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内科》课件-项目六 营养代谢性疾病_第1页
《动物内科》课件-项目六 营养代谢性疾病_第2页
《动物内科》课件-项目六 营养代谢性疾病_第3页
《动物内科》课件-项目六 营养代谢性疾病_第4页
《动物内科》课件-项目六 营养代谢性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六营养代谢性疾病一、家畜营养代谢病的概念

家畜营养代谢疾病学是研究动物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矿物元素(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缺乏、不足、或过量而引起代谢障碍,从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内容包括病因、发生机理、临床症状、诊断、鉴别及防治二、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综合征1

.生长发育受阻或停滞2.消瘦3.贫血4.消化紊乱5.异食癖6.畜产品数量或质量下降7.免疫力、机体抵抗力下降三、营养代谢病的诊断1排除传染病、寄生虫病

1。排除传染病、寄生虫病代谢性疾病在流行性、群发性、暴发性、地方性、季节性等方面与传染病类似,必须结合病原学、血清学、病理学等手段进行鉴别诊断。2流行病学调查(1)不明原因疾病增多,应用疫苗效果下降(2)具群发性、地方性、季节性(3)发病率高、死亡率低3.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4.实验室化验四、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特征1.发病缓慢:几天、几周甚至几月。2.发病率高,多为群发性。3.呈地方性流行:如硒缺乏,可分为三个流行带:东北

陕西

西南甘肃

新疆黄海

东海。4.疾病症状多样化出现各种非特异症状,且出现亚临床表现(产品数量质量下降),如奶牛酮病5.不发生接触传染6.一般不出现体温升高,常表现为体温下降7.经化验可确定病因:饲料、器官元素含量测定8.补充了缺乏的元素,疾病就能很快恢复五、营养代谢病发生的原因1.饲料中某种元素缺乏或不足2.消化机能障碍如胰汁分泌障碍,脂性维生素吸收不足或慢性胃肠炎。3.对某种元素需要量剧增高产泌乳、妊娠,生长快,生产性能高而供给量少。仔猪生长快,60日龄可达初重的15-20倍,铁的需要量增多六、营养代谢性疾病防治措施1.改良土壤采用施肥的方法,使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一般来说,硒Se,铜Cu,硼B,磷P,钾K的缺乏与土壤中的含量有关。2.牧草喷洒微量元素:缺硒补硒。3.饲料、饮水中添加。任务一仔猪低血糖症(HypoglycemiaYoungPiglets)概念

一、概念

本病多发生于出生后1—3天仔猪,临床上以衰弱、平衡失调、体温下降、肌肉发抖为特征。二、生化特性

低血糖:可达3mg/100ml(正常为70—80mg/100ml)二、病因1.原发性低血糖症:由于吃乳不足所致(1)母猪营养不良,泌乳量少。(2)母猪患有各种疾病,如:子宫内膜炎、乳房炎、MMA综合症。(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链球菌病等2.继发于仔猪的某些疾病发生先天性震颤、溶血性贫血、脑水肿等三、症状1.出生后1-3天发病。2.

衰弱,不活泼。3.不吃乳,走路不稳,倒地不起,四肢伸直,抽痉,肌肉发抖,麻痹。4.体温下降,心跳快,达80次/分。5.

血糖低于正常水平。可达1.5–3mg/100ml,正常水平为70–80mg/100ml.四、诊断

1.初生后不久发病2.体温下降3.低血糖:血糖水平下降五、治疗1.补糖10–20%葡萄糖注射液:20ml/只,并配给VC1.0ml,地塞米松(氢化可得松)5mg.腹腔注射,每隔4小时一次,直到可用人工哺乳或喝到母猪乳汁为止.2.保暖防寒仔猪最适环境温度为27—32℃3.用人工乳或乳粉(内含乳糖)喂给。可加鲜牛奶,VB1、VB2、鸡蛋清任务二酮血症一、概念本病又叫酮血症又称醋酮血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蓄积,使血酮、尿酮、乳酮含量升高,称为酮病。二、临床特征1.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2.昏睡或兴奋,偶而发生运动失调3.体重减轻4.产奶量下降

