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Q1海外新能源车市场回顾-2023-06-市场解读_第1页
2023Q1海外新能源车市场回顾-2023-06-市场解读_第2页
2023Q1海外新能源车市场回顾-2023-06-市场解读_第3页
2023Q1海外新能源车市场回顾-2023-06-市场解读_第4页
2023Q1海外新能源车市场回顾-2023-06-市场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研究员研究员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增持(维持)SAC研究员研究员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增持(维持)SACNo.S0570522020002shenjianguo@+(86)75582492388SACNo.S0570518110004bianwenjiao@SFCNo.BSJ399+(86)75582776411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华泰研究2023年6月06日│中国内地专题研究全球电动化趋势不变,美国市场有望复刻欧洲之腾飞根据Marklines,2023Q1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261.30万辆,同比+28.35%;海外(除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销量110.09万辆,同比+31.66%。其中,美国一季度累计销量32.82万辆,同比+54.49%,从21年美国政府开始推进电动化,直到《减少通胀法案》终于落地后新能源车销量不断创新高。而欧洲虽然受宏观经济、能源危机、补贴收紧影响,但高基数下仍有增长,主要市场一季度累计销量为61.82万辆,同比+15.51%。我们认为海外新能源车市场增长大趋势不变,美国新能源车市场在政策驱动下有望复刻欧洲市场之腾飞,进一步带动全球电动化进程稳步推进。特斯拉龙头优势显著,传统车企发力新能源特斯拉一季度新能源车海外市场销量排行继续稳居榜首,共销售28.82万辆,同比+40.77%,市场占比27%。但传统车企亦开始发力新能源市场,以美国市场为例,通用集团以2.06万销量排名第三,同比+4288.54%;大众集团一季度销量1.80万辆,同比+111.96%;宝马集团一季度销量1.58万辆,同比+245.28%。从同比增速看,传统车企电动化较成功。虽然2023年全球汽车市场仍受俄乌冲突及供应链挑战等因素影响,相较2022年同期同比增速有所减缓,但整体增长态势良好。从海外的行业格局看,特斯拉的龙头优势显著且稳固,但传统车企也开始赶上电动化进程。行业走势图(%)1(8)(17)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沪深300Jun-22Oct-22Feb-23Jun-23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IRA法案或带动日韩电池厂业绩改善IRA法案有望推动北美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提升,进而带动电池厂的北美业务,并改善其盈利能力。据SNEResearch数据,23年一季度全球电动车电池装机量为133.0GWh,同比+38.6%;装机量前十名的企业中,海外企业占4家,市占率为33.7%。LG新能源Q1通用合资厂产能爬坡+美国下游为10-15GWh;三星未来将重点布局美国市场,和通用汽车共同投资超过30亿美元在美建合资厂;松下预计23Q2-24Q1财年调整后营业利润到达1350亿日元,其中800亿日元来源于IRA法案补贴。美国新能源车长租市场或为中国锂电产业链打开突破口IRA法案旨在建设本地化产业链,补贴对产地要求严格,对中国锂电产业链有明显限制。但租赁车辆被分类为商业用车,产地要求或得以豁免。出租方可获得补贴并通过调整租金将补贴传导至消费者。从车企端看,中国公司在产业链各环节都有显著优势,短期被替代难度大,目前已有多家车企布局以租代售模式。从客户端看,美国消费者对汽车租赁接受度较高,且租赁模式下选择范围更广,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部分隐性成本。IRA落地后,新能源租赁车辆的占比有显著的增长,我们预计在IRA的影响下,新能源车租赁比例能维持在30%,且或可缓解下游客户替换中国供应商的需求。风险提示:1)新能源车产销量不及预期;2)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和毛利率低于预期;3)疫情持续时间长于预期;4)数据更新不及时,或者原始数据修正,而导致分析有偏差的风险。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新能源车:全球电动化趋势不变,受益于政策美国销量高增 3受宏观环境影响,渗透率短期回落 3欧洲多国优惠政策收紧,新能源车增速放缓 5IRA具体细则落地,美国一季度月度销量创新高 7电池:全球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日韩电池厂有望受益于IRA 从Q1财报看,IRA法案将助力海外电池厂业绩改善 12LG新能源:IRA带来正面影响,业绩提升 12SKI:IRA法案影响最早将反应在Q2报表中 13三星SDI:收入季度性下滑,计划在美建设通用合资厂 14松下:公司预计FY24业绩将受益于IRA法案 15专题:美国长租新能车市场或为中国产业链打开突破口 18汽车租赁或可规避IRA的产地限制与FEOC限制 18从车企端看,中国产业链短期被替代难度大,租赁模式可助其降本 20从客户端看,租赁模式提供更多选择,且降低体验门槛 22风险提示 2623年一季度新能源车销量稳步增长。根据Marklines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球新能源车累计销量261.30万辆,同比+28.35%。从月度销量看,年初是新能源车的销售淡季,23年一季度环比-24.98%。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保持了增长趋势,但同比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同比增+31.66%。海外主要市场中,美国23年一季度累计销量32.82万辆,同比+54.49%;欧洲主要国家市场23年一季度累计销量为61.82万辆,同比+15.51%。(辆)1,400,0001,200,0001,000,000800,000600,000400,000200,0000yoyqoq全球yoyqoq120%100%80%60%40%20%0%-20%-40%-60%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202301202302202303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yoyqoq海外yoyqoq60%40%20%0%-20%-40%-60%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202301202302202303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受宏观环境影响,全球电动化渗透率环比回落。23年3月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13.94%,同比+2.58pct。23年一季度累计渗透率为13.09%,相较于22年同期的10.43%,同比+2.66pct;相较22年四季度环比-3.43pct。从变化的趋势来看,23年一季度渗透率环比小幅回落,主要是中国、欧洲两市场在年初新能源汽车出货量减少。其中,中国市场因碳酸锂等核心成本项处在降价通道中,整车企业也在陆续降价,导致汽车消费者观望情绪持续,叠加燃油车车企联合地方政府补贴掀起价格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回调;欧洲则由于部分国家23年开始补贴收紧,新能源需求在22年12月集中释放,在23年初回调。