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无答案)_第1页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无答案)_第2页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无答案)_第3页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无答案)_第4页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4.认识到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③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2)教育体制改革:1902年,废除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成就2.绘画: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鸿篇代。共和国国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谈谈新式报刊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分类:文献史料。共同价值: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情况提供了较为可信的第一手史料。影响:有利于各种信息的传播;有利于传播西方的新思想、人们的政治觉悟,推动政治改革(革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等等。(言之有理即可)近代以来重要报刊的比较:《申报》《时务报》《国闻报》《民报》《新青年》期创办载时事,分析国内外时局想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近代革命运动越来越注重利用报纸杂志宣传革命思想,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例题】如表是《剑桥中国晚清史》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的部分统计。与表中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C)时间(年)新式学堂总数(所)学生总数(人)787173870A.洋务运动B戌变法CD.新文化运动【思路点拨】本题为数据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时,首先,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本题是问与表中数据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然后,看表格,析数据。要带着问题分析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本题表格数据显示,1902—1912年,中国新式学堂总数和学生人数都不断增加。最后,联知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1.郭沫若在描述科举制废除前后的情况时说:“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A.阻碍了近代中国科学知识的传播B.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C.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有利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2.要了解“京师同文馆”“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等内容,可以阅读的书籍是(A)BA.新文化运动B四运动C运动D.国民抗战C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6.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缩影,动荡的时代诞生伟大的作品。下列中国近代文艺作品及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B)A.专科学校分布科学合理B.新文化运动成果丰硕C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D.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译洋报,参以博议。始于沪上,流衍于各省,内政、A.新式学堂开始创办B.新型媒体得到发展C革命蓬勃开展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A.开始出现新式学校B.呈现出新旧并存特点C尊孔复古思潮D.举起民主、科学旗帜以画抗战”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如图作品共同传达出(B)A.抗战胜利的喜悦B.抗战必胜的信念C对国民党消极抗日不满D.民众希望国共联合抗日A.反映了商业和文艺空前发展和繁荣B.表明实业救国开始成为主流C.说明广告策划和营销有新的创意D.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14123/——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量上更多于八股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变化。由培养官僚士绅发展为培养近代实用人才;新式学堂侧重传播西方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