_第3页
集散控制系统导论_第4页
集散控制系统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散控制系统导论

2.1DCS的系统结构和特点一、DCS的组成及体系结构(一)DCS设计的基本原则

1、集中式控制系统(CCS)的特点

2、DCS设计的基本原则(二)DCS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初创期)1975-19802、第二阶段(成熟期)1980-19753、第三阶段(发展期)1985-(三)DCS的基本组成部分

1、DCS的系统网络(SNET)

2、现场I/O控制站

3、操作员站(OS)

4、工程师站(ES)(四)DCS的特点第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CS系统特点1、CCS:将过程数据输入输出(PIO)、实时数据库的管理、实时数据的处理与保存、历史数据库的管理、历史数据处理与保存、人机界面的处理(MMI)、报警与日志记录、报表及系统本身的监督管理等所有功能集中在一台计算机的系统。2、优点:结构简单、清晰,集中式的数据库容易管理,并容易保证数据的一致性。3、缺点:(1)软件系统庞大,多种同时进行任务,计算机运行效率低。(2)软件可靠性下降。70%故障由于设计不良或存在缺陷的软件造成。(3)系统的可扩性差。(4)危险高度集中。第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DCS设计的基本原则1、使用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所有过程量的输入、输出。2、用不同的计算机完成不同的功能,提高每台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而且单一化的处理在软件结构上简单,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

3、用计算机网络解决系统的扩充与升级问题。4、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处于平等地位,在运行中互相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以保证任一计算机失效只影响本身。DCS的关键是计算机网络技术,DCS的结构实质就是一个网络结构。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何通过网络协调DCS中各台计算机的运行,如何在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系统功能的过程中保证所处理信息的实时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成为DCS设计的关键问题。第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RT操作站监控计算机数据采集器DAU过程控制器PCU高速数据公路HW第一代DCS结构第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主计算机HC通用操作站US第二代DCS结构系统管理模块SMM网关GW网关GW多功能处理器MC局域网LANCPUDAU增强型操作站CRT第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该阶段DCS向计算机网络控制扩展,将过程控制、监督控制和管理调度进一步结合起来,采用专家系统、制造自动化协议MAP标准等。这一代产品的结构层次有了进一步发展,自下而上一般可分为过程控制级、控制管理级、生产管理级和经营管理级四个层次。生产管理级控制管理级经营管理级过程控制级第三代DCS的四个层次第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2DCS的发展趋势一、影响DCS发展的几个要素(一)生产过程自动化发展趋势1、控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2、控制的综合性大大提高。3、人工的操作和干预越来越少。4、操作方式越来越软件化。5、CRT的作用越来越强。6、数字信号越来越深入现场。7、控制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向综合性发展。8、控制算法多种多样。(二)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1、系统的功能2、系统的可靠性3、系统的易用性4、安全性第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信息广泛共享6、系统的规模要求更大7、系统容易升级8、系统的成本降低(三)各项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2、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3、软件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第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DCS的进一步开放开放:要求各个厂家的产品具有互操作性、互换性、可替代性、可扩充性(即可增值性)和多平台支持(可移植性)。第1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DCS的智能化和进一步分散化(一)现场总线技术介绍1、智能化仪表:建立在微电子的发展之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EmbeddedSystems)、CPU、存储器、A/D转换器和输入输出回路等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单片机,使得将模拟信号数字化这一工作从计算机端移到了现场端,现场仪表与计算机之间传送的不是模拟信号,而是数字信号,或更确切的说是信息。2、现场总线:为了适应智能化仪表的发展,多台智能化仪表公用一对传输线,从而产生了现场总线。现场总线简化了仪表信号线的布线工作,可机节省大量金属导线,数字信息传输方面完善的纠错技术使得信息传输的误差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利用多种传输介质完成信息传输,如双绞线、光纤、无线电波、红外线等,大大提高了在不同现场条件下信息传输的适应性。现场总线实际上是一种计算机网络,在这个网络上的每个接点都是一个智能化仪表。但也不同于一般计算机网络,要解决信息碰撞问题。一般的现场总线规约中只包括物理层、链路层和应用层,有些现场总线具有网络层。第1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现场总线的种类(1)HART(HighwayAddressableRemoteTransducer)协议:Rosemount1985年开发。利用“SmartFieldInstruments”将4-20mA信号调制成FSK信号(2)BitBus总线(3)Profibus总线(4)WorldFIP(FactoryInstrumentationProtocol)总线(5)遵循ISA(InstrumentSocietyofAmerica)/IEC的SP50总线(6)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7)LonWorks总线第1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分散控制模块技术的发展Server工作站工作站工作站GateWay操作员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I/O站I/O站I/O站管理级MNET控制级SNET现场总线SNET第1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PLC技术的发展及其队对DCS的影响1、用PLC构成的控制系统原有的缺陷1)、PLC之间如何协调2)、现场编程或现场组态的需求不易满足。3)、仅有逻辑功能或简单数值运算不能满足要求。2、现在PLC的几点重大改变1)在数据高速公路上挂接了在线的通用计算机。2)在PLC中增加了数值量的I/O接口和数值处理计算功能。3)越来越多的PLC厂家把专用的数据高速公路改为通用网络,并逐步将PLC之间的通信规约向通用的网络规约靠拢。第1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管理和控制一体化目前DCS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向现场深入,二是向高层发展,使得面向控制过程的DCS和面向生产管理与调度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出现了将DCS与MIS集成在一起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计算机集成过程控制系统CIPS。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网络通讯接口。以太网通信标准。TCP/IP标准。SQLODBCOLE2.0DDE第1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3DCS的基本组成部分三点一线一线:DCS骨架计算机网络三点:面向过程现场的I/O站(PS),面向操作人员的操作站(OS),面向DCS监督管理人员的工程师站(ES)操作级控制级现场级Ethernet,TCP/IPBackboneI/O´sPROFIBUS-PAPROFIBUS-DPHSI控制器