但总体来看,全球电动化渗透率仍维持上升趋势,全球的电动化渗透率仍处在可提升阶段。20%18%16%14%12%10%8%6%4%2%0%全球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202301202302202303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海外市场中特斯拉23年一季度销量位列第一,大众位列第二。2023年一季度累计销量中,特斯拉居首位,销量28.82万辆,同比+40.77%。大众集团位居第二,销量14.67万辆,同比+36.42%。特斯拉市占率领先第二名大众集团12.86pct,优势短期内难以撼动。其他海外主要车企中,Stellantis超越了现代-起亚位列第三,23年一季度销量11.20万辆,同比+22.56%;现代-起亚23年一季度累计销售10.40万辆,同比-5.75%;宝马集团一季度累计销售7.43万辆,同比+8.18%,保持在第5位。从各车企的销量增速来看,2023年全球汽车市场逐渐摆脱疫情影响,但仍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相较2022年同期同比增速有所减缓,但整体增长态势依旧良好。2023年1-3月销量(辆)同比增速Tesla28823040.77%26.18%大众集团14667836.42%13.32%Stellantis11196722.56%10.17%现代-起亚汽车集团104014-5.75%9.45%宝马集团743938.18%6.76%雷诺-日产联盟6784036.52%6.16%吉利控股集团(Geely)6741933.57%6.12%梅赛德斯-奔驰集团611420.29%5.55%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31767145.23%2.89%福特集团27979-1.62%2.54%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从车型看海外市场,特斯拉ModelY稳居第一,“以价换量”成效显著。年初以来,特斯拉在多国市场经过了多轮降价,特斯拉美国ModelY起售价降至47,490美元,下调了24%,Model3起售价降至40,240美元,下调了13%。降价策略推动了汽车销量高速增长,其中ModelY因拥有出色的驾驶性能和宽敞的内部空间、搭载最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广受全球消费者追捧,一季度累计销量17.87万辆排名第一,同比+90.24%,市场占比16.23%。Model3在海外市场位列第二,一季度销量9.35万辆,同比-0.07%,市场占比8.49%。Model3出货量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可能是由于ModelY降价幅度更大,部分需求被ModelY分流所致。2023年1-3月车型车企销量(辆)同比增速ModelYTesla17872190.24%16.23%Model3Tesla93477-0.07%8.49%ID.4大众集团2540486.42%2.31%IONIQ5现代-起亚汽车集团19996-24.23%1.82%XC40(VolvoCars(2011-))吉利控股集团(Geely)1998436.82%1.82%AudiQ4e-tron大众集团1780766.36%1.62%ID.3大众集团17056102.16%1.55%NIRO现代-起亚汽车集团16403-23.37%1.49%EV6现代-起亚汽车集团16175-11.42%1.47%ChevroletBoltEUV通用集团153754531.02%1.40%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202301202302202303欧洲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渗透率回落。2023年一季度欧洲市场整体销量61.82万辆,同比+15.51,环比-28.73%,其中EV销量41.64万辆,占比67.36%,PHEV销量20.18万辆,占比32.64%,EV的市场份额与2022年的61.82%相比有所提升。一季度是汽车行业的淡季,欧洲乘用车市场需求整体下滑,新能源汽车也受到整体汽车市场消费低迷影响。渗透率方面,由于部分国家23年开始补贴退坡,新能源需求在22年12月集中释放,达到历史最高的34.22%,随后渗透率有所回落。3月欧洲市场整体渗透率(单月新能源车销量占所有汽车销量比例)达到20.45%,仍在持续提升中,发展趋势良好,2023年一季度累计渗透率为18.50%,同比-0.17pct。考虑欧洲的电价在过去几个月已经有所回落,22年底新能源车受到来自电价高涨的负面影响有望缓解。450,000400,000350,000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 50,0000欧洲yoy100%80%60%40%20%0%-20%-40%-60%-80%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202301202302202303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欧洲40%35%30%25%20%15%10%5%0%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部分国家政策收紧致电动车渗透率短期回调,长期来看新能源车渗透率仍有望继续提升。23年,部分欧洲国家收紧新能源汽车补贴,如瑞典政府因购买和驾驶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成本相当,2022年12月8日起将不再对购买电动汽车提供激励措施;挪威从2023年起引入新税,纯电汽车价格中超过500000挪威克朗(约47000欧元)的部分将征收25%的增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轻型商用车零排放协议》,该协议规定到2035年,欧盟范围禁止再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驱动汽车、轻型商用车、HEV混合动力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我们认为,长期看,欧洲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仍有望持续提升。一季度德国新能源车销量领先。欧洲主要市场中,德国一季度销量为13.19万台,同比增-12.18%;英国销量为11.21万台,同比增14.33%;法国销量为10.35台,同比+19.78%;荷兰销量为3.89万台,同比+71.13%。德国销量占到欧洲市场的21.34%,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从EV/PHEV比例上看,除西其中德国、英国、挪威EV占比大幅高于PHEV。但是从销量增速上看,能源价格上涨对PHEV车型消费造成一定抑制,相较去年同期,欧洲主要国家(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挪威)PHEV的销量增速明显慢于EV。图表8:欧洲主要国家2023一季度销量概览销量(辆)YOY渗透率YOYYOY德国131948-12.18%17.86%9477313.58%37175-44.36%英国11211514.33%19.24%8036917.49%317467.05%法国10359240.58%19.78%6687250.36%3672025.69%荷兰3889173.13%39.51%25181102.66%1371036.58%意大利37699-1.52%7.95%1680029.33%20899-17.37%瑞典35880-2.03%48.38%2308416.80%12796-24.11%比利时3366055.99%22.53%1871195.76%1494924.37%挪威25771-11.56%71.24%24232-9.58%1539-34.17%西班牙2353435.98%8.55%1106250.52%1247225.25%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大众集团在欧洲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回暖,特斯拉市占率超越Stellantis成为第二。