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单元导学

1.语言运用: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意义、用法;以诵读的方式体会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2.思维发展:运用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文章的论证或叙述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下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了解古代诗文中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如对比、用典等,体会这些表现手法在作品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

4.文化传承:学习本单元的经典作品,汲取思想精华,能够立足当代社会,在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与坚守。

1.反复诵读,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辨析几种常见的文言现象。

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文言文,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的大意。

1.理解文言文记叙(论述)的顺序、详略,体会文章精练的语言,品味诗歌中的意境。

2.把握作品内容,体会写作技巧,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诵法、讲授法、讨论法。

《鱼我所欲也》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唐雎不辱使命》写的是唐雎完成使命的经过,赞扬了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精神。

《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词四首》中的《渔家傲·秋思》表现了边关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了作者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满江红》(小住京华)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

本单元的写作“布局谋篇"旨在训练学生,能够根据中心思想、材料特点和文体特征的要求整体规划篇章结构;能够用整体构思把握写作的基本过程,使写作能一气呵成。

《鱼我所欲也》2课时

《唐雎不辱使命》2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

《词四首》4课时

9鱼我所欲也

上课素材

教学方法指导

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

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如“至于”“夫"若夫”等。

3.句首关联词语后面要停顿。如“若夫"而”“然则"故”“是故"等。

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5.“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

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官名等后面要停顿。

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死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

1.语言运用: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思维发展:疏通文义,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审美鉴赏:品味散文《孟子》的语言特色。

4.文化传承: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抓住文章的主要论点,理解全篇内容。

2.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梳理论证思路。

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体会其语言特色。

讨论交流法、诵读法。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陈毅的《梅岭三章》里有诗句“取义成仁今日事”,其中的“取义成仁”借用了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的。“舍生取义”是什么意思?孟子在文中是如何阐述的?让我们一起到《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去寻求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主张“施仁政"民贵君轻”“行王道"性本善”;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2.生难字词

(1)字音

故不为苟得也(wéi)(ɡǒu)_死亦我所恶(wù)

乡为身死而不受(xiàng)一箪食(dān)

一豆羹(gēng)蹴尔而与之(cù)

(2)词义

【恶】讨厌,憎恨。

【患】祸患,灾难。

【丧】丧失。

【已】停止。

【如使】假如,假使。

【万钟】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本心】本性。文中指人的羞恶之心。

(3)通假字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

(4)一词多义

①与

②而

③则

④为

⑤之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朗读指导。

先听录音正音、划分节奏;接着默读,理解文意;再大声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注意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1)学生活动:

①结合注释,串译课文。

②小组讨论有疑问的地方,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③班级集中讨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④抽查学生串译课文。

(2)师生共同梳理重点句子的翻译。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点拨: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点拨: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点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点拨: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点拨: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食物),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会轻视而不愿意接受。

⑥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点拨: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⑦此之谓失其本心。

点拨: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3.翻译全文。

(生自主翻译全文)

(1)抽查学生翻译。

(2)师指导并点拨。

四、熟读课文梳理文章层次

(一)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点拨: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道义的价值也不同。道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道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中“所欲"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点拨: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的、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

3.“故患有所不辟"中的“患”指什么?

点拨:指祸患、灾难,如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指什么?

点拨: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5.“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点拨:“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二)理清课文第一段的层次并简要概括大意。

点拨: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类比,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到“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先从正面来讲,又从反面来申述。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其实人人都有羞恶之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2课时

一、检查背诵导入新课

1.生齐背课文。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文章大意,同学们已经能流利地背诵全文。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从细节处探究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文章的主旨。

二、精读课文梳理论证思路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来的?