5.发病情况本病常见于高产泌乳奶牛,多发于分娩后一个半月之内。三、病因1.碳水化合物缺乏,脂肪、蛋白质饲料过多。故临床上以奶牛酮病常见2.碳水化合物饲料、蛋白质、脂肪饲料均缺乏,称“饥饿性酮病”,奶山羊多见。如“绵羊妊娠毒血症”.3.引起消化紊乱的一切因子都能引起酮病的发生如生产瘫痪、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真胃左方变位、创伤性网胃炎等。引起的酮病较轻,称“继发性酮病”4.妊娠、泌乳、分娩或双胎都可导致酮病的发生四、酮体对机体的危害酮体本身毒性很小1.但高浓度的酮体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2.β–羟丁酸、乙酰乙酸是酸,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3.血糖含量下降,脑组织能量供应障碍,可使牛产生神经症状:嗜睡或兴奋。4.酮体可利尿,所以临床上表现脱水,由于脱水而表现迅速消瘦甚至拒食,使疾病迅速恶化,而粪便常常干燥。五、临床症状1.高产奶牛分娩一个半月之内,3胎以上牛多发2.消瘦3.多尿。尿落地多泡沫。4.产乳量迅速下降,乳脂含量增高,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5.表现神经症状初期可见兴奋不安、磨牙、肌肉抽搐、感觉过敏;转为抑制时表现精神沉郁,对刺激缺乏反应,多数牛出现嗜睡,无目的徘徊,或原地踏步,视觉障碍.6.呼出气、尿液、挤乳时可闻到酮味或大蒜味7.血糖含量下降一般下降到30–40mg/100ml(正常70–80mg/100ml)8.血酮、尿酮、乳酮含量升高为30mg/100ml,正常0–7mg/100ml9.亚临床酮病生产中常见症状不明显,但消瘦、产奶量减少六、治疗1.替代疗法补糖:20–50%葡萄糖,500ml,一次静注,80%牛有显著疗效,效果好坏主要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机能状况。注射后血糖上升,但仅能维持2小时,最好每2小时打一次,也可10%皮下注射500ml,使其缓慢吸收。可同时注射果糖:r按1g/kg体重,配成10%浓度静注,最好结合口服甘油,500ml/天。注意:口服葡萄糖效果差,一定要注射.

2.补充生糖先质甘油:500ml/天丙酸钠:口服,250g/次,每天2次,连用3-5天。乳酸或乳酸钙:500g/次,第2次减半,连用3-5天3.激素疗法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00–400U,皮下注射。作用:促肝糖原分解,促糖异生.但糖异生过程中要消耗草酰乙酸,草酰乙酸价格贵4.综合疗法:

先抑制泌乳,后补糖:先用ACTH、地塞米松、或氢化可得松,抑制乳汁分泌,后注射胰岛素缺点:可能发生流产或抑制泌乳结合应用VB12、钴(1000mg)口服(丙酸代谢需VB12参与)任务三硒、VE缺乏症(selenium–vitaminEdeficiency)一、原因1.饲料中硒缺乏(1)饲料中含硒量应达到0.1–0.15ppm(国标)低于0.06ppm,则硒缺乏(2)禾本科植物中缺硒。如玉米,只含0.01–0.02ppm科植物富硒。如苜蓿、黄芪(黄芪补气是因为富硒),小花棘豆(其中毒初以为是硒中毒,后查明为生物碱中毒).(3)青饲料缺乏。青饲料,尤其是胚芽中VE含量丰富(4)饲料中含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使VE

