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电子备课_第1页
六年级科学电子备课_第2页
六年级科学电子备课_第3页
六年级科学电子备课_第4页
六年级科学电子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课题小草和大树课时2课时

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

行记录。

2、能正确地描述儿种常见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教学

3、能够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共同概括出木本植物

目标

和草本植物的特征,并能举例加以说明。

4、能根据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征,正确地辨别常见的植物。

5、能尽量在自然状态观察植物的特点。

重点难点能根据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征,正确地辨别常见的植物

一、回顾以前学习过哪些与植物相关的内容。观察多彩的

植物世界的多媒体资料。

二、让学生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

自己是怎样区分小草和大树的。

教三、让学生到学校植物园去,选择儿种小草和大树,观察

它们根、茎、叶的特征,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带放大镜和剪刀,

学既要观察又要注意爱护花草树木)

四、汇报交流,并概括出小草和大树各自的特点。要求不宜太高。

过五、给出草本、木本植物的科学概念。并用概念来区分更多的植物。

(图片提供)

程第二课时

给植物分类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3、能与其他同学业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4、能归纳出一种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

5、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重、难点]

列举多种分类标准,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1、本活动是对分类方法的灵活运用,鼓励学生利用上一活动学

到的分类方法,自己制定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2、由于没有限定具体的分类标准,提供了自由空间。

3、鼓励将本组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记录下来,并与其他组交

流。

4、分析全班找出的分类方法,通过比较,推选出最科学的分类

方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训练。

5、观察不开花植物,拓展学生的视野,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

彩。

6、布置学生收集当地常见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为植物博览

会做准备。

第一课小草和大树

比较小草和大树

给植物分类

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

课后

录。

小记

________________教案

教学课题2植物博览会课时第课时

1、能根据植物的某种特点对已有的植物资料进行分类。

教学2、能对收集到的植物制作不同形式的资料卡片。

目标3、能按照不同植物的特点设计出展台的各部分的主题

分类能力的训练

重点难点

第一课时参观植物博览会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植物的某种特点对已有的植物资料进行分类。

2、能对收集到的植物制作不同形式的资料卡片。

教3、能按照不同植物的特点设计出展台的各部分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学分类能力的训练

[教学过程]

过1、上课前根据当地实际,请学生收集有关植物的各类资料。

2、上课时先请学生观察教材中博览会的立体景观图,了解展览

程:的内容都有哪些。

3、指导学生新闻记者教材中提供的资料•,通过分析它们各自适

合安排到展台的哪部分,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给植物分类的能

力。

4、如果学生能按要求收集来更多的资料•,可照上述要求对这些

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

5、如果学生带来的资料不能和立体景观图中展览内容相适应,

可鼓励学生将其确定为新的类别。

第二课时筹办植物博览会

[活动目标]

1、能设计各种植物资料的展出形式。

2、能与其他小组同学交流制定全班的展览计划。

3、能发现植物世界的丰富和美丽。

4、能总结在展览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5、能举例说明最新植物栽培技术。

[活动难点]

设计展板,并制作。

[活动材料]

各种植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

1、参照上一活动,充分讨论要办一个什么样的植物博览会。

2、教师事先对学校所在地的植物资源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便

于指导学生充分列举本地可供展览的植物。

3、不局限于上一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本交的实际情况,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展示可能收集到的资料。

4、可考虑让同学们自由组成小组,每组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

团结合作。

5、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1-2周),把科学教室真正布置成一

个植物展览,并可以向全校展览。并思考观众的意见。

2植物博览会

参观植物博览会

筹办植物博览会

课后

能根据植物的某种特点对已有的植物资料进行分类

小记

________________教案

教学课题第三课鸟类动物的特征课时第课时

1、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

2、能从不同的角度(主要是外在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等)设计不

同的观察项目。

3、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

各种鸟类的特点。

教学

4、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目标

5、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中哪些是

鸟类。

6、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常见工具是模仿了鸟类哪些特征制作

的。

重点难点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X

[活动过程]

1、教师事先对当地的鸟类资源有所了解,准备一些图片、标本、

视频资料。

2、请学生充分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名称及大致形态,并观察

教图片、标本、多媒体资料,请学生汇报观察到的鸟的名字,对鸟还

有哪些了解。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的有关鸟的感性认识后,引发

学学生提出什么的样的动物属于鸟,关于鸟类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3、让学生带着总是观察常见的鸟(现场观察实验内的鸟类模型),

