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用绝缘操作杆及其》_第1页
《带电作业用绝缘操作杆及其》_第2页
《带电作业用绝缘操作杆及其》_第3页
《带电作业用绝缘操作杆及其》_第4页
《带电作业用绝缘操作杆及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XXXX—XXXX

带电作业用绝缘操作杆及其附件

InsulatingSticksandattachabledevice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XXXXX—XXXX

I

DL/TXXXXX—XXXX

带电作业用绝缘操作杆及其附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带电作业用绝缘操作杆及其附件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在交直流输变电与配电系统上开展带电作业时使用的绝缘操作杆及其附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2900.55电工术语带电作业

GB13398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GB/T14286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

GB/T16927.2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18037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DL/T878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试验导则

DL/T974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

DL/T976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除GB/T2900.55和GB/T14286中的术语和定义之外,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绝缘操作杆insulatinghandstick

由带或不带端头配件的绝缘管或绝缘棒制成,使用手工操作在一定距离外对带电部分进行作业。

3.2

附件attachabledevices

可安装在通用操作杆端头的工具附件。

3.3

通用绝缘操作杆universalinsulatinghandstick

端头能够加装工具附件的操作杆。

1

DL/TXXXXX—XXXX

3.4

专用绝缘操作杆specialinsulatinghandstick

端头工具不可更换,实现单一功能的操作杆。

4分类

4.1绝缘操作杆按照其操作功能可分为通用绝缘操作杆和专用绝缘操作杆。

4.2绝缘操作杆按照电气性能分类,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绝缘操作杆如表1所示。

表1各电压等级的绝缘操作杆

额定电压最小有效绝缘长度端部金属接头长度,不大于手持部分长度,不小于

kVmmm

100.700.100.60

200.800.100.60

350.900.100.60

661.000.100.60

1101.300.100.70

2202.100.100.90

3303.100.101.00

5004.000.101.00

7505.300.101.00

10006.800.201.00

±5003.700.101.00

±6605.300.101.00

±8006.800.201.00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绝缘操作杆所使用的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应符合GB13398的规定,整体

设计要求符合GB/T18037的规定。

5.1.2较长的绝缘操作杆可选用不等径塔型连接方式的环氧树脂玻璃布空心管及泡沫填充管制作,短

的操作杆则可用等径圆管制作。

5.1.3绝缘操作杆的接头及堵头宜选用绝缘材料(例如环氧树脂玻璃布棒)制作。一般也允许使用金

属制作活动接头,其选材应注重耐磨性及防锈蚀性。

5.1.4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手持操作杆应全部使用绝缘材料制作(销钉等较小部件除外。)

5.1.5绝缘操作杆上的导电部件应具有清楚的标识,若在绝缘操作杆的内部具有金属部件,则应在操

作杆的外部设置指示带,明确显示内部金属部件的位置。

5.2电气性能

5.2.1绝缘操作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DL/T878的规定。

2

DL/TXXXXX—XXXX

5.2.2若绝缘操作杆的内、外部存在用于向端头传递机械力或电信号的辅助配件,则此辅助配件包括

机械传动杆、压缩空气传动的气管、液压油传动的绝缘油和油管等的电气性能应满足GB/T18037和DL/T

878的规定。

5.3机械性能

5.3.1绝缘操作杆所使用的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的机械性能包括抗弯性能、抗扭性