2023年一季度大众集团在欧洲的新能源车销量为12.07万辆,同比28.52%,市场份额相比2022年一季度的17.54%有小幅上升,提升至19.52%。其中宏观经济下行、通胀利率齐上涨是导致销售额下滑的主要原因,尽管之前的供应链零件短缺问题有所缓解,但欧洲地区的能源危机正在推高使用成本,预计23年全年欧洲车市销量可能仍低于疫情前正常水平。特斯拉2023年一季度欧洲销量同比提升56.54%,达9.11万辆,特斯拉工厂产能爬坡促使销量大幅上升,超过Stellantis成为第二。位居第三名的Stellantis集团2023年一季度销量8.50万辆,同比+6.59%,市场占比达到13.76%,与2022年一季度的14.91%相比市场占比有小幅下跌。2023年1-3月销量(辆)同比增速大众集团12069828.52%19.52%Tesla9105956.54%14.73%Stellantis850516.59%13.76%吉利控股集团(Geely)5279531.38%8.54%宝马集团51800-10.60%8.38%现代-起亚汽车集团49430-20.86%7.99%梅赛德斯-奔驰集团49353-8.71%7.98%雷诺-日产联盟4093310.41%6.62%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26853153.88%4.34%福特集团14647-13.07%2.37%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ModelY夺得欧洲销量冠军,同比销量高增178.42%。特斯拉ModelY以7.00万辆的销量,登顶欧洲车型销量榜第一,为欧洲最畅销电动车车型,同比增幅高达178.42%。与2022年的依托其品牌优势+智能电动化壁垒+完善的基建铺设,ModelY在欧洲延续了它的风潮。另外,因汇率变化,欧洲的特斯拉车型价格相对美国更低,性价比提高。且考虑22年9月德国燃油补贴措施到期,油价大幅上涨,也推动特斯拉成为了当月德国所有乘用车销量第一。同位列第三,2023年一季度销量为1.81万辆,同比27.59%。2023年1-3月车企销量(辆)同比增速ModelYTesla69952178.42%11.31%Model3Tesla18587-42.91%3.01%XC40(VolvoCars(2011-))吉利控股集团(Geely)1812627.59%2.93%ID.3大众集团16744101.61%2.71%AudiQ4e-tron大众集团1490541.23%2.41%ID.4大众集团1416341.81%2.29%MG4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12702/2.05%Fiat500Stellantis12642-1.53%2.04%Peugeot208Stellantis1242136.90%2.01%SpringElectric雷诺-日产联盟1206553.19%1.95%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德国最近政策变动时间补贴下调实施时间:2023最新税率政策增值税在2020.7.1-2020.12.30日从19%降至16%最新补贴政策(补贴上限)40000欧元以下的BEV:4500EUR(2023);3000EUR(2024)40000-65000欧元的BEV:3500EUR(2023)意大利补贴上调实施时间:2023减免25%的公司税对收入低于3万欧元的个人补贴增加至4500/3000欧元对于报废车辆及收入超过3万欧元人群,购买纯电/插混将分别获挪威税收实施时间:2023对于价格超过50万克朗(4.7万欧元)的得5000/4000欧元补贴。瑞典补贴取消:2022.12.8BEV,超出部分征收25%的增值税,超过100万克朗的部分征收12.5%的增值税。500公斤以上车辆,缴纳每公斤12.5挪威克朗的重量税纯电汽车价格中超过500000挪威克朗(约47000欧元)的部分将征收25%的增值税福利税(benefitvalue=价格基数(2021年:47600)×0.29资料来源:各国政策官网、华泰研究美国23年一季度累计销量同比高增,销量持续创新高。2023年一季度,美国新能源车销量32.82万辆,同比+54.49%,环比+17.31%;一季度渗透率为9.82%,同比+2.41pct,环比+0.90pct。2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11.87%,为历史最高,但横向与中欧对比,美国新能源车市场目前尚在向上爬坡期。一季度EV累计销量27.10万辆,同比+57.28%,PHEV销量5.72万辆,同比+17.44%,增速有所提高。从EV/PHEV占比上看,美国市场纯电份额显著高于PHEV,EV占比高达82.56%。我们认为,2023年随着美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正式落地,或将带动销量进一步攀升。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202301202302202303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yoyqoq美国yoyqoq80%60%40%20%0%-20%-40%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202301202302202303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美国14%12%10%8%6%4%2%0%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传统车企发力新能源市场,同比增速提高。市场呈现一超多小的格局,特斯拉一骑绝尘,一季度累计销量达17.30万辆,同比+33.39%,23年一季度市场占比为52.72%,相较22年全市场占比53.06%略微下降。作为美国市场的本土企业,特斯拉美国销量占其全球市场(除中国市场外)销量的60.4%。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发力新能源市场,通用集团以2.06万销量排名第三,同比+4288.54%;大众集团一季度销量1.80万辆,同比集团一季度销量1.58万辆,同比+245.28%。从同比增速看,传统车企电动化落地,销量增长正在快速提升。政策推动下美国OEMs纷纷开始布局电动化,长期看,美国市场即将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仍有较大的电动化发展空间。2023年1-3月销量(辆)同比增速Tesla17305933.39%52.72%Stellantis24587130.65%7.49%通用集团206704288.54%6.30%现代-起亚汽车集团19087-9.16%5.82%大众集团17966111.96%5.47%宝马集团15838245.28%4.83%福特集团1268125.05%3.86%吉利控股集团(Geely)1096746.07%3.34%其他中小整车集团9432727.37%2.87%丰田集团9365-9.23%2.85%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美国市场偏好中大型车,皮卡是更受青睐的选择。特斯拉的ModelY、Model3两款车型位列销量榜前2,最畅销车型为ModelY,销量为9.97万辆。特斯拉四款车型占据了美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占比共52.72%,品牌优势尽显。因美国乡村地区多,地广人稀等原因,美国市场对SUV以及大尺寸、大排量的皮卡等大型车辆有传统的偏爱,所以美国SUV或皮卡销量较好。