点拨: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类比引出来的。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点拨:在第1段里,作者用类比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3.梳理论证思路。

阅读教材P49课后习题第一题,将图表补充完整,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点拨:

―→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

三、品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第1段结尾“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和文章最后一句“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各指什么?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点拨:“本心”指的是“人的羞恶之心”,“是心”指的是“这种心”,其义和“本心”相同。

第1段结尾的这句话是说贤者会保持与生俱来的“羞恶之心”,不让它丢失;相反,“失其本心”正是丢失了“羞恶之心"。这种观点正是孟子“性善论”的体现。

师补充:

课件出示: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四心)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行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孟子把四心作为完美人格心性的起码价值尺度,认为假如没有同情恻隐之心、羞恶知耻之心、礼敬谦让之心、褒是伐非之心,那他就是一个心性有缺陷的人,一个麻木的人,一个不合格的人。

2.既然“箪食”“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

点拨:因为是用“呼尔"蹴尔”的方式给予的,这种行为是轻视,是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在“生"面前,尊严更重要。也与前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相呼应。

3.“万钟"指的是什么?“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指的是什么?“万钟"和“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之间是什么关系?

点拨:“万钟"指的是利益;“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指的是权力、美色、虚荣,也就是欲望。利益是欲望的折射,满足欲望是追求利益的目的。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运用了今昔对比,作用是什么?

点拨:写出了一些人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本心,词锋针对仕宦之徒。也与前文中的“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相呼应,说明这些人已经失去了本心。

5.概括文章主旨。

点拨:本文运用事实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应该以“义”为重,不要失去“本心"。

四、赏析语言分析论证方法

1.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点拨:(1)类比论证。运用鱼和熊掌与生和义的类比,论证要舍生取义。(2)举例论证。用贫贱不受嗟来之食和受厚禄也要讲礼义的事实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3)道理论证。“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是故所欲有甚至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论证了“义"比“生”更珍贵的道理。(4)对比论证。把“不食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对比,论证了舍生取义的可贵,见利忘义的可耻。

2.在说理的过程中,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点拨:(1)比喻。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用舍鱼而取熊掌喻指舍生取义,恰当地说明了人们在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2)对比。将“生"和“义”对比,“死"与“不义”对比等。(3)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正确对待“鱼肉"熊掌”的取舍。当两者不可兼得时,应抵制“鱼肉"的诱惑,切忌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2.拓展延伸

请举一个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例子。

点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鱼我所欲也舍生取义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强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10*唐雎不辱使命

上课素材

教学方法指导

1.本文除了用对话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外,文中还体现出哪些艺术特色?

(1)鲜明的对比手法。

①秦王的前倨后恭的态度对比:

使人易地——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

②唐雎的先柔后刚的态度对比:

临危受命——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③秦王与安陵君的性格对比:

秦王(狡诈狂妄、盛气凌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头脑清醒、不卑不亢)愿终守之,弗敢易

(2)衬托手法的使用。

用秦王的狡诈骄横衬托唐雎的果敢与胆识。两个人物,两种性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按三步走。

(1)不看注释,根据自己的文言积累翻译课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结合课文下方注释再译课文。

(3)借助参考书规范译文。

1.语言运用: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2.思维发展:了解时代背景,把握故事情节。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分析人物形象。

3.审美鉴赏: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准确理解隐藏着的“潜台词"。

4.文化传承: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坚守,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文化。

熟练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把握本文对话体的特征,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学习对比与映衬、渲染与烘托等手法的运用。

朗读法、合作讨论法、讲授法。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新课前,我们先来了解“士"的由来。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位“士"的故事,思考“士”的“志向"和“品质”究竟是什么。(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

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期,“士"的范围进一步丰富,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谋士,如荆轲、冯谖(xuān)、苏秦等。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刘向,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2)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

2.生难字词

(1)字音

唐雎(jū)_怫然(fú)_跣(xiǎn)_抢地(qiāng)

韩傀(guī)休祲(jìn)缟素(gǎo)色挠(náo)

(2)词义

【易】交换。

【其】表示祈使语气。

【加惠】施与恩惠。

【岂直】哪里只是。

【伏尸】横尸在地。

【抢】碰,撞。

【必】一定。

【挺】拔。

【色挠】面露胆怯之色。

【谕】明白,懂得。

(3)通假字

故不错意也(“错”同“措")

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

(4)一词多义

使

(5)词类活用

①请广于君(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广、扩充)

②轻寡人与(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③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④伏尸百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⑤流血千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⑥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三、加强诵读理解文意

1.默读,标示字音。

2.朗读,读准字音。

3.范读,听清停顿。

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4.齐读,做到准确流利。

5.译读,做到正确流畅。

(1)小组合作,组长组织:最擅长朗读的读文句,其他同学轮流翻译,难句做上记号,组长负责收集难句。

(2)全班集体解决难句翻译。

①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②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希望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③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

④伏尸二人,流血五步。(让两人的尸体倒下,使血流五步远。)

(3)同桌间依次译读课文。

四、释题解题了解背景

1.解题:“辱”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

点拨:“辱"指辱没、辜负。题目的意思是:唐雎没有辜负使命,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2.你认为唐雎是在什么状态下出使秦国的?