AC800F工程师站(ES)操作员站(OS)第1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DCS的系统网络

用于DCS的计算机网络在很多方面不同于通用的计算机网络。它是一个实时网络,即网络需要现场通讯实时性的要求,在确定的时限内完城信息的传送。这里所说的“确定”的时限是指,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信息传送都能在这个时限内完成,而这个时限则是根据被控制过程的实时性要求确定的(1)网络结构:可分为星形、总线形、环形三种

中心节点星形网络结构总线形网络结构环形网络结构第1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星型结构从传送实时性讲,星形网是最好的,因为这种结构无公用传输介质,但DCS不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其中心节点的存在使危险性集中,不符合DCS的设计原则。目前DCS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结构是环形网和总线形网,因为在这两种结构中,各个节点是平等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可以直节通过网络进行,无需其它节点的介入。但存在共用传输介质的问题,这是影响网络传输实时性的关键。(2)DCS传输介质共享的方式传输介质:细同轴电缆(细缆)、粗同轴电缆(粗缆)、光缆为解决传输介质共享,对于多个节点传送信息的请求必须采用分时方法,避免信息在网络上的碰撞,一种方式为TokenRing(对于环形网),TokenPassing(对于总线性网),即令牌方式;另一种方式为载波侦听与碰撞技术,即CSMA/CD方式。第2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现场I/O控制站主要功能:(1)将各种现场发生的过程量(流量、压力、温度、电流、功率及各种状态等)进行数字化,并将这些数字量存在存储器中,形成一个与需现场一致的、能一一对应的、并按实际运行情况实时的改变和更新的现场过程量的实时映象。(2)将本站采集到的实时数据通过网络送到操作站、工程师站及其它现场站以便实现全系统范围内的监督和控制,同时现场站还可接受由操作员站、工程师站下发的信息,以实现对现场的控制或对本站的参数设定。(3)在本站实现局部控制、回路的计算及闭环控制、顺序控制等。其它功能:(1)为二线制仪表提供电源(2)为现场信号的输入输出回路配备必要的隔离电路和保护电路。(3)对于一些重要的控制输出量,必须具备断电保护和上电跟随特性。(4)可靠性要高。(5)具备不依赖DCS其它部分独立运行的能力(DCS系统初始启动除外)。第2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操作员站

