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九届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四调(三模)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北省第九届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四调(三模)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北省第九届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四调(三模)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北省第九届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四调(三模)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北省第九届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四调(三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试卷(四)历史一、选择题1.“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材料体现出的传统文化是()A.和而不同 B.无为而治 C.君为臣纲 D.民贵君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臣子“献替可否”,不盲从君主可知,体现的是君臣间的“和而不同”,A项正确;无为而治强调以制度治国,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臣子不盲从君主,与君为臣纲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2.下图所示为东汉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董永孝亲》,“永父”手拄鸠杖,安坐鹿车,董永正在劳作,空中飘来一位仙女。西汉刘向《孝子图》载:“(董永)父亡,无以葬。从人贷钱一万……毕将往为(钱主)奴,于路逢一妇人(织女)求为永妻。”据此可知()A.汉代社会生活深受儒学影响B.文艺创作无法反映社会现实C.画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佐证D.董永孝亲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嘉祥武氏祠画像石和刘向《孝子图》对董永孝亲的描绘和记述,均可反映出汉代社会对“孝”的推崇,这体现了儒家道德伦理对汉代社会的深刻影响,A项正确;文艺创作可以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但不是所有文艺创作都以社会教化为目的,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两种史料对董永孝亲的描绘和记述存在明显差异,并非“相佐证”,排除C项;两种史料只是对董永孝亲的描绘和记述存在明显差异,但不可据此判定董永孝亲的事迹不存在,排除D项。故选A项。3.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对中央诸司和地方府州发出政令,指挥其具体执行。安史之乱后,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这体现了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B.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D.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等信息可知,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而安史之乱后,属于下属部门的御史台掌握部分事务,实际上是对尚书省权力的削弱,对君主权力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尚书省权力的削弱,没有体现对三省六部制的破坏,并且也不能形成破坏,A项错误;监察体系不断完善的实质也是君主专制的加强,并且材料主体不是监察体系,而是尚书省权力的削弱,C项错误;根据材料“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可知,御史台是监察机构,没有强调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的信息,D项错误。4.宋朝建筑的显著特征是挑檐,和汉唐时期的沉稳庄重的风格不同,房檐是向上翘起的,非常具有艺术感。这种风格特征能体现出()A.浓厚士族社会气息 B.市民社会的逐渐兴起C.强干弱枝的治国理念 D.理学思想的重大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根据材料“房檐是向上翘起的,非常具有艺术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建筑的显著特征是挑檐,和汉唐时期的沉稳庄重的风格不同,房檐是向上翘起的,非常具有艺术感。这种风格特征能体现出市民社会的逐渐兴起,B项正确;浓厚的士族社会气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排除A项;强干弱枝的治国理念是宋朝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C项;理学思想盛行使得当时的社会思想走向保守,排除D项。故选B项。5.明朝法律对边境关卡的茶贸易有严格规定:“凡犯私茶者与私盐同罪,私茶出境与关隘不讥(查问)者,并论死”。明朝政府实行针对茶叶的不定期的巡视监察制度;让西部边民以马为赋,实行茶马互易。这表明明代()A.重视边疆地区的管辖 B.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C.改善边疆民众的生活 D.推动内地与边疆管理一体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朝法律对边境关卡的茶贸易有严格规定,让西部边民以马为赋,实行茶马互易,这可见明朝重视边疆地区的管辖,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排除B项;材料与边疆民众生活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得不出内地与边疆管理一体化,排除D项。故选A项。6.鸦片战争期间,清宗室耆英在奉天部署海防,提出“严守口岸”“以守为战”的战略防御措施;鸦片战争之后,耆英在江南整军经武,提出“水陆并重”“改革水师定制”“师夷长技”等海防思想。