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66页,共=sectionpages66页试卷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66页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不同用途的器具。材料反映的是(

)A.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B.铁农具的制造流程C.造纸术的改进方法 D.印刷术的排版工序2.“风沙霜雪十三载,城郭山川万二千”“两度被囚匈奴境,血泪挥洒汉家秋”。这些诗句体现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C.鉴真东渡日本 D.玄奘西行天竺3.这部科技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强调了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这部科技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4.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由诗句可以解读出“此河”的信息是(

)A.开凿于隋文帝时期 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C.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D.沟通了东西方文明5.“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其后禄山子庆绪及史思明父子继起,中国大乱。”材料所示历史事件导致(

)A.东汉统治逐步瓦解 B.民族交融局面的形成C.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6.下表所示信息主要说明(

)朝代项目南方诸路北方诸路南北比例北宋(1045年)赋税(贯)358110004509500050:63南宋(1196年)赋税(贯)600000001431900021:5A.江南地区初步开发 B.北宋开始经济重心南移C.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D.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7.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动力之源。下图中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A.勇于探索追求真理 B.改革创新积极进取C.艰苦创业顽强拼搏 D.不畏强暴英勇反抗8.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①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②开办轮船招商局③创办福州船政局④兴办湖北织布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A B.B C.C D.D10.到1957年,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同时,以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本建设和以铁路为中心的运输建设都取得很大的成就。这评论的是我国(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C.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D.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11.据不完全统计,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的总数达到300多个,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弹丸小国。其中最大的城邦斯巴达也仅有84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另一大城邦雅典领土约2500平方公里,人口20万~30万。材料表述的是(

)A.希腊城邦的繁荣 B.斯巴达的自主权利C.希腊城邦的特点 D.雅典的民主政治12.它用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将王权置于议会的法权之下。同时,它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它”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13.下图所示日本工厂数量的变化得益于(

)A.废除封建农奴制 B.实施“殖产兴业”C.推行“废藩置县” D.提倡“文明开化”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0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几亿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由此,印度爆发了(

)A.民族大起义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华夫脱运动 D.卡德纳斯改革15.广元某校的同学们在进行历史主题探究学习时,搜集整理了下列图片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蒸汽时代”的开始 B.“电气时代”的变迁C.“信息时代”的来临 D.科技发展的历程二、综合题16.100多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征程上百折不挠、不断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日出东方】材料一

也许从今天看来,中国共产党在一大时迈出的只是漫长征途上的第一步,而且还显得相当稚嫩。但有了第一步,才会有以后一步步的前进。这决定性的一步,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转危为安】材料二

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独立自主】材料三

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我们所反对的只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开拓奋发】材料四

“一夜崛起之城”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1)根据材料一,指出迈出“这决定性的一步”的会议。(2)材料二中“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具体指什么?(3)材料三表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夜崛起之城”出现的主要原因。(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所肩负的历史任务。17.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也是社会变革的先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4—15世纪上半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变革运动。它把人们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材料二

它对马克思的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是最好的阐述。它的发行量达到几千万册……是每个觉悟工人和进步青年的必读物,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摘编自肖鹏等《马克思的20个瞬间》材料三

陈独秀之所以歌颂西方文化,抨击中国文化,目的在提倡民主政治与科学精神,勖勉青年为此两大目标奋斗,赶上世界潮流。专制与迷信为民主、科学之敌,必须首先排除。——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革运动”的实质。(2)材料二中的“共同纲领”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共同纲领”发表的历史意义。(3)材料三中陈独秀对青年提出的“两大目标”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18.20世纪上半叶,国际社会动荡不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塞尔维亚的背后是俄国,而俄国的背后则是法国和英国。同样,奥匈帝国也有德国支持,理论上还有意大利支持。这样一来,民族自决与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结合遂使欧洲陷入大屠杀当中。——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材料三