DCS的操作员站是处理一切与运行操作有关的人机界面(MMI)功能的网络接点。其主要功能为:(1)及时了解现场运行状态、各种运行参数的当前值、是否有异常情况等。(2)对工艺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高效、高质。显示内容为:(1)生产过程的模拟流程图,包括关键数据、控制参数及设备运行状态等(2)报警窗口:以倒排时间顺序的方式列出所有生产过程的异常情况(异常状态、数值越限等(3)最关键数据的常驻显示(4)实时趋势显示(5)检测及控制仪表的模拟显示(6)多窗口显示功能(7)灵活方便的画面调用方法(8)音响报警装置第2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可靠的操作标准及可以使用位图的自由组态图形清晰的结构层次适于标签的快速选择多级菜单选择灵活选择过程站资源支持高分辨率及真彩色显示系统报警信息同步概念8个优先级和15厂域操作权限控制

16用户组和1,000用户离线浏览趋势及记录WindowsNT4.0平台操作员站简介一第2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操作员站简介二总貌显示组显示面板SFC显示时间调度显示

趋势与记录信息列表操作提示系统诊测显示第2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操作员站简介三全图形化表示动态数据数据的动画表示“所见即所得”操作风格无数量限制

第2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工程师站工程师站:是对DCS进行离线的配置、组态工作和在线的系统监督、控制、维护的网络节点。主要功能:提供对DCS进行组态、配置工作的组态软件,并在DCS在线运行时实时地监视DCS网络上个节点的运行情况,使系统工程师可以通过工程师站及时调整系统配置及一些系统参数的设定,使DCS随时处在最佳工作状态下。(1)工程师站所提供的组态功能•硬件配置组态功能:定义各个现场I/O控制站的站号、网络节点号等网络参数,站内的I/O配置,如各个I/O点信号性质,信号条理类型。•数据库组态功能:定义数据库的各个参数,系统的数据库包括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组态主要对各数据库点逐点定义其名称、工程量转换系数、上下限值、线性化处理、报警特性、报警条件等,历史数据库组态需要定义各个进入历史库的点的保存周期。•控制回路组态功能:该功能定义各个控制回路的控制算法、调节周期及调节参数等。进行回路控制的组态,最常用的为功能模块图(FBD-FunctionBlockDrawing)•逻辑控制及批控制组态:定义预先确定的处理过程,一般使用梯形图(LD)或顺控图(SFC)。第2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控制算法语言的组态:针对于一些较特殊的控制处理,使用若干程序语句来处理。•操作员站显示画面的生成:与一般商用绘图软件不同,操作员站的画面生成软件,除了具有标准的绘图功能外,还应该具有时时动态点的定义功能因此实时画面是有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静态画面,常称为背景图;另一部分是动态点,包括实时更新的状态和检测值、“热点”活动按钮、设定值使用的滑动杆或滚动条等。•报表生成组态:包括表格形式、各个表项中所包含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组态数据的编译和下载:•操作安全保护组态:(2)工程师站对系统的监控功能与操作员站不同,工程师站必须对DCS本身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包括各个现场I/O控制站的运行状态、各操作员站的运行情况、网络通讯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工程师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或调整以使DCS能保证长时间连续运行,不会因对生产过程的失控造成损失,另外一些对组态的在线修改功能,如上下限设定值的改变、控制参数的调节、对某个检测点或若干个检测点、甚至对某个现场I/O站的离线直接操作。第2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最小工程量一个系统全局的数据库全系统范围功能检查全系统范围交叉参考,从I/O点到图形符号IEC-61131标准编程语言一个集成的编程软件包:

-系统过程组态与调试

-操作级与HMI级编程再线与离线编程经过现场成熟应用的控制功能模件库工厂统一的项目文件第2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SystembusHSIEngineering/CommissioningProcess-

stations全局数据库编程方式System-wideDatabase-EngineeringwithDigiTool第3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仅使用一套

