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职业分层课件_第1页
第五讲 职业分层课件_第2页
第五讲 职业分层课件_第3页
第五讲 职业分层课件_第4页
第五讲 职业分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职业分层职业地位与职业声望影响职业地位与声望的因素分析职业地位与声望研究各国职业声望的比较第五讲职业分层一、职业地位与职业声望1、概念职业地位:不同的职业依据其本身的社会结构功能所占据的不同的客观社会位置,是每个劳动适龄范围内正常工作的劳动者所从事的某种职业角色所处的客观社会位置。职业声望:是人们对不同职业的价值评价,是社会成员对各种职业主观态度的综合。第五讲职业分层2、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阶级理论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认为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认为构成阶级的主要因素是财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里,个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所决定了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职业地位的高低归根结底是由个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位置决定的。第五讲职业分层马克斯·韦伯的阶层理论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经济标准即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社会标准是指个人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政治标准就是指权力。第五讲职业分层戴维斯和穆尔的功能论

他们用“位置系统”的概念来说明职业分层现象的产生原因,认为职业位置的高低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各种社会位置的功能重要性是不同的:具有保障社会生存功能的位置最重要;有些社会位置更需要特殊的训练和才能;有些社会位置更让人感到乐趣。第五讲职业分层3、研究职业地位与声望的意义职业地位与声望研究是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地位与声望研究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职业地位与声望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劳动者的社会行为与职业流动。第五讲职业分层二、影响职业地位和声望的因素分析1、与职业有关的因素职业的社会功能职业的社会报酬职业的自然条件职业的自然属性职业的要求职业的组织类别职业对组织家庭、社会交往的作用单位的性质第五讲职业分层2、与评价者有关的因素性别:女性内心世界的主观职业等级差距要大于男性。年龄:但年轻人的职业差别观念较老年人强。教育:职业:人们一般给与己相关的或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较高的评价。国别与地区:政治与文化背景:第五讲职业分层第五讲职业分层三、职业地位与声望研究1、测定职业地位与声望的方法主观法:声望尺度:一般先由研究者选择若干职业,研究者将所列出的职业制成表格,每种职业都给与一致的等级分,然后被调查者在等级上标记打分,汇总统计,计算出每一种职业的平均分数,即是每项职业的相对声望。计算公式为:

TS=Е(Fi/N*Wi)*100/T

i=1第五讲职业分层排序法:要求被调查者对研究者给出的职业依据自己的评价排出其在职业社会地位等级中的位置,然后将其汇总统计,即可得出各种职业在社会上的相对位置。客观法:亦称指标法,用反映职业地位的各项指标来衡量职业地位的高低,研究者一般从决定职业地位高低的各项因素中选择几项关键因素,并将其操作化,以此作为衡量标准。第五讲职业分层第五讲职业分层2、国外关于职业地位和声望的调查依时间顺序,较有影响的调查主要有:海特职业地位量表:1897年,他以职业角色为依据,将职业角色分为四等,即:产业主、职员、熟练工人、一般体力劳动者,是使用客观法对职业地位的研究。康兹职业声望表:1925年美国社会学家康兹用他设计的职业声望表,以324名教师与学生为调查对象,对美国45种职业进行了调查,第一次用排序法对职业声望进行了调查。第五讲职业分层第五讲职业分层爱德华量表:1938年,美国学者爱德华以每一种职业的教育程度与收入为基础,并将职业依照他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与平均收入的高低,分了六大类十个等级,此量表反映某种职业所需的技术、知识以及从事此类职业所得的物质报酬的情况,是一种社会经济地位量表。非熟练工人:农民、除农民以外的体力劳动者、仆用阶级半熟练工人

熟练工人及工段长职员及类似职业产业主、经理和官员:农产主(土地所有者及承租人)、批发与零售商人、其他产业主、经理与官员专业人员第五讲职业分层塞特职业地位量表:按照财产与管理规模的大小将产业主与企业经理分为两类,并把大产业主与企业经理阶层置于专业人员之上列为第一等级。具体分类:工商业者、专业人员、小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白领工人、熟练体力劳动者、半熟练劳动者、非熟练体力劳动者。第五讲职业分层诺思---哈特职业声望表:美国民意研究中心在1947年进行的调查资料基础上而制成的。他们选取了90种职业,让2920个被调查者评价每一职业的等级,是一种用声望尺度法对职业声望进行的调查与研究。第五讲职业分层第五讲职业分层第五讲职业分层邓肯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他将诺思与哈特量表,配合每一职业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确定了职业声望的计算公式:

