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爱莲说》中考复习课件_第1页
(幻灯片)《爱莲说》中考复习课件_第2页
(幻灯片)《爱莲说》中考复习课件_第3页
(幻灯片)《爱莲说》中考复习课件_第4页
(幻灯片)《爱莲说》中考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文言文专项复习——15/10/2024复习方略1、复习文学常识(作者及体裁)2、复习重点字词的解释3、复习重点句子的翻译和背诵4、复习文章内容的理解5、专项巩固练习25/10/2024复习文学常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

,北宋哲学家,宋代

的创始人。“说”--古代一种

的文体。周敦颐理学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35/10/2024

文学常识:

“说”是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45/10/2024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fán

多洗涤颐

yí蕃濯Zhuó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鲜xiǎn少淤yu一、生词学习植树立宜应当噫Yī叹词55/10/2024重点字词4.一词多义:而:濯清涟而不妖()

聚室而谋曰()之: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渔人甚异之()

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之爱()6重点字词一词多义:而:濯清涟而不妖(却)

聚室而谋曰(顺接连词)之:水陆草木之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

渔人甚异之(它——指桃花林奇景)

菊,花之隐逸者也(的,结构助词)

牡丹之爱(主谓间取消独立性,表舒缓语气)7后退课文分析: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继续熟读课文,找出描写莲的语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生长环境——形体姿态——香味——气质85/10/2024后退课文分析: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继续通过以上这些描写,请概括出莲花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高洁质朴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清高95/10/2024后退课文分析: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继续作者写莲,为什么还要提到菊和牡丹?请同学们讨论。五分析一下作者怎样通过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的形象?借助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的形象

菊——正面衬托牡丹——反面衬托105/10/2024返回继续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贪慕富贵追逐名利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品格高洁超凡脱俗予独爱莲之……莲,花之君子者也。质朴正直志洁行廉正衬反衬115/10/2024作者借赞美莲的高尚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爱,不慕名利的品格。本文主要采用了象征手法(托物言志)。背景资料欣赏朗读反馈返回小结思考:纵观全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业125/10/2024多牵连少应当拟人比喻判断下列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

濯清涟而不妖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练习反馈解释句中加横线的字:

1

可爱者甚蕃

2不蔓不枝

3

陶后鲜有闻

4宜乎众矣

背景资料欣赏朗读作业小结分析理解返回135/10/2024小结:

1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的写作手法。

2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映衬等。

3文中“之”字的几种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背景资料欣赏朗读作业反馈分析理解返回145/10/2024引导复习可爱者甚蕃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fán)多

洗涤美丽而不庄重(xiăn)少当然竖立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重点字词155/10/2024文言词语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亭亭净植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7、宜乎众矣洗涤美丽而不端庄蔓延生枝节亲近而不庄重少应当多立,树立1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翻译中要注意特殊的句式、特殊的语序、省略的成份重点句子我惟独喜爱莲,它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莲,是花中的君子。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175/10/2024莲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濯清涟而不妖文意理解结构要点185/10/2024莲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濯清涟而不妖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菊、牡丹(衬托)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195/10/2024(1)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2)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重点句子理解205/10/2024文章评价1、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也表明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1精要练习11、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陶后鲜有闻 ②无鲜肥滋味之享B.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是谓大同C.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尝遗余核舟一D.①不蔓不枝 ②青树翠蔓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____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 妖:_____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_______C、多;洗涤;美丽而不庄重;亲近而不庄重22精要练习2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惟独喜爱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3精要练习34、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4精要练习45、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蓄批评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6、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与恶浊势力同流合污,正直大度,鄙薄名利,不炫耀自己,等等25精要练习57、本文采用衬托写法,用____、____衬托莲,从而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菊;牡丹;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也表明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6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⑴甚蕃⑵亵玩⑶宜乎众矣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他山之石(实战演习)(安徽省)多亲近而不庄重应当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75/10/20244.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85/10/2024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①可爱者甚蕃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陶后鲜有闻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19.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浙江·湖州市)多亲近而不庄重少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提示: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295/10/2024二、《爱莲说》阅读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30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31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的世风。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的生活态度。洁身自好趋炎附势、追求富贵洁身自好不愿隐逸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32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15.用原文语句回答。1)莲象征什么?君子的美好品德。33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34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5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迁移拓展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莲花。36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37三、《陋室铭》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