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中考猜题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权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对罪恶的消极的不抵抗”,而是“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A.华盛顿 B.孙中山 C.凯末尔 D.甘地2.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3.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中不包括()A.美国南北战争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1861年改革 D.中国太平天国运动4.“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5.“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的改革措施是()A.用汉姓 B.穿汉服C.说汉话 D.与汉族通婚6.2018年长沙新晋为网红城市,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下面关于长沙的历史,正确的是A.长沙有“屈贾故里”之称。屈原和贾谊的作品反映出忧国忧民、奋进探索的精神,开启了湖湘文化的源头B.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久负盛名的珍贵文物素纱襌衣反映了汉代高超的棉纺织技术C.湖南近代教育始于洋务运动时期,长沙时务学堂是湖南第一所近代化的学校D.解放战争期间,程潜、蔡锷率部在长沙起义,推动了湖南的和平解放7.如下图图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能突出体现并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A.B.C.D.8.1949年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国应消除其国际经济政策中之冲突,并鼓励任何缔约国或所有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该条规定对于美国来说A.有利于从经济上控制欧洲 B.增强了遏制苏联的经济实力C.马歇尔计划的使命已完成 D.强化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9.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A.种植水稻B.种植粟C.建造干栏式房屋D.使用青铜器10.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1920﹣﹣﹣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农业生产情况项目年份1920年1925年农业总产值(%)67112种植业(%)64107畜牧业(%)72121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11.1862年京师同文馆初创时,只设有英文馆,学生十人。后又增设法文、俄文、天文、算学等专业。馆内课程既有三千多条的礼仪,也有外国教习讲的万国公法课,宣传强国压迫弱国的逻辑,同时“基督文明”亦在校内被广泛宣扬。由此可知京师同文馆A.打破经史之学垄断教育的传统B.突破“师夷长技”的范畴C.旨在培养具有大国意识的人才D.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产物12.2015年10月,因发现了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A.邓稼先 B.袁隆平 C.杨利伟 D.屠呦呦13.贝多芬为拿破所写的,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是()A.《维也纳森林序曲》 B.《英雄交响曲》C.《春之声》 D.《蓝色多瑙河》14.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主要探讨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5.二战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民族独立的狂潮,如下图中民族独立建国高潮阶段出现的原因是()A.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B.世界殖民体系瓦解C.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6.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呜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A.李自成的起义军攻人北京B.吴三桂引清人关攻人京C.皇太极率领清军攻人宁城D.李自成率军攻人西安全城17.被誉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A.深圳B.珠海C.上海D.厦门18.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专题。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A.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统一》B.图片:《纳米比亚独立》C.视频:苏联的改革D.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19.清朝文学家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而招致牢狱之灾……畏避太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推行八股取士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闭关政策 D.大兴文字狱20.具有历史眼光的美国学者威廉·莫尔伍德惊叹:“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其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举世无双的奇迹说起。”这里“分界线”喻指长征A.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21.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组织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22.连环画是回学们喜爱的课外读物,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据此可知,该故事反映的是我国当时进行的()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23.1905年清廷诏令停摆科举,正式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于下列哪位君主在位期间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4.电视节目《牛顿的苹果》已成为探究科学知识的代名词,牛顿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下面成就属于牛顿的是()A.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电磁波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依法治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________》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该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529年,拜占庭帝国颁布《________》,这部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宣告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文献是《________》。26.下图是________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的名称是________。27.船,劈波斩浪,促进人类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交流,1519-1522年,________率领船队从西班牙起航,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劳动力,开始从________向美洲贩运黑人,史称“三角贸易”。1871年开始日本政府派岩仓具视使团乘船出访欧美,舰船搭载的动力机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历史一般是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研究历史可以采取不同的历史角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材料二明朝自宣宗(1398-1435)以后,很少皇帝能专注于国事,朝廷作为主要操在官僚手中,而皇帝则被赋予浓厚的神秘性格,仲裁百官间的争执,强迫性地执行开明专制。当时的士绅官僚,习惯于一切维持原状,而在这种永恒不变的环境中,形成注重内省的宇宙观,使今人看来,晚明时期显得停滞而无生气。——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晚明: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材料三有历史学者认为,用“闭关自守”来形容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是不够恰当的,更不能笼统地说清代前期的海外贸易是闭关锁国政策,它实行的是开海设关、严格管理贸易的政策,从贸易增长的角度来看,清代海外贸易额比宋、明两朝是有发展的。乾隆中期以后的70年间,中西贸易实际上有了真正的发展,整个海外贸易的商品总值不断增加。如1689–1722年输往欧洲等国的生丝为1833担,1820–1829年增至51662担,茶叶也由1722–1739年的102795担增至1820–1829年的12209534担。——摘自吴剑雄《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请回答: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前后引领世界的地区。请以宋代经济为例,说明宋朝引领世界的具体表现。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材料二中明朝“注重内省”宇宙观形成的原因:你是否同意黄仁宇“停滞”的判断,请说明理由。据材料三指出概述历史的角度。请从不同于材料三的角度,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29.(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统一集权国家建立后面,秦始皇首先对新拓“河南地”重点开发,“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10年,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实边垦殖,给予拜爵一级的奖励。秦还设田官,把土地贷给贫民耕作,加以管理。经秦开发,造阳以北千余里河套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变为“膏粮植谷”富庶的“新秦中”。——《中国通史》材料二从西藏早期历史看,吐蕃时期之所以能兴盛一时,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唐蕃古道的开通,加强了与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元初,当西藏各派归附后,忽必烈即着手令达门开拓西藏与内地的交通从青海、前后藏直到萨迦,设置27个大驿站,由点到线沟通了元朝在藏区所设的三大辖区。——《中国史纲要》材料三回归后,有人主张迁其人、弃其地,施琅坚决反对,上书说:关乎四省要害,不加强管理,不仅不利于统一安定,而且还可能导致外国侵略者乘隙复踞。康熙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府,设诸罗、、凤山三县,属福建布政史管辖,澎湖设了厅。——夏家餕《清朝史话》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时期治理边疆的主要措施。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元时期的西藏(吐蕃)地区能够取得发展的关键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掌管西藏地方行政的机构名称。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设置府的原因。综上所述,你有何认识。30.(7分)某校九年级学生召开历史学习方法研讨会。材料一:要研究古今中外某一时期的历史,必要读与之相关的书籍。如果你作为分会场的发言人,从材料一中任选其一推荐给大家,说明推荐理由。示例:选择内容:《人间喜剧》推荐理由:本书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它再现了法国“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的种种社会现象,塑造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材料二:不同时期史家对汉武帝的评价表作者出处材料班固《汉书》武帝之雄才大略。司马光《资治通鉴》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敞,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翦伯赞《秦汉史》汉武帝是一位很活泼、很天真、重情感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黩武以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从唐玄宗、亚历山大大帝、哥伦布这三位历史人物中任选其一进行评价。材料三:①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②1851人口普查表明,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1%,而法国是25.2%,美国是13%,俄国是7%.③到1861年,英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已达62.3%,而法国是28.9%,美国1860年仅19.8%.④这与英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压倒优势,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大批农民脱离土地流入城市,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摘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材料三中的内容包括历史叙述与历史评价两部分,请区分两部分内容。(写出序号即可)历史叙述:历史评价:。材料四:外媒称,日本文部科学省26日发布小学教材审定结果,声称与中韩两国存在争议的两个岛屿是“日本固有领土”。中方和韩方就此敦促日方正视历史。据日本共同社3月26日报道,日本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使用的全部六本社会科学教科书都声称,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韩国的独岛是所谓“日本固有领土的一部。——摘自2019年3月26日《参考消息》说出材料四所反映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甘地一生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他主张对英国殖民者采取非暴力和不合作的方式,争取印度的独立,D选项符合题意;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用武力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A选项排除;孙中山主张用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选项排除;凯末尔是土耳其革命的领导人,用武装力量推翻了土耳其苏丹王朝的统治,打败了英法干涉军的侵略,C选项排除。故选D。2、C【解析】

