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象与意境知识总结_第1页
古诗词意象与意境知识总结_第2页
古诗词意象与意境知识总结_第3页
古诗词意象与意境知识总结_第4页
古诗词意象与意境知识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象与意境什么是意象?所谓意象,通常是指意与象,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也就是说,是诗人的立意与所描写的物象的结合。即指诗歌中浸润了诗人情感的物象。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又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讲究含蓄

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景、物——客观之“象”情、志——主观的“意”典型意象的理解与赏析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2.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3.梅花——高洁的象征4.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5.莲——爱的表达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7.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8.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典型意象的理解与赏析9.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10.柳——离情的象征11.南浦、长亭——离别之所12.芳草——离别与离恨13.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14.羌笛、胡笳——凄切之音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16.水——绵绵的愁思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意象之于诗歌无疑是关键的,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古诗词中的意象鉴赏

月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先秦已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先秦故人曾通过“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分别发出了“劳心悄兮,劳心骚兮,劳心惨兮”之叹,“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明月何皎皎》以“明月”演义出一代复一代骚客才子的怨夫思妇之作。而“披月踌躇”、“揽月自赏”、“望月凝思”、“抚月痴想”……这些从古籍古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成语,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三五明月夜,四五蟾兔缺”(《孟冬寒气至》),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月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欣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月+情思=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异地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月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唐诗的题目有一大批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如《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望月怀远》、《古朗月行》、《拜新月》、《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十五夜望月》、《峨眉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夜下征虏亭》、《嫦娥》……难以尽数,可以说,是月给了唐诗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若无月意象的沾溉,就没有上述诗题,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会使诗坛上失去最美丽的仙葩,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静夜思》、《把酒问月》、张继《枫桥夜泊》、赵暇《江楼感旧》、杜甫《月夜》等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名作也就无缘产生了。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欣赏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王昌龄《李四仓曹宅夜饮》(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谪仙怨》(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月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对月思人)

从诗的内容上说,月成为唐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月在唐诗意境的追求历程中,实现了“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月在唐诗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唐诗中的月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月的边塞意象。

二、月的时间意象。

三、月的愁绪意象。

四、月的情爱意象。一、月的边塞意象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就有《关山月》一题,《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的思愁绵绵。

月是物质的,月是空间的,月还是文化的。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空间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唐诗也不甘落后,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的惨凄寂寥,有“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同时,唐诗人又发展了边塞诗,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赋予边塞诗更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雄浑苍茫,有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的浩渺闲雅、有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

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们利用这种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塞的相行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这方面的代表是沈如筠的《闺怨》: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在这里,诗人描绘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隐恨,思妇“忧愁不能寝,揽衣起徘徊”(《明月何皎皎》),在“出户独彷徨”(同上)之中,举头唯见一轮孤月悬挂在天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诗人对月和边塞相形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的伟大感受,已经是十分杰出的了。二、月的时间意象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杜牧《润州二首(其一)》也说: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无论是南朝士人旷达,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在历史舞台上都不过匆匆过客而已。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现实。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了。

既然月光又是生命、时间的,因而月光通过生命意识又与时间意识相连结。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江月无情,流水无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可奈何中,诗人们只好浩然长叹。封建专制的社会在本质上是压制禁锢人才的,自己的壮志豪情聪明才干也无可奈何地消融在历史的月光流逝中:“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他们的生命与逸志常常也在“月光如水”的流逝中被淹没被虚抛浪掷了。“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里,月再一次通向把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

在唐诗中,月还是情绪的,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梁启超论及诗词意境时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景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尽管魏人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诗句,南北朝时谢灵运也有了“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但是以月状愁在唐代依然有很大的反战。除了人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外,唐诗中还有“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在唐代诗人中,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三、月的愁绪意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最典型的当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柳永的《雨霖铃》

:“杨柳岸,晓风残月”,还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首诗写离愁。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在那清秋的深夜,词人独自登上西楼。从“无言”和“独上”中可见他愁思之深和身影之孤单。这时他抬头一看,只见残月如钩,这既是写实,也是象征。试想,连月亮都是残缺的,人世团圆又有何望?月如钩又会在词人心上增加多少孤寂愁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不仅如此,月亮还是游子与故乡联系的媒介。如果说游子是故乡放出的风筝,月亮就是那根线。月亮以其无垠的光辉照耀着游子也照耀着故乡。游子抬头看见月亮心头生发出许多美丽的遐想,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的俘虏营中写下的,表达了身被囚系的诗人对妻子家人的思念。诗人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想象今夜鄜州月圆,妻子独自一人在望月思念自己,妻子身旁虽有儿女陪伴,但儿女还太小,不懂他们母亲的思念,并不能为母亲分忧。这样写来,写出了诗人神驰千里,黯然动容之满怀愁绪,使诗情更进了一层。四、月的情爱意象