能、径向抗挤压性能、轴向抗挤压性能等应满足GB13398的要求。

5.3.2专用绝缘操作杆的机械性能

5.3.2.1扎线杆的勾头的抗拉负荷不小于100N。

5.3.2.2勾头杆的开、闭操作所需应力一般介于15N到50N之间。

5.3.2.3绝缘锁杆的夹持紧固荷载不小于100N,其操作手柄的抗扭负荷不小于5N•m。

5.3.2.4绝缘加油杆的操作应力一般介于15N到50N之间,操作手柄的抗压负荷不小于100N。

5.3.2.5剪线杆应能满足十次最大横截面积的剪切操作后刀刃无损坏。

5.3.2.6测量杆表面的度量刻度应具备耐溶解和耐磨性能。

5.3.2.7绝缘杆式导线剥皮器的性能应符合DL/T1743的规定。

5.3.3通用绝缘操作杆附件的机械性能

5.3.3.1通用连接器件的抗扭负荷不小于5N•m,抗拉负荷不小于100N,连接器件的翼型螺

钉的抗扭负荷为3.75N•m。

5.3.3.2扎线定型工具的抗拉负荷不小于100N。

5.3.3.3定位销的抗弯负荷不小于50N。

5.3.3.4导线清洁刷应能满足3000次耐久测试。

5.3.3.5油壶的操作应力一般介于15N到50N之间,操作手柄的抗压负荷不小于100N。

5.3.3.6棘轮扳手的操作力矩一般介于2N·m和3N·m之间。

5.3.3.7扳手的抗扭负荷不小于5N•m。

5.3.3.8拔销器的抗扭负荷不小于5N•m。

5.3.3.9托叉的抗弯负荷不小于50N。

5.3.3.10扎线切线器的抗弯负荷不小于50N。

5.3.3.11回转片的抗拉负荷不小于100N。

5.3.3.12羊角勾的抗拉负荷不小于100N。

5.3.3.13可调小钳的抗扭负荷不小于5N•m。

5.3.3.14虎夹钳的抗扭负荷不小于5N•m,闭合操作应力不大于50N,开启操作应力不大于

25N,抗弯负荷为50N。

5.3.3.15可调式绝缘子叉的抗扭负荷不小于5N•m,抗弯负荷不小于50N。

5.3.3.16万向钳的抗扭负荷不小于5N•m,抗弯负荷不小于50N。

5.3.3.17夹销钳的弹簧阻力一般介于10N到15N之间,抗弯负荷不小于50N。

5.3.3.18万向套筒扳手的抗扭负荷不小于5N•m。

5.3.3.19钢锯的抗弯负荷不小于50N。

5.3.3.20镜子的旋转操作力矩一般介于0.3N•m到0.6N•m之间,具有一定的抗跌落性能。

6试验

3

DL/TXXXXX—XXXX

6.1设施及环境条件

6.1.1实验室的设施应有助于试验的正确实施。

6.1.2试验在无通风且环境温度20℃±5℃的场所进行,实验室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效或

对所要求的检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电气强度试验的湿度不大于80%RH。

6.1.3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

6.1.4实验室接地电阻应不大于0.5Ω。

6.1.5实验室应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当环境条件不满足本标准要求时,应停止相应

的试验。

6.2试验设备

6.2.1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检测所要求的的试验设备。

6.2.2试验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的准确度等级。耐受电压测量装置的准确度等级应符合GB/T

16927.2的规定;力矩测量装置的准确度等级应优于0.5级;钢卷尺的分辨力应优于1mm;时间、温度、

湿度的测量值应按试验设备校准证书的校准结果进行修正。

6.3一般要求

6.3.1试验包括型式试验、抽样试验、例行试验和验收试验。

6.3.2各类型试验所需绝缘操作杆数量、试验顺序见附录B。

6.3.3绝缘操作杆在试验前,应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的环境中预置(2±0.5)

h。

6.3.4

6.4外观检查与测量

6.4.1外形检查

绝缘操作杆按照GB13398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试品应光滑洁净,无气泡、皱纹、开裂,杆段间

连接牢固。

6.4.2尺寸检查

绝缘操作杆按照表1的要求对其各部分尺寸要求进行检查。

6.4.3标志检查

对标志应进行目视检查和持久性试验。

标志的持久性试验可以通过肥皂水浸泡的软麻布擦15s,然后再用酒精浸泡过的软麻布擦15s。试验

结束时标志仍应是清晰的。

6.4.4包装检查

对包装应进行目视检查。

6.5电气试验

绝缘操作杆的电气试验包括工频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和操作冲击耐压试验,试验方法参照DL/T

878的规定执行。

4

DL/TXXXXX—XXXX

6.6机械试验

6.6.1绝缘操作杆的整体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抗弯、抗扭负荷试验,试验方法参照DL/T878和DL/T976