过以当地比较熟悉的鸟作为观察对象,指导学生学生利用教材的提

示,填写观察到的每种鸟的形态牲。主要特征栏目中还可以增加喙

程的开头以及学生发现的感兴趣的栏目。将学生提及的不同的鸟的主

要特征简要记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的若干特征中哪些特征是只有鸟才具备的,

用排除法逐渐删掉那些非本质的特征。

5、当学生明确鸟的共同特征后,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

鸟,哪些运动不是鸟。

此环节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活动二:鸟喙与取食、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

功能相近。

2、能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哪些食物。

3、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

4、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5、能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不同看法

[活动过程]

1、让学生分别观察鸟喙及儿种工具的特点,然后再将不同的鸟

喙与其形状和功能相似的工具对应起来,在教材上可用直线将它们

连接。

2、尽量让每个人都有一次体验的机会,统计数据讨论,体会鸟

的喙与其取食的环境有关。

[评价]

1、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不是鸟。

第三课鸟类动物的特征

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

鸟喙与取食

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课后

小记

________________教案

教学课题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课时第课时

1、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

教学昆虫的最主要特征。

目标2、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对所见到的动物进行辨别。

重点难点根据各类动物的特征来区分动物

一、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请将你所知道的哺乳动物、

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分别填在各自的框中。

二、看P19页各类动物的特征的描述,将特征与对应的动

教物类别联在一起。

对比这儿类动物的特征,有什么疑问?如:两栖类和鱼类都用鲤呼

吸,怎样区分?又如:昆虫和鸟类都会飞行,怎样区分?运动方式

是在地上爬的有很多,它们都是爬行动物吗?哪些不是?怎样区

过分?

程三、学生讨论,为进一步判断分类作准备

四、展示课件,了解动物习性。对照各类动物的特征,检

查自己前面分类所填的动物是否正确?

五、学生游戏活动:

儿名同学自由上黑板写出平时自己不易区分的动物,如:蜗牛、熊、

鲸、螃蟹等,请其他同学来解答。

(师提示,注意先判断它们是否有脊椎,再进一步区分。当然,充

分的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等课外知识也是正确判断的重要条件。)

六、活动中可就大家都感到疑惑的问题当场上网查找,印象会深刻。

如蜘蛛是不是昆虫、章鱼是不是鱼等。同时上网时教给学生要选择

正规的权威的科学网站作参考。

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脊椎动物爬行类

哺乳动物鱼类

两栖动物鸟类

课后

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对所见到的动物进行辨别

小记

________________教案

教学课题第五课细菌和病毒课时第课时

1、能用多种方式做好实验记录。

教学2、能设计实验证明适于制作酸妈的环境。

目标3、能根据模拟法计算繁殖一定数目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

1、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细菌的特点。

、能说出细菌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点。

重点难点2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菌和病毒的不同点。

寻找细菌的特点细菌、病毒的害与利

[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角度描述细菌的特点。

2、能说出细菌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点。

教3、能用多种方式记录细菌的特点。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菌和病毒的不同点。

学4、能分别举例说明细菌和病毒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和益处。

5、能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过[活动过程]

1、让学生调查自己曾患过的疾病和主要原因。

程2、对于细菌和病毒对人有益的例子,首选的资料来源是学生的

预防接种证。

3、认识病毒和细菌的不同点,统计细菌、病毒引起的疾病各有

哪些。

4、在认识细菌和病毒的有益方面,让学生列举出大量实例,尤

其是在医学、仪器工业上的作用。

6、从学生的切身利益考虑,重视本活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

意义。

7、判断一些生活方式和习惯是否为细菌的滋生、繁殖、传播创

造了条件,列举一些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实际例子。

8、针对错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如何防止

或养活有害细菌的滋生、繁殖、传播,从而找出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生活方式和习惯,并记录下来。

9、播放一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的多媒体资料

第五课细菌和病毒

寻找细菌的特点细菌、病毒的害与利

课后

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细菌的特点

小记

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课题第八课生活中的能量课时第课时

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哪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

3、能将自己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

目标

4、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

5、能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从中发现自己观察的不

重点难点足。

2、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一、引入:请同学们提问:关于能量你想研究什么?(了

解学生的兴趣点)

(生:能量是什么?做任何事都需要能量吗?能量能看得见、摸得

着吗?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吗?)

