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共72张)+讲义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1页
文言文阅读 (共72张)+讲义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2页
文言文阅读 (共72张)+讲义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3页
文言文阅读 (共72张)+讲义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4页
文言文阅读 (共72张)+讲义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共72张)+讲义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考情分析

年份卷别出处选材聚焦

2023新课标Ⅱ材料一:《韩非子·难一》材料二:《孔丛子·答问》两则材料聚焦孔子称赞赵襄子善赏一事,展现了儒、法两家的论辩交锋。

新课标Ⅱ材料一:《百战奇略》(军事理论专著)材料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军事问题言论辑录)两则材料聚焦“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分析符坚失败的原因。

2022新高考Ⅰ《战国策·魏策三》(国别体史书)孟尝君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勇担使命,游说赵、燕两国助魏抗秦。

新高考Ⅱ《东观汉记》(纪传体断代史)吴汉骁点善战,屡立战功,爵位高但谦恭俭朴。

年份卷别出处选材聚焦

2021新高考Ⅰ《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唐太宗虚心采纳谏言,在减轻徭、选用廉吏、赏罚有度等方面均有政绩。

新高考Ⅱ《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祖逖年少有志,与将士同甘共苦,取得战绩。他鼓励、督责农业生产,发展边境贸易。

2020新高考Ⅰ《明史·左光斗传》左光斗为官正直,因弹劾魏忠贤而遭受陷害。

新高考Ⅱ《明史·海瑞传》海瑞为官清廉,正直。详写了他“死谏”的情形和去世后百姓悼念的盛况。

命题趋势

(1)试题考点及考查形式稳中有变。文言词语理解题的考查内容由以往的单纯的文化常识变为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并重。文言文断句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命题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会越来越强。

(2)重视教材,教考衔接。命题重视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覆盖了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而且试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都有意识地关联教材内容加大了对教材的考查力度,突出了教考衔接的命题方向。

备考策略

(1)重视基础,回归教材。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要逐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规律,构建文言知识体系。

(2)精研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可将高考文言文文本中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文言句式和文化常识等文言知识进行挖空训练,这是高效利用真题的备考方式。

(3)拓宽视野,扩大阅读面。加强对不同文体、风格、主题选文的研习,兼顾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杂史、别史、诸子散文等多种体裁文言文的训练。

考点解读

考点1

文言断句

一、文言文断句三原则

1.词句意思要通顺

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

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易产生歧义,中间应点断,即“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题型一主观题

2.内容要符合情理

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

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故此句应断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要兼顾古汉语及古代文化知识

示例: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

分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是因为句中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音词“作"为”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应断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二、文言文断句七法

1.体察文意法

文意是断句的基础。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把握文意。即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意思,这个意思大致是用几句话表达出来的,有哪些关键词。断句时可抓住这些关键词,前后连缀。符合整段文字大意且符合语法习惯的,要连缀在一起;连缀在一起不符合整体意思表达的,就要考虑断开。这是基本的断句方法。

2.对话标志法

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等为标志。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之后就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虚词标志法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虚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上下文意贯通,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单音或复音虚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中连词、介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特别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做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后断开。但如果“而”连接了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4.“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点断。如:“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4.动宾短语法

古汉语中,多有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为中心的句子,找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可以区分出独立的分句,明确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5.名词、代词法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语、谓语、宾语,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也可以帮助断句。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等,常见称谓有公、卿、君等。

6.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及某些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疑问句,如“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当然,文言文中还常常会有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找出省略成分,方能正确断句。

7.修辞断句法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以单选题的形式来考查断句属于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一般设置6~8处停顿,难度不大。试题的四个选项中,通常断句位置两两相似,只有一两处不同。作答时,可遵循以下步骤。

题型二客观题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注意断句材料上下文的意思及其句式特点)

第二步:排“同"聚“异”,先易后难。

(先排除相同部分,聚焦不同之处,综合断句标志及文意,突破难点)

第三步: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可用默读法看语意是否通畅)

考点2

文言词语与文化常识

1.扩大官职职权范围

考查某一官职或部门的职责时,添加了不属于它的职责,扩大了职权范围。如把工部和户部的职责混淆。

2.古今地名识别不清

考查古代地理常识时,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识去阐释古代的地理知识,弄错古代地名的说法或范围。如,“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中,“‘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是错误的。

一、古代文化常识题命题八设误

3.弄错官职任、免、辞

考查官职知识时,往往会涉及任、免、辞的文言词。命题人常常将表示任官与升迁的词混为一谈,或改变任、免、辞的说法进行设误。如,“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中,“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是错误的。