的规定执行。

6.6.2专用绝缘操作杆的机械试验

6.6.2.1扎线杆

将扎线杆固定牢固,对扎线杆的旋转叶片或扎线勾施加与操作杆轴向平行的拉力,如图1所示。其

中抗拉负荷试验施加拉力100N,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图1扎线杆抗拉试验布置图

6.6.2.2勾头杆

将勾头杆牢固地固定在垂直位置,试验布置如图2所示,勾头处于打开位置,在操作手柄上逐渐增

大压力,当勾头闭合时施加的操作应力介于15N到50N之间,则试验通过。

打开操作试验布置与闭合试验相同,勾头处于中间位置(勾头关闭但未完全闭锁),在操作手柄上

逐渐增大压力F,当勾头打开时施加的操作应力介于15N到50N之间,则试验通过。

1-打开的勾头

2-垂直于地面的勾头杆

图2勾头杆的开、闭操作试验布置图

5

DL/TXXXXX—XXXX

6.6.2.3绝缘锁杆

(1)夹持紧固试验

将一个直径20mm±1mm的光滑金属棒固定在绝缘锁杆的钳口处,并在操作手柄上施加一个35N•m的耦

合力矩,使得金属棒固定牢固。然后对测试金属棒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拉力F直到金属棒滑动,若此时

的施加的拉力F不小于100N,则试验通过。

1-支撑杆

2-夹持杆

3-直径20mm±1mm的金属测试棒

4-操作手柄

图3销键钳的夹持紧固试样布置图

(2)抗扭试验

抗扭试验布置与夹持紧固试验相同,如图4所示。抗扭负荷对操作手柄施加5N•m的扭力,持续1min,

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1-直径20mm±1mm的金属测试棒

图4销键钳的抗扭试样布置图

6.6.2.4绝缘加油杆

(1)操作试验

绝缘加油杆呈垂直布置,油箱内充满润滑油,在操作手柄处施加逐渐增大的压力F直到喷嘴碰触润

滑油,如图5所示。若此时的压力F在15N至50N之间,则试验通过。

6

DL/TXXXXX—XXXX

1-操作棒

2-操作手柄

图5绝缘加油杆操作试验布置图

(2)抗压负荷试验

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向操作杆施加100N的力,如果试验后未观察到明显的损坏迹象,则认为试验通

过。

6.6.2.5剪线杆

使用剪线杆对木棍进行十次剪切操作,木棍的横截面积与剪线杆的额定最大剪切横截面积相同。若

每一次剪切操作中,木棍均在完整的剪切过程中被切断,且剪线杆的刀口未损坏,则试验通过。

6.6.2.6测量杆

(1)耐溶解试验

先使用一块蘸有水的无绒布彻底清洁标记至少1分钟,然后用一块蘸有异丙醇(CH3-CH(OH)-CH3)

的无绒布用力摩擦标记至少1分钟,若试验结束时,布上无着色痕迹则试验通过。

(2)耐磨试验

将测量杆固定在水平位置,使用一张50mm宽的砂纸或砂布覆盖在测量杆的刻度上,在砂纸或砂布的

一端悬挂重量为1kg的重物,如图6所示。然后将砂纸或纱布在测量杆表面上下滑动5次,每次滑动距离

为200mm,砂纸或砂布应与覆盖圆周面积的至少40%接触(最大为50%)。若测量杆的刻度未出现损坏,

则试验通过。

7

DL/TXXXXX—XXXX

1-水平布置的测量杆

2-砂纸或砂布

3-上下滑动距离为200mm

4-滑动方向

5-测量刻度

图6测量杆的耐磨试验布置图

6.6.2.7绝缘杆式导线剥皮器

绝缘杆式导线剥皮器应按照DL/T1743的规定进行握着力和弯曲度试验。

6.6.3通用绝缘操作杆附件的机械试验

6.6.3.1通用连接器件

(1)抗扭试验

将通用连接器件安装于配套的绝缘操作杆上并固定牢固,如图7所示,并将通用连接器件上的翼型

螺钉用3N·m的扭矩拧紧。抗扭负荷围绕绝缘操作杆施加5N•m的扭矩,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

