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专题08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考情分析 2知识建构 3考点一功和功率 4【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4考法01功 4考法02功率 4【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5【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5考点二机械能 8【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8考法01动能和势能 8考法02机械能及其转化 9【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10【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0考点三杠杆 14【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14考法01杠杆的概念 14考法02杠杆作图题 15考法0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5【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17【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7考点四滑轮 20【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20【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22【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22考点五机械效率 26【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26考法01机械效率 26考法02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6【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28【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29

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功和功率3.2.1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2.2.6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2.3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途径。①命题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功率的计算和应用等。②解读: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主要判断对物体是否做功,难度较小,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功的计算常与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综合起来一起考查,难度较小,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功率的计算和应用常结合速度、功、二力平衡进行比较功率的大小或计算,难度较小,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机械能①命题点: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等。②解读: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及大小变化的判断;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常结合实例进行考查,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是中考的热点,难度中等,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杠杆①命题点:力和力臂的作图、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与应用等。②解读:力和力臂的作图是中考的热点,主要考查画力的示意图、作动力臂或阻力臂、作最小动力,难度中等,常见题型是作图题。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中考热点,常与压强、浮力知识综合起来考查,难度中等偏上,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杠杆的应用是考查的热点,难度较小,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滑轮①命题点: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等,②解读: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是中考考查的重点,难度较小,常见题型是选择题、填空题。滑轮组主要考查滑轮组的绕绳、滑轮组的省力情况、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的计算,难度中等,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机械效率①命题点:滑轮组和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②解读:滑轮组和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往往结合功和功率、压强和浮力等知识,涉及计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作为压轴题,难度较大,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考查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数据的分析、评估等环节,难度中等,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考点一功和功率考法01功1.(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2022年2月6日,不服输、敢拼搏、懂团结的中国女足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如图所示是比赛中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B.足球能被头顶飞,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如果外力全部消失,足球将保持静止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员一直对足球做功2.(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小华参加校外劳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①她用力搬一筐玉米,未能搬起;②她又用力推筐,仍未推动;③在小明的帮助下,他们将这筐玉米抬起并放到手推车上;④接着他们用水平力推着手推车沿水平路面前往仓库。则(

)A.①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B.②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C.③中他们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D.④中他们对手推车没有做功考法02功率1.(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物体A重5N,如图1,A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从M匀速直线运动到N用时3s;如图2,在A上放置一个钩码,A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在另一水平面从Р匀速直线运动到Q用时2s。

(1)在MN,PQ段,A的速度分别为v1、v2,A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v1v2,f1f2;(均选填“>”、“=”或“<”)(2)A从M运动到N,F1做的功为J、功率为W,A所受重力做的功为J。2.(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图甲为某款智能机器人,质量为30kg,底部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150cm2,它在某次引领接待工作中沿直线行走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N/kg)(1)求智能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2)求智能机器人在0~6s内行走的距离和0~10s内的平均速度;(3)在0~6s内,智能机器人受到的水平阻力为重力的0.05倍,求此段时间内智能机器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知识概念理解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2)计算公式:W=Fs(3)单位:焦耳(J)关于克服阻力做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如果运动的方向与一个力(阻力)的方向相反,我们就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3)公式:功率=功/时间P=(4)单位:W、kW,1kW=1000W(4)功率的测量测量人爬楼梯、引体向上的功率等。如果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沿力的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力F的功率:P=W/t=Fs/t=Fv1.体育课上,老师通过改变音乐的节奏来控制同学们完成20个仰卧起坐的快慢。调节后改变了同学们做仰卧起坐时()A.功率的大小 B.做功的多少 C.所需力的大小 D.重心上升的高度2.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恒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经过A、B、C三个粗糙程度不同的区域,且三个区域的距离均为3m,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在B区不做功B.拉力在C区所做的功为20JC.拉力在A区做功的功率为30WD.拉力在A、C区做功的功率相同3.小明用力斜向下将篮球掷向地面,篮球碰到地面后斜向上反弹,篮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A、B两点,如图所示。从A到B的过程中,下列数据可能正确的是()篮球位置AB动能/Jab重力势能/J610A.a=4,b=0 B.a=5,b=2C.a=6,b=0 D.a=7,b=24.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奥会,图为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

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才能前进,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

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不做功C.