4.弄错宗法礼俗等级标准

考查关于宗法、祭祀、礼仪的知识时,将相似的宗法,礼仪内容范围和等级,天子祭祀与诸侯祭祀的等级或牺牲标准混淆在一起。如,“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中,“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姻亲与血亲不同,不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5.混淆名字称谓常识

将古人的字、号用法混淆,将帝王的年号、谥号、庙号的说法以及官职等方面的称谓张冠李戴。如,“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中,“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是错误的,这里的“武”指周武王。

6.混淆考试级别名第

考查科举制度时,往往将科举考试的不同级别及对应名第混淆在一起,迷惑考生。如“‘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为进士,科举会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中,“会试”是错误的,应是“殿试"。

7.打乱典籍对应搭配

考查典籍知识时,将几种不同典籍的信息打乱,随意搭配,让考生难以分辨。如“《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中,“叙事详细"是错误的。

8.增加、减少或错误解释文化常识术语

考查文化常识术语解释时,人为地增加或减少内容,甚至故意解释错误,给考生增加理解上的难度。如,“‘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增加了“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的内容,让考生难以分辨。

对于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除了平时要注意识记积累之外,还要掌握一些推断词语含义的技巧。

1.语境推断法

无论是文化常识还是文言实词,高考几乎不会孤立地考查它们的一般含义,而是结合文本内容去考查,答题时回归文本,深入语境,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其解说的正误。

二、文言词语含义推断“七法”

2.音形推断法

文言文中,如果按照词的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就要考虑通假现象。考生可以用字音相同(相近)或字形相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字,推断出其意义。

3.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有许多句式整齐、结构相似的句子,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反。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来推断出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4.词性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相对固定的,考生可以运用语法知识,根据文言实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来推断其词性,再根据词性推断出其词义。如主语、宾语位置的字(词)一般是名词或代词,谓语位置的字(词)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状语位置的字(词)一般是副词或介宾短语。

5.邻字推断法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两个词性相同、词义相近(同)或相反的实词共同作句子中的某一成分的现象,因此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字(词)的词性和词义来推断出另一个字(词)的词性和词义。

6.成语推断法

成语中含有大量的文言实词,而成语的含义一般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相关成语的意义与用法,来推断出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

7.课文推断法

高考试题中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教材中出现过,其意义和用法一般在教材中可以找到例句。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进行知识迁移,推断出试题中同一文言实词的含义。

考点3

概括分析文本

解答概括分析选择题最简捷的方法就是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落实细节。特别是有关时间、地点、官职、人物行为等方面的细节,应仔细查对原文词句。一般来说,发现差异就找到了问题。从2020年开始,选择题不再由“概括"和“分析”两部分组成,而是“概述"人物在某件事情中的言行表现,涉及事件的性质、过程、结果,人物的看法、主张,作者的议论、评价等,基本上都是对文本某一层次内容的复述。在比对时,注意从下面八个角度展开。

题型一选择题

1.比对时间

命题人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某事,防止时间混乱。

2.比对地点

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

3.比对人物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

4.比对关键词语

命题人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因为故意曲解的词语往往起关键作用,且不易把握,故要认真、细心比对。

5.比对添加内容

比对选项中是否有命题人故意添加的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

6.比对因果关系

比对命题人是否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防止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7.比对范围程度

在对文意的概括过程中,命题人故意增删、替换一些表示范围和程度的词语,造成范围或程度的扩大或缩小。

8.比对概括与分析是否一致

新高考卷在此题的命制上,采用先用一两个短语概括人物事迹或品行,然后举例分析的方式,因此概括和分析是否一致也必须注意。

主观题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传主做的事情,有的要求分析、推断传主做某事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传主某方面的形象特点,有的要求发表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等等。

题型二主观题

主观题答题三步骤

1.明确题干要求,找准答题区间。主观简答题,要明确题干要求分析什么或概括什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答题要求后,找到相应的答题区间。

2.辨清文句意义,找到关键信息。这类题目,也是在考查考生筛选与整合信息的能力,因此,确定答题区间后,要对其划分层次,辨析文句的意义,圈出关键词语或关键句,剔除无关信息,找到答题的关键信息。

3.针对问题,分条规范作答。对圈画出的关键信息要准确翻译并分析整合,转化成答案要点,分条规范作答。

考点6

翻译句子

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把握翻译的标准、原则

1、翻译的基本标准是“信、达、雅”。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表现力。对高考考生而言,更要注重“信”“达"两点。

2、翻译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实在不能直译的地方,再采用意译。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一一对译,单音变双音”。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翻译,主要是对句式、修辞等的翻译。

二、遵循翻译的规范思路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翻译前要瞻前顾后,弄通文意,遵循“句不离段"的原则,根据语境把握句意,包括人物、事件、句内句外的各种关系等。