速读,勾画出能影射故事中历史背景的语句。

点拨:①秦灭韩亡魏;②专诸之刺王僚、聂政之刺韩傀、要离之刺庆忌。

补充助读资料,了解历史背景。

课件出示:

助读资料一:

《史记·刺客列传》:“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助读资料二:

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助读资料三:

《荆轲刺秦王》:面对荆轲锋利的匕首,猝然之间,秦王“还柱而走"以手共搏之”。

助读资料四:

《史记·魏世家》载“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秦昭襄王,赢稷),令兵先臣出’"。历史上的唐雎是魏国一位纵横捭阖、巧舌如簧的策士。

3.不辱使命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不辱使命”的原因:

①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敢于斗争。

②讲究说话的技巧,回避秦王的问题,始终以凛然的正气压倒对方,迫使秦王放弃换地的想法。

五、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朗读,概括故事情节。(学生复述,检查对内容的理解)

点拨:课文写的是秦王嬴政向安陵君挑衅,以换地为名想挑起战争。安陵君的大臣唐雎出使秦国,表示愿意牺牲自己来刺杀秦王嬴政,终于使秦王嬴政屈服。

2.故事中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点拨:故事中人物有秦王、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

3.故事中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点拨: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权;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

4.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5.把握情节。

概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点拨:开端:秦王以易地为诱惑,遭拒绝,秦王不悦,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发展:秦王责备安陵君,唐雎据理力争。

高潮:秦王威胁唐雎,唐雎奋起反击。

结局:秦王屈服,唐雎凭自己的胆识与谋略取得了外交胜利。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凶暴的秦王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

2.布置作业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认真阅读课文,尤其是唐雎和秦王舌战的部分,准备分角色朗读。

第2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本文的情节脉络。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探究,看看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

二、角色朗读分析人物

1.《唐雎不辱使命》的交锋过程确实精彩,其中人物的言行也同样精彩!我们用朗读读出人物的精彩吧。

请同学们与同桌搭档,两人一组,选择一段分角色进行朗读,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请学生朗读,同学们评价,老师适时指导,分析人物形象)

2.归纳总结人物形象。

点拨:

秦王(内容)形象分析唐雎(内容)形象分析

第一回合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盛气凌人无理责问咄咄逼人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断然拒绝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第二回合怫然怒。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怒气冲冲骄横狂妄不可一世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有胆有识凛然正气不畏强暴

第三回合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色厉内荏前倨后恭折服秦王誓死卫国

3.深度解读,概括人物形象。

(1)秦王是真心想“易地”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点拨:秦王并非真心想易地,而是意在吞并。从“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从“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语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从秦王被安陵君拒绝后不悦,被唐雎拒绝后发怒,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意图。

(2)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你认为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点拨:秦王没有真的屈服,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唐雎“坐”,是坐下来谈,而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国在军事上的压倒性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3)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点拨: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有“不说”“怫然怒"色挠”三处,这些词语串联起秦王情绪的变化。当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国使者易地的要求后,秦王“不说”,表现出极为不满的情绪。当唐雎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坚决表示不易地时,语带讥讽,让秦王侵吞安陵国的野心再一次受到打击,所以秦王“怫然怒”。当唐雎的“士之怒"战胜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秦王“色挠”,神情沮丧,完全失去了唯我独尊的威严。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安陵国君臣坚贞不屈、英勇斗争行为的反映,他从“不说”到“怒”,最后到“色挠”,从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到赔礼道歉,情绪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颇富戏剧性。

(4)概括秦王和唐雎的性格特点。

点拨: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贪得无厌、外强中干。

唐雎:从容镇定、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正气凛然。

4.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三个人的例子有什么共同点?有何作用?