教二、认识各种能量。

1、出示橡筋动力小车,问:这个怎么玩?来试给大家看。(教室中

学间腾出一条宽些的走道,让学生试玩)

2、问:玩这个小车的过程中,能不能说出有什么能量在起作用?

过是什么原因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生:风能!

程3、师讲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是一切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

势能是弹性物体变形时或物体位高处时具有的能。并列举实例,说

明两种能可以互相转换。如玩弹弓、过山车、水力发电站等。

4、填P38中各种事物,写出它是哪种能量的效果的体现。

存在的问题:有同学将超声波探测船写成应用了水能,有人将磁悬

浮列车写成势能的应用,老师可以联系蝙蝠、海豚、仿生学、磁悬

浮列车的原理和先进之处来引导。(配图片)

5、填写P39各种能量应用的实例。对于学生提出的高科技产品如

微波炉、等离子电视等给予鼓励,不妄下结论,布置学生找出其工

作原理作为证据。

6、我们周围的能量

看P40图填写图中事物应用到的能量。注意树木、生物对太阳能的

利用。

第二课时食物中的能量

[本课时活动目标]

1、能说出人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用于做什么。

2、能计算出自己一天应吃食物的量。

3、能举例说明哪些食物来自植物,哪些食物来自动物。

4、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

5、能大体计算出自己一天所吃的食物中含多少能量。

6、能根据计算结果说明自己一天所吃食物的量是否合适。

7、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重、难点]

学生能坚持算完一天摄入所有食品及热量总和这个细帐,这需要较

多的耐心、细心,以及估计每份食物的重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烧杯、塑料杯、食物热量对照表(网上下载更多的

食物种类,包括饮料和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引入:人活动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自哪里?你们想

不想知道自己一天中摄入的能量的情况。

二、计算一天摄入的能量。

1、看书P41中关于食物与能量的小知识。师讲解能量单位焦耳的

概念——大约相当于将一个重约法120克的苹果举高需要的能量

是1焦耳。

2、让同学们自己阅读P41的食物热量对照表,预测如果你计算自

己一天摄入的热量,会遇到哪些阻碍?

生:对重量100克对应儿两或儿斤不清楚、表中的食物种类太少与

自己的饮食习惯不符合、不知道一碗饭有多少克,一杯奶有多少克

所以不好算、表中没有一种我们常喝的饮料的热量等。

3、(师发给准备好的烧杯和塑料杯),教给学生用烧杯量取100亳

升水,问:这杯水是否是100克?(生:不是,因为玻璃杯有重量),

师提示塑料杯装100克水比较近似,用手掂量,感受100克的份量,

有助于估计每份食物的重量。

4、师发给网上下载的更多的食物种类对应的热量表(包含更多的

水果和多种饮料)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5、布置计算的格式,并增加计算后的分析任务——小计一天摄入

的总热量与一般值相比得出什么结论,并写出自己发现的问题。

6、学生对自己进行计算活动,人手一张表。(约30分钟)

7、汇报自己的结论和发现。

生:我计算出的热量达到20000多千焦,我觉得我很不行(浪

费了许多食物)。

生:我的食物种类以米饭为主,菜和水果、鱼、豆类都太少,这样

不太好,因为营养不全面。

[板书设计]

我一天中摄入的能量

食物种类重量(克)

小计:我一天摄入的热量约为千

第三课时膳食中的营养平衡

[教学目标]X-k-b-1.-c-o-m

1、了解平衡饮食的各类食物的搭配比例。

2、对照自已的饮食习惯进行分析摄取的营养是否平衡。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膳食平衡金字塔图片、现在国内外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

饮食误区和不良习惯,以及导致的不良后果。

[教学过程]

1、你们听说过膳食平衡金字塔吗?你能说出塔中从底到顶部各

是哪四大类食物吗?