销量靠前的车型多为SUV或皮卡,Q1有中小型整车集团皮卡上榜,Rivian的电动皮卡R1T销量为6213辆,同比+852.91%,占比1.89%。5月17日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特斯拉宣布Cybertruck预计于23年下半年开始交付。Cybertruck是一款拥有未来主义外观的电动皮卡,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500英里,搭载了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预计年产量将达到25万辆以上。2023年1-3月车企车型销量(辆)同比增速ModelYTeslaSUV9965951.59%30.36%Model3Tesla轿车6200026.53%18.89%ChevroletBoltEUV通用集团SUV128084378.32%3.90%Wrangler(Jeep(2009-))Stellantis皮卡1249273.60%3.81%ID.4大众集团SUV9758254.19%2.97%GrandCherokee(Jeep(2009-))StellantisSUV7622/2.32%ChevroletBolt通用集团hatchback68929472.22%2.10%ModelXTeslaSUV640016.36%1.95%R1TRivian皮卡6213852.91%1.89%IONIQ5现代-起亚汽车集团轿车5736-8.14%1.75%资料来源:Marklines,华泰研究IRA法案电池生产细则公布,FEOC名单仍是后续关注重点。美国时间3月31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减少通胀法案(IRA)》有关电池关键矿产、电池组件税收抵免要求相关的拟议细则。整体框架和比例的数字跟此前的法案一致,主要增加了关键名词定义和关键比例计算的相关细节,拟议版本4月18日开始生效,但仍有60天的意见征集期,不过最终版本变化可能较小。法案诉求明确,即引导锂电制造美国/北美化,同时抑制特定国家或者企业的产业链发展:其直接禁止含有来自FEOC的电池组件和关键矿物的电动车获得税收抵免,对电池组件/关键矿物的约束起始时间分别是2024/2025年。FEOC的相关规则类似一票否决权,所以后续仍需要关注该名单的变化。电池组件新定义排除了组成材料,一定程度放宽对材料产地限制。电池组件定义更新,仅包括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电芯和pack。在北美制造组装就符合本土化条件,以符合产地要求的组件、电芯增值部分、模块增值部分三者之和,除以所有组件、电芯增值部分模块增值部分三者之和,计算电池组件价值占比,要求23年50%,24、25年60%,此后每年递增10%至29年达到100%。因为金属粉末的产业链基本在亚洲,所以将电动汽车电池电极中包含的金属粉末定义为“含有关键矿物并直接用于电池组件制造的组成材料”,而不是“电池组件”有重要区别,一定程度上给予了电池厂仍从亚洲进口的机会。组成材料加工产地范围扩大,但中国产业链有被排除的风险。新定义下关键矿物包括正负极活性电极材料(前驱体、碳酸锂、负极粉末)、铜铝箔、电解质6F、结构件、添加剂等含有的关键矿物组成材料。矿物提取或加工两者任一环节50%的增值需发生于美国或FTA国家,而回收要求50%以上的增值在北美。要求比例=符合要求的矿产价值/电池中所包含的所有矿产价值,23年40%,逐年递增10%至27年的80%。新定义将电池组件的组成材料划分为关键矿物而非电池组件,实际上将进口范围由北美扩大至了FTA国家。但是,因25年后不能含有FEOC生产加工的关键矿物。目前FEOC的具体释义未出台,中国企业仍有被排除的风险。《减少通胀法案》也涵盖了对新能源制造行业相关的税收抵免,后续仍需关注抵免上限、抵免方式等细节。制造税收抵免政策独立于新能源车税收抵免,旨在减轻新能源产业链制造商面临的成本负担,将适用于2022年12月31日之后在美国本土生产和销售的部件。其中,2023年的电池电芯补贴35美元/kWh,电池模块补贴10美元/kWh,电极材料补贴生产成本的10%。作为原材料的关键矿产税收抵免的金额为全部生产成本的10%。该抵免锂电池制造的原材料加工与电池组生产对于技术、资本、人力的需求都十分密集,短期内美国本土企业制造能力很难追赶,制造端的补贴更大可能刺激海外电池企业在美国设厂,长期有望提升美国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制造能力。不过,目前《减少通胀法案》电池生产部分的抵免上限、抵免方式的具体细节都还没公布,后续需要关注。产业链环节抵免对象电芯(>12Wh容量)抵免金额$35/kWh电池模块(>7kWh)$10/kWh关键矿产电极材料(阴极、阳极、铝箔、溶剂、添加剂、电解质盐)对纯度有特定要求的:铝、锑、重晶石、铍、铈、铯、铬、钴(转化为硫酸钴)、镝、铕、萤石、钆、锗、石墨、铟、锂(转化为碳酸锂或氢氧化锂)、锰、钕、镍(转化为硫钒、钇需纯化至最低99%的:砷、铋、铒、镓、铪、钬、铱、镧、镥、镁、钯、铂、镨、铑、铷、钌、钐、钪、钽、铽、铥、钛、镱、锌、锆生产成本的10%全部生产成本的10%的税收抵免资料来源:白宫官网、华泰研究比亚迪超越LG新能源,成为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根据SNEResearch,全球2023Q1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133.0GWh,同比增长38.6%。1-3月装机量前十名的企业中,海外企业占4家,市占率达到了33.7%,同比下滑1.3pct,较2022年的31%提升2.7pct。宁德时代继续保持电动汽车电池行业第一的位置,市占率达到35%。比亚迪超过LG新能源,以16.2%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电动车电池供应厂商第二。松下、SKI、三星SDI分别居4-6名,与22年市占率排名一致。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排在第7-10名。23Q122Q1排名电池企业装机量同比增速市占率装机量市占率1宁德时代46.635.90%35.00%34.335.80%2比亚迪21.5115.50%16.20%10.40%3LGES19.337.50%14.50%14.60%4松下11.937.70%9.00%8.79.00%5SKI7.15.10%5.30%6.77.00%6三星SDI6.552.90%4.90%4.34.40%7中创新航5.739.80%4.30%4.14.30%8国轩高科2.913.70%2.20%2.62.70%9亿纬锂能2.475.50%1.80%1.40%欣旺达28.50%1.40%1.60%其它7.1-16.00%5.30%8.58.80%总计38.60%100.00%95.9100.00%资料来源:SNEResearch,华泰研究日韩系电池厂的海外装机量优势明显,宁德时代出海进程加快。2022年1-3月LG新能源在除中国外的市场装机量达到18.01GWh,约占其全球装机量的93.32%。宁德时代位列第二,海外装机量达17.35GWh,在海外市场实现较快增长。宁德时代海外市场增长显著,主要得益于标致e-208/2008、MGZS和特斯拉Model3(中国制造并出口到欧洲、北美和亚洲)的销量增加;除此以外,宁德时代出海进程加快,23年2月宣布与福特在美国底特律市投资35亿美元,新建一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工厂,初期产能计划为35GWh,预计26年投产。松下/SKOn位列第三/第四,海外装机量达7.05GWh/6.5GWh。电池企业海外装机量(GWh)全球装机量(GWh)中国装机量(GWh)LGES18.0119.301.29宁德时代17.3546.6029.25松下11.9011.90/SKOn7.057.100.05三星SDI6.506.50/比亚迪1.0921.5020.41资料来源:SNEResearch、公司公告、华泰研究日韩电池厂有望受益于IRA法案。