点拨:这三个人的事迹都是“士之怒"的例子,与秦王的“天子之怒”针锋相对,毫不示弱。其作用是说明“士之怒"的厉害,同时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并为下文“挺剑而起”的行动作了有力地铺垫。

5.试分析课文第1段中“秦王不说"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点拨:“秦王不说”是故事的开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故事的发展,引出下文唐雎出使秦国的故事。

三、品味语言分析手法

1.品味外交语言。

(1)此次出使秦国,唐雎作为一个使臣可谓是不辱使命。外交使节的才能和个性往往体现在他们出色的外交辞令中,文中唐雎的哪一处辞令最让你折服?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2)唐雎不辱使命,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唐雎外交手段的技巧“巧"在哪里?

点拨:①“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说”,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对此,唐雎先用屈从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然后又说出不肯易地的原因,“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表明并非有意违背秦王的意愿。这一回答,言之有理,言之有“节"。

②“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秦王见目的达不到,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而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

③“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不会轻易屈服。以行证言,才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为,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实在性和尖锐性,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

2.分析艺术手法。

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点拨:对比与映衬、渲染与烘托。

由于文章始终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人物语言和行为遵循“刺激—反应"的模式平行而下,自然形成了对比,造成了映衬互见的效果,如围绕“易地”问题,秦王的欲求与安陵君的坚守,秦王的无理狡辩与唐雎的据理抗争。在意志较量方面,则有“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的对垒: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唐雎的“未尝闻”;唐雎所说的“布衣之怒”,秦王归之于“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一个拒绝回答,非常傲慢;一个丑化描述,极为轻蔑。这样,人物形象对比鲜明,相互衬托,将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来。

作者为了追求夸张、强化的效果,又多借助人物语言渲染气势、烘托气氛,增强故事的“现场感"。如秦王说“灭韩亡魏”,目的是从气势上压倒对手;唐雎罗列刺客的壮举,也表明了血拼到底的气概。

四、拓展延伸联系现实

1.文中的唐雎是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请你再列举两位这样的英雄,并谈谈他们的精神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点拨: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不畏强暴,勇赴国难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热血男儿奋发图强;又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他变法图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位仁人志士勇往直前。

2.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国家如何才能真正摆脱强国的压迫。

点拨:增强综合国力,众志成城,抵御外侮。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学完本课后,我们认识了不卑不亢、敢于斗争的古代外交家唐雎。言语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一次言语战争的胜利,竟可以免去一国可能要遭受的战争苦难。在生活中,当遇到冲突时,我们也应该多学习运用语言技巧化解冲突,做到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2.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内容。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_唐雎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文章以记言为主,言辞颇有深意,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读。本文虽然某些文字有一定难度,但是由于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积累,所以教学设计时,在疏通文意这个环节上我采取了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的方法。现在看来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妥当的。

11送东阳马生序

上课素材

素材积累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晚年写的一篇劝学文章,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这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古人有所谓“赠言”,到了唐代,赠言才成为一种文体,叫作“序”。但它和“序言"不同。

“序”是一种文体。“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等。宋濂写下这篇赠序,结合自己的实践说明“为学之难”,勉励马生勤苦学习。这篇赠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因而写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辞流畅,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1.语言运用: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2.思维发展: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把握赠序的文体特点。

3.审美鉴赏: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4.文化传承:学习作者勤勉治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培养正确的苦乐观,珍惜当下,努力学习。

反复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体会本文“劝学"的主旨。

反复诵读,把握主题,领会其现实意义;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诵读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那么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看年作者是如何苦中作乐,走向成功的。(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2)文体知识

关于“序":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本文是一篇赠序,序是“赠言”的意思。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赠序始于唐朝,一般是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3)背景链接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皇帝,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2.生难字词

(1)字音

嗜学(shì)_俟(sì)_谒(yè)_容臭(xiù)

裘葛(gé)加冠(ɡuān)叱咄(duō)负箧(qiè)

曳屣(xǐ)皲裂(jūn)媵人(yìng)烨然(yè)

缊袍(yùn)廪(lǐn)冻馁(něi)耄老(mào)

