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X线摄影及MRI结合临床特征对乳腺高危病变诊断价值_第1页
乳腺X线摄影及MRI结合临床特征对乳腺高危病变诊断价值_第2页
乳腺X线摄影及MRI结合临床特征对乳腺高危病变诊断价值_第3页
乳腺X线摄影及MRI结合临床特征对乳腺高危病变诊断价值_第4页
乳腺X线摄影及MRI结合临床特征对乳腺高危病变诊断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及MRI征象结合临床特征预测乳腺高危病变恶性升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经病理证实为乳腺高危病变,且活检前行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的230例患者。分析乳腺病变X线摄影及MRI征象,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高危病变升级率与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χ2检验比较升级组与未升级组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乳腺X线和MRI对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率的诊断效能,采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高危病变升级率与临床、影像学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230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47例在后续再手术中升级为恶性病变,升级率为20.4%(47/230)。未升级组与升级组乳腺高危病变患者的年龄、病灶最大径以及绝经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升级组和升级组患者间的乳腺X线摄影征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MRI征象和MRI背景实质强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摄影和MRI评估高危病变升级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6、0.913,MRI诊断优于乳腺X线摄影(Z=6.919,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灶最大径、中重度背景强化为预测高危病变升级的正相关因素,已绝经、MRI诊断阴性为预测高危病变升级的负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以及MRI背景实质强化是预测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MRI对高危病变升级的诊断效能优于乳腺X线,年龄越大,MRI背景实质强化中重度可提示高危病变的恶性升级。依据欧洲乳腺癌筛查诊断质量管理指南及国际乳腺癌筛查病理推荐指南,乳腺穿刺病理可按病灶类型及危险度分为5类,B1为正常组织,B2为良性病变,B3为具有不确定恶性潜能的病变,B4为可疑恶性病变,B5为恶性病变。乳腺高危病变即B3病变,是一组临床及生物学上具有异质性的疾病,其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乳腺高危病变包括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atypicalductalepithelialhyperplasia,ADH)、不典型小叶增生(atypialobularhyperplasia,ALH)、乳头状病变、复杂性硬化性腺病、黏液样肿瘤、平坦上皮不典型增生(flatepithelialatypia,FEA)等,占穿刺病理的5%~10%。目前,高危病变首诊主要依赖于穿刺活检,由于活检标本的局限性,首诊后会存在一定的病变升级率,即活检出高危病变,在后续手术切除中发现存在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成分。因此,当乳腺高危病变确诊后,由于其危险程度以及活检升级率水平各异,相应的临床干预及随访的措施会有所不同。选择后续治疗方案有赖于临床、病理与影像的多学科团队协作。笔者通过分析乳腺高危病变的乳腺X线摄影及MRI征象,探讨乳腺X线、MRI检查结合临床特征预测高危病变恶性升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纳入标准:(1)穿刺活检(包括空芯针穿刺、真空辅助切取以及开放式切取活检)病理为乳腺高危病变,包括ADH、ALH、硬化性腺病(包括放射状瘢痕、复杂性硬化性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黏液样肿瘤及FEA[5];(2)活检前行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排除标准:图像质量不佳。230例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女性,年龄(48.3±10.6)岁,病灶最大径(15.6±8.9)mm。二、影像检查方法1.乳腺MRI:采用加拿大AuroraSystemsDBMMR成像仪及乳腺专用线圈。患者取俯卧位,双侧乳腺自然下垂。平扫序列为横断面脂肪抑制T2WI(重复时间6680ms、回波时间68ms)和T1WI(重复时间5ms、回波时间13ms),层厚3mm,层间距1mm。平扫后90s行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以2.0ml/s流率注射0.2mmol/kg。