第二步,由点及面,逐项突破。以词语、句式、句意为核心,先字字对译实词,再分析虚词,然后落实句式。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第三步,通读检查,防止错漏。翻译完成后要通读一遍,看看有没有误译、漏译,是不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有没有语病。

三、掌握翻译的“8字诀"

1.“留”。即保留文言语句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②朝代年号、道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特殊称谓等专有名词,可以保留不译。

2.“换"。①将古代汉语词汇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汇;②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换或古代汉语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换成本字。注意期译要到位,避免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3.“调”。即按照现代双语的习惯,在直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成正常语序,使译文通顺。考生在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状谦后置,翻译时要将状语移到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定的中心语之前。③主请倒装,翻译时要将主谓成分额倒过来。④宾语前置,翻译时要将实语移到动词成介词之后。

4.“删"。即把甸中无实义或不必译出的虚词等删去。

5.“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文言语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考生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通局。在能译时需要补充成分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等。②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介词、关联词等。③数词后面补充量词。④词类活用中的省略部分应补全,比如使动用法就要加“便"让”等词,意动用法就要加“认为"等词。如果句子中的省略成分影响句意的表达,翻译时要加上省略的内容,并用括号括上。词类活用,必须按活用后的意思翻译,不能加括号。

6.“拆”。遇到复合词时。考生要记得它是两个词的组合,要先将其拆开,再逐个翻译,切忌把它当成一个词语来理解。

7.“加"。文言文中有很多单音节词,在翻译时要在该词前成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8.“并”。文言文中有些使用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在翻译时要注意适当合并。

典型例题

[2024届·湖南·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打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廉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整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材料二: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1.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其谋夫A说客B谈天C雕龙D坚白E同异F之流G下至击剑H扛鼎

答案:BDG

解析:本题中画框句的意思是:上到谋士、说客,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之类的人,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根据下文“鸡鸣狗盗之徒"句式可推断,前文在列举“士”的来源时,往往两类并举,故“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为最佳断句方式。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徒,指同一类别的人,与《过秦论》中“迁徙之徒”中的“徒"词义相同。

B.考,指审察、察考,与《石钟山记》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的“考"词义不同。

C.窃,谦辞,私自,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中的“窃"词义相同。

D.区区,指少小,与《孔雀东南飞并序》“感君区区杯”中的“区区"词义不同。

答案:A

解析:A项,《过秦论》中“迁徒之徒”的“徒"指的是“被罚服劳役的人”,词义不同。B项,“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的“考”为“敲击"。C项,“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中的“窃"亦是“私自、私下”。D项,“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为“诚挚的情意"。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及卿相都争相收养各类人才,苏轼认为这样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B.苏轼提倡要使“智、勇、辩、力”四类人才各安其所,这隐含着对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不满。

C.六国拥有土地、军队的绝对优势,却相继为秦所灭,苏辙对此感到奇怪,这是他写作此文的缘由。

D.苏辙认为齐、楚、韩、魏四国应该协助面临敌寇危险的燕、赵,让燕、赵无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二,苏辙主张的是齐、楚、燕、赵四国协助韩、魏,让毗邻秦的韩、魏没有后顾之忧。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2)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答案:(1)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物,被安置在上等的馆舍中的人,数不清有多少。

(2)(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

解析:(1)靡:华丽的。馆:被安置住……馆舍。(2)疆场:边界。背盟败约:违背盟誓、毁弃约定。

5.请联系苏洵《六国论》说说三苏对六国的存灭各持怎样的观点。

答案:①苏洵的观点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②苏轼的观点为: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关键在于是否养“士”。

③苏辙的观点为:六国之所以灭亡,要归咎于当时六国谋士的思虑疏略,见识浅薄,不明了天下的形势。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及卿相,都争相供养人才(来)为自己谋划。上到谋士、说客,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辞的,辩论“坚白"同异”之类的人,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以及鸡鸣狗盗之辈,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那些)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物,被安置在上等的馆舍中的人,数不清有多少。这些都是祸害百姓、危害国家的人,百姓怎么承受得起,国家又怎么受得了呢?

苏子说:这是前代君主所不能避免的事。国家有奸猾之徒,就像鸟兽中有猛禽,昆虫中有毒虫一样。把他们分别处理安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之所以长久存在,而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原因都在这里,不能够不加以省察。

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是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的,都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四种人虽然各不相同,可是从前的帝王却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制度,使他们通过同一途径中出身:夏商周以前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宾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官吏的选拔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出身,从隋唐到现在是由科举考试出身。虽然不完全是这样,但就大多数而言是这样的。六国的君主,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秦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朴实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是六国能略微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材料二: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未曾不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泰国呢?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厚交亲近韩、魏来抵御泰国。泰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文言文阅读——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考情分析

