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专题六 第三讲 断句与翻译_第1页
第三部分 专题六 第三讲 断句与翻译_第2页
第三部分 专题六 第三讲 断句与翻译_第3页
第三部分 专题六 第三讲 断句与翻译_第4页
第三部分 专题六 第三讲 断句与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组:翻译下面句子中的实词的意思常考文言实词31.莫[答案]

(3)表否定,不32.乃[答案]

(4)表范围,只,仅仅[答案]

(2)内部,常指国内、朝廷内33.内34.奇[答案]

(3)美好的,合宜的35.穷[答案]

(2)贫困第八组:解释下面句子中词语的含义36.去[答案]

(3)形容词,过去的37.却[答案]

(3)使……退,击退[答案]

(2)及,赶上38.如39.善[答案]

(3)好的行为40.胜[答案]

(2)优美的41.使第九组:指出下列句子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并改正[答案]

(1)致使42.是[答案]

(3)代词,这个43.适[答案]

(1)女子出嫁44.书[答案]

(2)文字45.孰[答案]

(1)仔细,周详18个文言虚词指出下列句子虚词用法错误的一项9.为[答案]

(6)替、给10.焉[答案]

(8)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11.也[答案]

(1)表示判断12.以[答案]

(17)任用13.因[答案]

(4)经由,通过通假字第五组[答案]

(2)措(3)悒(9)宴/宴会(10)晤第六组.[答案]

(1)凭(5)性(6)致(7)授(8)不这样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第四组:省略句1.省略主语(1)承前省①天下云集响应,(天下)赢粮而景从。(《过秦论》)②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秦)复攻赵,杀二万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2)蒙后省①(扁鹊)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②秦时(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3)对话省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 (《庄暴见孟子》)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鸿门宴》)2.省略谓语(1)承前省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2)蒙后省①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歧路亡羊》)②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3)特定省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答案:

1.私下2.至为重要的地方3.攻取4.逃跑;奔向,引申为依附5.表修饰的连词6.被动句7.有的人;稍微8.都9.状语后置10.趁着[解题指导]

A项,“语”,告诉;B项,“委”,丢弃;C项,“识”,“知道”。[答案]

D[解题指导]

A项,均为代词,指居庸关。C项,均为助词,与“为”合在一起表被动。D项,均为介词,在。B项,分别是“介词,被”和“介词,替,给”。[答案]B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3分)

(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A.①③⑥ B.②③⑤C.②④⑤ D.③④⑤[解题指导]①说的是朱棣陈述居庸关的重要地位,是对客观事实的评价;②是朱棣针对居庸关的形势所作的比喻;⑥体现的是他的谋略。[答案]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解题指导]

C项,“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有误。原文是“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此处本是皇帝捕获宋忠的间谍,所以朱棣知道了宋忠的计策。属于张冠李戴。[答案]C

5.(本讲关注点)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3分)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3分)[解题指导](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B。主要考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顿开相关的句子,不要求加上具体的标点。注意句子的完整性,如“诸将已得宋忠”“宋忠本庸材”“诸将咸顿首称善”等,还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上曰”“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还要注意句子的对称性,如“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等。(2)本题考查翻译相关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如“授”,授予;“麾师”,指挥;“鼓噪”,呐喊。注意省略句的翻译,如“不可失也”要补出相应的成分,“不可以(再)失去(机会)呀”等。译完句子最好再顺一下,看是不是通顺,不要出现了病句。[自主尝试](1)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2)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2)①而今上天把(居庸关这个地方)送给我,不可错过(机会)呀。(得分点:译对“以”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②皇上指挥军队渡过河去,擂鼓呐喊(着)径直冲向敌阵冲击宋忠的军阵。(得分点:译对“噪”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借题发挥]