注入对比剂后连续无间隔采集4个时相,每个时相扫描时间约为180s,层厚1.1mm,单期扫描层数为160层。增强扫描采用横断面脂肪抑制加水抑制T1WI,重复时间5ms,回波时间29ms,层厚1.1mm,无间距扫描,视野360mm×360mm,矩阵360×360。2.乳腺X线摄影:采用美国HologicSelenia及美国GESenograph2000D数字化乳腺机,常规行头尾位(cranio-caudal,CC)和内外斜位(medio-lateraloblique,MLO)投照摄片。三、图像分析由2名从事乳腺影像诊断的放射科医师(工作年限分别为6年和15年)独立阅片,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乳腺内病变X线及MRI影像表现分析和评价均根据美国放射学院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标准[6]。乳腺X线特征分析包括肿块、钙化、结构扭曲及不对称等;MRI特征分析包括肿块及非肿块样强化等。参照BI-RADS分类,按照临床实际应用,对MRIBI-RADS4仍做出4a~c的诊断,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影像方法对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率的诊断效能。四、病理分析由1名病理科从事乳腺疾病诊断的副主任医师对所有病理切片进行诊断,病理诊断参照2012版WHO乳腺肿瘤病理分类诊断标准。五、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及Medcalc12.7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χ2检验比较升级组与未升级组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差异。按BI-RADS分类1、2、3、4a、4b、4c、5取7个点赋值为有序分类变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乳腺X线和MRI对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率的诊断效能。采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高危病变升级率与临床、影像学征象之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果一、临床特征230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按照主要病理特征分类,ADH43例、ALH6例、硬化性腺病8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87例、黏液样肿瘤4例、FEA1例;按有无不典型增生分类,无不典型增生153例,伴不典型增生77例;活检方式主要包括:空芯针穿刺活检121例、真空辅助切除3例、开放式切取活检106例(表1)。120例行活检后再手术,穿刺活检至手术间隔不超过7d,110例确认活检完全切除病变未行再次手术。47例在后续再手术中升级为恶性病变,且47例病变均伴不典型增生,升级率为20.4%(47/230),其中导管原位癌22例、浸润性导管癌11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乳头状癌5例(表1)。未升级组与升级组乳腺高危病变患者的年龄、病灶最大径以及绝经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二、影像征象乳腺X线摄影特征中,钙化表现最多(86例),肿块(67例)次之;MRI特征中,肿块和非肿块例数相同,均为102例。未升级组和升级组患者间的乳腺X线摄影征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MRI征象和MRI背景实质强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进一步分别分析未升级组与升级组患者间MRI征象肿块、非肿块及阴性表现的差异,26例MRI阴性者均为未升级高危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P=0.006;图1,图2)。图1,2

女,64岁,左乳癌术后1年。图1为乳腺X线摄影局部放大图像,示右乳集群样分布无定型钙化。图2为MRI增强减影图像,右乳未见异常强化,MRI表现阴性。该患者行开放手术切取活检,病理证实为硬化性腺病伴不典型增生,确认钙化完全切除后,未再次手术图3

MRI对和乳腺X线摄影诊断高危病变升级为恶性病变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6、0.913,MRI诊断乳腺高危病变优于乳腺X线摄影图4~6

女,32岁,左乳纤维腺瘤术后15年。图4为2014年乳腺X线摄影内外斜位像,示左乳上方术区结构扭曲(↑),考虑术后改变,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3。图5为2017年乳腺X线摄影内外斜位像,示左乳上方结构扭曲较前明显(↑),建议活检,BI-RADS4a。图6为MRI动态增强扫描像,示左乳上方强化肿块伴星芒状边缘(↑),与X线结构扭曲位置一致,考虑恶性可能,BI-RADS4c。病理证实为复杂性硬化性腺病伴中级别导管原位癌,MRI诊断乳腺高危病变优于乳腺X线摄影图7~9

