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1页
《守株待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2页
《守株待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3页
《守株待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守株待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宋、耕"等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重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2.难点: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假如你是一个农夫,每天都在田里辛苦劳作。有一天,你在田里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守株待兔》的故事。”

生字学习

sòng(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gēng(耕耘):农民们每天都在辛勤耕耘他们的土地。

shì(解释):他详细地解释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jì(希冀):我们怀着希冀,期待未来的美好。

三、书写指导

-守:宝盖头稍宽,下面的“寸"横画要写得短而稳。

-株:左窄右宽,“木”字旁的捺变成点,“朱"的竖要写直。

-待:双人旁的两撇起笔要对齐,右边部分注意笔画的穿插。

-宋:宝盖头要盖住下面部分,“木”的横画要稍长。

-耕:左边部分窄长,右边“井"字要写得方正。

-触: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注意笔画的协调性。

-颈:左右部分等高,“页”的撇要写得舒展。

-释:左右结构,左边“”要写得窄一些。

-其:横画间隔均匀,下面两点对齐。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保持字的工整和美观。

四、作者简介

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他是韩国公子。

韩非是先秦七子之一,其思想对中国的法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该书以丰富的寓言故事和深入的政治、哲学论述著称。

韩非的观点强调以法治国,主张通过明确的法律规范和严格的执行来治理国家。

他的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1.强调法治: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2.批判儒家:对儒家的一些观点提出批评。

3.注重实际:强调政策的实际效果。

韩非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初步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自由朗读《守株待兔》。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寓言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对照注释,想一想这篇寓言的意思。

3.观察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4.怎样可以把这则寓言读通顺呢?

5.朗读寓言:

出示内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进行断句: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反复读,将寓言故事读通顺,读流利,读通全文,理解字义。对照注释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体会人物的言行与心理。

六、寓言赏析

(一)出示句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1.宋:指战国时期的宋国。

2.人物:宋人。

3.有耕者:有个种田人。

4.株:树桩。

5.谁可以借助注释说一说这句的意思?

预设:宋国有个种田人,他的田地中有个树桩。

(二)出示句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1.走:跑。

2.触:碰,撞。

3.谁可以借助注释说一说这句的意思?

预设:有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扭断脖子死了。

(三)出示句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因:于是。

2.释:放下。

3.冀:希望。

4.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5.谁可以借助注释说一说这句的意思?

预设:从此他就放下手里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6.思考:种田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四)出示句子: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谁可以借助注释说一说这句的意思?

预设:他不但没得到兔子,还被宋国人笑话。

七、寓言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宋人的做法是愚蠢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把偶然当作必然。

读一读《南辕北辙》,说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南辕北辙》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寓言故事大分享:大家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一起分享吧!

八、课文总结: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的总结如下:

-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农夫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而后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再次出现的故事。

-寓意启示:寓意着不劳而获是不可行的,警示人们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和成功,不能一味地期待好运降临。

-教育意义:

-培养努力奋斗的精神,明白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回报。

-教育人们要善于变通,不能死守旧有的经验或方法。

-让学生明白机会是偶然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