一方面,IRA法案一方面可能促进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提高新能源车及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另一方面,根据IRA法案电池生产最禁止来自FEOC(可能包括中国)的电池组件和关键矿物,因而日韩电池厂享受IRA的税收抵免后可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IRA提高了日韩电池企业在美建厂的积极性,目前日韩电池厂均有美国扩产计划,有望进一步提高营收并改善营业利润。北美市场需求高+IRA补贴落地,带动23Q1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3Q1营收8.75万亿韩元(约人民币456亿元同比+101%,环比+3%,继续创造历史季度收入新高,主要系通用合资的电池厂一期产能爬坡完成,叠加美国需求高增,带动北美出货量提升,另外电池的ASP也有提高。Q1营业利润为6330亿韩元(约合33亿人民币同比+145%,环比+167%。营业利润率为7.2%,同比+1.2pct,环比+4.4pct。考虑IRA中的制造补贴(适用于22/12/31之后在美国本土生产和销售的部件,其中23年的电池电芯补贴35美元/kWh)开始生效,LGES决定从本季度开始将预计的相关税收补贴金额计入损益,预计金额为1003亿韩元(约合5亿人民币)。以补贴金额推算,本季度符合要求的电芯产量为2.1GWh;如扣除补贴金额,营业利润仍为5329亿韩元的(约合2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达105.8%;营业利润率为6.1%。(十亿韩元)收入qoqyoy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120%100%80%60%40%20%0%-20%-40%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8006004002000(200)(400)(600)营业利润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050(5)(10)(15)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根据Q1电话会,展望23年,公司预计年收入将提升30%。该增长预期对应33万亿(约人民币1815亿元)韩元,另外将通过持续降本+增加产品竞争力和差异性提升营业利润率。预计23年营业利润率能达到中高个位数的水平(即5-9%)。23年LGES有约15-20GWh电池符合IRA要求。密西根和GM合资厂投产后,后续美国产能可以达到250GWh(密西根26GWh,GMJV1-3期140GWh,HondaJV40GWh,Arizona工厂43GWh)。后续计划:1)在美国建设圆柱电池厂;2)在美国生产LFP的ESS电池;3)在美国工厂推进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预计IRA对公司的影响正面:1)北美订单增加;2)目前看相对其他电池厂,在北美客户中有竞争优势和议价能力;3)通过补贴可增强现金流,为后续投资做准备。不过目前电池生产的补贴上限、补贴方式的具体细节都还没公布。2023年预计产能将达到300GWh。目前公司还有四个工厂在建设中,即将投入使用,分别是:加拿大的Stellantis合资工厂,美国的通用合资工厂、本田合资工厂,以及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现代合资工厂。位于波兰和中国的袋装和圆柱电池产能已经建设完成,位于美国的通用合资工厂1期已经爬坡完成,第二期正在运营中。从2023年的布局看,仍然是亚洲的产能最多:欧洲90GWh,亚洲155GWh,北美55GWh。从Capex看,22年为6.3万亿韩元,同比提升了58%,23Q1为1.8万亿,同比+50%。公司预计23年将继续提升50%以上,产能建设速度保持较快的步伐。2025年预计产能将达到540GWh,建设重心在北美。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电池业务销售额维持高增长,营业利润亏损扩大。由于欧美新工厂投产和运营顺利、原有工厂产能提升,23Q1电池销量维持高速增长,创下季度销量新高,电池业务收入3.3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4亿元同比+162.35%,环比+14.94%。公司由于BlueOvalSK火灾损失估计调整等事项,将22Q4的营业利润从-2566亿韩元调整为-3381亿韩元。由于公司进行产能扩张、产品研发增加了固定成本、员工激励费用支出,23年一季度电池业务的营业利润较22年Q4下降了66亿韩元,亏损扩大至344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同比扩大26.08%,环比扩大1.95%。由于电池销售增加和新工厂生产收益率提高,电池业务的营业利润率得到了改善,营业利润率为-10%,环比收窄20pct。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能源业务营业利润能源业务营业利润率(十亿韩元)600500400830062004100200由于IRA的在一季度没有明确执行细节,预计其影响最早将反映在二季度财务报表中。根据Q1电话会,目前IRA的制造补贴仍有细节未明确,公司预计Q2将开始将补贴收益反应在财务报表中,预计全年可获取补贴的装机量约为10-15GWh。长期来看,从2026年起,公司预计随着美国产量大幅上升,IRA带来的收益更为可观,可能帮助能源业务实现盈亏平(%)能源业务营业利润能源业务营业利润率(十亿韩元)60050040083006200410020023Q1公司收入季节性收窄。一季度公司总营收5.3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3754亿韩元。一季度能源业务(即锂电池业务)收入4.79万亿韩元(约24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6%,环比减少10.2营业利润为3163亿韩元(约16.35亿人民币同比+91.7环比-11.9%。营业利润率为6.59同比+1.59pct,环比-0.13pct。考虑一季度是汽车销售的淡季,动力电池出货量因此减少,收入有所收窄。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动力电池业绩维持高增长,盈利能力维持稳定。大型锂离子电池(LIB)业务的盈利能力持续上升,下游主要客户发布了带有P5电池的新车型,动力电池销量增加。季节性因素导致ESS收入下降。小型LIB业务方面,淡季圆柱电池需求减少,公司将需求低迷的影响降至最低,且由于新智能手机型号发布,软包电池需求有所上升。三星SDI预计23Q2收入和营收将持续增长。随着P5电池的广泛应用,动力电池业务收入将快速增长。由于公用储能项目、UPS(不间断电源)需求提升,ESS销量将上升。46mm圆柱电池和固态电池在Q2将进入试产阶段。小型锂离子电池方面,预计销售额增加。随着关键客户长期合同签订、户外动力设备的应用拓展,圆柱电池收入收入将增加;下游客户推出新款智能手机机型,软包电池销售收入增加。计划与通用共同投资建厂,重点布局美国市场。三星SDI和通用汽车计划共同投资超过30亿美元在美国建立合资电池厂,26年投产,计划产能超30GWh,未来将重点布局美国市场。基地规划产能(GWh)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韩国蔚山工厂555555韩国4680产线111匈牙利工厂4828304548马来西亚工厂8~1258天津合资工厂/西安合资工厂212121无锡合资工厂212222Stellantis合资工厂3323美国工厂待定合计3233476282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能源业务23Q1收入提升,但营业利润受原材料上涨冲击严重。23Q1(松下FY23Q4)能源业务的收入为2546亿日元(约合130亿人民币同比+28%,环比+3%。