年份卷别出处选材聚焦特点

2023新课标Ⅰ材料一:《韩非子·难一》材料二:《孔丛子·答问》两则材料聚焦孔子称赞赵襄子善赏一事,展现了儒、法两家的论辩交锋。①着眼“立德树人”,内容充满正能量。选文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体现爱国亲民、责任担当等精神,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对青年成长起正面引导作用。②)选文范围不断扩大,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新高考文言文选文由传统的人物传记体转向纪事本末体再转向纪传体、国别体、诸子散文、军事理论论文等,选材突破性强,凸显了命题的创新性。同时,文本的表达方式也由侧重记叙转向记叙与议论相结合,更加灵活多样。③文本内容相对集中,或围绕某一中心人物展开,或围绕某一中心事件或话题展开,多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文言文。④形式更加灵活,既有单一文本,也有双文本。

新课标Ⅱ材料一:《百战奇略》(军事理论专著)材料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军事问题言论辑录)两则材料聚焦“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分析符坚失败的原因。

2022新高考Ⅰ《战国策·魏策三》(国别体史书)孟尝君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勇担使命,游说赵、燕两国助魏抗秦。

新高考Ⅱ《东观汉记》(纪传体断代史)吴汉骁点善战,屡立战功,爵位高但谦恭俭朴。

2021新高考Ⅰ《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唐太宗虚心采纳谏言,在减轻徭、选用廉吏、赏罚有度等方面均有政绩。

新高考Ⅱ《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祖逖年少有志,与将士同甘共苦,取得战绩。他鼓励、督责农业生产,发展边境贸易。

2020新高考Ⅰ《明史·左光斗传》左光斗为官正直,因弹劾魏忠贤而遭受陷害。

新高考Ⅱ《明史·海瑞传》海瑞为官清廉,正直。详写了他“死谏”的情形和去世后百姓悼念的盛况。

命题趋势

(1)试题考点及考查形式稳中有变。文言词语理解题的考查内容由以往的单纯的文化常识变为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并重。文言文断句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命题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会越来越强。

(2)重视教材,教考衔接。命题重视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覆盖了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而且试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都有意识地关联教材内容加大了对教材的考查力度,突出了教考衔接的命题方向。

备考策略

(1)重视基础,回归教材。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要逐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规律,构建文言知识体系。

(2)精研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可将高考文言文文本中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文言句式和文化常识等文言知识进行挖空训练,这是高效利用真题的备考方式。

(3)拓宽视野,扩大阅读面。加强对不同文体、风格、主题选文的研习,兼顾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杂史、别史、诸子散文等多种体裁文言文的训练。

考点解读

考点1文言断句

题型一主观题

一、文言文断句三原则

1.词句意思要通顺

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

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易产生歧义,中间应点断,即“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2.内容要符合情理

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

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故此句应断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要兼顾古汉语及古代文化知识

示例: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

分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是因为句中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音词“作"为”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应断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二、文言文断句七法

1.体察文意法

文意是断句的基础。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把握文意。即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意思,这个意思大致是用几句话表达出来的,有哪些关键词。断句时可抓住这些关键词,前后连缀。符合整段文字大意且符合语法习惯的,要连缀在一起;连缀在一起不符合整体意思表达的,就要考虑断开。这是基本的断句方法。

2.对话标志法

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等为标志。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之后就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虚词标志法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虚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上下文意贯通,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单音或复音虚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中连词、介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特别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做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后断开。但如果“而”连接了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4.“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点断。如:“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4.动宾短语法

古汉语中,多有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为中心的句子,找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可以区分出独立的分句,明确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5.名词、代词法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语、谓语、宾语,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也可以帮助断句。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等,常见称谓有公、卿、君等。

6.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及某些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疑问句,如“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当然,文言文中还常常会有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找出省略成分,方能正确断句。

7.修辞断句法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题型二选择题

2021年、2022年新高考两套卷都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断句。这属于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一般设置6~8处停顿,难度不大。试题的四个选项中,通常断句位置两两相似,只有一两处不同。作答时,可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

(注意断句材料上下文的意思及其句式特点)

第二步:排“同"聚“异”,先易后难。

(先排除相同部分,聚焦不同之处,综合断句标志及文意,突破难点)

第三步: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可用默读法看语意是否通畅)

考点2文言词语与古代文化常识

一、古代文化常识题命题八设误

1.扩大官职职权范围

考查某一官职或部门的职责时,添加了不属于它的职责,扩大了职权范围。如把工部和户部的职责混淆。

2.古今地名识别不清

考查古代地理常识时,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识去阐释古代的地理知识,弄错古代地名的说法或范围。如,“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中,“‘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是错误的。