伤。

1-测试部分

2-端部附件

3-拉力方向或扭力轴向

8

DL/TXXXXX—XXXX

4-连接部件

图7通用连接器件的抗扭、抗拉试验布置图

(2)抗拉试验

通用连接器件的抗拉试验与抗扭试验布置相同,对绝缘操作杆施加轴向的拉力。其中抗拉负荷试验

施加拉力100N,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3)翼型螺钉抗扭试验

将通用连接器进行安装固定,如图8所示,抗扭负荷是对翼型螺钉施加3.75N•m的扭矩,持续1min,

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1-安装好的通用连接器件

2-翼型螺钉的测试盖

3-紧固的通用端部附件

图8翼型螺钉抗扭试验布置图

6.6.3.2扎线定型工具

将扎线定型工具与通用绝缘操作杆进行安装连接牢固,对扎线定型工具的圆环施加向下的拉力,如

图9所示。其中抗拉负荷试验施加拉力100N,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1-插口

2-支撑部件

图9扎线定型工具的抗拉试验布置图

9

DL/TXXXXX—XXXX

6.6.3.3定位销

将定位销安装在试验装置上,如图10所示。沿定位销的轴向施加弯曲力,其中抗弯荷试验施加弯曲

力50N,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图10定位销抗弯试验布置图

6.6.3.4导线清洁刷

将导线清洁刷放置在直径20mm的铜棒上,并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得清洁刷的纤维弯曲至原有长度的

10%。然后将导线清洁刷在铜棒上来回滑动3000次,每次滑动行程为100mm±10mm,频率为(50±2)

运动周期/分钟,若导线清洁刷无损坏则试验通过。

1-清洁刷

2-铜棒

3-滑动行程

图11导线清洁刷的循环耐久试验布置图

6.6.3.5油壶

(1)操作试验

试验前先将油壶内装满润滑油,然后保持垂直状态,对油壶的操作手柄施加压力直到喷嘴喷射出润

滑油,若此时的压力F在15N至50N之间,则试验通过。

(2)抗压负荷试验

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向操作杆施加100N的力,如果试验后未观察到明显的损坏迹象,则认为试验通