CBF在线与离线编程所有功能...硬件配置与诊测HMI组态(Displays,Trends,Logs…)第3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组态:基本概念系统一体化硬件编辑、软件组态覆盖整个系统全局的数据库和编程调试集成现场总线设备的管理可选则的IEC61131-3标准编程语言自动生成系统全局在线交叉参考数据表第3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EC61131-3功能块图(FBD)梯形图(LD)指令表(IL)顺控表(SFC)190多个标准功能块大量符号库包括220多个符号

用户自定义功能

3D-图形符号功能块面板

全系统范围功能检查过程站编程第3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onlyoneCBFX-RefsAutomaticCommunicationDocumentation(Controller&HMI)System-wideTag-Database一体化工具第3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标准与用户定义预定义显示OverviewGroupFaceplatesTrendSFCDiagnosticsAlarming预编程用户记录用户工艺流程图大量3D-图形符号库MSWindows接口系统全局功能检查操作员站画面编辑第3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rofibus-PAProfibus-DPDigiToolControllerDigiVisDevicespecificDatainGSD-Files总线设备组态1使用GSD-files组态第3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硬件组态第3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数据库建立第3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控制回路组态第3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逻辑控制组态第4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标准与用户定义预定义显示OverviewGroupFaceplatesTrendSFCDiagnosticsAlarming预编程用户记录用户工艺流程图大量3D-图形符号库MSWindows接口系统全局功能检查操作员站画面编辑

第4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报表生成信号时序记录事件与过程状态改变应急操作提示系统

工厂/操作员记录手动或事件触发记录特殊过程值干扰源记录第4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组态数据的编译及下装第4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系统监控三级层次系统过程站模件自动生成完整系统监控指示温度报警输出强置硬件信息运行时间CPU负载查询扫描新设备远程设定设备地址显示总线扫描周期现场总线与设备的诊测第4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4DCS通讯系统一、计算机网络和局域网(略)二、数据通讯1、数据、信号与传送(1)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传送:声音在普通电话线中传送(2)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传送:声音或图象通过脉冲编码器(PCM)调制在DCS中通过A/D转换,经网络传送数字信号。(3)数字信号的模拟信号传送:调制解调器(MODEM)。调幅、调频、调相。(4)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传送:以一定编码的形式(祯)经并行或串行总线传送或现场总线传送第4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数据通讯系统的构成信号变换器信号变换器处理机外设终端终端系统(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处理系统通信线路第4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1)异步通信:每次传送一个字符(5-8比特),每个字符前面加1位起始位(“0”),后面加1位校验位和1-2位停止位(“1”),不传送字符时连续传送“1”。接受器根据“1”到“0”的跳变识别起始位,确定有新的字符发送时,启动定时器。(2)同步通信:同步通信是比异步通信更有效的通信方式,在字符之间不加起始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而成块(数据祯)的传送字符或比特流。第4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单工通信和双工通信(1)单工通信:数据只能沿单一方向进行发送或接收。为了保证数据正确接收提供是否重发的信息,还要有一个反向的应答信号。(2)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数据可沿两个方向交替传送,但同一时刻只能沿一个方向传送,两个方向的应答信号使用同一信道,因此要有控制信号流向的设备。(RS485)全双工通信:在两个方向上的数据和应答信号均可同时传输,有四条独立的信道(RS422)BABABA数据应答应答应答数据数据(a)(b)(c)第4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数据传送中的差错控制例如:发送端码元序列:C=01001101011接收端码元序列:R=01100110001错误码元序列:E=CR=00101011010(”1”表示错误,”0”表示正确)突发错误的特点:某一码元出错与其前后码元有相关性,往往使错误成串密集的产生。成串的突发错误中第一个错误位到最后一个错误位之间的长度(中间可以有不错的位)称为突发长度。采取屏蔽措施,选择合理的调制方法(如调相)提高信噪比等,可以大大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差错。目前一般通讯电路中,传输率为600-2400bps之间,误码率为10-4-10-6,高速传输的误码率为10-2-10-4,对DCS系统的传输,误码率要求低于10-9。数据通信中为实现无差错传送而使用的技术称为差错控制—应用抗干扰码和纠错。差错噪声白噪声:分子热运动引起,随机错误冲击噪声:电磁干扰引起,突发错误第5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抗干扰编码的基本思想