月是情绪的,“月上柳梢”的缠绕,“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尽管“人生无物比多情”、“无物似情浓”,但是,月仍然是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孟郊“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深挚的情与爱,化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月,爱的禅意、爱的见证。无论是狂羁洒脱的李太白,情意绵绵的李义山,还是忧患郁抑的少陵野劳,都拒绝不了月光的见证,在月光的温抚下,还原出人的本真。一时骚客的失落,才子的多情,诗圣的千虑,都一一呈示在纤尘不染的月光下……倾听爱情的下落和心音。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情怀、渴念,甚为壮阔、更为空灵,情爱也甚是挚热、浓烈。“待月西厢下”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的空虚落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的痴恋情深。无论是月光皓照下的浩茫天穹,还是相思的成因和巨大空间。分别之后,“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阶下清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月明之夜,风雨之夕,情人“各在天一涯”,而且“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时,该又凭添几重愁苦!于是凄迷广浩的月下便成下无尽的相思之时空:“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李商隐就是一千次一万次,也道不完,“欲说还休”。当然,时间的月水也许会消磨和冲淡爱情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感旧》)。那个相偎相依的月下倩影,哪里再可寻回?即若唤回,恐也不是彼时情怀了。好梦已去,往事如烟,空留丝丝缕缕的旧踪袅袅飘开在爱情失落的天际。若如此,在伊人已逝的情人眼里,只余下“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的苍凉萧瑟的景观。爱情在凄迷的月色、催人肠断的铃声的烘托下,更为凄婉欲绝。“伊人何在,烟水茫茫”,“情以何堪”,只好徒作“长恨绵绵无绝期”的黯然神伤。此时此刻,月光温抚下的天际中,所飘荡的只是悲怆千古的爱情挽歌了!

五。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秦时明月汉时关。月(思乡)边人的悲愁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思亲“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情思的无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望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勃)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则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长安陌上无穷树,只有杨柳管离别(刘禹锡)柳的意象10.柳——离情的象征

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状,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欣赏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诗最盛。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自灞陵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柳》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柳絮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11.南浦、长亭——离别之所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河伯》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范成大《横塘》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雨霖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12.芳草——离别与离恨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楚辞·招隐士》萋萋,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甚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侧芭蕉14.羌笛、胡笳——凄切之音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曲》)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按迷信的说法,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于今腐草无茧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李商隐《隋宫》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鸿雁的意象大雁②春秋迁徙9.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大雁、青鸟——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又一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欣赏人归落雁后,思发在画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也问归雁生相似,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慎》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中主李璟鸿雁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1.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鸿雁的意象

2.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3.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如蒋捷《虞美人·听雨》:“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在浩淼的江水与低压的阴云之间,只有一只孤雁在凛冽的寒风中哀鸣,显得那样孤单、渺小、无助。词人正是借用孤雁的形象来抒发自己风雨飘摇中流浪江海的悲凉心境。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水的意象3、因水的奔流不断,滔滔不绝,常以水喻时间。①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乐府》)②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④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16.水——绵绵的愁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离悉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郴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踏莎行》以流水比喻离愁,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1、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寒蝉的意象2、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来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狱中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3、秋蝉(寒蝉)因临近生命终结,故含有凄凉之感。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8.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秋后的蝉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蝉,在古人笔下是高洁的象征。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型。欣赏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唐骆宾王《咏蝉》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的深深怀想家园之情。无人信高洁

骆宾王《咏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王沂孙《齐天乐》它们都是用蝉喻指一种高洁的人品。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宋柳永《雨霖铃》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

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酒“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愁象征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李清照《菩萨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酒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酒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悲凉寓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风秋风带来的是凉意和凄凉。“晓风”:不是暖风或微风,而是深秋的早晨吹来的风凄厉、寒冷,与作者的心境相吻合;秋风带来的是凉意和凄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荷花荷花1、以荷花喻高洁的品格。

