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增分二 常考易混易错提醒_第1页
第三部分 增分二 常考易混易错提醒_第2页
第三部分 增分二 常考易混易错提醒_第3页
第三部分 增分二 常考易混易错提醒_第4页
第三部分 增分二 常考易混易错提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增分二常考易混易错提醒对应学生用书P111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1)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2)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3)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4)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5)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6)1molNa2O与1molNa2O2的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均为NA()(7)1mol羟基与1mol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A()(8)1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9)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10)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11)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12)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13)1L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14)常温下,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的数目为2NA()(15)常温下,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目为NA()(16)1.0L1.0mol·L-1的NaAlO2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17)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18)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19)0.1molH2与0.1molI2蒸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NA()(20)常温常压下,将0.1molNH3与0.1molHCl混合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NA()1.要特别注意单位“L”的陷阱。如果见到题中出现单位“L”,一定要细查三个陷阱:“是否为标准状况、是否为气体、最后检查数值对否”。而其他单位如“g”,则不必考虑上述问题。常考热点:在标准状况下,苯、戊烷、溴、SO3、H2O、CCl4、CHCl3、CH2Cl2、HF、NO2不是气态,而HCHO、SO2、C4H10为气态。2.要特别注意题目中设置与计算无关的一些干扰条件,题目常常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的正确判断。要注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影响。3.要注意溶液的陷阱。如果见到题中考查的对象是溶液,一定要细查三个陷阱:“是否给出溶液体积、是否考虑水的量、都需考虑哪些平衡”。所以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时注意“三看”:①是否存在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盐类的水解;②已知浓度,是否指明体积,是否能用公式“n=cV”计算;③在判断溶液中微粒总数时,是否忽视溶剂水。4.要注意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陷阱。如果见到题中考查的对象是化学反应,一定要细查三个陷阱:“是否是可逆反应、是否有条件变化、是谁真正得失电子”。常考热点:教材中常见的可逆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浓H2SO4、HCl、HNO3在反应过程中浓度变稀等。电子转移数目的问题分析,要做到“四注意”:一要注意是否发生歧化反应,如Cl2与H2O或NaOH发生歧化反应时,消耗1molCl2转移1mol电子;二要注意变价元素,如1mol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2mol电子,而与足量硝酸反应转移3mol电子;三要注意氧化还原的竞争及用量问题,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的量不同,转移的电子数不同;四要注意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5.要注意物质结构中的陷阱。如果遇到题中考查的对象是关于物质的微观结构,一定细查三个陷阱:“是求什么粒子、是求什么键、是否最简式相同”。常考热点:求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离子数比、共价键数等。当两种混合物最简式相同时,可以设定最简式为一种“基团”,然后计算“基团”的物质的量,从而简化计算过程和难度。(1)要记住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理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要记住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构建解答混合物的模型,如NO2和N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3)要记住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4)要记住特殊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一分子H2O2、Cn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1,SiO2中Si—O键的数目为4,苯环中不含双键等。【正误判断·答案自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离子方程式(1)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2)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eq\o\al(-,3)=3Fe3++NO↑+2H2O()(3)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eq\o\al(2-,4)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eq\o\al(2-,4)=2BaSO4↓+Al(OH)3↓()(4)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eq\o\al(2-,3)+2H+=SO2↑+H2O()(5)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eq\o(=,\s\up15(电解))2Cu+O2↑+4H+()(6)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eq\o\al(2-,3)+4H+=SOeq\o\al(2-,4)+3S↓+2H2O()(7)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O+SO2=2NHeq\o\al(+,4)+SOeq\o\al(2-,3)+H2O()(8)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eq\o\al(-,2)+4NHeq\o\al(+,4)+2H2O()(9)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eq\o\al(-,3)+I-+6H+=I2+3H2O()(10)NaClO和NaCl混合液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2Fe2++ClO-+2H+=Cl-+2Fe3++H2O()1.CuSO4溶液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Cu2++SOeq\o\al(2-,4)+Ba2++2OH-=Cu(OH)2↓+BaSO4↓。2.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2AgCl+S2-Ag2S+2Cl-。3.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HCOeq\o\al(-,3)+Ca2++OH-=CaCO3↓+H2O。4.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并加热:HCOeq\o\al(-,3)+OH-eq\o(=,\s\up15(△))COeq\o\al(2-,3)+H2O。5.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eq\o\al(-,2)+CO2+2H2O=Al(OH)3↓+HCOeq\o\al(-,3)。6.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Ca2++HCOeq\o\al(-,3)+OH-=CaCO3↓+H2O。7.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3++2SOeq\o\al(2-,4)+2Ba2++4OH-=AlOeq\o\al(-,2)+2BaSO4↓+2H2O。8.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溶液与NH4HCO3溶液混合:Ba2++2OH-+NHeq\o\al(+,4)+HCOeq\o\al(-,3)=BaCO3↓+H2O+NH3·H2O。9.FeSO4溶液中加入用H2SO4酸化的H2O2溶液:2Fe2++2H++H2O2=2Fe3++2H2O。10.在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4OH-+2Fe(OH)3=3Cl-+5H2O+2FeOeq\o\al(2-,4)。【正误判断·答案自查】(1)×(2)×(3)×(4)×(5)×(6)×(7)√(8)×(9)×(10)×三、氧化还原反应(1)水作还原剂时,产物中一般有O2()(2)NO2溶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5)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6)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7)硝酸铜的分解产物可能是CuO、NO、NO2()(8)NaHCO3+H2=HCOONa+H2O的反应中,NaHCO3被氧化()(9)Na2O2与水的反应中,水是还原剂()(10)SO2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11)含硫化合物X、Y的转化关系:S+NaOH→X+Y+H2O中,硫单质的化合价最低()(12)1molKClO3与足量的浓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NA()(13)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14)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5)1molCl2与Ca(OH)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2NA()(16)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性越强,相应单质越活泼()(17)难失电子的物质一定易得电子()(18)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19)MnO2不与稀盐酸反应是因为H+浓度小()(20)向浓H2SO4中通入H2S气体,1mol浓硫酸转移电子数可能是6NA,也可能是2NA()1.某些元素的原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越多,其氧化性或还原性不一定越强。