依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分析可知,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因为文成公主的嫁妆包含的类别有宗教、手工业、医药学、农业等这几个方面,反映了唐朝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3、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革命;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4、A【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可知,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信息“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5、C【解析】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用(讲/写)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仿汉制(管制、律令),学汉礼,尊崇儒孔,以孝治国,尊老养老。当时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题干中的“北语”就是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故选C。6、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沙有“屈贾故里”之称。屈原和贾谊的作品反映出忧国忧民、奋进探索的精神,开启了湖湘文化的源头,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素纱襌衣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它是汉朝高超纺织工艺的鲜活证据。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长沙时务学堂是湖南第一所近代化的学校,创办于1897年,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1949年8月4日,程潜与陈明仁将军率部在长沙起义,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由此可见,能突出体现并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世界贸易组织。C项符合题意;北约和华约是冷战时期的两大集团,属于政治、军事集团,AB两项不合题意;联合国是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题干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信息,可知选择与经济有关的组织,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该组织的宗旨就是促进各国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8、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1949年美国联合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约组织,而“缔约国应消除其国际经济政策中之冲突,并鼓励任何缔约国或所有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显然是美国借着经济合作的名义,试图从经济上进一步控制欧洲,从而有利于美国控制欧洲对抗苏联,故A正确;题干侧重于美国从经济上控制欧洲,而不是强调美国自身经济的发展,B排除;马歇尔计划于1951年大致完成,C排除;题干反映的是美国与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应是强化了美国在北约组织中的地位,而不是强化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D排除。故选A。9、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故A不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故B符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故C不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不会制造青铜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解析】

