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金乡市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金乡市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金乡市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金乡市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金乡市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金乡市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钏影楼回忆录》中记述到“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国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他应该研究的学问呢!”这表明甲午战争失败:A.主要原因是读书人莫谈国事B.由于对日本轻视和盲目自大C.促进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D.推动读书人研究学问的热潮2.近年来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中国企业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捍卫正当权益,应诉求于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联合国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3.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其中“一栋房子”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建立了中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召开了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4.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5.大盂鼎鼎内有291字,包括周康王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该鼎的价值在于研究A.甲骨文 B.分封制C.书同文 D.郡县制6.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能够证明他这一说法的史实有①纸币的流通②城市的兴盛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穿越跑”是许多马拉松比赛上的亮丽风景线。若你是其中一员.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而归②诸子百家就推恩令一的利弊各抒己见③皇帝与蒙古王公在木兰围场围猎④太学儒生董某因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为官A.①⑦B.①④C.②④D.③④8.什么是历史?有人说:历史是一门关于“过程”的学问;也有人说:历史是一门关于“解释”的学问。其实二者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失之片面。前者强调史实,后者突出史论。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说法中,属于持第二种观点的人最关注的一项是:A.北京人遗址最早于1921年被发现B.北京人已经懂得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和使用火C.在北京人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和用火的遗迹D.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骨骼化石,其中就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9.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A.派张骞出使西域B.颁布“推恩令”C.设置“十三郡”D.反击匈奴10.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最终确定了教育方针,日本完成了教育改革,其中强化“以赋予神权的天皇的名义,使国民服从天皇”。这说明明治维新()A.是一次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改革B.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D.大力发展近代经济11.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A.英国殖民者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者D.八国联军12.1896年,谭嗣同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加剧,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著名诗句。此时,民族危机加剧是由于()A.《南京条约》的签订B.《瑷珲条约》的签订C.《辛丑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请简述: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1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特点是什么?15.香港、澳门和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二战后,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的?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据“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他应该研究的学问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对日本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掀起了戌成变法运动。因此,甲午战争对中国人产生的影响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掀起了戌成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欧洲联盟都属于区域性的组织,不能解决题干中的美国与中国的经济争端。AC不符合题意。联合国属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的政治组织,也不负责处理经济纠纷。B不符合题意。在选项中只有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性的经济贸易组织。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就是为了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故中国可以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D。3、A【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贵州省、一栋房子”可知,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中共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A符合题意;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故B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5、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周康王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可知,此内容与分封制有关。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受封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还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故B符合题意;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为金文,不是甲骨文,故A不合题意;秦朝统一文字,即书同文、实行郡县制,故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6、A【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也沖破中世纪的黑暗获得较大发展;宋代时期具有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许多特征,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有较快发展;海外贸易活跃;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①②③正确,故A项符合题意;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故④错误,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在位时,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故①正确;西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故②错误;蒙古族出现是在两宋时期,故③错误;西汉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故在太学中儒学成绩优秀的可以直接为官。故④正确。排除ACD,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8、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D都是关于北京人发现的史实,是关于北京人的说法中,属于持第一种观点的人最关注的,ACD不符合题意,B项是根据在北京人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和用火的遗迹的史实中推论出北京人已经懂得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和使用火,属于史论,是关于于北京人的说法中,属于持第二种观点的人最关注的,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9、B【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B选项符合题意。汉武帝时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A选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选项不符合题意;汉初国力弱,被迫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卫青击溃匈奴主力,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抗衡,D选项不符题意。由此ACD可排除,故选B。10、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A错误。明治维新虽然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题干说的是明治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和题干不符合,故B不符合题意。教育改革却强化“以赋予神权的天皇的名义,使国民服从天皇”,说明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故C符合题意。题干中不能体现发展近代经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绪二十七年应是1875+27-1=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在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也就是题干的“金四百五十兆”。因此,D符合题意;英国殖民者是在1842年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故A不符合题意;英法联军是在1856——1860年侵略中国,故B不符合题意;日本侵略者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1895年。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2、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95年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民族危机加剧,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4、主要表现在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能源领域的巨变史实的识记。第(1)问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子目能源领域的巨变中的内容:“在已经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的新热潮,其中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第(2)问依据“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此后,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称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考点:能源领域的巨变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能源领域的巨变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发明和影响。15、(1)1997年、1999年(2)英国、葡萄牙(3)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4)日本;中日《马关条约》(5)能结合美国南北战争讲到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等即可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随后,中英、中葡经过谈判,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1997年7月,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12月,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题答案:1997年;1999年。(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关于香港的割占: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关于澳门的侵占: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获准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葡萄牙人趁火打劫,欲将澳门据为己有。1843年,澳门葡萄牙人向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要求改变澳门为中国内港的现状,改由葡萄牙士兵驻防整个澳门半岛。1844年葡人擅自在凼仔的西沙建造炮台。1845年11月,玛丽亚二世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允许所有外国商船来澳自由贸易。1849年3月,葡人公开关闭中国设在澳门的海关,拆毁税馆,驱逐驻守澳门的中国海关官员。在分阶段占领澳门半岛后,葡萄牙人又先后于1851和1864年强行将凼仔、路环两岛划入其管辖范围,从而完全侵占了整个澳门地区。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腐败的清朝政府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条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从此,澳门成为有不平等条约为依据的葡萄牙管治地区。本题答案:英国;葡萄牙。(3)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提出的前提。香港、澳门和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本题答案:一国两制。(4)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