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导读及知识梳理、训练题_第1页
《寂静的春天》导读及知识梳理、训练题_第2页
《寂静的春天》导读及知识梳理、训练题_第3页
《寂静的春天》导读及知识梳理、训练题_第4页
《寂静的春天》导读及知识梳理、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寂静的春天》导读及知识梳理、训练题一、关于本书的重大意义《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因为在那个时代,根本还没有什么环境保护的概念,整个社会流行的口号就是“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人定胜天”等等,所以,当这本书推出的时候,这些观点是闻所未闻,惊世骇俗的,而且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在整个社会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将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英文本序言中称这书就如同《汤姆叔叔的木屋》,是改变了美国历史和命运的书。二、本书在我国的境遇一九七九年,中国就翻译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虽然原著于一九六二年在美国就问世了。在“文革”刚结束的年代,能推出其中译本,已经相当不容易,也可以说不算晚。非常遗憾的是,中译本影响不大,重要的原因有两条:(1)中外学术交流中断了许久,学术界对环境、生态议题不敏感。(2)当时中国的生态环境还不错,举国上下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弱,中国人并没有预感到自己的国家即将出现资本主义“特有的”环境问题。一九九七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又重新出版这本书,但是人们也没有太大的认识,所以现在这本书在国内应该是比较热门的,现在出来的版本非常多,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这个书,现在这本书同时也被教育部列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因为大家对于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关注了,越来越意识到其重要性。三、关于本书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本书的作者:卡逊1907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9年毕业于宾夕尼亚女子学院,1932年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动物学硕士学位。这本书出版以后,可以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在《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几个月,她的健康全面恶化。1964年4月14日,她在56岁时被癌症夺去了生命。1958年元月的一天,蕾切尔·卡森接到一封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杜可斯波里的信,居住在那里的朋友奥尔加·哈金丝抱怨说,飞机喷过DDT(双氯苯基三氯乙烷,上世纪50-60年代全球大面积使用的广谱型杀虫剂,发现其杀虫性的人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杀灭蚊虫之后,她家后院所饲喂的野鸟都死了。已从联邦政府机关退休从事专业写作的卡森,此时正在考虑写一本关于人类与生态的著作。由此她把注意力转向杀虫剂危害环境方面。起初,蕾切尔·卡森打算用一年时间写本小册子。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她感到问题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严重得多。为使证据确凿,她阅读了几千份研究报告,寻找相关领域的权威科学家……《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最终耗去了她四年的时间。四、本书的主要内容介绍这本书共有17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模块的内容。第一章是第一部分,《寂静的春天》以一个神话故事开始,在这则“明天的寓言”中,作者描述了美国一个“所有生命都生活在与自然和谐环境中”的小镇,在这个理想中的世界里,小镇上的人们、道路和排水沟与自然共存,直到一场神秘疫病的降临而变成一个万物萧条、死气沉沉的小镇,通过这一部分首先大胆预测了人类破坏大自然造成的恶果。第二部分的内容从第二章到第十六章,描述了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对自然和人类自身造成的损害,凸显了作者对科技伦理的思考。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里面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可能对一般人阅读上会造成障碍,但是我觉得在我们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需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第三部分是最后一章,作者以满怀善意的心态和充满担忧的思考,警示人类务必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力量,警醒人类要矫正自己缺乏理性的行为。