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市2024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注意:试卷由选择题(满分48分)和非选择题(满分52分)组成,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学者研究,“殷”本义指病势沉重,卜辞中商人自称其国号为“商”“大邑商”“天邑商”,未见“殷”之称,以殷称商源自西周。据此研究,周人以殷称商()A.推动了武王伐纣的成功B.有利于笼络殷商部族遗民C.意在利用神权强化王权D.旨在塑造自身政权合法性2.据载,两汉皇帝赐予“三老”丝帛三十余次,向地方长吏、孝悌、力田、贞妇等群体“赐帛”也很频繁。这反映出汉代()A.着力发展纺织工艺B.中央集权体制空前强化C.注重加强社会治理D.儒学正统地位重新确立3.据统计,唐代宰相中,边疆各族成员占很大比例,仅鲜卑后裔和鲜卑化汉人就有30余位。这可以说明唐朝()A.考试制度的严密性B.社会流动的频繁性C.国家政权的包容性D.对外政策的开放性4.两宋时期,福建祠堂门楣上多悬有“开闽传芳”“京兆传芳”“颍川衍派”“陇西衍派”等匾额,并传承至今。此类匾额()“开闽传芳”匾额A.促进了宗法制度的发展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见证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5.乾隆时期,清廷大力开发滇铜黔铅,鼓铸大量优质铜钱,以致民间交易多有弃用白银而行用制钱的现象。清廷此举旨在()A.减轻农民负担B.推进改土归流C.加强经济集权D.扭转外贸颓势6.下表为洋务运动时期关于铁路兴修的两则言论,两者都()直隶提督刘铭传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户科给事中洪良品等今修铁路,必先平治道涂,铲尽险阻,一旦海口有变,侥幸登陆,炮车所指,略无阻碍……虽有百利不能偿此一害。A.主张自建铁路B.提倡学习西方C.呼吁挽回利权D.关注国家安全7.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知识界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及社会史的论战。在论战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据此可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A.服务于救亡图存的民族伟业B.以研究中国社会性质为宗旨C.建立在深厚的学理基础之上D.为国民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8.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内迁了大量学校,还根据需要增设学校,并通过贷金制、公费制保障学生就学,教育经费支出仅次于军费。这些措施()A.着眼于基础教育的普及B.服务于民族统一战线C.旨在重构教育地域布局D.有利于战后国家重建9.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部分群众运动。由此可见,群众运动()年份名称年份名称1949扫毒禁娼运动1950~1953扫除文盲运动1950~1952镇反肃反运动1951增产节约运动1950~1952土地改革运动1951~1952三反五反运动1950~1953抗美援朝运动1953~1956三大改造运动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B.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基层组织的完善D.彰显出治国理政方式的转变10.1978~1982年,中国引进“外智”的主要对象,经历了从深谙现代企业管理的专家到精通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专家、从社会主义阵营的学者到西方学者的变化。这说明中国()A.摆脱了原有经济理论束缚B.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城市C.现代化探索不断走向深入D.形成全方位的外交布局11.如图为《人民画报》不同时期的三幅封面图,这反映出我国()1961年特刊1982年第2期2004年第9期图1图2图3A.体育强国目标得以实现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C.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D.改革开放推动体育产业发展12.苏美尔文学作品《绵羊与小麦的争论》写道:“谷物更伟大……拥有金银、牛羊的人,都会坐在拥有谷物的人的门口,在那里过日子。”类似的记载在两河文明的文献中屡见不鲜。这主要反映出两河文明()A.重视自身的农业传统B.畜牧业已从农业中分离C.最早培植出小麦作物D.社会阶级分化日益明显13.1367年,兰开斯特公爵与约翰·德伊普雷斯爵士签订“扈从终身契约”,规定爵士为公爵终身服役,公爵不再赐予其封土,而是支付年金20法锂。这反映出()A.世俗王权日益强化B.封建生产关系呈现瓦解迹象C.理性主义思潮兴起D.契约意识推动骑士阶层壮大14.