2、学生汇报自己原有的认知。

3、师出示课件,讲解四大类食物的营养搭配。最底层(最多的)

的谷类一300-500克,第二层是蔬菜水果,蔬菜400-500克,水果

100-200构,第三层是奶类及奶制品一100克,豆类一50克,肉

—50T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25-50克。最顶层是油脂类、糖

类25克。

4、分析自己的饮食结构,有没有什么问题。

5、课件展示青少年常见的不良习惯:青菜摄入大多不达标;吃

太多糖及维A摄入过少导致近视;高热量高脂肪导致心血管病;爱

吃空热量(热量高营养少的垃圾食品)食物等。

6、为自己写一份饮食诊断书,订一份健康平衡的食谱。

板生活中的能量

书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

设势能——位于高处或弹性变形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计我一天中摄入的能量食物种类重量(克)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从中发现自己观察的不足。

课后

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小记

________________教案

教学课题第九课植物与能量课时第课时

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

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教学

2、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目标

3、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

及制作了哪些物质?

重点难点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1:植物的能量来源。

[重、难点]

能理解海尔蒙特实验的意义,推测与验证植物体中能量的来源。

教[教学准备]

课件、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淀粉、燃烧匙

学一、引入:人和动物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食物获得,而食物

最终来源于植物,那么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过二、形成假设,出示课件,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的营养

大部分不是来源于土壤。请同学们猜想,植物体内的能量来源于哪

程里?

三、实验验证。怎样证明淀粉中贮藏着能量呢?指导学生做燃

烧淀粉的实验,一要让学生观察淀粉燃烧时的现象,还要提示学生

实验注意酒精灯使用的安全。

四、交流结果。

活动2:光能与化学能新-课-标-第-―-网

[教学重难点]

从叶子加工厂的图片,理解光合作用中原料和产品各是哪些物

质,以及同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VCD《植物的世界》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

形式是化学能。那么,光能通过绿色植物是怎样转化成化学能的?

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认识能量在植物叶片中的转化过程。

观察植物合成(淀粉)时,是在什么能量作用下进行的?需要的原

料和生产的产品各是什么?淀粉中贮存着什么能量。

三、指导学生围绕着“在上面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这

一问题进行讲座整理获得的信息。通过讲座帮助学生对绿色植物折

光合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从物质和

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指导学生畅想:如果自然界没有了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

会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保护绿色植物

[重难点]

筛选、整理资料——绿色植物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地点]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问: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二、获取信息。上网搜索“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破坏和保

护的现状”,列举绿色植物的作用。如“中国科普博览”等网站。

三、学生查资料,老师要求学生在书上简要记录以前不知道的新

知识。可以用数据来说明

四、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

板第九课植物与能量

书植物的能量来源

设保护绿色植物

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及

课后

制作了哪些物质?

小记

________________教案

教学课题第十课动物与能量课时第课时

探究目标〉1、能正确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教学能与其他同学业合作做好结网游戏

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动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能分析出当外界因素影响到食物网中一种生物的生存时,会对食物

重点难点

网中其他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第一课时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X-k-b-1.-c-o-m

教〈活动目标〉1、能通过研究发现动物是通过捕食获取能量的。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的概念。

学[教学重难点]

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重要

过[教学准备]

动植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图中是什么生物?它们分别吃什么食物?按顺

序谁被谁吃?指导学生将动物之间和食物关系联系在一起思考,指

导学生分析四种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训练学生系统地分析问题

的能力。

二、讨论:自己给动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取个名字(建

构心中的科学概念)

三、汇报。互相补充和评价。

四、讲解。师补充:在上面的动植物中,草(或小麦)能

吸收阳光的能量自己制造食物,其他动物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

制造的营养物质。注意箭头方向不是吃的方向,而是能量传递的方

向!

五、运用。教师出示更多的图片,让学生找出食物链。

第二课时结网游戏

[活动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做好结网游戏。

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3、能发现各种食物链之间也能通过食物关系形成食物网。

4、能分析出当外界因素影响到食物网中一种生物的生存时,会

对食物网中的其他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重难点]

通过游戏活动理解食物网与生态平衡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图片、绳子

[教学过程]此活动可到室外进行,但在室内尽量腾出场地则调控

得会更好。

一、室内活动:结网游戏

通过结网游戏,分析能量在各种生物之间的传递和转化。

事先查阅资料,了解动物的食性——〉每10人一组,——〉用绳

子将吃与被吃的两种生物连接起来,——〉用儿根绳子将生物彼此

连接——》减少1、2、3个成员,探究食物链或食物网会受到什么

影响——》活动中,注意分析和体会食物网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

流动的,尤其是当某个成员减少时对其他成员造成的影响。

二、室外游戏。

三、讨论。分析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当处于食物链中

的某种生物数量减少时一,食物链上的其他生物的生存会受到什么影

响?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书动物与能量

设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计结网游戏

课后

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小记

________________教案

教学课题11它们是怎样工作的课时第课时

1、能透过一些装置的工作过程分析出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2、能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风动小装置。

