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7课《爱莲说》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朱自清: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探究莲花高洁的品质吧。导入课文说说与莲有关的诗文爱莲说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茂字叔,谥号“元公”,北宋理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文学家。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周敦颐在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知人论世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周敦颐为官正直,不媚权贵,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黄庭坚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请大家观看小视频,了解“君子”周敦颐。知人论世“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类似于现代的杂文。“说”就是“谈谈”的意思,《爱莲说》的意思就是说说喜爱莲的原因,说说喜爱莲的道理。文体知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朗读课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的多唯独很梳理文意我沾染洗涤艳丽亲近而不庄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横生枝蔓竖立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认为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少应当

合作探究1.

找出描写莲的语句,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2.最能概括莲的形象的句子是哪句?3.从作者的描写中,莲和君子有什么共性的地方?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质朴自然不显媚态独立高洁自尊自爱令人尊敬君子高洁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爱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莲(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莲(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托物言志

作者通过描写莲的高洁品质,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本文主要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采用托物言志手法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4.作者还写了菊花和牡丹,以及喜欢这两种花的人,这两种花代表着什么?原文(关键语句)人:品格菊,花之隐逸者也高洁正直,超凡脱俗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慕权贵,趋炎附势莲,花之君子者也高洁正直不慕名利合作探究反衬菊花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脱俗的品格,作者用它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牡丹雍容华贵,是富贵的象征,反映了爱慕权贵,趋炎附势的世风,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正衬隐逸者君子者富贵者合作探究5.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比较阅读《陋室铭》《爱莲说》1.托物言志含蓄隽永

二者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能使读者玩味那含而不露的深刻道理,由物而知人论世,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效果。《陋室铭》:借陋室抒发自己安贫乐道和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情操;《爱莲说》:用莲花来表明自己洁身自好、正直高洁的人生态度。2.类比言说追求衬托表明志向《陋室铭》:开头用山和水类比陋室,用仙和龙类比作者自己,用名和灵类比德馨,借仙龙点睛山水来称颂自己道德品质的高尚。结尾把“陋室”类比“诸葛庐”和“子云亭”,以明贤自勉,通过明贤来彰显自己高尚情操。《爱莲说》:采用衬托手法。通过写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分别从正面和反面衬托莲花的高洁,表达了对陶渊明这类尚隐逸人的惋惜之情,作者自己慕君子之类人的感叹之情,以及对贪恋富贵的众人的反感之情。3.君子之风人格追求两篇文章的“志”,都对君子的人格追求,君子人格让刘禹锡乐居陋室,让周敦颐独守高洁。《陋室铭》:作者想告诉我们“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君子之德,可以改善甚至改变客观环境上的“陋”。《爱莲说》:里把莲花比喻成君子,“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更为可贵。这样既不躲避现实,也不沾染恶俗,同时兼具入世情怀的,是周敦颐的君子之道。《陋室铭》整体的语言风格是: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整体的语言风格: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长短结合,既凝练流畅又错落有致,富于变化。4.语言风格周敦颐将这篇《爱莲说》发了朋友圈,有哪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会超越时空的局限给他们点赞呢?苏轼李白

刘禹锡

陆游范仲淹欧阳修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辛弃疾韩愈文天祥……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刘禹锡:一生辗转奔波于仕途,虽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

上下五千年,“君子”何其多!他们具有独立不倚、坚定正直、坚韧不拔的道德人格。他们具有坚贞高洁,保持清白的操守。

周敦颐将这篇《爱莲说》发了朋友圈,有哪些朋友会超越时空给他点赞呢?拓展延伸名句积累(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爱的精神品质。(2)《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刚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托物言志是古人情怀。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可用《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