全年营收9718亿日元(约合497亿元人民币同比+26%,主要系由于汇兑收益(1440亿日元)、电动汽车电池在北美等地销售良好、全球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消费市场疲软导致的消费电池销量下降,以及固定成本(研发费用投入)增加,能源业务的营业利润在22Q4大幅下滑后有所回升。营业利润86亿日元(约合4.4亿人民币同/环比-33%/环比+1333%,营业利润率为4.10%,同/环比-2.3pct/环比+3.9pct。全年调整后营业利润为396亿日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同比-31.2%。营业利润率为4.1%,同比-5.72pct。(十亿日元)300250200150100500yoyqoqenergy营收yoyqoq70%60%50%40%30%20%10%0%-10%-20%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300250200150100500消费电池动力电池消费电池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根据Q1财报,展望24财年,公司预期能源业务营收为10300亿日元。24财年能源业务公司预期收入为10300亿日元(约合527亿元人民币对应同比增速58.2%,调整后营业利润1350亿日元,其中800亿日元来源于IRA法案补贴,对应营业利润率13.1%。细分市场来看,虽然工业、消费电池锂电池需求有所下降,但其负面影响缓解;动力电池市场,随着IRA法案落地,北美动力电池业务有望扩张。考虑锂价下跌,原材料成本下降;叠加公司与LucidGroup,Inc.、HexagonPurus签订了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合同,预计于23Q3(FY24Q2)开始出现复苏趋势。Energy调整后营业利润EnergyEnergy调整后营业利润252050(5)(10)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12%10%8%6%4%2%0%-2%-4%-6%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美国堪萨斯工厂预计FY2025(24Q2-25Q1)投产。松下堪萨斯州工厂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23年2月已开始施工,生产2170圆柱能预计为30GWh。但是4680量产计划有所延迟。松下在Q1业绩会表示,此前公司认为可以跳过2170直接生产4680,但现在认为应先提高2170电池的产能。为了在堪萨斯州新工厂完工时快速响应相关的需求,决定在优先量产2170电池。因此,原定的4680的量产计划被推迟了,目前预计在FY25上半年(24Q2-Q3)开始量产。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公司工厂符合IRA条件,预计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松下能源业务预计将有资格获得IRA第45X节中的“电池(35美元/kWh)”优惠,具体获利工厂为堪萨斯州新工厂和内华达工厂。堪萨斯州新工厂是公司北美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公司测算内华达和堪萨斯工厂分别将从IRA中获利13和10亿美元/年。未来将加强北美本土供应链和通过扩大2170电池的销售和4680电池的商业化实现利润增长。IRA法案有望显著改善净利润。IRA法案有三种税收抵免方法:递延税收资产(Deductibletaxcredit)、可退还税收抵免(Refundabletaxcredit)、可转让税收抵免(Transferabletaxcredit)。其中,23Q1(FY23Q4)已满足要求的生产产能可应用于“递延税收资产”一项,对应400亿日元资产。松下考虑将部分补贴收益让利于客户,以加强和扩大在北美的业务。因此,FY24(23Q2-24Q1)的800亿日元(约占税收抵免总额的一半)将计入能源分部的调整营业利润。此外,根据财报,公司预计可以产生200亿日元的“递延税收资产IRA在24财年对净利润的影响预计为1000亿日元。IRA法案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了高额补贴。2022年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减少通货膨胀法案(IRA)》,其中包括了与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相关的政策。新法案主要面对中低收入消费者,其购买价格低于80000美元的皮卡和SUV、低于55000美元的电动轿车,可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购买二手电动汽车可获得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最新生产细则公布,后续版本变化可能性小。2023年3月31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IRA有关新能源车电池关键矿产、电池组件获取税收抵免所需达到的相关拟议细则,整体框架和比例的数字跟此前的法案一致,主要是增加了关键名词定义和关键比例计算的相关细节。法案旨在建设本地化产业链,规则设定“排外”。将直接禁止含有来自FEOC的电池组件和关键矿物的电动车获得税收抵免,对电池组件/关键矿物的约束起始时间分别是2024/2025年。这意味着24/25年后中国生产原材料有可能进入完全排除名单。因此,中国电池生产企业、电池材料企业的下游产品有可能无法获得税收抵免补贴,且可能导致想进军美国新能源车市场的车企/电池厂将中国企业排除出供应链。抵免上限抵免金额消费者收入限制价格限制二手电动汽车对车企的销量限制适用时间最终组装地自由贸易协定(FTA)国家外国敏感实体(FEOC)减少通胀法案7,500美元1、关键金属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回收(+$3750)1.1、需要有一定比例在与北美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提取或加工,或者是在北美回收循环。2025年起若电池中的关键矿物是由“受关注国家”开采、加工或回收的,不可获得抵免1.2、2024年前40%、2024年50%、2025年60%、2026年70%、2027年及以后80%1.3、确定步骤:1)确定采购链;2)确定合格的关键矿物;3)计算合格的关键矿物含量1.4、组成材料指含有关键矿物质,并能直接用于制造电池组件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正负极活性材料,箔、粘结剂、锂盐、添加剂等1.5、关键矿产加工为组成材料纳入加工过程计算2、电池组件制造和组装(+$3750)2.1、电池组件价值需要有一定比例在北美制造或组装2.2、比例要求为2024年前50%、2024-2025年60%、2026年70%、2027年80%、2028年90%、2029年后为100%。2024年起,若其电池所包含的任何组件是由“受关注国家”制造或装配的,不可获得抵免2.3、确定步骤:1)确定在北美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2)确定每个电池组件的增量值,包括北美电池组件;3)确定电池组件的总增量值;4)通过将北美电池组件的总增量值除以所有电池的总增量值来计算合格的电池组件含量组件2.4、电池组件包括但不限于正负电极、固体金属电极、箔、电解液、电芯和pack。需注意:含有关键矿物并直接用于电池组件制造的材料不被认定为电池组件,如正负极活性材料,箔、粘结剂、鲤盐、添加剂等两大要求均满足,则上限为$7500,满足其中一项则补贴上限为$3750适用总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个人,低于30万美元的联合申报者适用低于80,000美元的零排放货车、SUV和卡车;低于55,000美元的电动轿车4,000美元取消现行法案中对车企的20万辆车上限要求4月18日及之后新能源车需要遵守该规则中规定的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要求。