人们交谈时,有时并没有听懂对方讲话的每个字、每个名,但是却能够懂得对方讲话的含义,因为语言中的字与字、名与名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和规律性。抗干扰编码就是基于这种思想,使原来不带规律性或规律性不强的信息序列I,变换为带上规律性或使其规律性加强的序列C。接收端在接收时,可利用这种规律性进行检验(解码),从而发现错误,告诉发送端重发,或自行纠正错误。在具体编码时,就是在原始序列I的后面,以一定的规则加入一些冗余码元。加入的冗余码元称监督码元或校验码元。因此,用抗干扰编码的方法提高数据传输系统的可靠性是以牺牲有效性作代价的。检错码:指能检查出差错的码。纠错码:不仅能发现差错而且能自动纠正差错的码。第5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1)自动纠错:方式:发送端发送能够纠错的码,接收端收到这些码后,通过纠错码译码器不仅能自动的发现错误,而且能自动的纠正传输中的错误,然后再把已纠正的数据(或信息)送给接收端,称为前向纠错,简称FEC。优点:不需贮存和反馈信道,能用于单向通信,适合不延迟实时通信系统。缺点:编码必须与信道的噪声干扰情况紧密对应,要求附加的监督码元多,传输效率低,解码设备复杂。(2)检错重发:方式:发送端发送能检测差错的码,接收端检验传输中有无差错产生,并把检验结果经反馈信道送回到发送端,发送端根据反馈信息把接收端认为有错信息再次发送,直到接收端判定无错为止。称为反馈重发纠错,简称ARQ。优点:比自动纠错能力强,编码与信道的噪声干扰情况无关,要求附加的监督码元少,传输效率低,解码设备简单。缺点:需贮存器和反馈信道,只能用于双向通信,有时需要多次重发,实时性不强,而且不论错误多少,一有错就要反馈重发,因此效率低。(3)自动纠错与检错重发结合的混合纠错方式第5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检错码(纠错码)(1)奇偶校验码:按一个字符或几个字符构成一组,在每个信息码组后面加一位校验位(或监督位),检验位码元的取值时要使新的码组中“1”(“0”)的个数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可分为垂直奇偶校验(VRC),水平奇偶校验(LRC),水平垂直奇偶校验(TRC)。垂直奇偶校验:以字符(8bit)为单位,前七位为信息元码(C7C6C5C4C3C2C1),最后一位为校验位(C0),若满足:

C7

C6

C5

C4

C3

C2

C1

C0=0,偶校验

C7

C6

C5

C4

C3

C2

C1

C0=1,奇校验(2)循环冗余码:计算机网络和DCS中主要应用的抗干扰码。

A:线性码:编码长度n=K位信息码+r位校验码,表示为(n,K),例如(7,3),三个信息码元C6C5C4,四个校验码元C3C2C1C0,可按以下线性关系求得

C3=C6

C4

C2=C6

C5

C4C1=C6

C5一致检验方程组

C0=C5

C4

B:循环码:

第5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多路复用技术方法:利用一个物理信道同时传输多个信号,提高信道利用率。分类:1、频分多路复用(FDM),使用几种不同的载波频率调制多个信号形成每条信道上占有一定带宽且互不重叠、有一定频段间隔的多条信道。电话线通信和宽带网常用。

2、时分多路复用(TDM),将传输线的使用时间划分为若干周期,每一周期再划分为与信道数n相对应的n个时间片,每一时间片中传输对应序号的信号。第5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信息交换技术1、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2、报文交换(MessageSwitching)3、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第5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多路复用技术方法:利用一个物理信道同时传输多个信号,提高信道利用率。分类:1、频分多路复用(FDM),使用几种不同的载波频率调制多个信号形成每条信道上占有一定带宽且互不重叠、有一定频段间隔的多条信道。电话线通信和宽带网常用。