依据表格中数字的变化可知,从1920年到1925年农业总产值、种植业、畜牧业均呈上升趋势。结合课本所学,1921年苏维埃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经济,缓解了危机,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1918-1920年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为了取得胜利,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项不合题意;斯大林领导苏联建设时期,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行两个五年计划。C项不合题意;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解图表首先看表格的标题,注意表格的标题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确定相关史实;然后分析表格中数字数字变化,总结规律。本题依据表格的时间:1920——1925年,表格中数字变化: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呈上升趋势。结合课本所学,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1、A【解析】

A.根据材料内容,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教学内容中,以传统文化,也有西方的自然科学和西方文明内容,改变了传统只学儒家经典的模式,故A项符合题意;

B.从京师同文馆开设的课程教学内容看,体现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纲常制度,故未突破了“师夷长技”的范畴,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材料“宣传强国压迫弱国的逻辑”,体现洋务派“自强”思想,要成为强国,不是大国意识,故C项不符合题意;

D.中国外交近代化的产物是总理衙门的设立,而且材料没有体现近代外交近代化,故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2、D【解析】

依据题干“2015年10月,因发现了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邓稼先是两弹一星的元勋,故A不符合题意。袁隆平因培育杂交水稻而闻名,故B不符合题意。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故C不符合题意。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雄交响曲》为贝多芬作品,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拿破仑称帝后贝多芬非常气愤而改名。贝多芬勇于向命运挑战,从不屈服,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C符合题意;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5、A【解析】

图中民族独立建国高潮阶段(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原因是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6、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李自成在崇祯二年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后来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致使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所以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李自成的起义军攻人北京,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7、D【解析】

依据题干“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开放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是第一个开放的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8、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是亚非拉国家实现民族独立,故B符合题意。《民族认同与德国的统一》是欧洲国家德国的统一,苏联的改革是欧洲国家苏联的发展,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战败后的日本恢复了国民经济,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9、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文字、词语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案,很多人被处死。被称为“文字狱”。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经过一年的艰苦行军,行程2万多里,长征取得胜利,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途中红军对沿途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1、D【解析】