3.弄错官职任、免、辞

考查官职知识时,往往会涉及任、免、辞的文言词。命题人常常将表示任官与升迁的词混为一谈,或改变任、免、辞的说法进行设误。如,“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中,“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是错误的。

4.弄错宗法礼俗等级标准

考查关于宗法、祭祀、礼仪的知识时,将相似的宗法,礼仪内容范围和等级,天子祭祀与诸侯祭祀的等级或牺牲标准混淆在一起。如,“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中,“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姻亲与血亲不同,不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5.混淆名字称谓常识

将古人的字、号用法混淆,将帝王的年号、谥号、庙号的说法以及官职等方面的称谓张冠李戴。如,“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中,“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是错误的,这里的“武”指周武王。

6.混淆考试级别名第

考查科举制度时,往往将科举考试的不同级别及对应名第混淆在一起,迷惑考生。如“‘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为进士,科举会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中,“会试”是错误的,应是“殿试"。

7.打乱典籍对应搭配

考查典籍知识时,将几种不同典籍的信息打乱,随意搭配,让考生难以分辨。如“《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中,“叙事详细"是错误的。

8.增加、减少或错误解释文化常识术语

考查文化常识术语解释时,人为地增加或减少内容,甚至故意解释错误,给考生增加理解上的难度。如,“‘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增加了“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的内容,让考生难以分辨。

二、文言词语含义推断“七法”

对于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除了平时要注意识记积累之外,还要掌握一些推断词语含义的技巧。

1.语境推断法

无论是文化常识还是文言实词,高考几乎不会孤立地考查它们的一般含义,而是结合文本内容去考查,答题时回归文本,深入语境,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其解说的正误。

2.音形推断法

文言文中,如果按照词的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就要考虑通假现象。考生可以用字音相同(相近)或字形相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字,推断出其意义。

3.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有许多句式整齐、结构相似的句子,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反。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来推断出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4.词性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相对固定的,考生可以运用语法知识,根据文言实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来推断其词性,再根据词性推断出其词义。如主语、宾语位置的字(词)一般是名词或代词,谓语位置的字(词)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状语位置的字(词)一般是副词或介宾短语。

5.邻字推断法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两个词性相同、词义相近(同)或相反的实词共同作句子中的某一成分的现象,因此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字(词)的词性和词义来推断出另一个字(词)的词性和词义。

6.成语推断法

成语中含有大量的文言实词,而成语的含义一般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相关成语的意义与用法,来推断出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

7.课文推断法

高考试题中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教材中出现过,其意义和用法一般在教材中可以找到例句。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进行知识迁移,推断出试题中同一文言实词的含义。

考点3概括分析文本

题型一选择题

解答概括分析选择题最简捷的方法就是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落实细节。特别是有关时间、地点、官职、人物行为等方面的细节,应仔细查对原文词句。一般来说,发现差异就找到了问题。从2020年开始,选择题不再由“概括"和“分析”两部分组成,而是“概述"人物在某件事情中的言行表现,涉及事件的性质、过程、结果,人物的看法、主张,作者的议论、评价等,基本上都是对文本某一层次内容的复述。在比对时,注意从下面八个角度展开。

1.比对时间

命题人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某事,防止时间混乱。

2.比对地点

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

3.比对人物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

4.比对关键词语

命题人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因为故意曲解的词语往往起关键作用,且不易把握,故要认真、细心比对。

5.比对添加内容

比对选项中是否有命题人故意添加的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

6.比对因果关系

比对命题人是否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防止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7.比对范围程度

在对文意的概括过程中,命题人故意增删、替换一些表示范围和程度的词语,造成范围或程度的扩大或缩小。

8.比对概括与分析是否一致

新高考卷在此题的命制上,采用先用一两个短语概括人物事迹或品行,然后举例分析的方式,因此概括和分析是否一致也必须注意。

题型二主观题

主观题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传主做的事情,有的要求分析、推断传主做某事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传主某方面的形象特点,有的要求发表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等等。

主观题答题三步骤

1.明确题干要求,找准答题区间。主观简答题,要明确题干要求分析什么或概括什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答题要求后,找到相应的答题区间。

2.辨清文句意义,找到关键信息。这类题目,也是在考查考生筛选与整合信息的能力,因此,确定答题区间后,要对其划分层次,辨析文句的意义,圈出关键词语或关键句,剔除无关信息,找到答题的关键信息。

3.针对问题,分条规范作答。对圈画出的关键信息要准确翻译并分析整合,转化成答案要点,分条规范作答。

考点4翻译句子

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把握翻译的标准、原则

1、翻译的基本标准是“信、达、雅”。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表现力。对高考考生而言,更要注重“信”“达"两点。

2、翻译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实在不能直译的地方,再采用意译。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一一对译,单音变双音”。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翻译,主要是对句式、修辞等的翻译。