总之,作者用一种文艺的形式展现了其关爱自然、反思人类行为、关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拳拳之心。在这里对于书中的内容,我不想进行简单的重复,因为这本书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我也没有作者这样的本事,再对她书中讲述的情况进行论述,特别是如此多的专业方面的知识。我只想要重点提两个方面的问题。关于癌症的致癌原理,书中有专门的一章进行论述,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只能简单地重复书中的内容。因为这些化学物质破坏了细胞的正常呼吸,正常的细胞的呼吸作用在第一次遭到破坏以后,虽然不会立即死亡,但走上了通向癌变的道路。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就这样,一旦细胞失去了正常的呼吸能力,就很难恢复,一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无法恢复。但是,幸存的细胞为了补充失去通览要进行持久的斗争,就会用加大发酵的方法来维持生存。这是一场达尔文式的斗争,只有适应能力最强的才能生存下来。最后,细胞内的发酵作用完全能够取代呼吸作用来提供能量。此时,正常的细胞也就变成了癌细胞。关于本书的最后一章,讲到生物防治,作者在文中有一句话:“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观点,摈弃人类是优等物种的态度,并承认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中找到限制生物数量的方法,比起我们亲自动手来更划算。”书中也介绍了很多生物防治的方法,举了一些例子。例如利用昆虫各自的天敌,雄蚊绝育技术等等。五、阅读后思考的问题读完了这本书,我想我们需要对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一是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到底是不是在推动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科技真的是生产力,那么若不加约束这种力量也可能成为破坏大自然的力量。科技的发展加速了我们改变自然的速度和力度,有些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比如高楼大厦平地起的速度现在比以前快多了,生物的生长速度比以前也快多了,但是是不是所有科技的发展是不是对我们都是有用的。二是引出关于科学和博物的概念,为什么这么多科学家没有提出作者这样的问题。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相信对大家理解科学和博物应该有所启示,为什么一些著名的昆虫学家都对化学推崇备至。通过对这些人的背景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整个研究项目就是由化学企业资助的。他们的声望,甚至工作都依赖于化学方法的存续。难道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倒打一耙吗?知道了他们的偏见之后,我们还能相信杀虫剂是无害的吗?三是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现在这样的无节制的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们为了自己生活的方便,追求新鲜,追求刺激,不知道环境最终能免承受我们这些行为多久。作为我们普通大众如何身体力行的做好坏境保护工作。少买少消费,少产生垃圾。从一点一滴做起,为我们的环保事业作出微薄的力量。读书笔记这本给全球带来极大震撼的警世之作——《寂静的春天》,是一位年仅57岁的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留给世界的礼物。有人说,只要春天还听得到鸟叫,我们就应该感谢她―蕾切尔·卡森。这本书以发现DDT滥用导致鸟儿死亡而开始创作的。在这创作的过程中,卡森遭遇了许多阻碍。例如,卡森所联系的编辑们都回绝了她想撰写文章来警示公众。当她在1962年9月27日《寂静的春天》正式发售时,她招来的是更多的攻击和谩骂―从“煽情”、“自然的女祭司”到“歇斯底里的女人”和“极端主义分子”,什么难听的都有。好在后来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开始关注此事。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努力,最后蕾切尔·卡森被证明是正确的。书一开始的章节用了一个寓言来写出当下美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存在很多这样的城镇―一个本来生机勃勃、充满鸟语花香的地方,突然被一种奇怪的疫病袭击,从而变得冷冷清清,导致这个世界沉默不言,病怏怏的。这是一个人类亲手造成的悲剧。我们会存在很多疑惑,而书中后面章节也给出了“是什么静默了无数美国城镇的春之韵”的答案。在“忍受的义务”这一章节中,写到了人类对于环境的种种破坏行为中,最令人担忧的就是他们用危险的,甚至于是致命的物质污染了空气、土壤、河流与海洋。而这种污染大部分都是无法逆转的。现今全世界对于环境的污染中,化学药物与辐射共同作用,改变了世界的本质,改变了地球上生命的本质。