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安县第四中学2024届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农安县第四中学2024届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农安县第四中学2024届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农安县第四中学2024届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农安县第四中学2024届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农安县第四中学2024届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参观古田会议旧址时说:“历史往往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古田会议是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发扬古田会议精神”。他之所对古田会议作出高度评价是因为:A.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C.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2.史学家徐中约曾说:“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最有可能是A.分封制 B.禅让制C.皇帝制 D.科举制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A.1929-1933年经济危机B.苏俄新经济政策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D.东欧剧变4.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二十六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签署的最重要作用是A.促成了联合国的建立 B.-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C.决定了苏联对日作战 D.加剧了法西斯国家间的矛盾5.如图所示的三幅图片共同之处是A.都服务于生产活动B.都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C.都对国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D.都巩固了当时的统治6.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封建制度D.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7.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并非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期望、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这种观点的是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生产承包责任制萌发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D.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8.文艺复兴时期,大部分的画都是宗教题材的,但是艺术家们会把里面的神“人格化”,如:拉斐尔的代表作之一﹣﹣“椅中圣母”。从中我们可以感知()A.人间的亲情和人性之美 B.神是人造的理念C.劳动妇女的高尚品格 D.对教会神学的蔑视9.根据以下大事年表分析,这一时期的中国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只是在外交方面取得成果10.孝德天皇在公元646年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一系列改革,颁布改新诏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这一改革被称为A.大化改新B.查理·马特改革C.明治维新D.彼得一世改革11.某文献记载:1948年12月6日,人民解放军包围徐州,开始对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性进攻,先后俘获国民党杜聿明兵团、黄维兵团。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2.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一场李鸿章面对八国列强的场景,台词“一群狼进了羊圈还要和羊谈条件……我们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条约签订时的场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摘自人教版请回答: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错误:<填字母>,理由:。14.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伟大的五四运动。2019年是五四爱国运动多少年?反映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的口号是什么?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和运动中心是哪里?15.某校八年三班准备举行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如果你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的材料?请你帮助小红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议,即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故D符合题意;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A;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排除B;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排除C。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会议的主要内容。2、D【解析】

根据材料“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普通老百姓凭借自己的才识可以有机会进入政府任职。故B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分封的是天子的亲属和功臣,故排除A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制度,故排除B项。皇帝制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故选B。【点睛】本题材料选择题,解答材料选择题要尊重原材料的意思,主张材料中的中心语句。本题的中心语句是“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根据这一语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3、C【解析】

依据所学,史实就是历史事实,也就是发生过的历史行为;观点是通过对历史史实的分析而得到的历史结论或看法。结合课本所学,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词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C项是观点,符合题意;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发生,进而蔓延资本主义世界,给资本主义世界沉重打击。A项不合题意;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B项不合题意;1989年下半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4、B【解析】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B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上作出成立联合国的决定,A排除;雅尔塔会议决定了苏联对日作战,C排除;加剧了法西斯国家间的矛盾不是《联合国家宣言》的作用,D排除。故选择B。5、B【解析】

仔细观察图片可知,这是后(司)母戊鼎、司南、《水经注》。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水经注》是我国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编写的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全书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后(司)母戊鼎、司南、《水经注》都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是题干三幅图片的共同之处。选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是解题的关键。要求学生识记与灵活掌握后(司)母戊鼎、司南、《水经注》的相关史实。6、D【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图片内容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成就。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维护的是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了道路,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是它在客观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所以ABC项表述均错误,D项表述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首先通过图片判断出历史事件,然后依据所学分析洋务运动的性质、结果和产生的历史影响,即可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7、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生产承包责任制萌发是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与题干观点相符。故B符合题意;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大跃进”运动的掀起、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与题干的“反道而行”不符,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A【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拉斐尔的代表作之一——‘椅中圣母’”可知,此作品表现了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反映了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精神,故A符合题意;神是人造的理念、劳动妇女的高尚品格、对教会神学的蔑视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9、B【解析】

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科学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1958年成为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级阶段;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严重的挫折;故题干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主题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故B符合题意;走向社会主义之路、只是在外交方面取得成果包括不全面,故AD不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0、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646年开始,日本孝德天皇时期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一系列改革。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班给农民口分田,六年一班,死后归还。另分给园地和宅地,可以世袭占有。另外,对贵族官僚授予封食,对功臣贵族另赐功田。改革租税制度,实行租庸调法;改革国家机构,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制度。中央政府设二官八省,分别掌握各项政务;地方行政设国、郡、里等单位,国司和郡司由中央任命,里长由地方土豪充任。所以这一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A项符合题意;B项是欧洲法兰克王国的改革,C项是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时期开始进行的改革,D项是俄国历史上的改革。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1、B【解析】

根据题干中“1948年12月6日,人民解放军包围徐州”结合所学知识,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战役的是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等统一指挥下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历时66天,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B符合题意;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首先攻占锦州,A不符合题意;平津战役以北平、天津为中心,C不符合题意;渡江战役攻占南京,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解析】

依据题干“八国列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A项不符合题意;《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条约,B项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契丹(2分)(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2分)(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2分)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分)(4)C.(2分)理由: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同时并立。(2分)【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国号辽。(2)根据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可知,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3)根据所学可知,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4)根据所学可知,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同时并立,所以图C错误。14、(1)100年;“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工人,上海。【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2019年是五四爱国运动100年。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五四运动的时间、口号、运动主力和中心的转移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