打出去的冰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D.

运动员在冰面上沿曲线向前滑行时,其运动状态未改变5.2023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巍巍珠峰再次见证历史!如图所示。在他们从山脚下到峰顶的过程中,体重(含装备)越大的队员一定()

A.做功越多 B.功率越大C.做功越快 D.功率越小6.(2023·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王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同一木块先后以速度v1和v2沿同一水平木板匀速直线滑动相同的距离,且v1>v2,则第一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第二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第一次拉力做的功第二次拉力做的功。(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如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小云同学在半分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小云的质量为60kg,每次引体向上他能将自身重心提高0.4m,则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W。(g取10N/kg)8.如图所示是大刚同学两手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身体可视为杠杆,如图乙所示,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已知每只手所受的支持力大小为200N,该同学的质量为kg,若他在10s内做了10个“俯卧撑”每次肩膀上升的高度为40cm。该同学10s内做功的功率为W(g=10N/kg)。

9.(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如图是一款爬绳机,这款爬绳机可以不消耗人的体能,轻松攀爬、下降,可用于消防救援、矿井救援及桥梁检测维修等等。爬绳机的质量为10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m2。在某次爬升中,将一个质量为70kg的工人从地面匀速提升12m高,用时1min。(g取10N/kg)求:10.智能机器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某台全自动扫拖一体机器人主要由锂电池组、扫地模组、吸尘模组、拖地模组、升降模组和车轮模组等组件构成,它既可以扫地,也可以拖地。小强同学在面积为S1=27m²的空房间(矩形ABCD)内,用这台机器人打扫家庭卫生。

(2)机器人底部构造如图甲所示,两块面积均为S2=1.8×10-2m2的抹布固定在转盘O1、O2上,在升降模组控制下,下降并压迫地面,利用两块抹布旋转擦洗和加压拖地。机器人在瓷砖地面上拖地时,两块抹布对瓷砖地面的压力为12N,两块抹布对瓷砖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3)机器人拖地过程可用如图乙所示的简化模型进行研究,关门后,机器人(用⊙O表示)从图示位置开始,贴近墙壁AB沿着弓形路线拖洗地面,在地面上拖出水带(水的痕迹)的宽度均为d=0.3m,其中平行于墙边AB的任意相邻的两条水带都不重叠,当机器人拖出第15条水带到达墙角C处时,刚好将整个房间的地面拖洗了1次。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为F=20N,牵引力的功率为3W。忽略墙边和墙角处机器人沿着弓形路线无法拖洗的地面面积,设机器人沿着弓形路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求机器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沿着弓形路线将整个房间的地面拖洗1次?考点二机械能考法01动能和势能1.(2023·四川绵阳·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飞船从发射塔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第四次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的()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2.(2023·辽宁抚顺·中考真题)如图是国产防火救灾无人机TB001携灭火弹起飞的情景。请回答:

