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课件:个人所得税法_第1页
税法课件:个人所得税法_第2页
税法课件:个人所得税法_第3页
税法课件:个人所得税法_第4页
税法课件:个人所得税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认知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本章内容

【能力目标】(1)会界定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会判断哪些业务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会选择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能充分运用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2)能根据相关业务资料计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额,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额,稿酬所得的应纳税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应纳税额,财产租赁所得的应纳税额,财产转让所得的应纳税额,利息、股息、红利、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应纳税额以及个人所得税几种特殊情况的应纳税额。(3)能确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认知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确定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我国,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两大类,各自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等。从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对投资者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一)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个人。

居民纳税人应包括两部分。第一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第二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包括外籍人员,海外侨胞,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

居民纳税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应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二)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人实际上只能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没有在中国境内居住,或者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的确定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个人所得共有11项,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有价证券实物其他形式现金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不分种类和取得情况,一律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

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包括:①独生子女补贴;②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补贴;③托儿补助费;④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注意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按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还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报酬的所得。(五)稿酬所得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作品包括文学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也应征收个人所得税。对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的职员在本单位的刊物上发表作品、出版图书取得所得征税问题,有关税收制度规定: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但不包括稿酬所得。

对于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属于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特许权的经济赔偿收入,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赔偿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从2005年5月1日起,编剧从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不再区分剧本的使用方是否为其任职单位,统一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取得国债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教育储蓄存款利息,均免征个人所得税。

(八)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十)偶然所得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十一)其他所得除上述列举的各项个人应税所得外,其他确有必要征税的个人所得,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个人取得的所得,难以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三、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判定个人所得税分别按不同个人所得项目,规定了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根据2011年6月3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适用税率根据2011年6月3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合伙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的生产经营所得,以及2011年9月1日(含)以后的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实行查账征税办法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其税率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先按照应税所得率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再按其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包括参与兴办),年度终了时,应汇总从所有企业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据此确定适用税率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四)稿酬所得适用税率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即只征收70%的税额,其实际税率为14%。(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税率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均为20%。为了配合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支持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从2008年3月1日起,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注意四、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运用(一)免税项目(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如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5)保险赔款。(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9)对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免征个人所得税。(10)根据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从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11)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被拆迁人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二)减税项目(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3)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2)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三)暂免征税项目(1)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2)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境外出差补贴。(3)外籍个人取得的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4)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5)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6)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7)对个人购买福利彩票、赈灾彩票、体育彩票,一次中奖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含1万元),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1万元的,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8)达到离休、退休年龄,但确因工作需要,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指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其在延长离休、退休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视同离休、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11)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人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比例,实际缴付的失业保险费,均不计入职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15)自2008年10月9日(含)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16)自2009年5月25日(含)起,以下情形的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①②③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含税收入额-减除费用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为纳税人代付工资、薪金所得税款的应纳税额计算(不含税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如果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应当将单位或个人支付给纳税人的不含税支付额(或称纳税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规定计算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款,其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①应纳税所得额=(每月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指不含税所得(每月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三)全年一次性奖金及其他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1)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具体计税办法如下:

对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2)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四)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分步骤计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含税奖金计征个人所得税的具体办法如下: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注意(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分月预缴的,纳税人在每月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分季预缴的,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纳税年度终了后,纳税人在3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三)对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征收的有关规定(1)自2011年9月1日起,个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42000元/年,即3500元/月。(2)个体工商户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薪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4)除个体工商户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从业人员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个体工商户业主本人或者为从业人员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5)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7)个体工商户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部分外,准予扣除。(10)个体工商户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11)个体工商户代其从业人员或者他人负担的税款,不得税前扣除。(12)个体工商户按照规定缴纳的摊位费、行政性收费、协会会费等,按实际发生数额扣除。

(14)个体工商户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15)个体工商户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17)个体工商户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有两种情况,个人所得税也分别涉及两个项目:第一种情况应纳税额的计算同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二种情况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为纳税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扣除上缴的承包费后的余额;必要费用的减除为每月3500元。(二)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人年终一次性取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在1个纳税年度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次月15日内申报预缴;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四、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含税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获得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人从其收入中支付给中介人和相关人员的报酬,除另有规定外,在定率扣除20%的费用后,一律不再扣除。对中介人和相关人员取得的报酬,应分别计征个人所得税。