破坏(5)饲料贮存不当

贮存时间过长。VE易氧化而失效,玉米放半年以上则有50%被破坏贮存、堆积、发酵使VE破坏(6)生长发育快,或妊娠、泌乳,使VE需要量增高.2.土壤中硒缺乏

土壤中硒含量应大于5ppm,如小于5ppm,则为缺硒地区,多见于以下几种土壤:(1)酸性土壤。酸性土壤中含丰富的铁,铁与硒结合形成硒酸铁,影响硒的吸收.(2)火山形成岩,硒被挥发.(3)见于密集灌溉,造成硒流失.(4)煤燃烧放出硫,散落于土壤中,造成土壤中硒与硫不平衡,影响硒的吸收.二、硒的生理作用

1.硒和VE为生理性抗氧化剂,可使组织免受体内过氧化物的损害而对细胞起保护作用.2硒与VE缺乏后,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作用,所产生的过氧化物对细胞和亚细胞脂质膜产生毒作用,脂质膜最丰富的器官如脑、心肌、肝、肌肉、肾等,最易受到损害,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三、发病情况1.幼畜病变以白肌病为主,称为“肌肉营养不良。2.仔猪肝坏死(肝营养不良。3.小鸡渗出性素质及脑软化。4.狗、猫营养性肌病。5.猪胃溃疡,鸡肌胃溃疡、糜烂。6.成畜繁殖障碍,表现流产、死胎。

项目六营养代谢性疾病----酮血症

酮血症一、概念本病又叫酮血症又称醋酮血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蓄积,使血酮、尿酮、乳酮含量升高,称为酮病。二、临床特征1.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2.昏睡或兴奋,偶而发生运动失调3.体重减轻4.产奶量下降

5.发病情况本病常见于高产泌乳奶牛,多发于分娩后一个半月之内。三、病因1.碳水化合物缺乏,脂肪、蛋白质饲料过多。故临床上以奶牛酮病常见2.碳水化合物饲料、蛋白质、脂肪饲料均缺乏,称“饥饿性酮病”,奶山羊多见。如“绵羊妊娠毒血症”.3.引起消化紊乱的一切因子都能引起酮病的发生如生产瘫痪、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真胃左方变位、创伤性网胃炎等。引起的酮病较轻,称“继发性酮病”4.妊娠、泌乳、分娩或双胎都可导致酮病的发生四、酮体对机体的危害酮体本身毒性很小1.但高浓度的酮体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2.β–羟丁酸、乙酰乙酸是酸,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3.血糖含量下降,脑组织能量供应障碍,可使牛产生神经症状:嗜睡或兴奋。4.酮体可利尿,所以临床上表现脱水,由于脱水而表现迅速消瘦甚至拒食,使疾病迅速恶化,而粪便常常干燥。五、临床症状1.高产奶牛分娩一个半月之内,3胎以上牛多发2.消瘦3.多尿。尿落地多泡沫。4.产乳量迅速下降,乳脂含量增高,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5.表现神经症状初期可见兴奋不安、磨牙、肌肉抽搐、感觉过敏;转为抑制时表现精神沉郁,对刺激缺乏反应,多数牛出现嗜睡,无目的徘徊,或原地踏步,视觉障碍.6.呼出气、尿液、挤乳时可闻到酮味或大蒜味7.血糖含量下降一般下降到30–40mg/100ml(正常70–80mg/100ml)8.血酮、尿酮、乳酮含量升高为30mg/100ml,正常0–7mg/100ml9.亚临床酮病生产中常见症状不明显,但消瘦、产奶量减少六、治疗1.替代疗法补糖:20–50%葡萄糖,500ml,一次静注,80%牛有显著疗效,效果好坏主要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机能状况。注射后血糖上升,但仅能维持2小时,最好每2小时打一次,也可10%皮下注射500ml,使其缓慢吸收。可同时注射果糖:r按1g/kg体重,配成10%浓度静注,最好结合口服甘油,500ml/天。注意:口服葡萄糖效果差,一定要注射.

2.补充生糖先质甘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