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化剂和还原剂,但氧化剂和还原剂不一定是不同种物质,也可以是同一种物质。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是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也可能是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4.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氯的含氧酸,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弱。5.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及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6.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因为元素处于化合态时其化合价可能为正价也可能为负价。如水的电解,氢元素由正价变为0价,被还原,氧元素由负价变为0价,被氧化。7.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往往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只是以氧化性为主。8.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不一定都能发生反应。如SO2具有还原性,浓H2SO4具有氧化性,但二者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9.对于氧化剂来说,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不容易得到电子。因此,它们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10.对于还原剂来说,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致,即越位于后面的金属,越不容易失去电子,其还原性就越弱。11.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还原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12.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13.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时是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1价H,反应后生成H2。浓硫酸是强氧化剂,与还原剂反应时,起氧化作用的是+6价S,反应后一般生成SO2。14.无论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是强氧化剂,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单质或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主要是+5价N得到电子,被还原成NO2、NO等。15.具有可变价的金属元素,一般是处于最高化合价时的氧化性最强,随着化合价的降低,其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正误判断·答案自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四、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表)(1)所有分子都含共价键()(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酸性越强()(3)H2、D2和T2互为同位素()(4)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5)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粒子一定是原子()(6)Deq\o\al(16,2)O中,质量数之和为质子数之和的二倍()(7)若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相同,则它们可能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8)凡是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9)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完全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10)最外层为1个或2个电子的原子对应元素肯定在ⅠA族或ⅡA族()(11)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12)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对应的元素肯定是非金属元素()(1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14)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15)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16)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17)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依次增强()(18)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它所在的主族序数()(19)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20)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21)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22)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强()(23)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24)原子及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25)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都能形成单原子离子()(26)同一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一定增大()(27)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6()(28)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29)同一主族不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结构一定相同()(30)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1.原子不一定都有中子,如eq\o\al(1,1)H。2.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与OH-。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Al3+与Na+、F-,NHeq\o\al(+,4)与OH-等。4.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eq\o\al(1,1)H与eq\o\al(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eq\o\al(14,6)C与eq\o\al(16,8)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eq\o\al(14,6)C与eq\o\al(14,7)N;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如eq\o\al(1,1)H与eq\o\al(12,6)C。5.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6.不同核素之间的转化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7.在天然存在的各种元素中,无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8.凡是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不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如Fe3+、Cu2+、H+等。9.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完全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10.规避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中的易错点:①关注关键词“最高价”,根据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时,必须是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②关注关键词“难易”,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依据是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11.元素的气态氢化物默认指最简单的氢化物。12.最外层为1个或2个电子的原子对应元素不一定在ⅠA族或ⅡA族,如过渡元素。13.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一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如氧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2,最外层却是6个电子。14.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对应的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如Sb、Bi最外层有5个电子却是金属元素。15.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16.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如H。17.同一元素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如Al、Be等。18.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不一定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如H、Li、Be等。19.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20.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既存在静电吸引力,还存在原子核与原子核、电子层与电子层之间的排斥力。21.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22.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23.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BeCl2等。24.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25.不是所有分子都含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分子。26.HF化学键>HF氢键≫范德华力。27.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无氧酸的酸性无关,与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有关。28.质量数是指某个具体核素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而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平均值。要注意两者的区别。29.相同条件下,得电子放出能量大的元素非金属性强;失电子吸收能量小的元素金属性强。两者易形成离子化合物。30.