通过做上面的题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断句题要尽量根据文言文的句式特点来断句。如“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这样的句子都是中学教材中常见的句式,应该从这些地方突破。从一个地方突破后,再仔细体会原文语意,将其他句子准确地断开。②翻译句子一定要根据原文内容直译,不能任意扩充或想象,要求字字落实,兼顾词法、句法要求。[参考译文]丁丑日,俞瑱在居庸关一带抢劫掠夺,当地居民私下里跑来报告。皇上说:“居庸关山路险峻,是北平的咽喉之地,一百人把守,一万人也不能前进一步(把它攻占下来)。现在俞瑱占据了这里,地利被他拥有,从形势上看,我们一定要夺回来。这就好比是人家的后门,哪能随意丢给强盗呢?现在趁他刚到那里,同时又抢劫掠夺,民心不服他,攻取很容易;如果放任他不去攻取,他增兵把守,以后就难以攻取了。”于是下令徐安前往讨伐,徐安攻下了城池,俞瑱跑到怀来,依附宋忠。捷报传来,皇上说:“假如敌贼懂得坚定地团结人心,严守这个关隘,即使我们想要攻取,哪能马上就攻下来啊!而今上天把(居庸关这个地方)送给助我,不可错过(机会)呀。”于是下令由吴玉镇守。皇上对将领们说:“宋忠在怀来拥兵自重,从形势上看,他一定会再来争夺居庸关,可以趁他没有来夺关前先攻打他。”将领们都说:“敌人兵力多,我们兵力少,很难与他争胜负,攻打他(对我们)不利,应该坚守,等待他前来进犯。”皇上说:“情况不是你们所知道的,敌众刚刚聚集,人心不团结。宋忠轻浮急躁,缺少谋略,性情残忍又刚愎自用,我们趁他们没有安定下来攻打,一定能够打败他们。”癸未日,皇上带领马兵步兵精锐八千人,卷起铠甲,急速前进。甲申日,(皇上人马)到达怀来。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捕获到敌人的间谍,说宋忠欺骗北平籍的将士们说:你们全家都被皇帝杀害了,丢弃的尸首填满了沟壑,你们应该为他们报仇。将士们听说这个消息,有的相信,有的不相信。皇上知道这个情况后,就用他们的家人作为前锋,并且还使用他们过去的旗帜。大家远远地看见那些旗帜,知道他们的父兄子弟都还在,高兴地说:“啊呀!原来我们并没有什么祸患,这都是宋都督欺骗我们的,差点儿被他迷惑了。”于是掉转矛头前来归顺。宋忠其余部众仓皇之间连阵都没有布列完成,皇上就指挥军队渡过河去,大喊大叫径直冲向敌阵,宋忠大败,跑回城去。我军又乘胜攻入城中,宋忠急忙之中藏到了厕所里,被搜捕出来。同时捉拿到了俞瑱,孙泰在战阵中被斩首,其余部众全都投降。将领们捕获宋忠以后,很高兴。皇上说:“宋忠本来就是很平庸的人,因为能说会道取得了人力物力,谄媚阿谀奸诈凶恶,依靠贿赂取得官职。刚刚掌握兵权,就骄横放纵,这样的使人迷惑的小人,应该像狐鼠一样看待。小小的胜利,哪里值得高兴呢?”大家都叩头说是。一、文言断句5个“借助”1.借助语感断句断句能力不强,主要是语感差的问题。而语感差是因为诵读得太少,缺少必要的积累。所以同学们平时应多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提高断句能力。如[典例]5(1)语段中“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如果语感强的话,根据上下文语意很容易断开,“诸将已得宋忠”是陈述一个事实,结果是“颇有喜色”。另外,断句前后还要反复读几遍,看看语气、语流、语义等是否通畅,如有问题,则要思考断句是否准确。2.借助古汉语知识断句(1)借助名词(代词)断句名词和代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它们作主语的时候,就在前面断句,作宾语时,就在后面断句。如上面“诸将已得宋忠”一句“宋忠”做宾语,当在其后断开,而“宋忠本庸才”一句中的“宋忠”做主语,当在其前断开。(2)借助虚词断句虚词在文章中主要起着帮助造句的作用,如果句中有一个虚词是发语词,那么,就要在它前面断句。“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尔、欤、焉、哉”等常常放在句尾起一个辅助语气的作用;“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虚词的这些特点,找出虚词,弄清它们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断句。如[典例]5(1)语段中有两个“之”字,可考虑在其后断开。3.借助文言句式断句文言文有不同于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这不仅是阅读中的障碍,更是断句中的易错点,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另外,文言文中常使用整句,如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关注这些情况,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如[典例]5(1)语段中“宋忠本庸才”是个判断句,就要考虑在此断开。4.借助对话、引文断句如果碰到了“曰”“云”等字,后面通常是人物的语言(对话),这时候可以断开。一般而言,文言文中的对话及引用部分常以“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这时,可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和答者。如[典例]5(1)语段中有“上曰”可考虑引文从此始,后有“诸将咸顿首称善”可考虑引文从此前一句而终。5.借助修辞断句排比、对偶、互文这几种修辞,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反复,有连续反复、间隔反复等。这些特点为我们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顶真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可能又作了主语。例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快速确定句读。二、例谈“直译”和“意译”的方法(一)直译

