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奋斗史第22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提能训练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奋斗史第22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提能训练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奋斗史第22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提能训练_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奋斗史第22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提能训练_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奋斗史第22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提能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奋斗史第22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2022·北京)1950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1956年,“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被列入高校必修课。这些高校课程的调整(A)A.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B.标志着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形成C.成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思想基础D.推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废除了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加强了在高校中进行马克思主义、革命史的思想教育,这些调整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A项正确;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并提出“双百”方针,与材料的第一个时间点不符,排除C、D两项。2.(2022·河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观看苏联电影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据统计,1949—1959年国内放映的苏联电影达750多部,如《列宁在十月》《科学院士帕夫洛甫》《普希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观众约19亿人次。这一现象说明(B)A.“一边倒”方针推动中苏全面交流B.国家重视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C.“双百”方针的贯彻丰富人民生活D.“一五”计划促进了文化事业繁荣[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苏联电影的特点是政治宣传为故事前提,英雄人物是影片核心,强调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放映苏联电影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故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观看‘苏联’电影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1949—1959年国内放映的苏联电影达750多部”说明国家重视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电影方面的交流,不能体现“全面”交流,排除A项;“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一五”计划起止时间是1953至1957年,不能涵盖1949—1959年,排除C、D两项。3.(2023·日照)1957年,毛泽东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强调“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主要是基于(C)A.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实行B.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C.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D.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毛泽东基于国内实际状况和苏联的经验教训,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项正确;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排除A项;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2020年,排除B项;1957年,党的工作重心没有发生转移,排除D项。4.(2024·武汉)1958年2月,全国外贸局长会议提出:“大力加强对日贸易,积极开展对亚非国家的易货平衡贸易,打开加拿大市场并开展对拉丁美洲的贸易,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应区别对待;开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材料说明我国(A)A.积极探索自身建设道路B.努力开展全方位对外交往C.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合作D.不断缓和与欧美国家关系[解析]根据材料“1958年2月,全国外贸局长会议提出‘大力加强对日贸易,积极开展对亚非国家的易货平衡贸易,打开加拿大市场并开展对拉丁美洲的贸易,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应区别对待;开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及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重视对外贸易的信息,这说明我国在努力探索自身的建设道路,A项正确;“努力开展全方位对外交往”属于改革开放后对外交往的特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国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信息,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由材料无法得出新中国不断缓和与欧美国家的关系,排除D项。5.(2024·南京)下图为画家韩羽发表于1958年的漫画作品《“让路!”》。在作品的左图中,两座山峰紧紧靠在一起;右图中,一位腰插铁镐的农民手推脚蹬,赤手空拳地推开两座山峰,开掘出“丰收渠”,引来渠水灌溉农田。这组作品反映出(C)A.经济严重困难局面的改变B.农业合作化提高生产效率C.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D.农民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解析]根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58年的漫画作品中,一位农民推开两座山峰,开掘出“丰收渠”灌溉农田,体现了此时期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C项正确;1959至1961年,中国出现三年经济困难,排除A项;1958年“大跃进”,此时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并非农业合作化时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开渠灌溉,不能反映整体国家建设的主力,排除D项。6.(2023·柳州)据如表可知,市区面积的收缩反映出当时中国(D)1957—1965年部分大城市划定市区(含城区与郊区)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公里)年份北京杭州哈尔滨备注1957年48202531247划出部分原为供应城市蔬菜等副食品的郊区,转变为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村。1958年8860115712471962年2701239724501965年270123971334A.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削弱B.国家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C.经济规划受到国际局势影响D.八字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解析]根据材料“1957—1965年部分大城市划定市区(含城区与郊区)面积变化”可知,1957—1965年,北京等大中城市划定的市区面积经历了从迅速扩大到缩小的过程,主要是把服务城市副食品需要的郊区变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村,这反映出国家在八字方针指导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以改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D项正确;郊区面积的大幅缩小是对城市经济职能的优化,是进一步强化经济职能的表现,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工作重心已转向城市,排除B项;当时的经济规划调整是贯彻落实八字方针,与国际关系的变动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7.(2022·天津)1843年,黄河特大洪水造成河南中牟县大堤决口,23州县被洪水浸淹;1933年,河南、河北等地的黄河堤防因特大洪水决口数十处,30县遭受洪灾;195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安全入海。上述三次特大洪水的结果截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B)A.治理能力的强弱 B.社会制度的差异C.经济水平的高低 D.自然因素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43年处于清朝晚期,地主阶级为执政者,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主;1933年处于中华民国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执政者,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主;1958年处于新中国初期属于社会主义,共产党为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三次特大洪水的结果截然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统治阶级不同或社会制度的差异,B项正确;治理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属于重要的人文因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A、C两项;自然因素属于重要的自然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D项。