(2)词义

【致】得到。

【假借】借。

【走】跑。

【逾约】超过约定期限。

【以是】因此。

【趋】快步走。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填】挤满。

【援】引、提出。

【叱咄】训斥,呵责。

【复】回答,答复。文中是辩解的意思。

【俟】等待。

【和】暖。

【缀】跟随。

【廪稍】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

【遗】给予,赠送。

【馁】饥饿。

【谒】拜见。

【诋】诋毁,毁谤。

(3)通假字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③与之论辨(“辨"同“辩”,辩驳)

(4)一词多义

①以

②至

③患

④之

⑤故

⑥道

⑦质

⑧色

⑨而

(5)词类活用

①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②主人日再食(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③无鲜肥滋味之享(形容词用作名词,新鲜肥美的食物)

④手自笔录(名词用作状语,用手)(名词用作状语,用笔)

⑤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破旧的衣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指导。

自由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主翻译课文,由组长主持,组内讨论解决翻译中组员遇到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全班报告,进而展开集体讨论。

(2)落实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无从致书以观(无从:没有办法。致:得到)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每:时常。假借:同义词连用,可译为“借")

③益慕圣贤之道(道:学说)

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往)

⑤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欣悦:高兴。请:请教)

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支:同“肢”。汤:热水。乃:才)

⑦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绣:绣花的衣服)

⑧假诸人而后见也(假:借。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3)教师指名翻译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4)疏通文意,注意重点句翻译。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点拨:抄写完毕,(就)跑去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点拨: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点拨:又忧虑不能与学问渊博的老师和有名望的先生交流,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点拨: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⑤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点拨: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点拨: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儿不羡慕他们。

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点拨: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点拨:第一部分(第1~2段):写自己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

第二部分(第3段):写当前住在太学里的学生们的优越的学习条件。

第三部分(第4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前两段。

第2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学生齐背课文前两段。

2.导入新课。

师:经过上节课对本课字词、句子的理解,对文意的疏通,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感受到了宋濂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这节课我们将从内容理解、文章主旨、表现手法等方面来探究这篇文章。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点拨:宋濂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①求书之难。这是由于“家贫"造成的困难。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②求师之难。宋濂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这一困难;③生活之苦。宋濂历尽苦寒,穿破衣吃粗食,但他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克服这一困难。

2.作者求学过程虽历经磨难,但他仍然很“知足”。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哪些方面是“知足"的。

点拨:作者在吃穿住等方面很“知足”,只要吃饱、穿暖,有房子住就行。

3.大家对作者不在乎物质享受,只追求精神愉悦的做法有何感想?

点拨:作者满足于学习带来的单纯的快乐,不因为物质条件的欠缺而自卑,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珍惜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激发自己对学习的热情,认识怎样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4.本文的写作原因及目的是什么?

点拨:原因有两点:一是马生得到同辈的赞赏,是位“善学者";二是同乡之谊。目的是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学习。

三、把握内容分析写法

1.作者当年求学之路和太学生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由此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点拨:

作者太学生

吃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日有廪稍之供

穿缊袍敝衣处其间岁有裘葛之遗

住寓逆旅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行行深山巨谷中无奔走之劳

师未尝稍降辞色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

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结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2.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你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点拨:(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和“弗之怠"对比,可看出作者得书之难,抄书之苦。

(2)老师的“叱咄”和作者的“色愈恭,礼愈至"对比,可看出作者从师态度的虔诚。

(3)“同舍生”的华丽服装和作者的“缊袍敝衣"对比,作者求学时的条件和当今太学生的条件对比,看出作者读书生活的艰苦,从而突出作者“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说明作者追求的是精神的富足。

好处:这些对比突出了作者求学生活的“勤且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文中其实还有一处对比,宋濂将自己幼时学习的艰辛与当今太学生求学的幸福作对比,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呢?

点拨:劝告太学生们要珍惜当下,勤勉学习。

4.如果把那时的求学与如今二十一世纪的求学作对比,你有什么感受?