3、能分析出自己制作的装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教学能对同学的设计、制作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帮助加以完善和改

目标进。

〈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装置被转化

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装置被转化成

重点难点

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一课时能量的转化

[活动目标]

1、能分析出各种形式的能量通过能量转化装置是如何被转化的。

2、能从图中分析出能量在不同物体之间转化的途径,在转化的

教过程中利用了哪些技术和设备。

[重难点]

学观察、分析日常装置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教学方法]

过图示分析法

[教学准备]

程能量转化实物如:电吹风等,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讲解什么是能量转化装置,出示电灯泡等能

量转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能量转化过程,启发学生的疑问。

二、探究不同形式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1)观察电吹风工作时的状况,问输入和输出的能量是什

么?

(2)分组讨论,列举常见的能量转化装置,描述它们的工作,

分析工作能量转化情况,提醒有时能量输出的不只是一种形式的能

量。如吹风机输出的有风能、声能、热能。

(3)提醒有关安全注意事项(有危险的不能拆,工作过程中

不能拆)拆取一些装置来探究其工作过程。

三、分析能量在物体之间的转化过程。

(1)课件展示,观察图片,说一说电是怎样产生和利用的。

(2)小组讨论,分析插图提供的情景中涉及到哪些形式的能

量,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同一形式的能量在不同物

体之间又是怎样转移的?

(3)指导学生记录结果,以概念图、流程图的形式记录,训

练学生利用图表记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交流,结论:能量在物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图中能量

在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是:水能——>电能——>机械能——>热能、

光能、声能、风能

第二课时制作风动小装置

[活动目标]

1、能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风动小装置。

2、能分析出自己制作的装置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改进方案。

3、能对同学业的设计、制作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帮助加以完

善和改进。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装置被转

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5、在设计和改造过程中能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重、难点]

会分析装置中的问题,并制作改进。

[教学准备]

制作材料、工具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

师提出活动的任务:利用风能,设计制作一个小装置,使它在风的

吹动下发出声音。启发联系生活中风琴、笛子、风车模型等物品。

想出更多的利用风能发声的模型,提示学生可以照自己的方案去

做,鼓励不同的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去做。(比如,用独创的方

法做的可以得到双倍的奖励等)

二、掌握方法。

1、教师出示风动小鼓模型,观察成品的结构,用课件或图片演示

制作步骤。

2、动手制作。

3、展示评价。

(1)指导学生调试自己的作品,或效果不好,分析导致的原

因。

(2)分析自己的模型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将风能转化成声能

的。

三、改造风车模型(课后拓展活动)

1、找更多的风动装置、电动装置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它们的

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过程。

2、可以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找出改造风车的办法,使风

能转化成电能,将大家的办法记录下来。

3>通过讨论交流,选出最佳方案。

4、进一步完善,用图文形式展示。

5、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选取适当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加工制

作。

6、通过反复调试,使其达到最佳效果,并解释其工作过程和能

量转化的过程,比一比谁的设计更有创造性。

书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设能量的转化

计制作风动小装置

能透过一些装置的工作过程分析出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能设计

课后

并制作出一个风动小装置。

小记

________________教案

教学课题十二课电铃响丁当课时第课时

1、能按照指导制作电磁铁。

2、能分析出电磁铁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3、能分析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证

实自己的分析结果(假设)。

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目标能通过讨论发现本组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与其他组不同的原

因。

《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发现电能产生磁。

重点是指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难点是设计研究电磁

重点难点

铁的实验方案。

教一、提问:教师出示电铃、电磁玩具,接通电源使电铃发

声,启发学生提问,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找开铃盖,(注意安

学全,要在大人的指导下,断电后才能拆开)观察电铃内部有个线圈,

说明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引发学生关于电磁铁的问题

(关于电磁铁你想研究什么?)

二、制作电磁铁。(活动1)

程师介绍制作材料和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提醒绕线方向要朝一个方

向,线圈两端用胶布固定。

三、观察电磁铁的磁性。

制成后,接通电源,接近小铁钉,观察现象,切断电源,观察现象。

说明什么?电磁铁作为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它输入和输出的能量是

什么?