职业声望等级=-6.0+0.59教育+0.55收入特莱曼标准国际职业声望量表:美国社会学家特莱曼1974年在研究世界各国职业声望时,提出了标准的国际职业声望量表。第五讲职业分层第五讲职业分层第五讲职业分层3、中国职业声望的调查与研究1983年华裔社会学者林楠和中科院社会学所在北京重点城区抽样,在1774名居民中进行了对50种职业的声望调查;1986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在北京对572位居民90种职业的声望调查;1988年上海社科院在上海进行了对24种职业的声望调查;第五讲职业分层1990年北大社会学系“职业声望调查课题组”在北京和广州队1141位居民80种职业的调查。1993年蔡禾对广州居民的102种职业声望调查;1996年佐斌等对武汉市民的38种职业声望调查;1998年李强对北京居民的100种职业声望的调查;2000年仇立平对上海职工的50种职业地位和声望的调查2000年周玉对福建省福清市工人进行了81种职业的声望调查第五讲职业分层第五讲职业分层四、各国职业声望的比较1、对世界范围内职业声望等级相似性的研究一些社会学家对国与国之间的职业声望等级进行了研究,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特莱曼作过60个国家的职业声望的比较,认为各国职业声望的研究所得出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9,基本相似。第五讲职业分层文化决定论:职业声望等级是一个国家特定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反映,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职业声望不同于另一个社会,如相同,那是西方的职业声望评价体系作为西方势力强加给这个国家的结果。文化传播理论:特莱曼等人在1966年的研究中指出,随着经济霸权和殖民扩张,虽然西方的劳动分工和工作角色的组织并没有得到传播,但职业评价的西方模式却传遍了全球。第五讲职业分层结构性传播理论:60年代末,英克尔斯等学者又进一步认为,职业评价的西方模式不仅仅是一套西方价值体系传播世界的结果,也是西方的劳动分工和劳动组织传播的结果。声望决定的结构理论:特莱曼总结了1947—1977年60多个国家85种职业声望研究的结果而提出的。他认为,所有的社会都面临着相似的“功能迫力”,它导致了必须实现的专门职务方面的相似性,使所有社会的职业角色都排成了基本一致的形状。第五讲职业分层2、对职业声望在国家之间评价不一致的解释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但由于各国和地区在工业化发达程度、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对一些职业的评价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看法。第五讲职业分层以李强的研究为例1997年至1998年,李强组织中国人大社会学系本科学生,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职业声望调查,依据北京市居民职业分布比例,采用配额方式,共完成有效样本468个,其中,男性占55.7%,女性占44.3%。年龄结构为18-29岁占8.9%,30-39岁占21.0%,40-49岁占22.2%,50-59岁占17.7%,60岁以上占30.1%.调查量表选择了能反映北京职业结构的100种职业。表中所提的问题是:“请您根据心目中对于各种职业地位高低的综合性评价,给下列职业打分”。调查后,采用诺斯——哈特计算公式核算分值,得出某种职业的声望值。排列如下:第五讲职业分层1、科学家88.952、大学教授86.373、工程师82.974、物理学家81.945、医生79.986、经济学家79.237、社会学家78.578、法官78.259、飞行员76.8410、检察官76.8211、律师76.5812、建筑师74.9613、高级军官74.9514、大学普通教师74.9415、银行行长74.4716、翻译73.4017、音乐家72.74

18、作家72.2719、画家71.4520、教练员71.3321、记者71.2222、编辑71.0023、电视节目主持人70.6424、电台播音员70.3925、运动员69.2726、国家机关局长69.1927、公司董事长68.7128、导演68.4429、中小学教师68.3130、中级军官68.0331、服装设计师67.3932、国家机关处长65.6433、海关工作人员64.9834、地质勘探人员

64.23第五讲职业分层35、公司经理64.0436、幼儿园教师64.0337、护士63.9338、空中小姐63.7639、大企业厂长63.5540、消防人员63.2541、会计63.1042、公安人员62.1343、外企高级雇员61.9144、农业技术人员61.8545、大饭店厨师59.4946、银行普通职员58.9547、交通警58.5048、演员58.4849、电脑经销商57.6750、工商税务人员57.5051、国家机关普通职员57.1652、邮递员57.0353、士兵56.9754、房地产商56.3855、导游56.0756、出版商56.0357、美容美发师55.4758、图书馆管理54.9659、单位工会主席54.6860、小企业厂长54.5561、保险公司业务员54.0762、外企普通雇员53.3863、公共汽车司机52.0564、车间主任51.9465、种田农民51.5766、时装模特51.3967、汽车修理工51.1168、列车乘务员51.09第五讲职业分层69、电工50.3470、环卫工人50.1771、炼钢工人49.8572、兽医49.7973、裁缝49.5174、出租汽车司机49.0475、居委会主任48.9176、采购员48.5777、寻呼台小姐48.4478、房管局管理员48.4379、木工48.1480、纺织工人48.1281、售票员47.9382、专职炒股人员47.3783、矿工47.3484、个体户47.1585、流行歌星47.0686、建筑工人46.8887、印刷工人46.3088、小商店业主46.0389、小餐馆厨师45.7590、售货员45.6091、乡镇企业工人43.6492、进城经商的人员农民42.2193、单位保安人员42.2094、进城做工的农民41.7195、搬运工41.2296、保姆38.8097、包工头37.6398、废品收购人员36.6199、人力车夫36.51100、传达室人员36.37第五讲职业分层(1)对上述结果的一般分析对于职业声望评价,这样的分值是否合理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物理学家、医生等排在最前面,这反映出人们在评价职业声望时,首先考虑的是高知识、高技术、高教育的因素。对于官员的评价不高。人们在评价一种职业时,比较重视这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第五讲职业分层人们对自己职业的看法会影响到对他人职业的评价。个人的好恶会影响一个人对某一职业的评价。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宣传、传播的观念仍然对人们的评价有影响。与以往的调查相比较,在此次声望调查中,有些职业地位的变化非常大。