2032年12月31日以后注册的任何车辆没有税收抵免制造商生产清洁能源车辆的地方,可以是工厂所在地,或是其他交付给经销商或进口商的地点(已经包括车辆机械操作所需的所有零部件,无论零部件是否永久安装在车辆上)包括澳大利亚、巴林、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以色列、约旦、韩国、墨西哥、摩洛哥、尼加拉瓜、阿曼、巴拿马、秘鲁和新加坡;新增日本,未来任何新的符合条件的、国际协定生效且财政部部长确定已满足这些因素时可以添加任何其他国家财政部需要在年底规则首次生效之前提供明确的清单(明确是狭义地解释为在这四个国家之一注册成立的任何公司或包括在这四个国家/地区开展任何业务的任何公司或其他定义)资料来源:白宫官网、华泰研究与个人购买不同,IRA中商业新能源用车获取税收抵免不受到与产地有关的限制。IRA法案中有两个不同部分,其中第30D章节涉及个人购买税收抵免,旨在刺激个人汽车购买;而第45W部分涉及商用车税收抵免,旨在刺激大型商用电动汽车(如公共汽车和自卸卡车以及刺激商业车队中购买或租赁新能源车辆。对于产地的所有限制仅出现在法律第30D部分,而第45W部分并无列举相关要求,这意味着商用车辆零售价可以超过8万美元;可以在北美以外组装且电池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地区不受控制。长租车辆归类为商用车,意味着其获取$7500不受产地要求限制(包括FEOC限制)。用于长租的车辆被分类为商业用车,产地要求得以豁免。根据美国税务局22年12月的说明,租赁汽车的企业有权为每辆租赁汽车申“领商业税收抵免”:无论承租人是企业还是个人,出租人都可以申请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这意味着只要车辆存在折旧、用于租赁、在美国使用、由合格制造商(约50家,包括了多家日韩系及欧洲车企)生产的车辆,都可以获得共计7500美金的税收抵免,且没有产地、价格要求等,条件更加宽松。车企本田奥迪Autocar公司BattleMotors公司BlueBirdCorporation宝马戴姆勒卡车(包括托马斯客车公司和弗莱特林客车底盘公司)Ecostream房车Envirotech汽车福特(包括福特和林肯)通用(包括GMC,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Gillig公司GreenPower电机公司现代捷豹路虎起亚Lion电动汽车Lion电动汽车制造公司Lordstown电动汽车LucidMack卡车马自达奔驰三菱车企Motiv动力系统Navistar公司Nikola公司Nova巴士Odyne系统PACCAR公司(包括Kenworth和Peterbilt品牌)Phoenix汽车Polestar汽车保时捷Proterra运营公司Rivian汽车SEA电动Stellantis公司(包括Chrysler和Jeep)斯巴鲁特斯拉丰田VinFast公司大众沃尔沃沃尔沃卡车Xos公司MINI(宝马子公司)资料来源:白宫官网,华泰研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项目定义“合格的商业清洁车辆”的定义具有以下折旧限额的任何车辆:1、由合格的制造商制造;2、为纳税人使用或租赁而获得的,而不是为了转售;3、用于公共街道、道路和高速公路的车辆(不包括仅在铁路上行驶的车辆);4、很大程度上由电动机推动;且电池>15KWh(或车辆总重量额定值小于14,000磅的车辆,电池>7KWh);能够从外部电源充电等。以租赁清洁车辆为业务的纳税人,申请补贴的条件取决于谁是联邦所得税目的的车辆所有人。若租赁能被界定为租赁则可以享受补贴,若租赁被重新定义为销售交易,则不可享受“租赁”的定义根据长期的税收原则,确定交易是否构成纳税目的的车辆销售或租赁是一个事实问车辆租赁协议若出现以下的特征,则更可能被重新定义为纳税目的的车辆销售,包括但不限于:1、租赁期限超过车辆经济使用寿命的80%至90%;2、租赁期满时的特价购买选择权(即在期满时以低于其公允市场价值的价格购买车辆的能力)或租赁中的其他条款/规定,经济上迫使承租人在租赁期满时收购车辆;3、条款导致出租人将所有权风险转移给承租人,例如,终端租金调整条款(TRAC)规定要求承租人在租赁期满时支付车辆实际价值与预期价值之间的差额。资料来源:白宫官网、华泰研究出租方可通过调整租金,以传导补贴至消费者。每购买一辆用于租赁的新能源车,出租方将一次性获得7500美元补贴。后续出租方可以视租期和市场情况,选择如何将该补贴传导给消费者。目前市场上的租期普遍2-3年,如我们假设车企选择将全部7500补贴给选择租期3年的客户,则每个月租金可减少$7500/12月/3年=208美元。如租期较短,则消费者可能仅能获取部分补贴。租约到期的车辆仍有机会享受IRA中二手车税收抵免。一般情况下,出租方在租到期后回收租出车辆后会选择以二手车的形式再出售。根据IRA的二手车相关的补贴规则,若车辆满足以下条件,则可以享受税收抵免:售价在2.5万或以下;车型已经推出两年以上;未在2022年8月16日之后转让给合格买家;总重量低于14000磅;是合格的混动汽车或充电式电动汽车,电池容量至少为7KWh;主要在美国使用。若二手车被认定合格,则最高抵免额为4000美元,但不超过销售价格的30%。合格的二手车的定义1、售价在2.5万或以下;补贴金额2、车型已经推出两年以上。例如,2023年购买的车辆可购买2021年的推出的车型;3、尚未在2022年8月16日之后转让给合格买家;4、总重量低于14000磅;5、是合格的混动汽车或充电式电动汽车,电池容量至少为7KWh;6、主要在美国使用。最高抵免额为4000美元,但不超过销售价格的30%。资料来源:白宫官网、华泰研究中国公司在锂电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显著优势。根据《纽约时报》5月16日数据,中国在电动车电池生产链条领先世界:1)开采环节上,中国企业通过购买全球各地的矿业公司股份,控制着全球41%的钴矿开采和半数以上的锂矿开采,以及大部分其他电池所需矿物的精炼;2)在电池组件生产上,中国企业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目前产出了全球92%的负极、77%的正极、74%的隔膜、82%的电解液等;3)下游市场中,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全球最多,且几乎全都使用中国制造的电池,反向持续激励上游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除此以外,中国政府制定了各种有利于本土电池制造商的政策和标准。中国市场培育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世界领先的电池厂家,长期占据全球装机量排行榜前列。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资料来源:纽约时报(2023/5/16)、华泰研究海外电池厂供应链中,中国公司占比也较高。除了日系电池企业供应链相对封闭导致进入供应链的国内材料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之外,韩系三家电池巨头的锂电材料供应链里均有国内企业,且部分材料企业在海外电池供应量已经占据了主供地位:在三元前驱体领域,中伟股份目前是LG化学的主要供应商,且跟特斯拉上海工厂签订供货协议;在正极材料领域,当升科技已经成为SKOn全球的主供。松下LGES三星SDISKOn三元前驱体芳源环保中伟股份、华友钴业中伟股份NCM厦钨新能当升科技、华友钴业当升科技贝特瑞、当升科技人造石墨江西紫宸、杉杉股份江西紫宸中科电气、贝特瑞天然石墨贝特瑞贝特瑞、翔丰华贝特瑞电解液江苏国泰、新宙邦、天赐材料新宙邦新宙邦干法隔膜星源材质星源材质湿法隔膜中材锂膜上海恩捷、星源材质、中材锂膜上海恩捷中材锂膜铜箔诺德股份、龙电华鑫龙电华鑫资料来源:GGII,华泰研究车企亦选择与中国电池厂建立合作关系推进电动化。23年2月14日,宁德时代宣布与福特在美国共同新建一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工厂,投资金额35亿美元全部由福特承担,宁德时代支持技术和设备,初期产能计划为35GWh,预计26年投产。