上述材料说明()A.鸦片战争推动晚清制度变革 B.近代海防观念已初步显现C.清廷军事装备深受西方影响 D.洋务派国防实践成效显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期间。该材料讲述鸦片战争前后耆英的海防思想,从材料中“严守口岸”、“水陆并重”、“改革水师定制”、“师夷长技”等信息可看出,在鸦片战争后的海防观念中已经存在现代化战略的要素,B项正确;鸦片战争推动晚清制度变革,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A项;C选项深受西方军事思想影响,与时代不符,排除C项;耆英不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排除D项。故选B项。7.如图是1894年刊登于《伦敦新闻画报》的漫画作品《日本小武士挑战中国巨人》。漫画中,日本武士矮小、机警正挑战强悍勇武的中国巨人,西方人则站在梯子上远远观望。对此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东亚传统政治体系开始遭到破坏 B.西方列强未正确认识中日战局C.洋务运动极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日本侵华得到了列强普遍支持【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西方列强袖手旁观,认为日本是矮小机警的,而中国则是强悍勇武的,这实际上不符合当时中日的实际情况。说明西方列强没有正确认识中日战局,B项正确;东亚传统政治秩序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实际上就已经被破坏,排除A项;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宣告破产,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败使得中国并没有能够提高国际地位,排除C项;图中列强的选择是袖手旁观,并没有普遍支持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8.下表是有关辛亥革命的评价,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出处内容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八年今日》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今日也。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目的尚未达到也192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看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在于国民党没有民众的基础,而只有军队,所以在十三年决心改组国民党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辛亥、北伐与抗战》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的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谘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了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A.不同的评价体现历史的复杂性 B.不同时期的评价切合时代特点C.不同阶级立场的评价完全不同 D.不同史料能综合反映历史全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1938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上述三则史料都切合当时的时代特点,B项正确。评价角度不同,不是体现历史本身的复杂性,而是体现了时代的不同,排除A项;材料的评述不能反映阶级属性,涉及共产党人的占两条,排除C项;材料是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无法得出不同史料能综合反映历史全貌的历史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9.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推行“二五减租”;规定借贷的年利率一般为一分,最高不得超过一分半;取缔杂租、劳役等。这一举措()A.满足了农民基本的经济要求 B.不利于团结地主联合抗日C.缓解抗日民主政权经济困难 D.兼顾了地主和农民的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基本的经济要求是获得土地所有权,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合地主抗日,这是在民族战争的条件下兼顾农民和地主两方面利益v把坚持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恰当地结合起来的政策,D项正确;减租减息政策不仅照顾农民的利益,也照顾了地主的利益,A项不能全面体现减租减息政策的影响,排除A项;减租减息政策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地主的利益,有利于团结地主联合抗日,排除B项;减租减息政策有利于获得地主和农民对抗日民主政权的支持,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与缓解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困难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10.下表为不同时期对“改革开放"概念的表述。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到“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时指出“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很重要”1984年11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A.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决心 B.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C.改变党的工作重心的努力 D.