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民法主要仿效欧洲大陆法,刑法则以中国明清律为蓝本,如“失误朝贺”“失仪”等罪名就直接取自明清律中的《礼律》。据此可知,明治政府学习明清律()A.适应了加强集权的需要B.缘于对西方的刑法缺乏了解C.旨在强化封建等级制度D.凸显了富国强兵的改革愿景15.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制、福特制相继诞生,它们以工资调节为手段,管理严苛,要求工人执行规范动作,力图塑造有用且驯顺的生产者。这反映了()A.工业资本主义导致人的异化B.劳资协调促进经济发展C.科学管理体系推动技术革新D.阶级矛盾倒逼生产优化16.下表为二战后英国制造品占进、出口总值的比例。据此可推知英国()1948年1953年1963年1973年1983年制造品占进口总值的比例(%)17.418.532.556.268.0制造品占出口总值的比例(%)85.281.382.583.965.9A.殖民地市场萎缩B.产业结构调整C.“滞胀”危机蔓延D.国际收支失衡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张献忠沉银”是四川民间流传数百年的传说。关于沉银地点,主要有“锦江”与“江口”两种说法。关于“张献忠沉银”地点的主要史料汇总出处作者作者身份记述《绥寇纪略》吴伟业明末清初士人用法移锦江而涸其流,穿数仞,实以黄金瑶宝累亿万,然后决堤放流,名曰锢金。《明史》张廷玉清朝军机大臣用法移锦江,涸而阙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蜀警录》欧阳直张献忠追随者金银山积,收齐,装以木鞘箱笼,载以数十巨舰,令水军都督押赴彭山之江口沉诸河。彭山江口民谣(明末清初)//石牛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乾隆朝军机处录副奏折》孙士毅署理四川总督查江口获银(民间私挖白银)三千七十九两零……续获银四千四百三十三两零。《彭山县志》(嘉庆朝)史钦义彭山县知县明季杨展率兵拒贼(张献忠)于江口,焚贼舟数百,珠宝金银悉沉水底。综合上述史料,判断“张献忠沉银”的地点并说明理由。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西方的没落》一书是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1880~1936)的代表作,第一卷出版于1918年,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在书中,斯宾格勒把文明看作一个有机体,必然要经历青春、生长、成熟、衰败等阶段,有如人的童年、青年、壮年与老年。他认为,各个文明虽然具有不同特点,但都遵循“宿命的必然性”,在经历新生、繁荣的阶段之后,最终都会走向衰落。——摘编自姜义华《中华文明的鼎新》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西方的没落》中呈现的历史观。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了专门用于医疗的磨制石针。《黄帝内经》融合阴阳五行、经络腧穴、人体与自然相应等学说,构建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因针灸便于操作,医者多加以提倡,百姓亦略知灸疗;皇甫谧所撰《针灸甲乙经》是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针灸专书。唐朝出现专门的“针师”和“灸师”,针灸成为太医署的专业之一。北宋针灸家王惟一设计制成铜人模型,作为教学和考试之用。明代,针灸学文献丰富、名家辈出。——摘编自程莘农《中国针灸学》材料二民国时期,中医学处境艰难,险遭扼杀,针灸也遭到歧视和排斥。在中医科学化的背景下,重新厘定针灸知识成为时人证明中医有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诸多医家都对针灸知识革新进行探索,如征集整理并公开民间针灸秘术、改编传统针灸入门医书以便普通读者接受、运用生理解剖学论证解释经络学说等。——摘编自陈思言《注重疗效与回归经典:民国时期针灸知识革新的路径研究》等材料三针灸6世纪开始传到朝鲜、日本、印度,16世纪传到欧洲。新中国成立以来,针灸学的国际影响逐渐扩大。1975年以后,应世界卫生组织的请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创办针灸培训班,为许多国家培养了针灸人才。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19年,全世界已有18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针灸。——摘编自程莘农《中国针灸学》(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针灸学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民国时期针灸学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针灸学在新时代的文化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