(1)无人机的机翼形状上凸下平,使飞机获得升力,其原理是什么?(2)执行投放灭火弹任务时,保持匀速飞行的无人机投弹前后的动能怎样变化?为什么?3.(2023·辽宁盘锦·真题)小萌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时发现这样的现象:①车速度越大,停止蹬车后滑行距离越远;②车在滑行时,地面越光滑滑行的距离越远。(1)根据现象①,小萌做了如图甲的探究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撞击置于水平木板上的物块,观察物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以下A、B两种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填写字母);A.用质量相同的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自由滑下B.用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自由滑下(2)在图甲中画出小车在斜面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动能大小与有关;(4)物块被撞击后在做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所受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根据现象②,小萌又做了如图乙的探究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三种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分析图乙可知: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在滑行的整个过程中,小车在毛巾和木板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W1W2(选填“”、“”或“”)。考法02机械能及其转化1.(2023·泰安·中考题)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舟六号“快递员”给空间站携带了各类补给物资,是世界现役的上行载货能力最强的货运飞船。在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B.飞船携带的各类补给物资质量变小C.飞船的重力势能变大 D.飞船的机械能不变2.(多选题)(2023·山东日照·中考真题)2022年8月14日,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跳水决赛在日照市游泳中心跳水馆完美收官,为助推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如图所示,某次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站立在跳台上的A点,然后保持直立姿势从跳台上竖直向上弹跳后腾空,至最高点B处后自由下落,至C点落入水中。关于上述运动过程运动员腾空后的机械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运动员在C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B.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D.运动员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知识概念理解机械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大小跟、有关。(2)重力势能: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大小跟、有关。(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4)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5)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1)物体具有能量不一定做功。(2)一个物体具有的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1.【新情境】在刚刚结束的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中国组合邹佳琪/邱秀萍率先冲过终点线,如愿获得冠军,这是杭州亚运会诞生的首枚金牌。下列与本项赛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漂浮的赛艇受到浮力的作用B.运动的赛艇具有动能C.摇动双桨时,手对桨没有做功D.冲刺阶段,赛艇变快,赛艇的机械能变大2.【跨学科】小华到家乡某区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如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若在该河段开展野外漂流活动,皮划艇从A点行驶到C点时,其重力势能将()A.不变 B.变大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3.【新科技】一小球从某高度由静止释放后,利用安装在手机中具有录音和显示声音波形的APP(软件),记录小球碰撞地面发出的声音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如图所示。则小球()A.每次下落过程重力做功均相同B.每次弹起时的动能逐渐减小C.每次碰撞的最大形变程度逐渐增大D.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4.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水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描述的是长江水具有动能B.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描述的是黄河水具有重力势能C.水力发电时建造拦河大坝是为了防止水流太急冲坏发电机组D.利用水能发电时,从上游奔腾而下的水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5.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组成的全新飞行乘组,将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空间站胜利会师。火箭发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火箭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运动的B.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C.火箭飞行方向改变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加速上升过程中,“神舟十六号”飞船动能保持不变6.【新科技】(多选题)小昕用手机APP模拟频闪拍摄,每隔相同时间记录小球竖直下落时所在位置,如题图能正确描述小球下落过程中物理量变化的是()

A

B

C

D

7.【传统文化】《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水力舂米机械——水碓(duì),如图所示。水碓工作时,水流推动大轮转动,从而使石锤抬高,石锤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然后石锤落下,能增大,再对下方臼中的稻米做功。8.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中国选手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比赛中获得95.25分,刷新了U型场地技巧比赛的历史最高纪录。如图所示,若把运动员和滑板当做一个整体,用“小方块”表示。当运动员沿着U形赛道斜面向上滑时,在图中作出“小方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运动员从U形赛道的最低端向上滑的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以上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9.【探究名称】排球被垫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排球的材质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垫球的力度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球内的气压有关。猜想四:可能与有关。【实验器材】排球若干,打气筒,球类专用气压、标有刻度的长杆等。【进行实验】

(1)为了探究猜想三,准备三个完全相同(球内气压可调节)的排球,分别标①、②、③号,如图甲所示。(2)实验前应使三个排球的不同。(3)实验时用(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度竖直向上垫球,测量排球被垫起的高度,并记录h1、h2、h3。【分析论证】若h1、h2、h3不相等,则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交流与评估】(1)本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2)源源同学对本实验进行了改进,并自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器材。在探究猜想二的实验过程中,他应该多次将同一排球下压至(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然后静止释放,再测量每次球被弹起的高度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拓展】排球上升至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排球受到(选填“非平衡力”或“平衡力”)作用。10.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情景。小球从同一斜面上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已知。(1)实验中小球的动能由能转化而来;(2)分析可知,图中的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最大;(3)比较甲乙两图可探究与的关系;(4)根据甲丙两图得到的结论,请对汽车驾驶员说一句安全警语。考点三杠杆考法01杠杆的概念1.(2023·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劳动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某学校劳动教育课堂上,以下劳动场景中,利用了费力杠杆的是()ABCDA.

利用撬棒撬大石块 B.

用手拿石块C.

用钢丝钳剪铁丝 D.