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尝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80至1987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概念的发展完善,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和奋斗轨迹,B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体现了彻底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决心,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党的工作重心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改变,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11.11世纪,诺曼人入侵欧洲后对旧有的土木城堡进行了改造,用砖石垒成墙壁,并对塔楼进行加固。12世纪,城堡结构日益复杂多样,相继发明了闸门、堞眼、瞭望塔、护城河等,城墙也开始增高加厚。欧洲城堡的发展缘于()A.政治权力的分散与斗争 B.城市经济水平持续增长C.有限王权弊端不断凸显 D.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根据材料,城堡改造“用砖石垒成墙壁,并对塔楼进行加固”“发明闸门、堞眼、瞭望塔、护城河等,城墙也开始增高加厚”,这反映了城堡的军事防御功能,这与政治权力的分散与斗争有关,A项正确;城堡的军事防御功能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没有逻辑关联,排除B项;有限王权始于大宪章,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此时民族国家意识尚未觉醒,排除D项。故选A项。12.十五至十七世纪欧洲发生了大规模有组织的猎巫运动,数十万妇女在这场运动中惨遭屠杀。费代里奇认为:猎巫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场有组织的政治活动。它使女性丧失了曾经拥有的共同体权力,被剥夺了在土地、身体、生育等社会再生产领域的自主性。材料反映猎巫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黑死病造成人们的恐慌 B.天主教会加强社会控制C.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需要 D.父权制社会对女性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十五至十七世纪的欧洲。结合所学,十五至十七世纪资本主义快速发展,需要控制女性的生育权保障人口增长以提供充足劳动力,以及将女性划分在家务劳动的家庭区域让她们提供免费劳动,由此构成男女分工的社会,以保障男性从事社会生产工作。而反叛社会分工,体现出独立意识的女性是对权力结构的挑战和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叛逆,被认定为女巫。对女性的控制的需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发酵,因而产生了猎巫运动,C项正确;AB项也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B项;D项从原始社会后期就萌芽了,不能体现特定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13.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廉价政府的践行者,公社取消了两个最大的开支项目,即常备军和国家官吏;消除了官僚特权,一切公职人员都必须是社会的公仆和勤务员,不能拥有特殊权力。”由此可知“廉价政府”()A.有利于劳资联盟革命策略的实现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C.使公职人员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D.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1年(法国)。据本题材料“巴黎公社是廉价政府的践行者,公社取消了两个最大的开支项目,即常备军和国家官吏;消除了官僚特权,一切公职人员都必须是社会的公仆和勤务员,不能拥有特殊权力。”可知,巴黎公社规定了公职人员是公仆和勤务员,说明巴黎公社是为人民服务的、施行廉政的政府,可以使公职人员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C项正确;巴黎公社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并没有建立劳资联盟,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排除B项;巴黎公社把没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部分拉美国家的民族领袖提出摆脱“门罗主义”、建立“大拉丁美洲民族”的倡议。桑地诺提出“只有拉丁美洲民族才能在中美地域开凿运河”和“组织大规模的工人农民合作社”;墨西哥领导者提出“国际经济关系多元化”;委内瑞拉领导者提出“石油出口地区多样化”等口号。这些倡议的提出说明()A.拉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B.唯有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C.政治集团化发展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D.争取经济独立是民族解放的重要目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拉丁美洲的国家致力于摆脱门罗主义和其他殖民帝国的控制,因此提出了建立“大拉丁美洲民族”的倡议,“只有拉丁美洲民族才能在中美地域开凿运河”“国际经济关系多元化”“石油出口地区多样化”等口号的提出表明拉美国家深感要实现民族解放,必须要改变经济上对美国等帝国主义的依赖,实现经济独立,发展民族经济,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排除A项;据学知识可知,拉丁美洲在19世纪就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但其经济仍旧存在很大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主要侧重于经济角度,没有涉及政治集团化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15.1961年,苏联以非集团语言出版图书总产量达到4000万册;阿拉伯语图书翻了三倍,西班牙语、印度语和波斯语的图书产量翻了一番,日语、库尔德语和意大利语书籍也大幅增加。