点拨:当今时代的我们,生活富足,条件优渥,更要珍惜当下,勤勉学习,遇到艰苦也绝不磨灭学习的斗志。

5.学习完本文,相信你心中一定有许多启发与感受,如果你有一个机会能对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进行演讲,你会劝告他们什么呢?

点拨:(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请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本文还有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可以探讨,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小组内自由讨论,并表达分享。

1.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话作答)

点拨: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宋濂在乡之先达面前毕恭毕敬,你如何看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的这种尊师方式?

点拨:首先学习古代文人求学的谦卑态度,虚心求教,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当遭到批评时,要勇于承认不足,不要频频地找客观理由。但同时,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我们要尊师,但不是畏师。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课文中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2.拓展延伸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求学之路上都会有一些经验与好的做法,愿意分享给他人也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且会受到他人尊重。如果你应邀完成一篇《送七年级某生序》,你会怎样构写你的求学经历以勉励这位七年级某生呢?

请大胆畅所欲言,白话文或文言文创作均可,字数不限。

3.布置作业

(1)搜集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

点拨: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画荻教子。

(2)完成本节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对比,作者在对比中突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吃的方面,“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与“日有廪稍之供"对比;穿的方面,“缊袍敝衣”与“裘葛之遗"对比;读书方面,“行深山巨谷中”与“坐大厦之下诵诗书"对比……这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对比,在对比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说在教学重点上有所突破。

12词四首

上课素材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抑扬交替)、铺陈描写、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1.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2.思维发展:在把握大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

3.审美鉴赏:了解词作在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体会词作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4.文化传承:领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词人的爱国热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把握四首词作大意,熟读成诵;体会词作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感受豪放派词作的艺术风格。

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词作的思想内涵,学习从语言的角度品析本词的意境;学习欣赏本词运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小组探究法。

第1课时

渔家傲·秋思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令我们动容的爱国志士,他们有的不畏艰苦为国戍守边关,有的虽两鬓微霜却仍渴望为国效力。他们将豪情诉诸文字,留下不朽的名篇。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豪放派的词作?(学生自由回答)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也是豪放派的词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其中的魅力吧。(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追溯背景

1.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工于诗文,语言精练畅达。其散文鲜明刚健,有丰富的政治内容。词作现存不多,其中,《渔家傲·秋思》写边塞风光,苍凉悲壮。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写作背景

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宋仁宗即位后益加明显,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承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他到任后,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

三、诵词——读出一点诗词的韵味

1.生自由诵读,读准字音,读懂诗意。

2.请生范读,读准节奏。

3.齐读,读出情感。

四、赏“异”——品出一点诗词的深意

如果让你用一个字评价范仲淹笔下的边塞秋景,你会用哪个字——“异"。今天,就让我们细细品读词句,感受秋思之“异”。

(一)身临其境赏“异"景

引导问题一:请小组合作,赏读全词。

1.赏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点拨:秋季来临,大雁南飞避寒,本是大自然的规律,可词人却说它“无留意”,毫无停留、留恋之意,烘托出边地环境的苦寒。大雁不愿停留尚且能南飞,戍边的将士呢,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2.“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连角起"点明当时一种怎样的状况?

点拨:秋风呼啸,羌管悠悠,战马悲鸣,连同着阵阵号角声,点明战火未熄,战事未停的现实。

3.同学们想象一下,“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怎样的意境?

点拨:极目远眺,看见的是莽莽群山,无边无际,狼烟直上,落日西沉,何等壮阔雄浑,正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雄浑壮阔的画面中,却有一座孤城紧闭,雄浑中增添了一份苍凉。

追问:“孤城闭”暗示当时边塞处于什么状况之下?

点拨:暗示戒备森严,敌众我寡,危机四伏。

小结:身处边塞,秋季自然是异常苦寒,连大雁都不愿意停留;边声四起,却伴有连连号角声,硝烟弥漫;长河落日的壮阔中,却有一座孤城紧闭,危机四伏,这都构成了边塞秋季最奇异、独特的风景。

4.“浊酒"燕然未勒”寄寓了哪些情感?

点拨:一杯浊酒与相隔万里的故乡形成鲜明对比,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联系后句,“燕然未勒”,读到的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但功业未成,边患未平,硝烟弥漫,危机重重,这都凝聚成浓浓的悲与忧,也都融化在那一杯浊酒之中。

5.“羌管”有何作用?