依据题干“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组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国际组织是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简称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世贸组织坚持非歧视贸易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扩大市场准入程度及提高贸易政策和法规的透明度,从而协调了各成员间的贸易政策,共同管理全球贸易。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世贸组织的相关知识。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22、B【解析】根据图片中的关键词“老孙归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在三大改造时期在农业上实行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与题意相符。A项土地改革运动使农民分得了土地;C项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在工业上的失误;D项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在农业上的失误。故选B23、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A,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的成就;B,电磁波是麦克斯韦在1865年提出的;C,生物进化论是达尔文提出的;D,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人权宣言【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12快青铜板上,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这是罗马第一步成文法。(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秩序,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律收集在一起,剔除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于1789年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26、古埃及金字塔【解析】

本题考查金字塔。【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图片上的建筑是埃及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较为简单。27、麦哲伦非洲蒸汽机【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1519——1522年,奉西班牙王室之命,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本问填:麦哲伦。(2)依据课本所学,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外殖民扩张,在美洲强占印度安人土地,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劳动力,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史称“三角贸易”。本问填:非洲。(3)依据课本所学,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人们开始设法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美国人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故1871年开始日本政府派岩仓具视使团乘船出访欧美,舰船搭载的动力机是蒸汽机。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地区:亚洲与中东国家;表现:经济:使用纸币;打破坊市界限;出现夜市、早市、草市;海上贸易繁荣;制瓷业成就突出;造船业使用指南针等。(任答一点)(2)八股取士钳制了思想;同意“停滞”:政治: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科技:中国科技缺乏创新,进入总结阶段;文化:八股取士,压抑了人才的选拔;外交:倭寇来犯。(任答一点)不同意“停滞”:经济: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巫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帮的出现。(任答一点)(3)贸易增长角度;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任答一点)【解析】

(1)第一小问地区,根据材料一“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可以得出亚洲与中东国家;第二小问成就,结合宋代经济和科技发展中领先世界的成就举例:使用纸币;打破坊市界限;出现夜市、早市、草市;海上贸易繁荣;制瓷业成就突出;造船业使用指南针等。(2)根据材料二“当时的士绅官僚,习惯于一切维持原状,而在这种永恒不变的环境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明朝“注重内省”宇宙观形成的原因是八股取士钳制了思想;小问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同意“停滞”:政治: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科技:中国科技缺乏创新,进入总结阶段;文化:八股取士,压抑了人才的选拔;外交:倭寇来犯;不同意“停滞”:经济: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巫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帮的出现。(3)根据材料“从贸易增长的角度来看”可知,材料三指出概述历史的角度是贸易增长角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9、(1)重点开发边疆、设县、移民(包括将有罪的人派到边疆防守)设田官。(2)都在西藏与中原之间建立了发达的交通网;宣政院。(3)的国防地理位置重要,关系到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加强管辖有利于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定统一,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4)例: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维护国家统一,要加强制度机构建设等。【解析】

(1)依据材料一“秦始皇首先对新拓“河南地”重点开发,“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10年,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实边垦殖,给予拜爵一级的奖励。秦还设田官,把土地贷给贫民耕作,加以管理。”可知,秦朝时期治理边疆的主要措施有:重点开发边疆、设县、移民(包括将有罪的人派到边疆防守)设田官。(2)依据材料二“吐蕃时期之所以能兴盛一时,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唐蕃古道的开通,加强了与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元初,当西藏各派归附后,忽必烈即着手令达门开拓西藏与内地的交通从青海、前后藏直到萨迦,设置27个大驿站,由点到线沟通了元朝在藏区所设的三大辖区”可知,唐元时期的西(吐蕃)地区能够取得发展的关键原因是两个朝代都在西藏与中原之间建立了发达的交通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3)根据材料三,“施琅坚决反对,上书说:关乎四省要害,不加强管理,不仅不利于统一安定,而且还可能导致外国侵略者乘隙复踞。”总结而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