这反映出苏联()A.文教事业取得显著成果 B.外交空间得到极大拓展C.文化活动受到冷战影响 D.积极争夺舆论的至高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1961年苏联。材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以非集团语言出版图书总产量增加,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一局面的出现受到冷战的影响,苏联意在拉拢中间地带国家,C项正确;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A项;外交空间的拓展指的是外交关系的建立,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争夺舆论的制高点是是加强宣传的力度,和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6.【古代火器的使用】材料一两宋时期,由于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战争的需要,火药和火器制造成为军事手工业的重要部门。北宋时期的火药以纸等包裹,含硝量、含碳量都比较低,呈膏状,且没有引信,大体上只是一种纵火性、燃烧性兵器。南宋以后,增加了火药中的硝、碳含量,火药从膏状变成固态,同时使用了引信和铁质火药罐,以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的效果,从而使火药由燃烧型转变为爆炸型。北宋时期的火器主要有弓、弩火药箭等,北宋末年,在抗金战争中发明了霹雳炮、震天雷等杀伤力较大的火炮。南宋时火器技术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喷气式火箭和管形火器。——摘编自游彪著《宋史》材料二嘉靖年间,明军缴获了葡萄牙的“佛郎机炮”,此炮有母铳子铳结构,装弹室较大,管壁厚,并装有瞄准器和炮耳。明廷仿制并投入批量生产,装备军队,主要用于北方的墩台城堡,防御蒙古游牧民族南侵。此后几十年,中国初步吸收了欧式火器的优点,融合中国传统火器制造的特点,陆续制出各种作战样式的佛郎机火炮和单兵枪。1618年努尔哈赤在关外兴兵直取抚顺,明军失败,大炮尽丧敌手,明廷受到震撼,此后,通过澳门聘请欧洲铸炮匠师并携来先进的仪器、仪表和生产设备,直接参与火炮铸造,移植造炮技术。崇祯帝即位后用徐光启监制大炮,两个月造出了200门新炮。清兵(1636年前尚称后金)五六万人于1626年在宁远城下曾遭袁崇焕“红夷大炮”轰击,蒙受重创,损兵1.7万。——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火器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宋代和明代在火器发展方面的变化并分析原因。【答案】(1)在战争中不断改进;火药研制与火器发明互相推进;火器类型从燃烧型向爆炸型转变;火器种类增多并出现管形火器等。(回答三个要点即可)(2)从自主研发,不断改进到在吸收西方先进火器制造和使用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军事技术的革新。原因:民族政权的并立;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和西学东渐局面出现;中国火药火器生产技术由领先世界趋于落后西方。(回答两个要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北宋末年,在抗金战争中发明了霹雳炮、震天雷等杀伤力较大的火炮”可知,在战争中不断改进;据材料“南宋以后,增加了火药中的硝、碳含量,火药从膏状变成固态,同时使用了引信和铁质火药罐,以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的效果,从而使火药由燃烧型转变为爆炸型”可知,火药研制与火器发明互相推进;据材料“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的效果,从而使火药由燃烧型转变为爆炸型”可知,火器类型从燃烧型向爆炸型转变;据材料“抗金战争中发明了霹雳炮、震天雷等杀伤力较大的火炮。南宋时火器技术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喷气式火箭和管形火器”可知,火器种类增多并出现管形火器等。【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变化:据材料“两宋时期,由于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战争的需要,火药和火器制造成为军事手工业的重要部门”“明军缴获了葡萄牙的‘佛郎机炮’……明廷仿制并投入批量生产,装备军队”可知,从自主研发,不断改进到在吸收西方先进火器制造和使用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军事技术的革新。原因:据材料“主要用于北方的墩台城堡,防御蒙古游牧民族南侵”“1618年努尔哈赤在关外兴兵直取抚顺”及所学知识可知,民族政权的并立;据材料“中国初步吸收了欧式火器的优点,融合中国传统火器制造的特点,陆续制出各种作战样式的佛郎机火炮和单兵枪”可知,科学技术的进步;据材料“明军缴获了葡萄牙的‘佛郎机炮’”可知,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和西学东渐局面出现;据材料“通过澳门聘请欧洲铸炮匠师并携来先进的仪器、仪表和生产设备,直接参与火炮铸造,移植造炮技术”可知,中国火药火器生产技术由领先世界趋于落后西方。17.[革命根据地的制度探索]材料一:国民党统治的农村鸦片泛滥,封建迷信盛行。农民受到保甲制度的控制,承受着沉重的地租和赋税。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强调“乡的中心在村,所以村的组织与领导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此后,各根据地的乡村基层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乡村的政权均采用直接选举制度,妇女也有选举权。在此之前,农村成立了贫农会、互助社、少先队、儿童团等组织,但这些组织大多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力量单薄。乡村政权建立后,这些民众团体得到了整合与加强。与此同时,乡村党支部在健全制度、整顿作风、干部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效。