二、遵循翻译的规范思路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翻译前要瞻前顾后,弄通文意,遵循“句不离段"的原则,根据语境把握句意,包括人物、事件、句内句外的各种关系等。

第二步,由点及面,逐项突破。以词语、句式、句意为核心,先字字对译实词,再分析虚词,然后落实句式。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第三步,通读检查,防止错漏。翻译完成后要通读一遍,看看有没有误译、漏译,是不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有没有语病。

三、掌握翻译的“8字诀”

1.“留"。即保留文言语句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②朝代年号、道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特殊称谓等专有名词,可以保留不译。

“换”。①将古代汉语词汇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汇;②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换成古代汉语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换成本字。注意期译要到位,避免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调"。即按照现代双语的习惯,在直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成正常语序,使译文通顺。考生在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状谦后置,翻译时要将状语移到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定的中心语之前。③主请倒装,翻译时要将主谓成分额倒过来。④宾语前置,翻译时要将实语移到动词成介词之后。

“删”。即把文中无实义或不必译出的虚词等删去。

“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文言语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考生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通局。在翻译时需要补充成分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等。②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介词、关联词等。③数词后面补充量词。④词类活用中的省略部分应补全,比如使动用法就要加“便”“让"等词,意动用法就要加“认为”等词。如果句子中的省略成分影响句意的表达,翻译时要加上省略的内容,并用括号括上。词类活用,必须按活用后的意思翻译,不能加括号。

“拆"。遇到复合词时。考生要记得它是两个词的组合,要先将其拆开,再逐个翻译,切忌把它当成一个词语来理解。

“加”。文言文中有很多单音节词,在翻译时要在该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并"。文言文中有些使用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在翻译时要注意适当合并。

典型例题

[2024届·湖南·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打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廉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整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材料二: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1.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其谋夫A说客B谈天C雕龙D坚白E同异F之流G下至击剑H扛鼎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徒,指同一类别的人,与《过秦论》中“迁徙之徒”中的“徒"词义相同。

B.考,指审察、察考,与《石钟山记》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的“考"词义不同。

C.窃,谦辞,私自,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中的“窃"词义相同。

D.区区,指少小,与《孔雀东南飞并序》“感君区区杯”中的“区区"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及卿相都争相收养各类人才,苏轼认为这样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B.苏轼提倡要使“智、勇、辩、力”四类人才各安其所,这隐含着对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不满。

C.六国拥有土地、军队的绝对优势,却相继为秦所灭,苏辙对此感到奇怪,这是他写作此文的缘由。

D.苏辙认为齐、楚、韩、魏四国应该协助面临敌寇危险的燕、赵,让燕、赵无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2)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5.请联系苏洵《六国论》说说三苏对六国的存灭各持怎样的观点。

[2024届·河北·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天兴初冬十二月,车驾东狩。明年春正月,京城西面元帅崔立①劫杀宰相,送款行营。群小献谄,请为立建功德碑,以都堂命召公为文。喋血之际,翟奕辈恃势作威,颐指如意,人或少忤,则横遭谗构,立见屠灭。公自分必死,私谓好问言:“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贻笑将来,不若死之为愈也。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言:“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城中人百万皆有生路,非功德乎?”公又言:“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丞相之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为后人所信者?"问答之次,辞情闲暇。奕辈不能夺,竞胁太学生托以京城父老意而为之。公之执义不回者盖如此。

(节选自元好问②《内翰王公③墓表》)

材料二:

连延数日,又被督促。知不能辞,即略为草定,付裕之。一二日后,一省卒来召云:“诸宰执召君。”余不得已,赴省。酒数行,裕之倡曰:“作郑王碑文,今夕可毕手也。"余曰:“有诸公在,诸公为之。”王丈谓余曰:“此事郑王已知众人请太学中名士作,子如坚拒,使王知诸生辈不肯作,是不许其以城降也,则衔之刻骨,缙绅俱受祸矣。是子以一人累众也。且子有老母在堂,今一触其锋,祸及亲族,子熟思之。"余惟以非职辞。久之,且曰:“余既为草定,不当诸公意,请改命他人。”诸公不许,促迫甚。余知其事无可奈何,则曰:“吾素不知馆阁体,今夕诸公共议之,如诸公避其名,但书某名在诸公后。"于是裕之引纸落笔草其事。王丈又曰:“此文姑使裕之作,以为君作又何妨?且君集中不载亦可也。”余曰:“裕之作正宜,某复何言?"碑文既成,以示王丈及余。信之欲相商评,王丈为定数字。其铭词则王丈、裕之、信之及存余旧数言。其碑序全裕之笔也。时夜几四鼓,裕之趣曹益甫书之,裕之即于烛前焚其稿。

