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南宁第四人民医院_第1页
狂犬病南宁第四人民医院_第2页
狂犬病南宁第四人民医院_第3页
狂犬病南宁第四人民医院_第4页
狂犬病南宁第四人民医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一科

宁小华

狂犬病5/10/20241

5/10/20242

(一)概述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接触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病毒随唾液进入人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狂躁、恐惧不安、流涎和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而危及生命。病死率几乎100%。5/10/20243(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家畜中以狂犬为主,其次为猫、猪和牛、马等;野生动物,如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是发达国家和基本控制了犬狂犬病地区的主要传染源。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疯)犬,人狂犬病由病(疯)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5/10/20244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也可以由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侵入,少数可在宰杀、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以经呼吸道传播。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过等,均可引起发病。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的报道。5/10/202453.易感性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对狂犬病病毒敏感而罹患。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夏秋季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生率为15%~30%,被病狼咬伤后50%~60%。被病兽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有:(1)咬伤部位:头、面、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2)咬伤的严重性: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3)局部处理情况: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较少。(4)衣着厚受染机会少。(5)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者发病率低。(6)被咬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机会多。5/10/20246

(三)发病机理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此时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但亦可在扩散过程中终止于某部位,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5/10/20247

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髓质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可以发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发生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或猝死。5/10/20248(四)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数日,长的数年,多数1~3个月。儿童、头面部咬伤、伤口深扩创不彻底者潜伏期短。此外,与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及宿主的免疫力也有关。受寒、惊吓、劳累或悲痛可能成为发病诱因。

临床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我国常见为狂躁型。1.狂躁型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5/10/20249(1)前驱期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80%病人伤口部位机器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感。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周围神经元引起。本期持续1~4日。5/10/202410

(2)兴奋期或痉挛期患者多神志清楚而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躁,对水声,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但不一定每例都有,也不一定早期出现。典型表现在饮水、见水、流水声或谈及饮水时,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故患者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5/10/202411

怕风也是本病常见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可引起咽肌痉挛。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也可以引起同样发作。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大汗、流涎、体温可达40OC以上,心率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但病人神志大多清醒。随着兴奋状态加重,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等。病程进展很快,多在发作中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日。5/10/202412(3)麻痹期痉挛减少或停止,患者逐渐平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呼吸变慢及不整,心搏微弱,神志不清,最终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约为6~18小时。

本病全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5/10/2024132.麻痹型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我国少见,印度、泰国常见。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和典型的恐水表现,常见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肢体软弱无力、共济失调和大、小便失禁,软弱无力常自被咬肢体向四肢蔓延,呈横断性脊髓炎或上行性麻痹等症状,最终因瘫痪死亡。5/10/202414

5/10/202415

(五)诊断1.临床诊断根据患者过去被病兽或可疑病兽咬伤、抓伤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但在疾病早期,儿童及咬伤不明确者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测或尸检发现组织内基小体。5/10/202416

2.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总数12~30X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质可稍增多,糖及氯化物正常。(2)病毒分离接种乳鼠进行病毒分离;取乳鼠脑组织作压印片或切片,用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标技术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但阳性率较低。5/10/202417

(3)内基小体检查均于死后进行,取动物或死者的脑组织切片染色后镜检。阳性可确诊。阳性率约70~80%。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浦顷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

(4)免疫学试验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法:分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酶联技术检测法:狂犬病实验室诊断常用方法。可供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之用。如病人能存活1周以上则中和试验可见效价上升,曾经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中和抗体须超过1:5000方可诊断为本病。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用于检测标本中抗原或抗体。

病毒中和试验:主要用于检测血清标本内病毒中和抗体,可采用小鼠接种法,用细胞培养法进行检测5/10/202418

(六)鉴别诊断本病应与病毒性脑炎、破伤风、格林巴氏综合症、脊髓灰质炎、假性恐水症、接种后脑脊髓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相鉴别。病毒性脑膜脑炎有严重神志改变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发现,免疫学试验及病毒分离等均有助于鉴别。5/10/202419鉴别诊断破伤风的潜伏期短,有牙关紧闭及角弓反张而无恐水症状。脊髓灰质炎无恐水症状,肌痛较著,瘫痪时其他症状大多消退。类狂犬病性癔病患者在被动物咬伤后不定时间内出现喉紧缩感,不能饮水和兴奋,但无怕风、流涎、发热和瘫痪,经暗示、说服、对症治疗后,常可迅速恢复。5/10/202420鉴别诊断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出现发热、关节酸痛、肢体麻木、运动失调、各种瘫痪等,与本病瘫痪型不易鉴别,但前者经停止接种,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大多恢复。5/10/202421

(七)治疗临床曾应用多种新药如a-干扰素、阿糖腺苷、转移因子和大剂量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均告失败。其病死率达100%。现在狂犬病发病后以对症综合治疗为主,包括:5/10/202422

(1)一般处理单间隔离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医护人员最好是经过免疫接种者,并应戴口罩和手套、以防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须严格消毒。(2)加强监护患者常于出现症状后3~10天内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肺气体交换故障、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循环衰竭。因此,必须对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加强监护。5/10/202423