汇报时发现时,鼓励学生独立的见解,并提出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师提示,哪些问题可以在课堂内完成的)

四、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活动2)

1、提问与猜想:刚才,同学们制作的磁铁有的吸起的垫片多,

有的少,你们猜想是什么原因吗?从电磁铁的构造,你们猜测电磁

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改变这些因素,会有怎样的效

果(尝试具体到数字上)?说出你猜测的理由(了解不同学生的前

概念)

2、设计实验方案。(重点!难点!!)

看所发的实验表格。集中考虑两项内容:(1)研究题目(2)实验

方法(即每一步怎么做)。

教师强调设计实验表格应注意的事项:

(1)每组对比实验只解决一个问题,只改变一个条件。

(2)重复实验,验证假设。

(3)记录数据,使搜集到的证据明确充分。(可以用图来记

录结果,加标注)

学生讨论,向全班讲解自己的题目和实验方法。师生共

同评析。学生动手写实验设计方案。

3、实验验证。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

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4、交流与评价。

师生共同结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有

关。鼓励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磁力更强的电磁铁,比一

比谁制作的电磁铁吸起的铁钉最多,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五、电磁铁的用途

1、问:你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2、师出示电磁起重机、电话、阀门图片,帮助学生认识电磁铁

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更多的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4、认识电铃的工作原理。(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

释装置的原理的能力)

书十二课电铃响丁当

设制作电磁铁。

计观察电磁铁的磁性。

课后能按照指导制作电磁铁。能分析出电磁铁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小记

________________教案

教学课题十三课能量的控制课时第课时

1、能分析出各种生活中常见简单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操作方

法。

2、能独立提出研究有关能量控制的工作原理的问题。

教学

3、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完整的试验或调查研究。

目标

4、能推测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5、能根据生活实际需要独立设计一个控制能量装置的方案。

能分析出各种生活中常见简单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重点难点

能独立提出研究有关能量控制的工作原理的问题。

第一课时寻找能量控制装置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从生活中找出控制能量释放的装置。

2、能分析出各种生活中常见简单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操作方

教法。

3、能举例说明一引起控制能量装置和技术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

学的好处。

4、能与其他同学业交流自己的发现。

过[教学重难点]

看懂水龙头、阀门等常用装置控制能量的实物或结构图原理。

程[教学准备]

各种装置实物(师生共同准备)

[教学方法]观察、推理

[教学过程]新-课-标-第-―-网

一、寻找能量控制装置

1、引入:教师出示百叶窗、电扇开关其他控制开关等以及其他

能量控制装置,请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用途,使学生初步了解控制

能量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指导学生小组活动,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能量控制装置。

布置学生寻找生活中哪些控制声、光、电、磁、热、气等能量

的装置,分析它们有什么作用,控制的是什么能量,是怎样操作的。

小组活动,说说自己知道的能量控制装置,记录在教材上

3、织全班交流,汇报小组找到的能量控制装置,在汇报过程中,

鼓励学生勇于发表意见,引导学生从不同中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二、探究常见能量控制装置是怎样工作的

1、提问: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如自来水龙头为什么能控制水

流的大小?定时器为什么能按时关闭收音机、电扇、空调等电器?

街道上的路灯为什么能日落即亮,日出即灭?

2、获取整理信息。指导学生根据选择的问题,获取和整理信息。

(1)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来获取信息。

(2)指导学生根据活动方案来获取信息。

3、推测: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利用已有知识推理、分析、联想的能力。

4、联系实际。改变接入电路的铅笔芯的长度来控制灯泡的亮度。

联想台灯的调节方法。

5、交流。将自己的发现与大家交流,说明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工作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被控制的。

第二课时设计自控装置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生活实际需要独立设计一个控制能量装置的方案。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

3、能通过市场小调查从大家的设计中客观地选取出最佳方案。

4、能对自己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改进。

[重难点]

大胆创造、有根有据

[教学方法]创新设计、绘结构图

[教学过程]