(节选自刘祁《归潜志·录崔立碑事》)

材料三:

又按《金史》言‘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亦是惑于刘祁之说,廷堪又驳之,谓当时立碑撰文,不过畏崔立之祸,非必取文辞之工,既有京叔属草,已足塞立之请,何取更为之云云。

(节选自凌廷堪《元遗山年谱》,有删改)

【注】①崔立:金末大将,金哀宗天兴元年被任命为京城西面元帅,后发动兵变,拜为左丞相,自称尚书令、郑王。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金末元初人。③王公:王若虚,字从之,金末元初人,累官翰林直学士。材料二中的“王丈”是对王若虚的尊称。

6.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学士代王A言B功德C碑D谓之代王言可乎E且丞相既以F城降G则朝官皆出H丞相之门

7.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文中指意料,料想,与《苏武传》中“自分已死久矣"的“分”意思相同。

B.贻,文中指遗留,与韩愈《师说》中“作《师说》以贻之"的“贻”意思不同。

C.夺,文中指使之改变,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勿夺其时"的“夺”意思相同。

D.趣,文中指催促,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的“趣”意思不同。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城西面元帅崔立趁着皇帝外出狩猎的机会劫杀宰相,献出京城向敌人投降,翟奕等卑劣小人竟要为崔立树立功德碑。

B.材料一中,王若虚面对翟奕等人表现得从容安然,刻画出执义不回、宁死不屈的形象;与材料二中他的形象并不一致。

C.材料一中,写功德碑文一事并没有牵涉元好问;而材料二中,元好问先是要求刘祁写成碑文,而后更是亲自撰写碑文。

D.材料三中,凌廷堪并不相信《录崔立碑事》中的陈述,并认为《金史》中相关的一些记载也是受到了刘祁说法的蒙蔽。

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颐指如意,人或少忤,则横遭谗构,立见屠灭。

(2)则衔之刻骨,缙绅俱受祸矣。是子以一人累众也。

10.请结合材料,推断刘祁作《录崔立碑事》一文的意图。

[2024届·全国·模拟考试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李林甫无学术,见九龄文雅,为帝知,内忌之。会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斩可突干功,帝欲以为侍中。九龄曰:“宰相代天治物,有其人然后授,不可以赏功。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帝曰:“假其名若何?”对曰:“名器不可假也。有如平东北二虏,陛下何以加之?"遂止。

又将以凉州都督牛仙客为尚书,九龄执曰:“不可。”尚书,古之纳言①,唐家多用旧相,不然,历内外贵任,妙有德望者为之。仙客,河、湟一使典耳,使班常伯,“天下其谓何?"又欲赐实封,九龄曰:“汉法非有功不封,唐遵汉法,太宗之制也。边将积谷帛,缮器械,适所职耳。陛下必赏之,金帛可也,独不宜裂地以封。”帝怒曰:“岂以仙客寒士嫌之邪?卿固素有门阅哉?"九龄顿首曰:“臣荒陬孤生,陛下过听,以文学用臣。仙客擢胥史,目不知书。韩信,淮阴一壮夫,羞绛、灌等列,陛下必用仙客,臣实耻之。”帝不悦。翌日,林甫进曰:“仙客,宰相材也,乃不堪尚书邪?九龄文吏,拘古义,失大休。"帝由是决用仙客不疑。九龄既戾帝旨,固内惧,恐遂为林甫所危,因帝赐白羽扇,乃献赋自况,其末曰:“苟效用之得所,虽杀身而何忌?”又曰:“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帝虽优答,然卒以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而用仙客。自是朝廷士大夫持禄养思矣。

(节选自《新唐书·张九龄传》)

材料二:

轼窃谓士大夫砥砺名节,正色立朝,不务雷同以固禄位,非独人臣之私意,乃天下国家所恃以安者也,若名节一衰忠信不闻乱亡随之捷如影响。西汉之末,敢言者惟王章、朱云二人,章死而云废,删公卿持禄保妻子,如张禹、孔光之流耳。故王葬以斗筒穿寄之才,恣取神器如反掌。唐开元之末,大臣守正不回,惟张九龄一人。张九龄既已忤旨罢相,明皇不复闻其过,以致禄山之乱。治乱之机,可不慎战!