过。

6.6.3.6棘轮扳手

将棘轮扳手的主体固定,对扳手的手柄施加旋转扭力使得扳手手柄开始旋转,若此时的旋转扭矩介

于2N·m和3N·m之间,则试验通过。

6.6.3.7扳手

10

DL/TXXXXX—XXXX

将扳手与一个固定不能旋转的螺栓啮合,然后将扳手与通用绝缘操作杆进行连接,并以10N·m的

力矩拧紧连接处的翼型螺钉,如图12所示。抗扭负荷围绕绝缘操作杆施加5N•m的扭矩,持续1min,试验

后无变形、无损伤。

1-通用连接器件

2-扳手

3-螺母

4-螺母固定装置

图12扳手的抗扭试验布置图

6.6.3.8拔销器

将拔销器插入一个直径为d(mm)孔中,该孔所在的固定装置的硬度大于报销器的硬度,然后将扳

手与通用绝缘操作杆进行连接,并以3N·m的力矩拧紧连接处的翼型螺钉如图13所示。抗扭负荷围绕绝

缘操作杆施加5N•m的扭矩,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图13拔销器抗扭试验布置图

6.6.3.9托叉

11

DL/TXXXXX—XXXX

将一块固定牢固地金属平板卡在托叉的钳口之间,其中金属棒与垂直方向夹角为30度,金属平板宽

39mm,厚5mm如图14所示。抗弯负荷是在距离金属平板中心200mm处对托叉的轴向施加50N的弯曲力,持

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图14托叉的抗弯试验布置图

6.6.3.10扎线切线器

将扎线切线器与配套的通用绝缘操作杆进行安装连接,并将扎线切线器的刀片插入试验装置的缺口

处,如图15所示。对绝缘操作杆施加一个向下的弯曲力,其中抗弯负荷是施加50N的弯曲力,持续1min,

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图15扎线切线器的抗弯试验布置图

12

DL/TXXXXX—XXXX

6.6.3.11回转片

将回转片垂直固定牢固,对其旋转叶片施加向上的拉力如图16所示。其中抗拉负荷是施加100N的拉

力,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1-翼型紧固螺钉

2-通用连接器件

图16回转片抗拉试验布置图

6.6.3.12羊角勾

羊角勾的抗拉试验方法与回转片相同,试验布置如图17所示。其中抗拉负荷是施加100N的拉力,持

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1-翼型紧固螺钉

2-通用连接器件

图17羊角勾抗拉试验布置图

13

DL/TXXXXX—XXXX

6.6.3.13可调小钳

(1)抗扭负荷试验

将一个直径20mm的金属棒放入水平布置小钳的钳口处夹紧紧固,围绕可调小钳的轴向施加扭力,如

图18所示。抗扭负荷试验施加5N•m的扭矩,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1-被夹紧的直径20mm金属棒

2-水平方向的扭力

3-水平布置的可调小钳

图18可调小钳抗扭试验布置图

(2)抗弯负荷试验

将一个直径20mm的金属棒放入水平布置小钳的钳口处夹紧紧固,对可调小钳施加向下的弯曲力,如

图19所示。其中抗弯负荷是施加50N的弯曲力,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1-被夹紧的直径20mm金属棒

图19可调小钳抗弯试验布置图

6.6.3.14虎夹钳

(1)抗扭负荷试验

将一个直径20mm的金属棒放入水平布置虎夹钳的钳口处夹紧紧固,围绕虎夹钳的轴向施加扭力,如

图20所示。抗扭负荷试验施加5N•m的扭矩,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14

DL/TXXXXX—XXXX

1-虎夹钳

2-环绕轴向的扭力

3-被夹紧的直径20mm金属棒

4-操作手柄

图20虎夹钳抗扭试验布置图

(2)闭合操作试验

将一个直径20mm的金属棒放入水平布置虎夹钳的钳口处,凸轮紧固手柄处于开启位置。然后用夹具

拧紧凸轮拧紧手柄,以施加关闭凸轮所需的力(见图19)。应测量此夹具施加的力FA,直到钳口被堵住为

止(超过凸轮的顶部)。若测得的闭合操作应力不大于50N,则试验通过。

(3)开启操作试验

闭合操作试验结束后,拆下卡箍,分离虎夹钳如图19所示,以便通过操作凸轮打开虎钳,此时测量

拧紧手柄和达到此目的所需的力。如果在凸轮紧固手柄上测量的释放金属杆上钳口夹持力小于25N,则

该试验应视为通过。

(4)抗弯负荷试验

虎夹钳的抗弯试验方法与可调小钳的抗弯试验方法一致,其中抗弯负荷是施加50N的弯曲力,持续

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6.6.3.15可调式绝缘子叉

(1)抗扭负荷试验

将可调式绝缘子叉与配套的通用绝缘操作杆连接,然后再起钳口处放置一直径与钳口孔径相当的金

属管,围绕可调式绝缘子叉的轴向施加扭力,如图21所示。抗扭负荷试验施加5N•m的扭矩,持续1min,

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1-夹着金属管的水平状绝缘子叉

2-金属管

图21可调式绝缘子叉的抗扭试验布置图

(2)抗弯负荷试验

15

DL/TXXXXX—XXXX

将可调式绝缘子叉与配套的通用绝缘操作杆连接,并水平固定,其钳口呈垂直布置,如图22所示。

对绝缘子叉的钳口施加垂直向下的弯曲力,其中抗弯负荷是施加50N的弯曲力,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

形、无损伤。

1-水平固定的可调式绝缘子叉

图22可调式绝缘子叉的抗弯试验布置图

6.6.3.16万向钳

(1)抗扭负荷试验

将万向钳与配套的通用绝缘操作杆连接,并水平固定,其钳口处夹紧一个直径20mm的固定金属棒,

围绕万向钳的轴向施加扭力,如图23所示。抗扭负荷试验施加5N•m的扭矩,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