2、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纯洁无瑕的爱情。

3、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孟郊《怨诗》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一剪梅》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李白《西上莲花山》(夕阳)

日暮的意象1.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山映斜阳水接天,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

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朱敦儒)

斜阳冉冉春无极——(周邦彦)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日暮的意象2.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而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受古老的农业文明的影响,人们长期过着一种“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溯洄到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种思归情思的生发轨迹: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鸡都回窝了,太阳就要落山了,牛羊也下山回圈了,可丈夫出征去不能回家,这如何不叫人思念呢?反过来,出门在外的人看见太阳落山了,鸟儿归巢了,农人们也结束了一天劳作开始回家了,人家的屋顶上炊烟袅袅,暮色已苍茫(今夜我又要宿在何处呢?)……此情此景,叫人如何不想家!又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不仅为全曲的意境抹上一层苍凉的色彩,而且也暗示日暮已经降临。薄暮起,乡愁便起。这已渗透至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①

山映斜阳水接天,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②

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③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朱敦儒)④

斜阳冉冉春无极(周邦彦)⑤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⑦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斜阳“斜阳”在古诗词中都是引起乡愁的客观事物。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杜鹃鸟的意象杜鹃意象:2、传说:据《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等书记载,古时的蜀王望帝,是一个勤政爱民贤德的帝王。当时发了洪水,望帝无能为力,就派宰相治水,消除了灾祸。望帝感到自己的品德才能不及宰相,于是主动禅让,隐居于山中。当望帝离开的时候,正值二月满山杜鹃悲鸣,声声啼血,蜀人听到杜鹃鸟的啼鸣,就想起了望帝。后世便说杜鹃鸟是望帝的魂魄所化,他在暮春的声声悲啼,仿佛是在说“不如归去”,似乎对那故国难以忘怀。3、意象内涵:营造悲苦气氛。思念家乡。1、别名:子规、杜宇、布谷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杜鹃(子规)也是一种悲鸟,鹃啼也是一种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的意象。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还有:芳春平仲绿,清夜子归啼(沈诠期)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与杜鹃声相似的还有猿啼,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孟浩然: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7.杜鹃鸟——凄怨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杜鹃又名子规、杜宇。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时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人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6、

鹃啼、猿鸣①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归啼(沈诠期)②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③

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杜甫)⑤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欣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绝啼血。

宋贺铸《忆秦娥》三更月照在庭院里的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秦观《踏莎行》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如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雨打梧桐更是一个经典的孤寂哀愁的意境。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梧桐的意象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欣赏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下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王昌龄《长信秋词》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赏析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凄苦。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梧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贺铸《鹧鸪天》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凄凉悲伤的象征细雨、烟雾的迷蒙,似愁绪绵绵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日暮乡关和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燕子不归春色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柳永)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保)——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

)细雨、烟雾2.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欣赏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离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缜《菊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赏析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蕾照泥沙。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3.梅花——高洁的象征欣赏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陈高《梅花》

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洁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赏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咏梅》借梅花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但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例如:

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

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4.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欣赏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三国刘桢《赠从弟》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赏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例如: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

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李山甫猿啼——象征悲伤的感情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江水》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一些常见意象树木类花草类动物类风、霜、雨、雪、水、云类器物类其他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之以诗传情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傲霜斗雪孤直耐寒梧桐:凄凉悲伤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xié]

,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梅:隐逸高洁脱俗芭蕉: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梅子:以梅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例: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丁香:指愁思或情结例:自从南浦别,愁见了丁香。唐牛峤《感思多》莲:爱的表达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桃花:象征美人(人面桃花相映红)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竞夸天下无双绝,独占人间第一香皮日休《牡丹》)芳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的高洁的品格

动物类猿猴:哀伤凄厉(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鸿鹄: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衰败荒凉之兆(枯藤老树昏鸦)

(疲)马:奔腾追求漂泊沙鸥:飘零伤感鸟:象征自由(孤)雁:思想怀亲之情羁旅伤感寒蝉:高洁悲凉鸳鸯:指恩爱的夫妇例: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鹧鸪鸟——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鹧鸪鸟鸣叫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中的鹧鸪都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燕子: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兴亡之感)。燕子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大胆想象,让燕子成为四百年历史的见证人,在今昔对比中,表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通过“似曾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常的人生感叹。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

燕子——惜春伤秋、渲染离愁、寄托相思、感伤时事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意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