材料二:在乡村政权的组织和发动下,许多农民积极分子加入红军、游击队、赤卫队。与此同时,乡村政权还组织了兴修水利的工作,并帮助农民建立互助社、共济社等组织,解决了农民生产与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乡村小学纷纷成立,苏区的儿童入学率大大超过了国民党统治区。鸦片种植与吸食的现象大大减少,许多农民以前供奉家神,“现在换成了马克思及革命先烈像”。——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背景,并概括其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作用。【答案】(1)背景:国民党对乡村管理不当,农民负担沉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重视乡村基层政权建设;农村成立民众团体措施:采用直接选举制度,给予妇女选举权;整合与加强民众团体;建立乡村党支部。(2)作用:有利于党和政府的意志全面贯彻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展了苏区经济,团结了苏区群众;促进苏区教育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工作积极性,适应了苏区革命的需要;是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探索。【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 国民党统治的农村鸦片泛滥,封建迷信盛行。农民受到保甲制度的控制,承受着沉重的地租和赋税”可得出国民党对乡村管理不当,农民负担沉重;据材料一“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可得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重视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据材料一“在此之前,农村成立了贫农会、互助社、少先队、儿童团等组织,但这些组织大多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力量单薄。乡村政权建立后,这些民众团体得到了整合与加强。”可得出农村成立民众团体。第二小问措施,据材料一“ 乡村的政权均采用直接选举制度,妇女也有选举权。”可得出采用直接选举制度,给予妇女选举权;据材料一“乡村政权建立后,这些民众团体得到了整合与加强。”可得出整合与加强民众团体;据材料一“乡村党支部在健全制度、整顿作风、干部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效”可得出建立乡村党支部。【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据材料二“鸦片种植与吸食的现象大大减少,许多农民以前供奉家神,‘现在换成了马克思及革命先烈像’”可得出有利于党和政府的意志全面贯彻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据材料二“ 乡村政权还组织了兴修水利的工作,并帮助农民建立互助社、共济社等组织,解决了农民生产与生活中的许多困难。”可得出发展了苏区经济,团结了苏区群众;据材料一“ 乡村小学纷纷成立,苏区的儿童入学率大大超过了国民党统治区。”可得出促进苏区教育发展;据材料二“ 在乡村政权的组织和发动下,许多农民积极分子加入红军、游击队、赤卫队”“帮助农民建立互助社、共济社等组织”可得出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工作积极性,适应了苏区革命的需要;结合所学可知是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探索。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拉丁语最早只是古罗马拉丁姆地区的方言口语,且没有书面形式。随着罗马帝国版图扩张以后,拉丁语也随之传播到被征服地区,并在这些地区作为通用语流行起来。公元4世纪,作为帝国名义上的官方语言,拉丁语也由此开始进入基督教教会。在此后的1000多年里,拉丁语的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揭示了早期国际通用语的形成演变过程。罗马统治者通过军事征服的方式扩展疆土,将其语言也带到被征服地区,拉丁语作为行政通用语便成为理所当然之选。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展,拉丁语的影响逐步延伸到更高的文化层面,成为宗教领域、科技和学术领域的通用语。文化的传承具有延续性,即便罗马帝国灭亡了,拉丁语的通用语地位仍得以保留下来。材料二16世纪初,英语仍然只是英伦三岛的语言。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正式开启全球扩张模式,英语也随之被带到世界各地。1600年,英国因贸易需求成立东印度公司。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永久定居点——詹姆士城。1788年,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建立殖民点。1840年,英国占领新西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的殖民扩张史就是英语的全球传播史。在上述这些地区,英语逐渐稳定下来并发展出多种变体。截至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覆盖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及土地,标志着英语已经从英伦三岛走向世界,成为一种“日不落的语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亚蓝、刘海涛《国际通用语的发展演变特点与模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拉丁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语和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相同之处。【答案】(1)原因:伴随罗马对外扩张逐渐得以流行;迎合基督教的发展与传播;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通用语。(2)相同之处:都伴随着扩张而发展;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都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