8.(2023·阜阳)1958年1月,毛泽东提出各地的工业产值要在几年内超过农业产值。6月,中央又在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协作区的基础上,提出各协作区要尽快建立起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党中央此举意在(D)A.调整“大跃进”运动期间国民经济比例B.促使中共八大的举措成功付诸实践C.利用计划经济体制来协调各地的矛盾D.大办地方工业协助国家实现工业化[解析]根据材料“在几年内超过农业产值”“各协作区要尽快建立起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并结合这一时期的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党中央想通过发展地方工业来协助国家快速实现工业化,D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共八大主张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经济,很显然材料所述现象与之不符,排除B项;材料侧重大力发展地方工业,而非协调各地矛盾,排除C项。9.(2024·淄博)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中的“红旗飘飘映彩霞,英雄扬鞭催战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歌词曾被改为“三面红旗迎彩霞,铁人精神传天下,毛泽东思想指引着我们,自力更生建设国家”。这反映了(C)A.歌词创作必须与现实结合B.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石油自给C.文艺创作与现实关系密切D.经济建设决定文化艺术创作[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的歌词创作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现实相关联,这反映了文艺创造与现实关系密切,C项正确;“必须”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与实现石油自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仅只涉及经济建设,排除D项。10.(2024·大连)如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B)A.苏联政府提供援助 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C.西方先进技术引进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解析]根据材料“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可知,1962年之后,中国的钢产量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这主要得益于中共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政策进行调整,B项正确;1962年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排除A项;1962年,中国尚未进行改革开放,排除C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排除D项。11.(2024·杭州)1961年9月,中央公布《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指出,工资形式应当按照实际情况执行,凡是需要和可能实行计件的,应当实行计件工资制,在保证劳动定额合理的前提下,不限制工人的超额工资。这一规定旨在(B)A.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 B.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C.克服人民公社的弊端 D.加快重工业发展速度[解析]根据材料“1961年”“工资形式应当按照实际情况执行,凡是需要和可能实行计件的,应当实行计件工资制,在保证劳动定额合理的前提下,不限制工人的超额工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政策有利于发挥国有企业的积极性,B项正确;国民经济比例主要说的是轻工业、重工业和农业的比例,排除A项;由材料“国营工业企业”可知,不是克服人民公社的弊端,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重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12.(2024·长沙)196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上海会议期间作了《十年总结》的报告,重新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要留有余地,宁可少些,让实际超过,打得太满,就会被动。这一报告的提出(B)A.开始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B.有利于经济政策的调整C.充分肯定了十年建设的成果D.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新中国刚刚经历三年经济困难,急需恢复经济,毛泽东提出的“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要留有余地”,其目的在于为经济政策的调整创造条件,B项正确;开始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民主革命时期,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充分肯定了十年建设的成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排除D项。13.(2023·潮州)20世纪50、60年代,相对于中国传统之于妇女德容言工须“温柔”“贤淑”的弱女子性别规范,出现了“铁姑娘”的称呼,如图1、2所示,展现了“铁姑娘”参加生产建设的场景。“铁姑娘”的称呼反映了(C)A.社会主义改造对劳动力需求巨大B.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C.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D.传统的性别分工彻底颠覆[解析]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女性形象发生改变,从传统的“温柔贤淑弱女子”变为生产建设的积极分子,“铁姑娘”是对女青年从事高强度工农业生产的赞誉,说明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C项正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这与材料中的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不符,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追求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这与材料中妇女积极参加工农业生产建设主旨不符,排除B项;女性从事高强度工农业生产,打破了传统的性别分工,但并不能彻底颠覆,排除D项。14.(2024·威海)20世纪70年代,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拟用三至五年时间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总价值为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1972—1977年,中国同西方十几个国家谈成了包括化纤、石油、轧钢、火电、机械制造等两百多个进口项目。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C)A.国外市场的拓展 B.科学技术的进步C.外交环境的改善 D.体制改革的深入[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关系改善,推动了经济上的交流,C项正确;材料内容为进口西方大国的设备原料等,并没有体现出口,不能反映国外市场的拓展,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进口西方的设备,没有体现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排除B项;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15.(2024·惠州)1959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东北松辽盆地发现工业性油流。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油田工人开展石油大会战,终于建成了现代化的石油企业。1964年,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工业学大庆”号召。上述事件(C)A.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B.实现了石油供应的自给自足C.塑造了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D.构建了国家完备的工业体系[解析]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工业学大庆”塑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进程,改变了国家面貌,C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实现了石油供应的自给自足,排除B项;材料与构建完备工业体系无关,排除D项。16.(2022·江苏)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挂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A)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解析]依据材料“层层梯田挂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可以看出,在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推广种植杂交水稻,而杂交水稻作为新品种,寄托了当地人民对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A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B项;环境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并不是决定因素,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杂交水稻在桂东县的试种和推广,不能得出“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2022·北京)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两个时期中各选一个实例,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