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人文地理学概论_第1页
(3)-1.1人文地理学概论_第2页
(3)-1.1人文地理学概论_第3页
(3)-1.1人文地理学概论_第4页
(3)-1.1人文地理学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980年大英百科全书曾认为:“讨论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李旭旦教授认为: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分布、变化、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张文奎教授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差异,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人文事象的区域系统。

吴传钧院士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简称人类活动的“人文地域系统”。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研究的空间范围,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不是整个地球,更不是整个宇宙,而是地球表层系统(theearthsurfacesystem)

。地表上下各15—20km,间距30—40km。

地表构成要素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有机要素无机要素岩石圈构成要素:岩石、地形(山地、平地、阶地、台地等)

水圈构成要素:海洋、河流、湖沼等大气圈构成要素:气候(气温、降水、风、气压等)生物圈构成要素:野生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土壤、微生物等

人工(驯化)生物群落(农作物、家畜等)社会(文化)圈构成要素:人类创造的物质(产业设施、聚落等人类集团(人种、民族、国家等)空间性质:大小、形状、位置等时间性质:变迁、进化等自然要素文化要素地球表层系统的基本特征①是人类的生活空间,地球表层系统不是抽象的空间,是人类生活的空间,是人类活动舞台的空间,是人类活动的环境。②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和区域差异。③存在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④要素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某一要素的变化可以波及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系统的变化,在相互作用中,人类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必须注意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系统保持一种有序的运作状态。⑤是发展变化的,地球表层系统随着时间的发展会不断发生变化。

二是研究客体,A.

人地关系(man-earthrelationship)。从相互联系的视角探讨人类活动与周围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人类生态论——和谐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发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讲话

B.区域分布(regionaldistribution)。从要素的视角探讨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规律。中国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C.空间结构(

spatialstructure)。从区域的视角探讨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组合及其差异。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东部(先行),中部(崛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