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1页
二轮专题:《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2页
二轮专题:《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3页
二轮专题:《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4页
二轮专题:《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初三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原因(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2)推动原因: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对抗(3)直接原因(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战争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主要战场欧洲战场为主要战场,形成了东、西、南三条战线(最关键、最具决定意义的是西线)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突尼斯问题争夺巴尔干意奥英世界市场、殖民地普法战争后果巴尔干问题法俄德1882年1879年1904年1907年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建立: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三国协约。最主要的矛盾:英德矛盾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因此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结束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俄国退出战争。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特点战争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危害大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特点时间长历时4年多范围广先后参战的国家有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数的一半危害大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影响消极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积极大战激化了交战国的矛盾,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亚洲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1.(2023•陇南)这次战争使参战的老牌帝国俄、英、法、德遭受了长年的战争消耗和人口锐减,此后他们对全世界的影响力大幅下滑;而这样的“消减”带来的则是另一个国家的兴盛,这就是美国。这次战争是()A.普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冷战2.(2023•烟台)为了抵御欧洲大陆的强国,英国先后采取了联合抗法——联法败俄——联合抑德——扶德抑法——纵德反苏的做法。材料中的“联合抑德”包括()A.组成三国同盟 B.建立三国协约C.签署《九国公约》 D.实施马歇尔计划BB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1.(2023•通辽)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与研究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资料,具有直观性。读图,判断其所反映的时空区间()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2.(2023•辽宁)“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上述文字旨在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A.背景 B.进程 C.性质 D.影响AD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39~1945年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和日本的压制,引起了两国对国际秩序的不满(3)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刺激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4)间接原因:英、法采取“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序幕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突袭波兰,随后,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实际上,英法两国宣而不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规模逐渐扩大欧洲西线战场(1)1940年4月,德国进攻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2)德国打败法国,并空袭英国苏德战场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太平洋战场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走向联合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走向胜利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结束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日本投降(1)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2)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胜利影响原因启示消极: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积极:

战争摧毁了法西斯称霸世界的野心

客观上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促使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

国与国之间应和平相处,共同迎接各种挑战,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要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战性质—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合作协同—反法西斯国家实现了战时的合作协同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爆发标志时间作战双方主战役新式武器战争性质战争结束战后国际组织战后世界格局萨拉热窝事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刺激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14-19181939-1945同盟国-协约国轴心国-反法西斯联盟凡尔登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坦克、潜艇、飞机、毒气弹原子弹帝国主义间的非正义侵略战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1918年11月德国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国际联盟联合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知识拓展:对比两次世界大战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1.(2023•宁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协同合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下列史实能佐证此观点的有()①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②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③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④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3•湖州)小明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绘制了如图思维导图,其中内容搭配正确的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A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3.(2023•福建)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两军逐街逐屋反复争夺。苏军24名战士坚守一幢大楼,顶住了德军一个师在58天内的反复冲击,守住了大楼。这印证了()A.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

B.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C.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D.苏军武器装备优于德军4.(2023•鄂州)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时,小华同学通过画示意图(如图)的方法梳理战争过程。图中①处应填入的内容是()。A.雅尔塔会议召开 B.莫斯科保卫战C.日本偷袭珍珠港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AC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2: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时期世界格局概况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建立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及其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该体系。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局限该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瓦解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②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③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2: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二战后

两极格局

建立二战后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实质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发展历程①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②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2: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当今

多极化趋势

出现原因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②日本、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发展与崛起。③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未形成。表现(“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①一超: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②多强和多极化趋势: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恐怖主义。趋势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考点2: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绞死希特勒”雅尔塔会议①时间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②人物: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从左至右)③目的:协调盟军行动,为取得战争最后胜利④内容:决定问去占领德国,战后成立联合国⑤消极:为美苏划分世界提供依据;带有大国主义强权色彩,使中国主权受到严重侵犯。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②形成标志:1942-《联合国家宣言》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知识拓展项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不同点目的性质影响相同点讨论对德国和约及战后安排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关系协调盟军行动,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是反法西斯国家协调行动的会议确定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秩序确定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秩序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并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影响(1)都协调了国家间关系,影响了战后的世界局势。(2)都受大国操纵。(3)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带有强权主义色彩的国际会议专题概览重点详解链接中考1.(2023•赤峰)“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前人类发展阶段的重要趋势,其发展进程存在不平衡和矛盾的现象。”下列关于世界多极化“重要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B.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