用羊角锤拔钉子

(1)杠杆AO1B是(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2)若要把桶盖翻开,脚对踏板A处的压力至少为N。3.(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图1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搬运巨木时的场景,简化装置如图2所示:O为轻质杠杆AB的转轴,OA∶OB=1∶3,物块用轻质细绳系在A端,工人在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此时杠杆水平平衡、物块重1200N,底面积为0.25m2,不计转轴摩擦。(1)图1中,横杆属于杠杆,垫上石块的目的是为了减小;(2)为将图2中物块恰好拉离地面,求工人所用的拉力;(3)剪断图2中A端细绳,求物块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考法02杠杆的作图题1.(2023·鞍山·中考题)图甲是一种常用的移动指示牌,图乙是它的模型,图丙是被风刮倒的指示牌,请在图丙中画出:将指示牌扶起的最小力及其力臂。2.(2023·辽宁本溪·中考真题)如图甲晾晒架,挂衣服时可以把它看成杠杆,图乙为其简化示意图。请在乙图中作出:

(1)当挂较重的衣物时,为了使晾晒架A点受到的支持力最小,请在B、C、D三点中选择一点,作出该点所受到的拉力F2;(2)晾晒架A点受到的支持力F1及其力臂l1。考法0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天平和杆秤在古籍中常被称为“权衡器”,《墨经》最早对权衡器的杠杆原理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海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其中杠杆的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1)实验中,杠杆在位置平衡最便于测量力臂;(2)如图乙所示,杠杆已经平衡。如果在左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或者将左侧钩码向右移动5cm,杠杆都将失去平衡。由此可以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力的和力臂有关;

(3)小海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进行了4次实验。杠杆平衡时的部分数据已填入表中,其中图丙是第4次杠杆平衡时的情景,请将杠杆右侧的阻力数值填入表中;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1.00.202.00.1022.00.152.00.1532.00.151.50.2041.50.10()0.15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4)小海与小兰对实验过程进行交流,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并用弹簧测力计代替一侧的钩码施力,会出现什么现象?于是他们共同进行了如图丁的探究。①画出图丁中F1的动力臂l1;()②多次改变拉力F1的作用点在杠杆上的位置进行实验,发现杠杆平衡时,F1l1都是大于F2l2,其原因可能是。

知识概念理解杠杆(1)描述杠杆特征的五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与阻力臂。(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F1L1=F2L2(3)生活中的杠杆①若l1>l2,则F1<F2,为杠杆;②若l1=l2,则F1=F2,为杠杆;③若l1<l2,则F1>F2,为杠杆。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若乘积相等就平衡,否则沿着乘积大的那端转动。1.【新科技】如图所示,是仿照人的手臂设计的我国天宫空间站的机械臂。下列工具使用时与机械臂属于同类型杠杆的是()A.夹起食物的筷子 B.拔钉子的羊角锤C.剪铁丝的钢丝钳 D.起瓶盖的开瓶扳手2.【传统文化】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提水工具“桔槔”,用绳子系住一根直的硬棒的O点作为支点,A端挂有重为40N的石块,B端挂有重为20N的空桶,OA长为1.2m,OB长为0.6m。使用时,人向下拉绳放下空桶,装满重为100N的水后向上拉绳缓慢将桶提起。硬棒质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桔槔为省力杠杆B.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拉力为20NC.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桔槔为费力杠杆D.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拉力为40N3.【传统文化】图1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搬运巨木时的场景,简化装置如图2所示,则下列杠杆中与之同类的是()

A.夹起食物的筷子B.拔钉子的羊角锤C.托盘天平D.钓鱼竿4.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汽车方向盘B.

门把手C.小白同学家的水龙头D.雨刮器5.用如图所示的四种简单机械,将同一重物从低处匀速提升到高处,在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

ABC

D

6.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中OB=4OA,物体C重为100N,则动力F=N,这是杠杆。7.(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图甲为多人赛艇。划桨时,桨可绕侧舷上的固定轴转动,从而使赛艇运动。图乙为划桨时桨的简化平面图,其中O为固定轴,AB为赛艇的运动方向,桨上OC长为0.8m,OD长为2m,F1为人划桨的力,F2为水对浆的作用力。(1)划桨时,桨对水的作用力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桨的作用力大小;(2)桨为(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请写出一种与桨类型相同的杠杆:;(3)已知图乙中F2为200N,F1与CD的夹角=30,F1、F2均与AB平行。要划动桨,F1至少多大?(sin30=0.5,不考虑桨的重力)