当我们使用这些化学制品时,殊不知最后所杀死的将是我们自己!当DDT被开放用于民用,昆虫进化出适应该杀虫剂的物种,于是人们不得不发明出致命性更强的物质,这样的周而复始,这是一场无法胜利的化学战争。卡森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她的超前的看法,才能够让这个世界少一点迫害,更早的进行改善和阻止这个可怕的事情。不要为了那一时的利益而毁掉我们赖以生存环境!在书的第三章“死神的特效药”中,作者用了大量实例以及专业知识写出了各类杀虫剂对环境、周遭的人与动物的危害。因为这些化学物质污染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所以就会间接伤害到我们人类本身。文章里面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一起最不幸的艾氏剂中毒案例中,人们认为自己的防护措施已经做得十分好了,而没想到的是,一个新搬来的家庭因用了艾氏剂来消灭蟑螂,导致家里的一只小狗从呕吐到抽搐,最后死亡。不仅如此,更可悲的是家里的一岁大的婴儿同样出现了呕吐、抽搐的现象,最后失去了意识。就是因为和艾氏剂进行了致命的接触,这个原本健康的孩子变得如此不幸,既看不见又听不见,时常还会出现肌肉痉挛,即使是经过了数月的治疗,找了很厉害的医生,也没办法改变他的形状,甚至于没有任何好转的情况。这是个多么令人悲伤的故事啊!一个家的希望因为一瓶杀虫剂而变得如此不幸,尽管这些毒性强烈的杀虫剂能带来很多利益,减少许多的麻烦事,可它最终也会反馈到我们人类本身。这些化学物质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后患,这都是我们种下的后果。就如同我们身边,也存在许多这样的事件―为了让苹果看起来更加的饱满诱人,就在它的表面打上一层蜡,再出售给人们,可这终究都是要吃进身体的食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危害都会成为后患!还有我们身边一直存在的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一方说转基因食品的食用会导致转基因食物上的缺陷基因,遗留在人们的身体之中,给人们正常的身体带来基因突变,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的出现;而另一方说转基因食品产量高、虫害少、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杂草少、食品外观性状优异、营养含量品质高。这些都是一些常见的争议,我们作为食用者,可先客观、理性的认识,再判断自己是否食用。当然,重视科普工作,引导公众理性对待转基因食品,提高科研人员的责任意识,大胆研发,谨慎推广都是必须执行的。这是对环境、对我们本身负责,所以警惕性一定要增强。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经不起“风吹雨打”了,千万不要因为利益而伤害环境、伤害人类,也要懂得“因小失大”这个道理,不然所有的都将后患无穷。在卡森的书里,那个寂静的小村庄,没有鸟叫声,没有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是个寂静的春天。这番描述迫使我想起了上个学期看到的一个景象―从宿舍里面出来,映入眼帘的是白茫茫的一片,我因为是第一次看见如此的景象,所以分不清楚是雾还是霾。后来事实证明,是霾。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雾霾,可见度大概是五米,我不由的想到,如果以后的春天阳光透不过雾霾,我们也看不见远处的景象,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迷茫”的世界,这将是一个模糊的春天。没有阳光与蓝天,没有鸟鸣与花香,这样的春天还是春天吗?不!不是!感谢卡森写出了这一本警醒世人的书,一个如此伟大的女性,她在写书期间忍受着乳腺癌的折磨。不过还好的是,她最后成功了,完成了这本书的创作,也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成功的阻止了一场活生生的灾难。书成后的两年,她便去世了。历史证明,卡森超前的看法是正确的,尽管她是当时的极少数,但真理永远是站在她身边的。我们永远不要被眼前的一点点好处蒙蔽了双眼,也不要有去征服自然的想法。相反,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并且将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员,这样才能和大自然好好相处。最后希望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并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为这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啊!作者:景观1801汪雨站在历史的维度上,来看几件事情。1历史不忍细看。被大家所熟悉的电灯泡发明者,爱迪生,有个小伙伴,几乎与他齐名——特斯拉,也是一个「大神」级的发明家。那个时候,世界上使用的还都是爱迪生发明的直流发电机。后来,牛逼小伙特斯拉向爱迪生建议改进发动机,爱迪生承诺成功之后给他五万美金奖励。特斯拉花了大半年时间来进行研究,终于成功。特斯拉高兴地向爱迪生索要奖金时,却不曾想到爱迪生用一句「你不懂美国人的幽默」把他给打发了。就这样,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特斯拉一气之下离开爱迪生的公司,同时决心造出更高效的发电机。