2、时分多路复用(TDM),将传输线的使用时间划分为若干周期,每一周期再划分为与信道数n相对应的n个时间片,每一时间片中传输对应序号的信号。第5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信息交换技术1、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2、报文交换(MessageSwitching)3、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第5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网络访问的存取控制技术1、轮询(Poll)

适用于集中控制的网络(星形网、树形网、总线网),在DCS中称为1对N的控制方式,它是由主站向其他站逐个查询,根据查询到站的应答信息,确定该站是否要发信,并确定是否让其发信。2、令牌传送(TokenPassing)3、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重访问(CSMA/CD)第5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5DCS的网络通信协议

一、DCS网络的标准体系结构控制管理计算机中央操作台生产管理计算机网间连接器网间连接器LOSPCPCI/OI/OI/OI/O生产过程生产过程LOSPCPCMAPPROWAYPROWAY现场总线第5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通信网络协议1、协议组成

句法:即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语法:即一组要发送的控制信息,要执行的动作,或要返回的响应;时标:即时间执行次序的规约2、分层协议的优点

简化协议软件的描述、发展和调试过程;允许对某一层进行修改,但不影响其他各层;使协议管理简化,并可逐步扩展;3、通信网络协议的发展

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70年代;

IEC:PROWAY协议,75年,相当于OSI下面两层

IEEE:局部网络标准协议,81年,相当于OSI下面两层通用汽车:MAP(ManufacturingAutomationProtocol)协议

80年代第60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7应用7应用6表示6表示5会话5会话4传送4传送3网络3网络2链路2链路1物理1物理通信线路H2H3H4H5H6H7数据T2H2H3H4H5H6H7数据T2H3H4H5H6H7数据H4H5H6H7数据H5H6H7数据H6H7数据H7数据数据H2H3H4H5H6H7数据T2H2H3H4H5H6H7数据T2H3H4H5H6H7数据H4H5H6H7数据H5H6H7数据H6H7数据H7数据数据S2S1第61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物理层(PhysicalLayer)

它是通信网上各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直接把数据位信息从一台设备传送到另一台设备。目前常用串行通信接口有RS-232C、RS-422A,RS-485。

机械特性:连接器的规格及其安装电气特性:传输线上数字信号的电压高低、传输距离和速率功能特性:连接器各插脚的功能过程特性:规定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正确发送或接收数据物理层协议123456789TXDRXDRTSCTSGND第62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传送的数据按帧结构格式化,组织成帧,实现差错控制和介质访问控制,实现对物理层的管理。(1)面向字符的协议典型为IBM推出的BISYNC(BinarySynchronousCommunication),其组成帧的最小单位为字符。其控制字符如下:SOH(StartofHeader)—报头开始;STX(StartofText)—文本开始;ETX(EndofText)—文本结束;ITB(IntermediateTextBlock)—中间文本块;ETB(EndofTransmissionofBlocks)--块传输结束;EOT(EndofTransmission)--传输结束;NAK(NotAcknowledge)--无应答;ENQ(EnquirytoSolicitResponsefromReceivingStation)—向接收站询问响应ACKE—应答偶数个块的报文;ACKO--应答奇数个块的报文;SYN—同步字符

BISYNC协议帧格式如下:

BCC(BlockCharacterCheck)为错误校验信息,可选用垂直/水平奇偶校验和16位CRC校验或12位CRC校验。SYNSYNSOH报头STX内容ETXETBBCC第63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多节点二进制同步操作顺序STX。内容。ETB。BCCEOT。A。ENQEOTB。ENQSOH。报头。STX。内容。ETB。BCCACK1ACK0EOT一次站二次站AB第64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面向位的协议代表性:ISO提出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High-levelDataLinkControl)HDLC支持同步通信方式,可采用半双工或全双工方式,具有循环冗余检验(CRC),适用于点对点、多点式(广播式)和环形网。

