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祝福》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祝福》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号:高一语文必修上学案数量序号使用时间:年1月编制:校对: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page1*2-11页(共4页)年级学科第=page1*22页(共4页)《祝福》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故事情节,准确概括祥林嫂的三次变化及形象特点。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人物塑造的方法。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倒叙手法的妙处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重点难点】重点:1.揣摩小说中的语言,注意语言运用的技巧。2.分析人物形象,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讨论小说主题。3.赏析小说描写人物的手法、叙事方式、结构特色。难点: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看到作品背后鲁迅对社会问题大胆批判、推动变革的精神。预习案知识梳理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02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21年写成中篇小说《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写成小说集《呐喊》,为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二、写作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和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推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严重束缚着她们的身心,妇女解放问题成为鲁迅这一时期探索的主要问题。因此鲁迅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了《祝福》这篇小说。三、祝福祝福”也叫“谢年”,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流行的一种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按照老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在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三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自习检测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朱拓()间或()雪褥() 瑟瑟有声()形骸()贺家墺()荸荠() 呜咽()怔怔()咀嚼()渣滓() 瞥()拗不过()门槛()惴惴()蹒跚()一、文脉梳理。小说通过对祥林嫂这一中国社会最底层、最苦难的劳动妇女典型形象的塑造以及她被冷酷残忍的“病态社会”摧残乃至吞噬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吃人的旧社会的罪恶,指出了反封建的必要性。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划分文章层次。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思考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3.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的作用?三、探究未知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疑惑,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鲁迅是刻画人物的高手,《祝福》中“祥林嫂”已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悲剧人物。她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春天,而实际上却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学习时,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形象,还要把握刻画形象的手法。1.祥林嫂无名无姓,但在小说中却有多种称呼,请一一找出来,并分析这些称呼背后的社会角色含义,从中可以体现出祥林嫂怎样的社会角色?2.小说中对祥林嫂肖像进行了三次详细的描写,分别是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和临死之前,细读相应内容,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和精神变化,填写表格。时间穿着脸色眼睛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之前3.祥林嫂的眼睛是全文最精彩的特写镜头部分,从这些眼睛的特写镜头中可以读出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和悲剧命运。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的描写。4.根据小说内容并结合写作背景,探究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并陈述的理由?5.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抗争?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6.祥林嫂死在了祝福之夜,小说中共有三次“祝福”场面的环境描写,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7.小说中共有四处描写“雪”景,请找出来并分析各自的作用?8.小说主要塑造的人物是祥林嫂,为何以“祝福”为题?随堂检测1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错误的说明理由。A.由于山体滑坡,奔赴灾区救灾的人员往往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B.早操时间马上就到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自己的床铺,看来不迟到才怪呢!()C.当老师讲到《诗经》中的少男少女的爱情追求时,少不更事的他不知诗中的黄鸟为什么要交颈,就傻傻地向老师求解。 ()D.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有人趁乘车时小憩一会儿,以休养生息。(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鲁迅先生的小说①。它在思想上从观念批判的高度,对社会时弊和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它在艺术上②,同时还吸取了外国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对小说人物的塑造,最重要的是写出了人的灵魂。他说自己写《阿Q正传》就是要努力“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③,就是把人的最本质、最有个性并且最富有社会意义的性格写出来。3.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顶真)B.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借代)C.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比喻)D.“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婉曲)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说家是“讲故事的人”。A,使得小说家笔下的故事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叙事要引人入胜,就要找到一个好的立足点,也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叙述视角。对于故事的发展,叙述者可能置身其外,也可能身在局中。比如,铁凝《哦,香雪》的叙述者隐身于故事之外,鲁迅《祝福》中的“我”则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B,能够带来不同的叙事效果。①叙事要引人入胜,就要注意情节的曲折起伏。②如《水浒传》里林冲的故事,③从“误入白虎堂”到“刺配沧州道”,④抑扬顿挫,扣人心弦,⑤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