1887年4月,以特斯拉命名的电气公司正式成立,特斯拉成功研发出一整套多相交流电系统。跟直流发电机相比,交流发电机功率更加稳定,损耗也更少,优势明显。对于市场极为敏锐的爱迪生意识到了交流电的威胁,就开始着手策划诋毁交流电的阴谋。爱迪生和他的小伙伴们组织聚会,邀请新闻记者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把那些从街上抓来的小猫小狗放到一块金属板上,然后连通一千伏特的交流电发电机,将它们活活电死。围观者当时就震惊了,谁还敢用交流电?而特斯拉和他的小伙伴们不得不进行艰难的科普,告知人们交流电是安全的,纠正人们对交流电的错误认识。爱迪生还曾试图通过收买官员,以期通过一条电压不得超过800伏特的法案,限制交流电的发展。后来,特斯拉在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示交流电,他一只手高举着磷光灯泡,另一只手摸向电门,以自己身体为导体,点亮了那只灯泡。在场的人无不瞠目结舌,关于交流电危险的论调不攻自破。如今交流电技术成为全球电能生产传输的主要手段,今天再看一百多年前的争论,更多的像是一场闹剧,闹剧的主谋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爱迪生。21962年蕾切尔·卡逊博士的《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出版,这本书描述一年四季风景怡人的小镇,突然被奇怪的寂静所笼罩,然后通过科学论证,说明这种情况是的出现,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杀虫剂DDT。卡逊在书中指责DDT破坏了从浮游生物到鱼类到鸟类直至人类的生物链,使人患上慢性白血球增多症和各种癌症。作者还认为,所谓的「控制自然」,乃是一个愚蠢的提法,那是生物学和哲学尚处于幼稚阶段的产物。此书一出,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和绿色和平组织在内的多个国际环保组织相继成立。1972年DDT在美国被禁止使用,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也在这一时期相继颁布了DDT禁令,这种曾被誉为「神药」的高效广谱杀虫剂,从这些国家的土地上逐渐消失了。《寂静的春天》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环保运动的开山之作,她本人也被誉为「环保运动之母」,卡逊的支持者给了她最高级别的赞誉。1970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地建立;1980年,美国政府授予她一枚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平民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2000年,美国《时代》周刊把她评为上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这真是一个看上去很励志、很感人的正能量故事,但有句话「知道真相很容易,但知道全部真相却很难。」卡逊的批评者毫不客气地指责她间接造成了6000万人的死亡,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恶魔之一。一正一反,天上地下的评价,这又是为什么?32000年7月,《自然》(Nature)发表了一篇由英美两国科学家共同撰写的论文,呼吁在发展中国家重新使用DDT。文章指出,目前全世界有3亿疟疾患者,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地处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儿童。作者比喻: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都有7架坐满儿童的波音747失事。该论文明确指出禁止使用DDT是疟疾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195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号召全世界使用DDT对抗疟疾,全世界疟疾死亡率迅速从原来的每10万人死亡192人,下降到每10万人死亡7人,疟疾基本上从西方发达国家消失。斯里兰卡在引入DDT之前每年新增280万疟疾患者,7300人因此死亡。使用DDT后效果惊人,1963年全国只有17名新增病人,无人死亡。印度和南美的大部分国家也取得了类似成效。可惜好景不长,1969年,受《寂静的春天》一书影响,在反DDT思潮影响下,美国撤回了对斯里兰卡DDT防蚊项目的援助,结果该国疟疾患病人数在一年之内猛增至50万。印度的情况和斯里兰卡类似。在南美国家中,只有厄瓜多尔坚持使用DDT,结果该国成为唯一一个疟疾发病率持续下降的南美国家。非洲的情况更糟。自80年代中期开始,南非停止使用DDT。结果仅是南非一个省的疟疾患者数量便从8000人迅速上升至4.2万人,死亡340人。而与之相邻的一个省则经历了一次疟疾大爆发,至少造成了10万人死亡。2003年,南非重新使用DDT,结果同一地区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下降到50%以下。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6年9月15日,WHO发表声明,修改了实行了长达30年的防治策略,重新公开号召非洲国家使用DDT防止疟疾流行。WHO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事务助理总干事AnarfiAsamoa-Baah说:「科学和实践上的证据清楚地支持了这次对DDT的再评估。