点拨:边塞特有的乐器,声音悲戚。月色如霜,寒霜满地,是谁吹响了这如泣如诉的羌管?渲染出浓郁的忧愁与悲伤。

(二)咬文嚼字品“异"情

引导问题二:请品读下片,选择最触动你的一句,体悟词人的情感。

1.“浊酒一杯家万里”。

点拨:“一杯"与“万里”,两个数量词形成鲜明的对比,用悬殊的差别来凸显词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仅仅一杯浊酒是消解不了万里的乡愁。

小结:“浊酒"与李白的“金樽清酒斗十千”对比,突出戍边之辛苦。

联系“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其实“浊酒”也常指家乡土酒,思乡之情更深一层。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点拨:上片赏景,我们已感受到边塞的艰苦,此处的白发与泪,更让人感受到戍边将士之艰辛。这首词,不仅是范仲淹的心声,更蕴含所有征夫的悲苦!充分体现了范仲淹对边塞将士的同情。

小结: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表现了戍边将士的拳拳忧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情。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

此词通过描述词人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

上片写景,下片写情,眼中有景,心中有情,情景交融,刻画出词人情感的差异——词人身处边陲,环境苦寒,欲留不忍,欲归不能,想要建功立业,但却“燕然未勒”,既有对国家的担忧,又有对家乡的思念;既有拳拳报国之心,又有对将士的悲怆同情。种种情感萦绕于怀,悲从中来,只能高歌一曲,为自己,为将士,为家国!

2.拓展延伸

当你读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一封“家书”,如果请你写一封回信,你想说点什么呢?

点拨:感谢你们的付出、你们的浴血奋战,正因为有你们的默默守护,我们才有了和平的未来;你们杀敌报国,护佑祖国山河,称得上是民族的脊梁!

渔家傲·秋思

上片:写景:“秋”(边塞秋景)“异"——萧瑟、荒凉

下片:抒情:“思”(戍边将士)“泪"——思家忧国、壮志难酬

意境:苍凉悲壮、沉郁雄浑

第2课时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学无比璀璨。说起中国文学,不得不说古代文学;说起古代文学,不得不说唐诗宋词元曲;说起宋词,不得不说苏轼;说起苏轼,必说豪放词;说起豪放词,定说《江城子·密州出猎》。因为它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它。(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追溯背景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词人。其诗、词、赋、散文均有极高成就,且擅长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由于政见不合,苏轼连续上书反对王安石新法。见无效果,苏轼自请外任。先在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1074),又从杭州来到密州任知州。

他虽在地方任官,却一直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便大用于世。熙宁八年(1075)冬,密州久旱,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时任知州的苏轼到常山祈雨。回来的路上,与同僚们在铁沟举行习射打猎,随后写了这首词,抒发自己的志向。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字音。

右擎苍(qíng)锦帽貂裘(qiú)鬓微霜(bì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

(2)千骑卷平冈(一人一马的合称)

(3)会挽雕弓如满月(终将)

3.诵读本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合作与探究

1.再次朗诵这首词,注意字音、节奏、气势。

2.理解这首词的大意,体会词的情感。

点拨: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帽,穿上貂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

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作者一定会用尽力气拉满雕弓,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3.深层探究:词的上片描绘的是什么内容?下片抒发了什么感情?

点拨:上片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下片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4.上片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点拨:上片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词人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片抒情作了铺垫。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感

1.“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它们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

点拨:“亲射虎”,词人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冯唐”,词人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这几个典故,都表现了词人为国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点拨: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词人想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他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重用的愿望。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

时值当下,我们中学生更应该学习苏轼的这种为国、为民效力的壮志雄心。无论是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不断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位中国文人的品行与操守。文字是有限的,但精神是无穷的。苏轼的品格、气度、精神就如赤壁下的长江水奔流不息,永远养育着一代代炎黄子孙。

2.拓展延伸

一首豪放词,一幅壮阔画,一杯酣畅酒,一腔报国心。继《江城子·密州出猎》之后,苏轼还写了许多经典之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找出来,和同学一起读一读。