8.如图所示,O为支点,杠杆AB平衡时,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9.天平和杆秤在古籍中常被称为“权衡器”,《墨经》最早对权衡器的杠杆原理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小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0100.52021.5101.01532.0151.520(1)如图甲所示已静止的杠杆,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2)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以符号表示);(3)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目的是;(4)如图丙所示的园艺剪,工人师傅用该剪刀修剪树枝时,应把树枝放在剪刀的位置,树枝最容易被剪断(选填“A”“B”或“C”);(5)如图丁是小芳根据所学杠杆知识制作的杆秤示意图,使用时,将待称量的物体挂在秤钩上,用手提起B或C处的秤纽,移动秤砣在秤杆上的位置D,使秤杆达到水平平衡时即可读出待称物体的质量。此杆秤秤砣质量为400g,秤砣最远可移至E点(秤杆和秤钩的质量忽略不计),AB、BC、BE的长度如图所示。则杆秤的最大称量是kg。10.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以无穷的智慧弥补了人类有限的力量,使工作更省力、更便捷,这些工具统称为机械。杠杆便是其中最简单的机械之一。如图所示,AB是一根长为1.6m的不计质量的杠杆,可以绕O点转动,在距O点0.4m的B端悬挂一质量为90kg,边长为30cm的匀质正方体合金块M,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求:(1)合金块M的密度为多少;(2)A端施加的竖直向下拉力FA的大小。

考点四滑轮1.(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组装了甲、乙两种滑轮,用来提升同一物体,G物=200N(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要使物体竖直匀速提升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甲=200N,并向上移动4mB.F甲=100N,并向上移动2mC.F乙=200N,并向上移动1mD.F乙=400N,并向上移动lm2.(2023·常州·中考题)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和定滑轮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行方式。3.(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基建强国,如图1所示的塔吊是基建的常用设备,其结构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模型。已知物体质量为120kg,动滑轮的重为300N,在绳子自由端施加拉力F后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5m。不计绳重和一切阻力,g取10N/kg。求:(1)物体上升的速度;(2)10s内拉力F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4.(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小李同学在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猜想:如果忽略绳重与摩擦,绳端拉力F可能与被提升木块所受的重力、木块上升的高度、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动滑轮的直径这些因素有关。(1)若小李探究绳端拉力F与动滑轮直径的关系,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步骤一:按图安装动滑轮;步骤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并记录;步骤三:换用的动滑轮,使同一木块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读出拉力F的值并记录;步骤四:重复步骤三,多做几次实验;(2)步骤四的目的是:;(3)若小李五次实验测得F分别为:1.8N、1.8N、1.8N、1.8N、1.8N,则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因素相同时,知识概念理解滑轮(1)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2)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费。(4)滑轮组①使用滑轮组时,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②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n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F=G,拉力移动的距离s=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1.如图所示,取两根光滑木棍,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棍上,再按图示的绕法依次绕过两根木棍,缓慢拉动绳子,两根棍靠拢。若想用更小的力也能让木棍靠拢,则下列说法中可行的是(

A.将木棍的表面变得粗糙些B.将绳子在木棍上多绕几圈C.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绳子D.缩短木棍的长度,使其质量变小2.(2022·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小区使用的一种垃圾投放装置的示意图,人向下拉吊把就能打开垃圾桶桶盖,非常方便、卫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的滑轮是动滑轮B.装置中的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C.绳子拉起桶盖时,桶盖可视为费力杠杆D.蓝色垃圾桶看起来是蓝色,是因为它吸收蓝光3.(多选题)工人使用如图的装置提升重物,不计滑轮与绳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关于滑轮与力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定滑轮,拉力等于物重 B.甲是定滑轮,拉力小于物重C.乙是动滑轮,拉力等于物重 D.乙是动滑轮,拉力小于物重4.(多选题)(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图甲所示为工人师傅乘坐吊篮在高空粉刷楼体外墙的情景,吊篮可在电动机的作用下实现升降,其简化结构原理如图乙所示。吊篮的质量为40kg,两名工人及工具的总质量为200kg,某次吊升过程中,吊篮在30s内匀速上升了6m。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关于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吊篮的动能不变 B.吊篮的机械能守恒C.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为800N D.电动机拉动绳子的功率为480W5.小明用如图装置提升重为G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其中A滑轮的作用是,小明对绳的拉力为。