(苏轼《张九龄不肯用张守珪、牛仙客》)

【注】①幼言:古官名,既向百姓传达王命·也向王反映民情,②常伯;皇帝的近臣。

11.材料二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若名节A一B衰C忠信D不闻E乱亡F随之G捷如H影响

1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指内心、心里,与《过秦论》中“内立法度”的“内"词义不相同。

B.名器,指名号与车服仪制,名贵的器物,喻指国家的栋梁,文中指皇帝。

C.卒,最终、最后,与《赤壁赋》中“而卒莫消长也”的“卒"词义相同。

D.名节,名誉与节操,与《陈情表》中“不矜名节”的“名节"词义相同。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守珪立下功劳,皇帝想让他担任侍中,张九龄认为宰相是重要职位,不能因功劳而赏赐,这会让国家衰败,最终没有任命张守珪。

B.张九龄认为牛仙客只是做了边将的本职工作,可以进行赏赐,但是不能划分土地来分封他,皇帝认为张九龄瞧不起牛仙客,批评了他。

C.李林甫向皇帝进言,认为牛仙客有宰相之才,而张九龄是文官,拘泥于古义,一定要罢免张九龄。皇帝听取他的意见,决定任用牛仙客。

D.张九龄在给皇帝的赋中表示,自己愿意为皇帝效力,即使为此而死也不会避讳,即使被弃用也心怀感恩,皇帝下了褒嘉的诏书答复他。

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法非有功不封,唐遵汉法,太宗之制也。

(2)九龄既戾帝旨,周内惧,恐遂为林甫所危,因帝赐白羽扇,乃献赋自况。

15.苏轼认为士大夫的名节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他所举的两个反例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答案:BDG

解析:本题中画框句的意思是:上到谋士、说客,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之类的人,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根据下文“鸡鸣狗盗之徒”句式可推断,前文在列举“士"的来源时,往往两类并举,故“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为最佳断句方式。

2.答案:A

解析:A项,《过秦论》中“迁徒之徒"的“徒”指的是“被罚服劳役的人”,词义不同。B项,“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的“考"为“敲击”。C项,“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中的“窃”亦是“私自、私下"。D项,“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为“诚挚的情意”。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二,苏辙主张的是齐、楚、燕、赵四国协助韩、魏,让毗邻秦的韩、魏没有后顾之忧。

4.答案:(1)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物,被安置在上等的馆舍中的人,数不清有多少。

(2)(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

解析:(1)靡:华丽的。馆:被安置住……馆舍。(2)疆场:边界。背盟败约:违背盟誓、毁弃约定。

5.答案:①苏洵的观点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②苏轼的观点为: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关键在于是否养“士"。

③苏辙的观点为:六国之所以灭亡,要归咎于当时六国谋士的思虑疏略,见识浅薄,不明了天下的形势。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及卿相,都争相供养人才(来)为自己谋划。上到谋士、说客,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辞的,辩论“坚白”“同异"之类的人,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以及鸡鸣狗盗之辈,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那些)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物,被安置在上等的馆舍中的人,数不清有多少。这些都是祸害百姓、危害国家的人,百姓怎么承受得起,国家又怎么受得了呢?

苏子说:这是前代君主所不能避免的事。国家有奸猾之徒,就像鸟兽中有猛禽,昆虫中有毒虫一样。把他们分别处理安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之所以长久存在,而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原因都在这里,不能够不加以省察。

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是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的,都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四种人虽然各不相同,可是从前的帝王却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制度,使他们通过同一途径中出身:夏商周以前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宾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官吏的选拔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出身,从隋唐到现在是由科举考试出身。虽然不完全是这样,但就大多数而言是这样的。六国的君主,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秦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朴实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是六国能略微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材料二: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未曾不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泰国呢?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厚交亲近韩、魏来抵御泰国。泰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6.答案:BEG

解析: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丞相之门。

7.答案:C

解析:“勿夺其时”的“夺"指丧失,耽误。

8.答案:A

解析:“趁着皇帝外出狩猎的机会”理解不当,车驾东狩,指金哀宗因蒙古军南下而逃离汴京。

9.答案:(1)(翟奕等)只用面颊示意指使人就都能称心顺意,他人稍有触犯,就惨遭谗害诬陷,立刻被杀害。

(2)那么(郑王)会对诸生极其怀恨,士大夫们都要遭受灾祸了。这样因为你一个人将连累众多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颐指:用面颊示意以指使人,形容傲慢的神气。忤:违逆,抵触。横遭:谓惨遭。谗构:谗害构陷。见:表被动。(2)衔:怀恨在心。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多指恩怨、仇恨很深,牢记不忘。缙绅:即“搢绅”,插笏板于绅带间,为旧时官宦的装束,引申指士大夫。以:因为。

10.答案:示例一:还原真相,揭露元好问、王若虚的本来面目,在替崔立作碑文一事上为自己辩解。

示例二:捏造事实,把祸端转嫁给元好问、王若虚,在替崔立作碑文一事上为自己开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创作意图,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考生首先需明确“作碑”一事之于相关人等的利害关系,以及材料一墓表、材料三年谱两类文体的特征,继而站在刘祁的立场上做出合理推断。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天兴元年冬十二月,金哀宗离京东逃。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