第五讲职业分层第五讲职业分层第五讲职业分层第五讲职业分层(2)不同群体对职业的声望评价及其国际比较首先,性别与职业声望评价的相关性:根据此次调查数据,男女两性对职业声望评价的相关系数为0.972,可以说是高度相关了。其他国家的研究也均证明,男女之间对于职业评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在美国为0.98,丹麦为0.99,菲律宾和赞比亚均为0.98。第五讲职业分层其次,年龄与职业声望评价的相关性被访者分为3组:(1)18-29岁青年组;(2)30-49岁中年组;(3)50岁及以上老年组。青年组与中年组:0.965

中年组与老年组:0.942青年组与老年组:0.929相比之下,国外不同年龄组的相关系数要更高一些,根据美国社会调查组织的调查,美国14-20岁组与40岁及以上组的相关系数为0.96。第五讲职业分层再次,教育水平与职业声望评价的相关性被访者按教育程度分为4组:小学及以下组;中学组(包括初中和高中);大专组;大学及以上组。小学组与中学组:0.933

小学组与大专组:0.933小学组与大学组:0.928中学组与大专组:0.951中学组与大学组:0.951大专组与大学组:0.985显示受过不同教育的人在职业声望的评价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国外不同受教育组职业声望评价的相关系数则更高,美国受过8年教育及以下组,与受过大学教育及以上组的相关系数高达0.98。第五讲职业分层最后,不同职业群体对职业声望评价的差异被调查者按职业分为10类:高级和中级管理人员;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科室职员;蓝领工人;个体户;商业、服务业职工;大学生和研究生;离休、退休人员;农民;家务劳动者。总的来看,不同职业群体对声望评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有些职业群体之间的相关偏弱。如商业、服务业职工与其他职业群体的评价相关系数基本上为0.6以下。美国不同职业群体对49种白领职业的评价,相关系数最低的为0.973;对30种蓝领职业的评价,相关系数最低为0.968。其他国家:澳大利亚为0.99,阿根廷0.96,丹麦0.98,西班牙0.97,菲律宾0.96。第五讲职业分层不同性别、年龄、教育、职业群体所评价的处于前5名的职业性

男性

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经济学家物理学家

别女性

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物理学家医生年青年人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经济学家医生

中年人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物理学家教练员

龄老年人科学家大学教授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工程师第五讲职业分层教

小学及以下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飞行员物理学家

初中与高中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教练员物理学家

育大学及本科科学家经济学家教授物理学家工程师大学生研究生经济学家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物理学家职农民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物理学家银行行长

个体户大学教授科学家工程师物理学家律师

蓝领工人公安人员教练员科学家作家大学教授

商业、服务业职工教练员科学家大学教授农业技术人员工程师

高级和中级管理人员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物理学家社会学家第五讲职业分层首先,可以看出:不同的性别、年龄和教育组,对于前3名的选择是比较一致的,第4、5名的选择有一些差别。其次,不同的职业群体对于前5名的选择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可见,前述D.特雷曼对职业声望评价一致性的结构功能论解释,并不足以说明我国职业评价中的现象。

第五讲职业分层(3)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评价观念上的冲突评价标准上的冲突在经济收入、权力地位上的冲突;在社会贡献问题上的重大分歧;伦理道德型评价的分歧;相对而言,人们在职业评价上看法最为一致的是技术标准和教育标准。转型时期,社会群体的分化和利益的冲突导致了观念的冲突,在对有些职业的评价上,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可将其称之为“冲突性的职业评价”。第五讲职业分层对低标准差职业和高标准差职业的比较结果:低标准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