6.技馆中安装有升降座椅,同学们坐在椅子上拉动绳子的自由端就可以将自己和座椅一起提起,如图甲所示。请在升降座椅的简图图乙中画出绳子的绕线情况。

7.(2023·宁夏·统考中考真题)某校组织学生参加观军事博物馆,学生发现潜水艇的形状如图所示,头部粗,尾部细,由此提出疑问。若潜水艇头部细,尾部粗,所受的体阻力是否不同?同学们选取完全相同的模型A和B照图乙组装进行探究所挂物重的质量均为0.5kg(g=10N/kg)。

(1)图乙的两个滑轮为作用是模型所受拉力是N(忽略沉重和摩擦);(2)探究过程如图丙所示,t0时刻重物开始下落,t1时刻发现模型B运动较快,说明模型B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液体阻力较;(3)实验中液体阻力大小是通过模型运动快慢来体现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8.将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匀速下降,已知A重30N,B重5N,则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N;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刚好使A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9.如图,小明用一个动滑轮和几个相同的杠铃片自制了一个健身器,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5kg,每个杠铃片的质量为10kg。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小明通过握杆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提升杠铃片的过程中,求:

(1)杠铃片在0.5s内上升0.2m,杠铃片的速度;(2)动滑轮下挂着两个杠铃片,握杆对绳子拉力的大小;(3)动滑轮下挂着四个杠铃片,杠铃片上升了0.1m,在此过程中握杆对绳子的拉力做的功。10.自南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以来,各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如图甲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上的“塔吊”示意图,其配重箱A重4000kg,起重臂上有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滑车B,如图乙为滑车B及滑轮组中钢绳的穿绳示意图,滑车B内装的电机可卷动钢绳提升重物C。现用该装置吊起重8×103N的物体C,若不计起重臂、滑车、钢绳、动滑轮重及摩擦,g取10N/kg,请完成以下问题。

(1)滑车B中定滑轮的作用是;这一过程中电机对钢绳的拉力为N;(2)若悬挂重物C的钢绳与动滑轮下挂钩的接触面积为5cm2,则挂钩承受的压强为多少?(3)若配重箱A到支点O的距离为5m,则滑车B可向右移动的最远距离是多少?(4)若电机在25s内将物体C竖直向上吊起10m,则电机克服物体C重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考点五机械效率考法01机械效率1.(2023·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将重为200N的货物10s内匀速提升6m,拉力为150N。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1.8m/s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C.拉力做功的功率是90WD.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为100N2.(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小明用沿斜面向上150N的推力,将总重为500N的小车匀速推到斜面顶端,用时20s。已知斜面高1.2m,长5m。此过程中小车移动的速度为m/s,小明推小车的功率为W,他做的有用功为J,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考法02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用图所示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1)实验过程中,缓慢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向上做运动。第1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时间为3s,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为m/s;(2)第4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实验次数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cm拉力F/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cm机械效率η12.051.01566.7%24.051.81574.1%34.0101.83074.1%46.052.515(3)分析1、2、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选填“有关”或“无关”);(4)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换用更轻的动滑轮B.加快提升物体的速度

4.(2023·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五一假期,小明和爸爸自驾到海边游玩,小轿车不慎陷入水平沙滩无法行驶,请来救援车帮忙,如图甲所示,救援车固定不动,利用绞盘、绳子、轻质滑轮将车拉出沙滩。若小轿车的质量为1.2t,轮胎底部与沙滩接触的总面积为0.2m2,整个拉动过程中小轿车移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小轿车被匀速拉动时绞盘的拉力F恒为2×103N。(g=10N/kg)求:(1)小轿车静止时对沙滩的压强是多少?(2)小轿车被匀速拉动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在此过程中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则小轿车受到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滑轮轮轴处摩擦不可忽略)

知识概念理解机械效率(1)将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2)计算公式:η=(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η=EQ\F(W有,W总)=_______η=EQ\F(W有,W总)=EQ\F(Gh,Gh+G动h)=EQ\F(G,G+G动)=EQ\F(1,1+EQ\F(G动,G))(4)斜面的机械效率η=EQ\F(W有,W总)=________(5)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_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做功多少、物体提升的高度等因素无关。机械效率的测量1.【传统文化】据《物原》记载:“史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