22年9月9日,宝马集团宣布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公司签订超过百亿欧元的动力电池需求合同。另外,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特斯拉ModelY后驱版已正式下线,这是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首次使用中国品牌的电池。如要建设本土电池产业链,投入大、周期长。美国目前几乎没有能力处理电池所需的矿物,不仅缺乏矿产,还缺乏有经验的公司。且无论是矿产开采还是矿产精炼都有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的特点。矿产开采投入巨大,且获得许可证和项目批准的漫长且不确定,在海外通常由于审批程序复杂、民众社区抵制、环保诉讼等,会让项目延迟时间从6个月到10年不等;炼油厂通常需要两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建成,培训工人和调试设备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以澳大利亚的第一家锂提炼厂天齐锂业西澳奎纳纳工厂为例,早在2016年就获得批准,但直到去年才生产出电池级锂。除此之外,美国政治周期不确定性较强,美国政府为帮助电动汽车行业提供的激励措施可能会随着总统选举变更周期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美国资方或对投资电动汽车行业也持谨慎态度。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目前已有多家车企布局以租代售模式,多数车企愿意让利于消费者。根据CNBC《AutomakersfindataxcreditloopholetoincreaseEVleasingandboostsales》(2023/5/134月交付车辆中,近30%的现代和起亚EV车是用于租赁的,而在IRA推出之前是6%,且起亚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将其电动汽车租赁率提高到40%。其他车企也在逐渐跟进,已有多家企业表示支持租赁模式,且多数车企提供了租赁折扣,如宝马、梅赛德斯、日产、丰田等。新能源车龙头特斯拉的租赁业务早在2012推出ModelS后不久就已经推出,目前商业模式已经走向成熟,但并未为租赁模式提供专属折扣,主要系特斯拉为本土车企,其部分车辆已经满足IRA产地要求,无需额外提供折扣。车企是否支持租赁租赁折扣支持折扣型号BMW√√BMWiX,BMWi4Genesis√√GenesisGV60Hyundai√√Ioniq5,Ioniq6,KonaEVKia√√KiaEV6,KiaNiroEVLucid√√LucidAirMercedes√√EQS,EQSSUV,EQE,EQB,EQESUV等Nissan√√NissanAriyaPolestar√√Polestar2Porsche√√PorscheTaycanRivianXX/Subaru√√SubaruSolterraTesla√X/Toyota√√ToyotabZ4XVW√√VolkswagenID.4资料来源:Electrek、华泰研究租赁模式有助于车企尽快建立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品牌影响力。首先,通过租赁模式,消费者可以更低成本地接触到其品牌的电动汽车,为车企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帮助其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销售额。其次,租赁模式还可以作为品牌形象战略的一部分。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仍低,22年为8.46%,落后于全球13.19%,目前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此类新兴市场中,越早地构建品牌影响力优势越大。通过租赁模式可以触达更多消费者,扩大品牌的认知度。因此,车企有愿意推动租赁模式。从消费观念出发,美国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能源车以租代售模式。美国消费者普遍接受信贷消费。美国的信用体系发达,消费者可以通过信用卡、个人贷款、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获得信用额度,进行提前消费;且美国人均收入相对较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提前消费后顾之忧较少。当地的文化价值观也倾向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更愿意通过提前消费满足当下需求。美国成熟的汽车市场也给租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根据Experian,美国汽车信用购买的比例常年保持的80%以上,2022年信用购买比例达到83.67%。随着汽车租赁业务在美国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以租代售模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0090807060504030200新车二手车201720182019202020212022资料来源:Experisn、Statists、华泰研究.%租赁比例10090807060504030200Q32017Q32018Q32019Q32020Q32021Q32022资料来源:Experisn、Statists、华泰研究.从历史数据看,美国汽车租赁市场接受度高。汽车长期租赁业务最早就诞生于欧美市场,上世纪80年代汽车以租代售就已经成为美国市场流行的汽车销售方式。发展至今,汽车租赁的各种商业模式已经很成熟,采用租赁方式销售的汽车比例总体看一直较高,高峰时期租赁比例一度高达46%,疫情前维持在30%左右,疫情之后比例下滑,主要系短期利率比较高导致的。从政策端看,美国汽车租赁的保障措施一直都较完善。美国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汽车租赁消费者的权益。例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制定了《消费者租赁法(ConsumerLeasingAct)》,旨在保护消费者在租赁汽车和其他消费品时的权益。该法规定了租赁公司必须向消费者披露的信息,包括租金、租期、预付款、罚款和其他费用等,以及保护了租约到期后选择购买汽车时的权利,如明确了租赁车辆的残值计算方式,禁止出租方收取额外的隐性费用。IRA法案限制了购买有补贴的新能源汽车的可选范围,而租赁模式选择更多。美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发展仍在起步阶段,在北美组装的新能源汽车仍比较少,另外北美的上游供应链也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目前公布符合IRA购车补贴的车型较少,且还有小部分满足IRA购车补贴的车型仍未交付。如消费者直接购买新车,可选择的补贴车型很少。但租赁模式下,大多数车企生产的EV车型都可以获得补贴,大大提升了选择范围,约50家日韩欧的车企满足该补贴条件。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车企型号年型/款类型补贴金额建议零售价上限美国组装CadillacLYRIQ2023-2024EV$7,500$80,000ChevroletBlazerATBoltBoltEUVEquinoxSilverado20242022-2023202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