1、引入:可以从发明家的小故事引入。

2、明确设计设计的任务,过程和方法。

(1)教师列举钟表定时器、电饭锅热控开关、电扇定时开关等学

生熟悉的装置,说明什么是自控装置及自控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作

用,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

(2)学生设计过程:根据设计题目,明确控制类型;根据类型,

查阅有关的资料或研究实物模型;设计结构,用简图表示;交流自

己的设计思路,修改方案;设计方案,填写记录表。

3、学生活动。

4、交流互评,比一比谁的设计更新颖,利用评价表进行评价。

十三课能量的控制

寻找能量控制装置

设计自控装置

课后能通过观察从生活中找出控制能量释放的装置。能分析出各种生

小记活中常见简单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教案

教学课题专题研究:能量转换装置课时第课时

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研究的小课题。

教学2、能制定完整的研究计划。新-课-标-第——网

目标3、能灵活地采用各种方式记录研究结果。

4、能用研究报告的方式展示研究结果。

重点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制作的转化装置的工作原理

以举例说明所研究问题中利用的新技术。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分组制作材料

一、确定选题。

(1)师讲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教(2)师引导学生复习能量转化的内容,列出各种能量转化的

形式,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一个设计能量转化装置课题。

学二、制定计划。

(1)出示制作过程流程图,让学生说一说该过程包括几个环

过节,结合教材中的“提示”理解每个五一节的意义。

(2)教师利用挂图、课件或实物讲解教材第61页的选题提

示,让学生明白各技术关键、结构特征。可以先看、后讨论,师补

充讲解相结合。

三、自主研究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教材的提示启发下通过阅读有关资料,

设计自己的能量转化装置,并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教材的表中。

2、根据自己的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能量转化装置,经

过调试使其达到最佳效果。分析自己的能量转化装置有什么特点和

功能,制作一个精美的说明书。

3、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度,问题、困难,及时进行辅导。

四、展示和评价

展示交流的内容包括设计方案、模型、说明书、预测市场前景等。

同学之间利用评价表进行评价。

能量转换装置

一、确定选题。

二制定计划。

三、自主研究

课后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研究的小课题。

小记

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课题14常用能源课时第课时

1、能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的来源。

教学

2、能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的有关能源的知识。

目标

3、能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能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课时分析能量的来源

[活动目标]

1、能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的所需的能量的来源。

2、能查阅资料获得更多有关能源的知识。

教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能源的概念。

4、能通过分析发现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学5、能对自己所知道的各种形式的能源进行正确分类。

[教学重难点]

过用自己的思路理解能源,并对各种形式的能源的分类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程[教学方法]将能量的传递用概念图表示

[教学过程]

1、导入:问: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能量,你知道这些能量

是从哪里来的吗?让学生猜一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2、分析能量的来源。

(1)出示课件,问,分析手表和火车运行的能量是从哪里来

的?

(2)学生小组讨论,按图中的箭头方向,从不同角度来系统

地分析能量的来源。

如火车运行的能量〈——石油〈——植物〈——太阳

火车运行能量〈---电〈----太阳X-k-bT.-c-o-m

火车运行的能量〈——电<——风;

火车运行的能量〈——电〈——水;

火车运行的能量〈——电〈——石油〈——植物〈——太阳;

火车运行的能量〈——电〈——煤〈——植物〈——太阳。

鼓励学生用概念图或流程图的形式记录本组的讨论结果。

(3)指导学生新闻记者资料,认识各种能量,提示学生注意

理解各种能源的存在形式和特点。

(4)指导学生将自己认识的能源按照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进行

分类。

第二课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活动目标]

1、能举例说明开发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3、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类使用能源物质的发展趋势。

[重难点]自学能力——查阅资料、整理、记录资料

[教学方法]搜集信息、阅读资料及讨论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师讲述活动任务和方法,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种能源,分析

这种能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生活和环境带的影响,采用上网查

阅资料法,并进行小组讨论法,可以采用大亚湾核电中对核能的开

发利用作为典型实例,进行研究。

2、指导学生阅读资料获取信息,训练学生科学新闻记者的基本能

力。

3、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分析结果。

4、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认识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和

发展趋势。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能源的利用经历了儿个时代,其代表能

源是什么?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2)学生阅读,交流。

二、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像能力)

1、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过程和方法。

(1)师提出活动的任务,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能源,我们的生

活将会怎样?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当太阳下山后,在漆黑阴冷

的房间内有什么感受?在野外迷失方向,饥寒交迫进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以想像如果没有风能、太阳能或其他能源的生活会是怎样

的?

(3)从系统的角度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分析推理。如:

从衣食往行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了生活用品,我们会怎样。从

生物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了周围的生物,我们会怎样。从各种

上自然现象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了风云雨雪,我们会怎样?