(3)对症处理补充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烦躁、痉挛的病人予镇静剂,有脑水肿时给脱水剂。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间歇正压输氧。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应用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4)高价免疫血清与狂犬病疫苗联合应用高价免疫血清10~20ml肌注,也可半量肌注,另半量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同时行疫苗接种。(5)干扰素可以试用。5/10/202424

(八)预防1.加强动物管理,控制传染源:(1)大力宣传养狗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危害。(2)野犬应尽量捕杀。(3)家犬养殖方式应该为圈养和栓养,严禁放养,并到公安部门登记、到畜牧兽医部门进行兽用狂犬疫苗接种。(4)狂犬或患狂犬病的野兽应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严禁剥皮吃肉。5/10/202425

2.加强暴露后伤口处理被犬、猫等咬、抓、搔伤后须立即进行伤口处理: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的苯扎溴铵(季胺类消毒剂)反复彻底清洗伤口和搔伤处至少20分钟(季胺类与肥皂水不可合用),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冲洗后用75%乙醇或2%碘酒涂擦,也可用0.1%新洁尔灭液或清水冲洗,以清除和杀死病毒。伤口一般不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5/10/202426

如有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免疫血清,皮试后可在人伤口底部和周围进行局部浸润注射。亦可酌情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3.预防接种(1)疫苗接种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安全有效的细胞培养疫苗,有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疫苗和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两种。5/10/202427

暴露前预防:对兽医、动物管理者、猎手、野外工作者及可能接触狂犬病毒的医务人员应作预防接种。原则上于1、7、28日各肌注狂犬疫苗1.0ml,而后每1~3年加强免疫1次。对被狼、狐、狗、猫等动物咬伤者,应作预防接种。其方法依伤情、疫苗种类、参照使用说明接种。5/10/202428

WHO:

咬伤程度的分级和处理意见

级别

状态

处理意见

I级

触摸动物,被动物舔及完好的皮肤

一般不需处理II级无流血的皮肤咬伤、抓伤,应接种狂犬疫苗破损的皮肤被舔及III级

一处或多处皮肤被穿透性

应接种狂犬疫苗、

咬伤或被抓伤出血,人狂犬免疫球蛋白唾液污染粘膜或抗血清

在上述原则下,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建议首剂狂犬疫苗剂量加倍

5/10/202429

暴露后预防:共接种5次,肌内注射,于0、3、7、14和28天完成,严重咬伤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疫苗还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合用抗狂犬病血清。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者必须初针加2~3倍量分部位注射疫苗或在全程疫苗注射完后再注射2~3针加强针,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或10、20、90天加强。5/10/202430

(2)免疫球蛋白/免疫血清注射有马或人源性抗体狂犬病毒免疫血清,以人抗狂犬病毒免疫蛋白为佳,HRIG用量为20IU/kg,马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为40IU/kg,总量一半在伤口进行局部浸润注射,剩余剂量作臂部肌内注射。为避免马血清的过敏反应,注射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过敏者可脱敏注射。5/10/202431

为何必须使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的创口期:疫苗作用缓慢。暴露后的0-42天,最短14天----人体缺乏免疫保护!快速中和伤口周围的病毒,阻断病毒向神经组织移动。降低体内病毒浓度,延长潜伏期,给疫苗使用提供条件。5/10/202432

(3)预防接种需要注意的问题:对被咬伤后还未及时注射疫苗的人来说,应抓紧补种仍可以防止发病。应本着“宁早勿晚”、“宁补勿缺”的原则进行。如果解剖部位条件允许,全剂量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完全渗入到伤口及其周围组织,剩余部分肌肉注射,注意远离疫苗注射部位。

5/10/202433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与疫苗不应当同一注射器或同一部位注射。通常疫苗肌注于上臂三角肌部位,儿童注射于大腿前内恻,不宜臀部肌肉注射也不宜注射于脂肪组织,以免影响中和抗体效价或延迟产生抗体的时间。仅人二倍体细胞疫苗可用于皮内注射。

免疫反应低下病人或暴露时间超过48小时者,WHO建议首针免疫剂量应加倍。

5/10/202434

狂犬疫苗的注射部位特别强调一定要在

成人:上臂三角肌区

儿童:大腿外侧肌肉

绝对不应注射于臀部肌肉,一定要严格掌握。

当首针加倍时,应该注射于两侧三角肌内,不要同侧注射!5/10/202435

怀孕不认为是暴露后预防治疗的禁忌。婴幼儿月龄较小及不满月的新生儿注射剂量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哺乳期妇女被咬伤后由于狂犬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儿,使其患病,故正在哺乳的妇女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后,应立即停止哺乳,并作全程、足量注射。5/10/202436

注射过狂犬病疫苗的人,如果再次被疯动物咬伤,若这次咬伤距前次注射疫苗在3个月后,可加强免疫1~2针;若已超过6个月,应重新全程免疫。凡加强免疫者,不必同时接种抗狂犬病血清。在注射狂犬疫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还应忌酒、浓茶和咖啡等有兴奋中枢神经的饮料,以免引起反应,另外,在此期间尽量不要用激素、环磷酰按等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