第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喻“朝廷”,应该替换。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弱冠”等。

删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补即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如:

调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如:(1)主谓倒置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在上面例①、例②、例④,“于时”“于余”“于南亩”“于江南”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拘”“学”“多”“就”前作状语,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例③。

(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有时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有时在文言文中,数词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而现代汉语则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如:以上两例中,例③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攻打赵国再次”,例④译为“举起……暗示项王再三”,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应放在谓语之前。(二)意译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宜用意译。互文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略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直译。如:又如“杏坛”代“教育界”,“朱门”代“富贵人家”,“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故乡”,“祝融”代“火灾”,“纨袴”代“富家不肖子”,“明眸皓齿”代“美人”,“笔墨”代“文章”,“而立”代“三十岁”,“陛下”代“皇帝”,“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等。

对文我们了解“对文”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推求实词的词义,也可以用它来推求虚词的词义;可以由简单的词推求难以理解的词,还可以由学过的词推求未曾见过的词。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析:根据“无”的意义,可以推想相应位置上的“鲜”也是“没有”的意思。全句可译为“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兄弟”。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析:据“兴国”与“亡身”意义相反,可推出“逸豫”的词义应与“忧劳”相反。全句可译为“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必然的道理”。合叙合叙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在一起说,翻译时为了不发生误解,应分开叙述。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析:“兵革非不坚利也”即“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可译为“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析:“先后生于吾”即“先生于吾”与“后生于吾”,可译为“是在我之前出生还是在我之后出生”。错综阅读古文时,如果在正确理解词义及准确分析语法的基础上仍不能上下贯通地理解文意,则可以考虑古人在行文中是否运用了“错综”的手法。例: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析:“洌”是“清”的意思,若按原文的顺序将原句译为“泉水味香,酒液清洌”则显得不合事理。如果把“香”“洌”这两个词的位置互换一下,再翻译出来,上下文就贯通了。此句可译为“用泉水酿酒,泉水清洌香甜,酒味香醇”。

对偶我们可以根据对偶及其类型和特点,从已知词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未知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很好地翻译出文言句子。例: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析:从“宇宙”可推想出“盈虚”应指事物的生长衰落、成败得失。在翻译时,应尽量保持原语句的对偶形式。此句可译为“天高地远,感觉到天地四方、古往今来没有穷尽;兴尽悲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与得失是有定数的”。

夸张①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例: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析:此句可译为“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后站起来,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②数量方面的夸张,可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等的副词或形容词。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析:此句可译为“下达了许多征兵的名册,每册上都有父亲的名字”。三、文言文翻译应坚持四个步骤

审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翻译的文言文句,然后用笔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