女,61岁。图7为乳腺X线摄影局部放大图,示左乳晕后区线样无定形钙化,建议活检,BI-RADS4a。图8为MRI矢状面增强重组图,示左乳晕后区强化灶,与钙化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图9为MRI的增强减影图,示左乳背景中至重度强化,左乳晕后区偏内侧数枚强化小肿块,沿线样走行,恶性待排,建议活检,BI-RADS4b。空心针穿刺病理提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伴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再次手术石蜡病理提示病理升级,为乳头状病变伴中级别导管原位癌三、影像诊断效能以BI-RADS4a为分界点时,乳腺X线摄影和MRI评估高危病变升级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最高,灵敏度分别为40.43%、93.62%,特异度分别为78.69%、86.3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1.7%、78.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88.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6、0.913(图3)。MRI诊断乳腺高危病变优于乳腺X线摄影(图4,图5,图6)。四、乳腺高危病变的升级率与乳腺X线、MRI特征之间的关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灶最大径、中重度背景强化为预测高危病变升级的正相关因素,已绝经、MRI诊断阴性为预测高危病变升级的负相关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与乳腺高危病变升级有关的因素引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示年龄以及MRI背景实质强化是预测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的独立因素。年龄越大、MRI背景实质强化越明显,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率越大(表4;图7,图8,图9)。讨论一、高危病变的分类及升级由于穿刺活检类型及组织样本量的差异,高危病变从穿刺活检到后续手术的恶性升级率变化范围较大。ADH升级率范围为0~62%,FEA为0~21%,ALH为0~67%,小叶原位癌为0~50%,复杂性硬化性腺病为0~16%。本研究中,按主要病理征象分类,ALH升级率最高,ADH次之,硬化性腺病和FEA较低。主张按有无不典型增生成分将B3病变分为B3a(无不典型增生)和B3b(伴不典型增生)两类。发现,穿刺活检为B3b病变的升级率更高,行再次手术切除更有意义。笔者发现77例伴不典型增生的高危病变中,47例升级为恶性,同样提示伴不典型增生成分的高危病变升级率高。因此,评估有无不典型增生成分有利于指导高危病变的后续处理。对于高危病变的后续处理一直存在争议。主张高危病变采取手术切除的观点认为,穿刺部位周围可能同时存在乳腺癌组织,且高危病变本身存在癌变可能。研究不同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方法对高危病变升级率的影响,提出对某些空芯针活检证实的高危病变,后续可采取真空辅助活检或真空辅助切除,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活检及二次手术。与报道不同,本研究高危病变的活检方式中手术切取活检占较高比例(106例),采用真空辅助切除所占比例最少(3例)。对比两种活检方式,综合考虑诊断准确性及活检费用等,开放式手术活检准确度高,费用相对较少且在医保范围内,可获取快速冰冻病理,因此本研究中心对怀疑存在高危病变升级可能的患者,行开放式手术活检较多,而真空辅助切除多用于影像提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的患者。另外,在高危病变升级率的研究中,本研究中真空辅助切除的升级率最高,空芯针活检病变升级率居中,开放性手术切取活检最低,高危病变真空辅助切除的升级率最高可能与本研究中采用辅助切除的例数极少有关。对于国外目前推荐的真空辅助切除,在国内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二、高危病变的影像诊断与升级率相关性对于X线摄影,认为钙化的高危病变匿患乳腺癌风险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X线征象中,钙化所占比例最高,肿块其次,未发现乳腺X线不同征象对升级诊断的价值。对于MRI诊断,发现,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和病灶>20mm升级率较低,认为除了患者年龄,MRI上病灶大小和形态对高危病变的升级率无诊断价值。与既往文献不同,本研究数据显示MRI阴性的高危病变升级率低,背景实质中重度强化的高危病变升级率高,但肿块和非肿块强化形态对高危病变升级无诊断价值。在诊断效能上,笔者发现MRI诊断效能明显优于乳腺X线。另外,超声提示为肿块的高危病变,升级率较大;对无不典型增生的高危病变,病灶>10mm且BI-RADS诊断为4~5,升级率较大。此外,结合高危病变的临床特征、家族史、穿刺活检方式等研究发现,利用机器学习可预测高危病变升级,减少1/3不必要的手术,但该研究未纳入影像特征分析。笔者侧重探索临床特征结合乳腺X线摄影及MRI诊断能否预测高危病变升级率,发现年龄和MRI背景强化是评估高危病变是否可能升级的独立因素。既往已有文献报道证实背景实质强化受激素水平影响与年龄和经期相关,对乳腺上皮血供评估是一个与乳腺癌风险相联系的预测因子,笔者发现背景实质强化为高危病变升级评估的正相关指标,提示其同时可提示高危病变与乳腺癌风险的相关性。三、本研究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中影像征象对高危病变评估无阳性发现,分析原因可能对影像特征的分析仅限于主要征象(如乳腺X线摄影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