无损伤。

1-被夹紧的直径20mm金属棒

2-围绕轴向的扭力

图23万向钳的抗扭试验布置图

(2)抗弯负荷试验

万向钳的抗弯负荷试验布置与抗扭负荷试验相同,在其通用连接器件施加向下的弯曲力,如图24

所示。其中抗弯负荷是施加50N的弯曲力,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1-被夹紧的直径20mm金属棒

图24万向钳的抗弯试验布置图

16

DL/TXXXXX—XXXX

6.6.3.17夹销钳

(1)弹簧阻力试验

将一固定插销放置于垂直布置的夹销钳的钳口处,通过弹簧片将其保持在适当位置,如图25所示。

对夹销钳施加垂直向下的拉力直到插销滑出,若此时的拉力在10N-15N之间,则试验通过。

1-支撑固定装置

2-插销

3-未拧紧的螺栓

图25夹销钳的弹簧阻力试样布置图

(2)抗弯负荷试验

将夹销钳与配套的通用绝缘操作杆连接安装,一插销放置于水平固定的夹销钳的钳口处,弯曲力F

应施加在插销的端部,如图26所示。其中抗弯负荷是施加50N的弯曲力,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

损伤。

1-通用连接器件

2-垂直布置的插销

3-未拧紧的螺栓

4-通用绝缘操作杆

图26夹销钳抗弯试验布置图

17

DL/TXXXXX—XXXX

6.6.3.18万向套筒扳手

万向套筒扳手的抗扭负荷试验布置与6.4.3.7扳手的试验相同。抗扭负荷围绕绝缘操作杆施加5N•m

的扭矩,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6.6.3.19钢锯

将可拆卸手柄应安装在锯上,使其轴线垂直于锯片轴线,以3N·m.的扭矩拧紧翼形螺钉,然后再

手柄的插孔中固定一个插销,弯曲力通过一绳索施加在锯片的安装孔与插销之间,如图27所示。抗弯负

施加50N•m的扭矩,持续1min,试验后无变形、无损伤。

1-锯片的安装孔(施力点)

2-直径19mm的插销

3-传递力的绳索

4-扩散点

5-可拆卸手柄

图27钢锯的抗弯试验布置图

6.6.3.20镜子

(1)旋转操作试验

将镜子与通过绝缘操作杆连接安装,镜面呈垂直方向,测量镜子旋转关节转动所需的力矩如图28

所示。若测量扭矩值介于0.3N·m和0.6N·m之间,则认为试验通过。

18

DL/TXXXXX—XXXX

F-垂直平面上施加的旋转力

d-施力点F与旋转点之间的距离

FF-旋转操作力矩=F×d

图28镜子的旋转操作试验

(2)抗跌落测试

将镜子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方1m处,分别以镜面(水平面)和侧面(垂直面)跌落至地面各一次,

如果在试验后的目视检查中未发现永久变形或断裂,则认为试验通过。

7检验规则

7.1型式试验

在下列情况下,应对产品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投产前的定型鉴定:

b)产品的结构、材料或制造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到产品的主要性能;

型式试验按表5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文件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7.2抽样试验

抽样试验按照买方与生产厂家的协议,可做全部型式试验项目,也可以抽做部分型式试验项目。

试验结果应满足本文件中的技术要求。

7.3验收试验

根据购买方的要求可进行产品的验收试验,验收试验项目可以抽样做部分试验项目,也可以做全部

型式试验项目。验收试验可在双方指定的、有条件的单位进行。

7.4预防性试验

对绝缘操作杆应进行周期性的预防性试验,预防性试验项目见表5。

7.5检查性试验

19

DL/TXXXXX—XXXX

将绝缘操作杆分成若干段进行工频耐压试验,300mm耐压75kV,时间为1min,以无击穿、无闪络、

无过热为合格。

7.6试验周期

带电作业绝缘操作杆应定期进行电气试验和机械强度试验。其试验周期为:

电气试验:预防性试验一年一次;检查性试验一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

机械试验:每年一次。

表2试验项目及所需的试品数量

试验类别试验项目参照条文试品数量备注

工频耐压试验6.53

操作冲击耐压试验6.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