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摘编自《联合国家宣言》(1)材料一中“欧洲陷入大屠杀”是指哪一场战争?(2)请将材料二中的①②补充完整。并根据材料二,回答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产生的共同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了战胜“野蛮和残暴的力量”采取的具体举措。(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第=page66页,共=sectionpages66页答案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66页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题干“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不同用途的器具”可知,反映的是青铜器的制作工艺,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铁农具的制造流程,排除B项;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与题干所述不符,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与印刷术的排版工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A【详解】根据材料“风沙霜雪十三载,城郭山川万二千”“两度被囚匈奴境,血泪挥洒汉家秋”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十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A项正确;甘英出使大秦是在东汉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鉴真东渡日本是在唐朝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玄奘西行天竺是在唐朝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A【详解】根据题干“这部科技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强调了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和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A项正确;《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药学著作,排除B项;《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关于手工业方面的著作,排除C项;《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书,但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4.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开凿了大运河,至今发挥着沟通南北的作用,如果没有隋炀帝巡游江都,功劳可以和大禹相提并论。通过阅读《汴河怀古》,我们可以了解大运河开凿的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B项正确;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期,排除A项;大运河的开凿为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排除C项;大运河加强了中国南北地区的交流,与东西方文明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其后禄山子庆绪及史思明父子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由盛转衰,C项正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排除A项;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为了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隋文帝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政治制度,唐朝时期进一步得到完善,后世沿用,排除D项。故选C项。6.D【详解】根据题干表格信息可知,北宋时期北方诸路赋税整体高于南方诸路,南宋时期,南方诸路赋税大幅度增加,北方诸路赋税大幅度减少,南方诸路赋税远超北方诸路,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D项正确;江南地区初步开发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B项;材料着重强调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但不能反映北方被赶超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7.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虎门销烟”“黄海海战”,结合所学可知,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率致远舰撞向日军旗舰被击中而牺牲,他们身上都体现出强烈的不畏强暴英勇反抗的爱国主义精神,D项正确;科学家身上具有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与林则徐、邓世昌不符,排除A项;改革创新精神的内容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改革创新与林则徐、邓世昌不符,排除B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是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精神,艰苦创业与林则徐、邓世昌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故①③正确;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故②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ACD项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9.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项正确;《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A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B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10.A【详解】根据题干中“到1957年,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同时,以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本建设和以铁路为中心的运输建设都取得很大的成就。”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A项正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是指大跃进运动,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结果之一,不是题干评论的历史事件,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C【详解】据题干“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的总数达到300多个,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弹丸小国。其中最大的城邦斯巴达也仅有84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另一大城邦雅典领土约2500平方公里,人口20万~30万。”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出古代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希腊城邦的繁荣,排除A项;材料只描述了斯巴达的面积和人口,不能说明其具有自主权利,排除B项;材料只描述了雅典的面积和人口,没有涉及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2.A【详解】根据材料内容“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将王权置于议会的法权之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内容出自英国的《权利法案》。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通过这一文献,限制了英国国王的权利,A项正确;《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排除B项;《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强调了自由、平等、法治、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内容,排除C项;《拿破仑法典》是1804年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排除D项。故选A项。13.B【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反映的是日本1869--1894年间,工厂数量迅速增加,这得益于日本实行了“殖产兴业”的政策,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大对私人资本的扶植和保护,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废除封建农奴制的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排除A项;推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明治维新政治方面的措施,排除C项;提倡“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14.B【详解】根据题干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0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几亿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1000多万印度人丧生。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B项正确;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于1857年到1859年,排除A项;华夫脱运动发生在埃及,排除C项;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在其任内实施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15.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分别代表了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代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信息时代的到来,反映了科技发展的历程,D项正确;瓦特改良蒸汽机代表了“蒸汽时代”的开始,排除A项;爱迪生发明电灯代表了“电气时代”的变迁,排除B项;计算机网络的发明代表了“信息时代”的来临,排除C项。故选D项。16.(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长征。(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5)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详解】(1)会议:由题干材料“中国共产党在一大时迈出的只是漫长征途上的第一步,而且还显得相当稚嫩。”并结合所学可知,迈出“这决定性的一步”的会议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事件:由题干“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并结合所学可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具体指的是长征。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3)外交政策:由题干材料“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我们所反对的只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表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80年,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所以,“一夜崛起之城”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5)历史任务: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7.(1)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2)《共产党宣言》。历史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3)民主政治与科学精神。(4)思想解放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社会变革。【详解】(1)实质:根据材料一“14—15世纪上半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变革运动。”根据所学可知,这场变革运动指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