室内喷洒DDT已被证明与其它疟疾控制手段同样具有性价比,使用得当,DDT不会对健康造成风险。」DDT的发明和使用原本是简单的市场行为,但在1970年代被各国政府相继禁止使用,又在21世纪初期重新允许使用,这期间因为疟疾而死去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有谁来为他们承担责任吗?答案是,没有。4近日,关于黄金大米的转基因之争再次爆发,超过百名诺贝尔奖得主联名签署公开信,敦促绿色和平组织停止反对转基因生物,同时力劝各国政府抵制绿色和平的反黄金大米行动。联名信中写道,绿色和平需停止阻扰一种基因工程稻米的引入,因为这种稻米可以降低因缺乏维他命A而导致失明或死亡的概率,这一点对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普通大米和黄金大米信中写道:「我们强烈要求绿色和平及其支持者重新审视全球农民和消费者对经生物技术改良的农作物和食物的体验,承认权威科学机构和监管机构的研究结果,并停止反对转基因生物,尤其是停止反对黄金大米。」「全球的科学及监管机构反复并一致认为,经生物改良的农作物和食物与经其他手段生产的农作物和食物同等安全。从未有任何案例可以证明转基因生物对人体或动物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多次研究表明,这些转基因生物对环境的破坏性更小,并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有益。」「绿色和平组织是反黄金大米的先锋,但黄金大米在降低或消除由维他命A缺乏症(VAD)而导致的死亡和疾病方面具有相当潜能。对于非洲和东南亚穷苦人民而言,这一点极为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大约有2.5亿人饱受维他命A缺乏症之苦,其中有40%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5岁以下儿童。由于维他命A缺乏症会削弱人体免疫力,儿童和婴儿的健康岌岌可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每年因维他命A缺乏症而死亡的人数共一百至两百万,而这些死亡完全是可以避免的。维他命A缺乏症本身便是儿童失明的最大元凶,每年全球约有25至50万儿童深受其害,半数在失明后的12个月内死亡。」维他命A缺乏症会导致失明或死亡科学界一致同意,实验室中进行的基因编辑并不比传统改良方式更有害,且经基因工程改良的植物可能对环境和健康有益,例如降低了对农药的需求。2016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国家医学院发布报告,称没有实质证据表明转基因农作物会危害人体健康抑或污染环境。好心办坏事多半出于无知,明知是坏事而有意为之,那就是无耻了。张维迎教授提醒我们,人类历史上多数人的无知和少数人的无耻导致的灾难是非常多的。爱迪生用交流电电死小猫小狗,那是典型的无耻。卡逊博士以一部《寂静的春天》改写人类历史,使大自然看上去「更美」了,结果却是无数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人口遭殃,死亡分布在人们最不容易看见的角落里,没有人为他们发声,更没有人为他们的死亡负责。这,更多的是人们的无知。今天的转基因问题,所面临的情形与DDT当年几乎一样,能够改善人类,特别是贫困人口的饮食和健康状况,却也部分地「改变」了大自然,这在环保人士看来是无法接受的。那么,在角落里忍受贫困和疾病的人类和一个看上去原生态的大自然,哪一个更重要呢?无知并不可怕,少数无耻的人利用多数人的无知,阻碍科学的正常传播和普及,这才是最可怕的。

习题训练【阅读练习】阅读《寂静的春天》,完成文后各题。①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幅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②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③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如今幅射已不仅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不再只是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钙、二氧化硅、铜以及其它矿物质,它们还有人类聪明才智所创造的人工合成物,在实验室里配制而成,在自然界找不到与它们相似的东西。1.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其性质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人类改变大自然的力量。其性质由改造大自然变为污染、危害大自然。2.选文第②段最后一句:作者为什么说“但在现代世界了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时间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最基本的因素,而这个适应时间不是若干年,而是若干世代、千百年的漫长时间,但人类总在不断制造新药物、新污染,人短暂的一生是不够的。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标题“寂静的春天”是什么意思,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了什么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