(4)将想像的结果,写成一篇科学幻想短文,可以配上图画。

(5)召开一次科学讨论会,交流评价每个学生的短文,及时

给予鼓励。

4常用能源

分析能量的来源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后

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记

________________教案

教学课题15节约能源课时第课时

1.能通过资料分析,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知道节约能

源的方法。

2.能大胆提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案(假设)。

教学3.能独立|设计一种节能产品,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作品。

目标4.能坚持对家中用电量进行观测,利用图表记录自己家中用电情

况。

5、能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能对各种浪费能

源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1、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重点难点2、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能对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相

应的节能措施。

1、导入:

谈论——家中能源使用情况

2、学习新课:

A、我国的能源问题

教活动目标:

1、能通过资料分析,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2、能大胆提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案(假设)。、

3、能把本组的方案与其他组交流。。

过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

S最占世

界的66.8%,石油居世界第5位。但我国仍面临众多的能源问题,

谁想知

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阅读资料,出示阅读提示: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是什么,用数

字进行说明。指导学生阅读资料,思考提出的问题。

3、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围绕着“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些能源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教材第69

通过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等办法来解决能源问题,对小学生来说,

节约能源可能更贴近他们的认知水平,怎样节约能源是学生1设计

解决方案的内容,当然学生提到开发新能源会更好。鼓励学生能够

针对发现的某一具体的能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交流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和讨论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解决能

源问题,必须从节能开始。

5、进一步设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节能意识是什么样的呢?过渡

到下而的活动。

B、生活中的能源浪费

活动目标:

1、找出人们日常生活中浪费能源的现象。

2、能针对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解:一些人认为能源是自己或单位花钱买来的,使用多

少是自已的事,由此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

2、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他们是怎样浪费能源

的。提示学生,浪费能源的现象有两种情况:

a.像运行着的车辆、电器、燃烧的炉火没有得到及时的利用就是

浪费

能源

b.像冰糕、饼干、衣物、学习用品等在生产过程中曾经消耗过能源,

这些物品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也是能源浪费。

3、学生讨论,列举生活中浪费能源的现象。

如不能随手关灯、浪费学习用品和食物等,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4、组织学生针对能源浪费现象找出相应的节能措施。全班同学共

同出

谋划策,针对不同小组学生发现的每一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节能

施,并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C、“节能作品”大赛

活动目标:

1.能独立设计一种节能产品,为自己设计的产品撰写一份说明。

2、能设计一种可以充分展示自己设计产品的方式。

3、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已的作品。

活动过程:

1、明确活动的任务和要求。

(1)阅读第70页“海报”内容.明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阅读第71页“资料”内容,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购物、

家务、出行等方面,确定自己的参赛项目;

⑵设计节能作品的过程是:先通过观察、阅读资料,收集整理与

项目有关的信息;再设计作品的内容,并用某种形式(模型、图、

文字)表示出来,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并通过调试、修正完善

自己的作品;最后根据作品制作一份介绍作品的说明书。

2、学生独立活动。学生按括动要求,独立设计自己的作品。及时

地发现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要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选题、设

计内容、制作作品,同时号召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结成活动伙伴共

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

3、交流评价。举行作品展示会.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用

评价表进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计寄送到当地有关节能

部门,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从小为决策服务的意识。

D、调查自己家中的用电量

活动目标:

1、能提出调查家庭用电量的相关具体问题。

2、能设计出与调查问题相对应的记录表,坚持对家中用电量进行

观测和记录。

3、能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

4、能提出自家节约用电或其他能源的措施。

活动过程:

1.提问:你知道自己家中每周用多少度电,每天什么时间用电最

多,什么时间最少吗?

2.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中的用电量,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儿点:

⑴坚持在一周内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查看、记录家中电表的数值。

查看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接触电表、开关等,最好在家长

的帮助下进行。

⑵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统计图,观察一周内用电量的变化。学

生练习如何绘制统计图,并通过分析统计图解释统计结果。

(3)统计家中常用电器的瓦数、使用时间.计算消耗的电量。

3、与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调在结果,比较自己家在本组内属于

用电

多的家庭,还是用电少的家庭。

4、阅读教材第73页资料,说说平时怎样做,才能节约用电,学生

汇报、分析统计结果。

E、小结:

作业: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提出自家节约用电或其他能源

的措施。

板15节约能源

书我国的能源问题

设生活中的能源浪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