3.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江城子·密州出猎》。

(2)搜集苏轼的其他诗词,品一品、读一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上片:太守出猎——狂

下片:立志报国——豪

第3课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一代伟人毛泽东最欣赏的词人;骁勇善战,斩获外号“大青兕";与苏轼双峰对峙,各具风流;非要替陆游盖大房子;名字和一代战神霍去病神似。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辛弃疾。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他写的一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起走进一代天骄辛弃疾的璀璨人生!(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追溯背景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政策进行揭露和批判。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2.写作背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他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

三、读词品词韵

1.学习诗词,讲究诵读,沉浸其中,才能悟出真味。请同学们齐读本词,要求读准字音并关注易错字。(老师看是否有读错,正音,加点标注易错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dì)卢/飞快,弓如/霹雳/弦(xián)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本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点拨: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下片抒发情怀,最后一句充满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四、赏词,品词之“壮”

同学们,全词是围绕题目中哪个字展开的?

“壮"是本词的文眼,请结合词的内容具体分析“壮”体现在何处?

借助课下注释,边读边品,结合具体词作,发挥想象,描绘画面来说明理由,也可谈谈其他的理解。

1.想到“雄壮"

(1)读“梦回吹角连营”——我仿佛听到:清晨,一声嘹亮的号角划破阴沉的天空。一座座连绵如山的军营外,将士们整装待发,他们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他们的盔甲和兵器寒光凛凛。这个场景何等雄壮。

(2)豪壮——军营生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战士们分食着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雄壮的塞外战歌。官兵们同甘共苦,为战斗做准备,而鼓舞士气的悲壮乐曲更加激励着将士们,整个军营何等壮观!

“沙场秋点兵”——在辽阔的战场上,秋高气爽,兵壮马肥,主帅开始检阅军队,军旗猎猎,士气高昂,整装待发,何等威风!此句将战前的准备与恢弘气势渲染得极为热烈。

这几句,从分食牛肉、演奏战歌、检阅军队具体描绘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

(3)壮烈——战斗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绘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英雄身骑的卢般的骏马,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将士们万箭齐发,声如霹雳,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情景,使人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表现了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英勇气概。

(4)雄心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味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词人看到大功告成,从而发出愉快的欢呼声,连调子也是轻松而又大气磅礴的,使词的感情上升到最高点。

2.读懂“悲壮"

(1)读出“醉里挑灯看剑”中“醉"字和“梦”字蕴含的无奈和心酸。

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从这两句我们读出了一位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蒙眬中,也不忘将灯拨亮,不是抚琴,不是唱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灯下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因为只有宝剑是自己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可见词人想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师联系诗人李白、柳宗元、苏轼等郁郁不得志时的诗句点拨理解)

小结:人被闲置,剑也落寞,“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反观这首词,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报国欲死无战场。一个醉里,几番梦回,一句可怜白发生,一个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跃然词里。

让我们带上满腔的激情再来齐诵这首词。

(2)“可怜白发生”,你读出了什么?听出了什么?

赏析:“可怜"这一切,只是梦中的回想,走出幻想,走出梦境,仍然是壮志难酬,仍然是一事无成,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

何等悲愤!何等苍凉!

结句感情从刚才的豪壮中陡然跌落,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

这首词记叙了词人醉里挑灯看剑所引发的关于军中生活和战斗场景的回忆,刻画了一位忠勇的将军形象,表现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2.布置作业

(1)背诵学过的辛弃疾词作。

(2)读梁衡《把栏杆拍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第4课时

满江红(小住京华)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女子,她被称为“历史上最豪气的女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巾帼不让须眉,冲破家庭束缚,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寻找民族振兴的方法,她就是秋瑾,今天我们就通过她的词《满江红》(小住京华)来领略她的豪气。(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追溯背景

1.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中国民主革命烈士。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出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先后加入光复会和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备浙皖两省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捕,坚贞不屈,就义于绍兴方轩亭口。

2.写作背景

秋瑾嫁给王廷钧,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追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满江红》(小住京华)是秋瑾写于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于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她便东渡日本留学。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知词韵

1.听录音感悟词韵。

2.学生自读,把握节奏、注意停顿。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