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思勉在《中国文化史》中说“…中西交通以来,自然不能没有变动。其首先设立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庚子以后,又因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对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官制的变化②总理衙门的职能是负责中外交通③外务部是20世纪初设立的,地位高于六部④外务部是《辛丑条约》签订后设立的,早于六部的设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文体既如此板滞……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知识分子埋首于空洞的形式和口头禅中,以猎取功名,日久年深,至于民族的智慧,为之蔽塞”。材料反映了A.大兴文字狱的危害B.八股取士的弊端C.科举度遭世人摒弃D.重文轻武的利弊3.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海外贸易B.民主政治C.文化教育D.军事外交4.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成为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这里的“历史转折点”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5.当代史学家刘博智指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既是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他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6.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建立“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的会议是A.凡尔赛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7.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 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8.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功绩的是()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采用科举制选官⑤焚书坑儒⑥修建都江堰.A.②③⑤⑥ B.①②③ C.①②③⑥ D.②④⑤⑥9.“黑奴贸易持续了几百年,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西方国家从中掠取了大量财富。非洲则损失了上亿人口,社会经济严重倒退。”材料论述了黑奴贸易的A.背景 B.过程 C.影响 D.危害10.有学者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在一系列复杂的迁徙、换姓和分封建国后,以西周为中心,周边被辐射的地区相互交流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说明A.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B.分封制蕴含大一统因素C.分封制限制了诸侯权利D.分封制有利于开拓疆域11.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A.圆明园惨遭洗劫B.俄国人占领大片领土C.邓世昌殉国黄海D.义和团火烧教堂12.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A.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C.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D.改革没有使俄国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改变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的稳定、团结、人民幸福安康,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之所在。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新疆、西藏是分别在哪个朝代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的?又分别设置了机构管理?(2)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又分别在新疆、西藏设置了什么机构?(3)历史上有两次被外国侵占,分别是哪两个国家侵占了?还有两次回归又指的是什么?(4)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什么?,今天解决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14.请举出表明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的重大历史事件。15.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请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理衙门为清政府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官制的变化;“庚子以后,又因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是指1901年《辛丑条约》之后,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④不符合史实,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2、B【解析】

“文体既如此板滞”说明批评的是八股文,“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民族的智慧,为之蔽塞”说明批判八股取士的弊端,B符合题意;文字狱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狱事,材料没有体现,A不符合题意;C中“摒弃”说法绝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重文轻武的信息,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文体既如此板滞……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的信息可知是批评八股取士。3、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的奴隶制城邦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希腊的内部极盛。由此可知,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民主政治。故B符合题意;海外贸易、文化教育、军事外交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奋起的历史转折点;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选项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北伐战争结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标志着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时间是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开始,因此AB均不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刘博智所说统一指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需要注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与正式建立不是在同一时间,要求学生能够把握这个时间差。6、D【解析】

二战期间决定建立“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的会议是雅尔塔会议,故选D。7、B【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765年-1840年,根据表格可知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降,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出外务工,故答案选B。8、B【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建立了我国统一的国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秦朝还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B。9、C【解析】

依据题干““黑奴贸易持续了几百年,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西方国家从中掠取了大量财富。非洲则损失了上亿人口,社会经济严重倒退”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论述了黑奴贸易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是通过材料的形式展现了三角贸易对欧洲、非洲的影响。还需掌握三角贸易的对美洲的影响。三角贸易的路线、原因等。10、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建国后,从历史地理角度,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几个被辐射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为中国两次最重要的“大一统”——西周大一统和秦汉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西周的四合院”说明分封制蕴含大一统因素。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A【解析】

据“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可知,后半句应为圆明园惨遭洗劫。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北京西郊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2、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说亚历山大二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改革后俄国走向了资本主义;“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曾经的封建专制制度。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为了维护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但客观上却使俄国由封建社会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关于俄国的农奴制改革,需要重点掌握改革的时间、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对法令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等知识。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西汉、元朝;西域都护、宣政院。(2)伊犁将军;驻藏大臣。(3)荷兰;日本;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回归祖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4)“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元朝疆域广大,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元朝时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理。(2)据所学知,1727年,清朝设置了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大大加强了中央与西藏的管辖。乾隆时,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回归祖国。1895年《马关条约》将割让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解决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4、俄国1861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

通过题中“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角度的要求,可以得知,本题需要我们列举世界近代史中能够表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促使近代史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科技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