HDLC以帧作为基本信息传送单位,每帧6个字段,含义如下:标志F:指明一个帧的开始或结束,也兼作同步字符,是一个8位序列

01111110,在整个帧中具有唯一性。站地址A:指明接收本帧信息的目的站地址。控制段C:指明帧的类型、序列号、命令、响应类别等控制信息。信息段I:传送用户的数据信息,其长度是可变的。CRC校验段:它是站地址段、控制段、信息段数字的函数,采用16位

CRC校验。第65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HDLC帧结构8位8位8位>=0位16位8位起始标志F站地址A控制C信息I校验CRC起始标志

F12345678控制段结构信息帧0N(s)P/FN(r)监视帧10SSP/FN(r)无编号帧11MMP/FMMM第66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HDLC帧类型1)信息帧:用来传送数据,其信息段可以任意长。控制段中N(s)表示发送站所发出帧序列编号(位2为低位),N(r)表示发送站所下次所希望接收的帧序列编号(位6为低位)。这些编号支持了数位流控制,即发送端一旦发送了七个帧后,若没有确认回答,那么发送站就不再发送帧。P/F位只在一系列帧的最后一个帧上置1,表示传送完毕。2)监视帧:用于对信息传送帧的确认和响应,该帧无信息段,用两位监视位SS表示四种命令:接收准备好(RR):通知对方站,按N(r)帧序列编号发送。接收未准备好(RNR):通知对方站不要发送。拒绝(REJ):指明N(r)帧有错,同时要求重发该帧和以后所有帧。选择拒绝(SREJ):要求重发N(r)帧。3)无编号帧:该帧无帧编号,用来传送命令和响应,具有特殊用途。例如初始化一个站、拆除站、拒绝接受命令,以及置操作命令。第67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HDLC网络上站的类型1)主站(P):发信息帧、命令帧或接收响应帧,并对整个链路进行控制,如初始化、差错控制、数位流控制。2)次站(S):接收来自主站的命令帧、信息帧和发响应帧,并配合主站参与对链路的控制。3)复合站(C):兼有上述两种站的功能。PS命令响应PSS命令响应响应PS命令响应SP命令响应CC命令响应(a)点—点式(b)多点式(c)对称结构(d)平衡结构第68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HDLC操作模式1)正规响应模式NRM:该模式用于一个主站和N个次站组成的多点式结构,由主站发出SNRM(置正规响应模式)命令来定义次站。一旦次站被定义成这种模式,就可以向主站发送多个信息帧,直至次站无信息帧可以发送,或被主站停止,这种模式适合于半双工通信方式。2)异步响应模式ARM:该模式用于一个主站和一个次站组成的点--点式结构,或用于对称结构中的每一对主站和次站。由主站发出SARM(置异步响应模式)命令来定义次站为该种模式。此时,次站不必被主站查询,即可自发地发送帧。这种模式适合于全双工通信方式。3)异步平衡模式ABM:该模式用于通信双方都是复合站的平衡结构。这种模式是通过双方分别发SABM(置异步平衡模式)命令来定义第69页,共7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网络层(NetworkLayer)功能:是信息包的路径选择和链路的协调管理,防止链路的死锁和堵塞。如果信息包只在单个网络内传送,这一层不必存在。向传送层提供的服务方法:虚电路方法:类似于电路交换技术。数据报方法:类似于报文交换技术。4、传送层(TransportLayer)功能:为会话层提供可靠二透明的端----端传送服务,使信息传送无差错。如果各个站中有多个任务在并行运行,传送层可建立多个网络层连接。使信息分流,也可进行逻辑上的多路复用,提高网络层连接利用率,从而提高网络信息吞吐量。5、会话层(SessionLayer)功能:通过进程之间的连接的建立和调节,使得连接双方的交换活动变得容易,例如,在DCS中,要更新数据库中工业过程的参数记录,高层根据数据库分布情况指定会话地址,会话层就转换传送地址,请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