注意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二)含税劳务报酬应纳税额的计算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三级超额累进税率,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元)×2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且不超过25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3)每次收入在25000元以上的(即应纳税所得额在20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三)为纳税人代付劳务报酬所得税款的应纳税额计算(不含税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如果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应当将单位或个人支付给纳税人的不含税支付额(或称纳税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规定计算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款。其计算公式如下:(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①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适用税率)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①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适用税率×(1-20%)]或=[(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当级换算系数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五、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稿酬所得以每次取得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稿酬所得实行按次计征,对于“次”的具体规定如下:(二)应纳税额的计算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1)(2)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每次收入额-800)×20%×(1-30%)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每次收入额×(1-20%)×20%×(1-30%)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取得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二)应纳税额的计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元)×2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七、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财产租赁所得一般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1)每次(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使,应依次扣除以下费用:个人出租房屋的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不含增值税,计算房屋出租所得可扣除的税费不包括本次出租缴纳的增值税。个人转租房屋的,其向房屋出租方支付的租金及增值税额,在计算转租所得时予以扣除。免征增值税的,确定计税依据时,租金收入不扣减增值税额。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二)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租赁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但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或10%)或=[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适用税率(20%或10%)(2)每次(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或10%)或=[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适用税率(20%或10%)八、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一般情况下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财产转让所得一般以收入总额扣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指卖出财产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财产转让所得中允许减除的财产原值是指:个人转让房屋的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不含增值税,其取得房屋时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增值税计入财产原值,计算转让所得时可扣除的税费不包括本次转让缴纳的增值税。免征增值税的,确定计税依据时,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不扣减增值税额。

财产转让所得同样采取按次计征的方式,以一件财产的所有权一次转让取得的收入为一次。2.个人销售无偿受赠不动产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为加强房地产交易中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行为的税收管理,国税发〔2006〕144号文件规定个人将受赠的不动产对外销售应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将受赠不动产对外销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规定如下:(二)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九、利息、股息、红利、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按次征收,以每次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不扣除任何费用,也就是说,其应纳税所得额即为每次收入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十、个人所得税几种特殊情况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对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的扣除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一般捐赠额的扣除以不超过纳税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的30%为限。其计算公式为:捐赠扣除限额=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注意Yourtitle如果实际捐赠额小于捐赠扣除限额,则按实际捐赠额扣除;如果实际捐赠额大于捐赠扣除限额,只能按捐赠扣除限额扣除。(二)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一项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收入的,每个人应以各自取得的收入分别按照税法规定减除费用后计算纳税,即按“先分、后扣、再税”的办法计算各自应该承担的个人所得税。(三)境外所得已纳税款抵免的计算对于个人在境外取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了个人所得税的情况,首先计算该收入按照中国税法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其次确定是否需要补缴个人所得税:(1)如果在境外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低于”境内标准的,需补缴个人所得税;(2)如果在境外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高于”境内标准的,无需补税,也不能退税,但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的该国家或地区扣除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

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按照24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具体规定如下:(1)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自行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的,应当及时向代扣代缴单位提供保单凭证。扣缴单位自个人提交保单凭证的次月起,在不超过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扣除。一年内保费金额超过2400元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次年或以后年度续保时,按上述规定执行。(三)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从2017年7月1日起,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试点政策推至全国,对个人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按每年最高24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2)单位统一组织为员工购买或者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单位负担部分应当实名计入个人工资薪金明细清单,视同个人购买,并自购买产品次月起,在不超过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扣除。一年内保费金额超过2400元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次年或以后年度续保时,按上述规定执行。(3)个体工商户业主、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自行购买符合条件的健康保险产品的,在不超过2400元/年的标准内据实扣除。一年内保费金额超过2400元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次年或以后年度续保时,按上述规定执行。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的征收管理

一、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一)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我国实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和个人自行申报纳税相结合的征收管理制度。个人所得税采取代扣代缴办法,有利于控制税源,保证税收收入,简化征纳手续,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税法规定,凡支付应纳税所得的单位或个人,都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各项应纳税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