做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表)之类的题目时,要看清题干条件,比如短周期、前20号元素、主族元素、单质、化合物、气体等。31.要注意在表述上相隔一个周期和相邻两周期的区别;注意次外层电子和内层电子的区别。32.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则不一定是纯净物。33.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性等,与分子稳定性无关。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但分子内氢键一般会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正误判断·答案自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催化剂都不参加化学反应()(2)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都必须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3)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正反应速率,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逆反应速率()(4)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5)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6)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7)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8)升高温度时,不论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9)可逆反应中减小产物的浓度可增大正反应的速率()(10)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11)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生成2molNH3()(12)对可逆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增加氯化钾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13)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14)在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v正一定大于v逆()(15)恒温恒容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6)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所以反应速率增大()(17)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也一定发生移动()(18)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此时v放减小,v吸增大()(19)C(s)+CO2(g)2CO(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CO2)和CO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20)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21)对于2NO2(g)N2O4(g)的平衡体系,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22)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23)催化剂既能改变速率常数,也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24)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升高温度,则化学平衡常数增大()(25)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1.一般反应都不是等速进行的,因此某一时间内的反应速率实际上是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2.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单位时间内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一般是以最容易测定的一种物质表示,书写时应标明是什么物质的反应速率。3.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其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也被视为常数。由此可知,现在采用的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还有一定的局限性。4.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时间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数值所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即都是表示同一反应的速率。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有相互关系,彼此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各化学计量数进行换算。5.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是用某一生成物表示,由于Δc是取浓度变化的绝对值,因此,其化学反应速率都取正值,且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6.由于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改变其用量反应速率不变。但当固体颗粒变小时,其表面积增大将导致反应速率增大。7.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实现的,所以分析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要从反应物浓度是否发生改变的角度来分析。若改变总压强而各物质的浓度不改变,则反应速率不变,如恒容时通入稀有气体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因为浓度未改变)。8.改变温度,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发生变化,其他外界因素的改变,反应速率则不一定发生变化。9.化学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既可以从正反应方向(投入反应物),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投入生成物)建立。10.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相反的反应不是可逆反应。11.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因为此条件并不能说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了。12.其他条件一定时,升高温度,不论正反应还是逆反应,不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只不过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不同。13.某一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再改变时,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如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移动。如果平衡发生了移动,则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发生了改变。14.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若有多种反应物的反应,当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只会使别的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该物质的转化率反而减小。15.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只有温度改变,化学平衡常数才会改变。16.改变浓度和压强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但能改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故能改变反应速率。改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均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改变,从而改变反应速率。17.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都扩大或缩小至原来的n倍,则化学平衡常数变为原来的n次幂或eq\f(1,n)次幂;两方程式相加得到新的化学方程式,其化学平衡常数是两反应平衡常数的乘积。18.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是平衡浓度,而不是任意时刻的浓度,更不能将物质的量代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作“1”而不代入公式。19.起始浓度、平衡浓度不一定符合化学计量数之比,但物质之间是按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和生成的,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之比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计算的关键。20.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对反应的影响,复合判据ΔH-TΔS<0的反应不一定能够实际发生,只是指出了在该条件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还要考虑化学反应的快慢问题。21.向恒温恒容已达平衡的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或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对平衡无影响。22.增大压强(缩小体积),化学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但v正、v逆均增大。【正误判断·答案自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强电解质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稀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2)氨气溶于水,当NH3·H2O电离出的c(OH-)=c(NHeq\o\al(+,4))时,表明NH3·H2O电离处于平衡状态()(3)室温下,由0.1mol·L-1一元碱BOH的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OH-()(4)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离子浓度一定增大()(5)25℃时,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各离子浓度均减小()(6)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一定增大()(7)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a=eq\f(c2H+·cCO\o\al(2-,3),cH2CO3)()(8)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右移,电离平衡常数一定增大()(9)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c(H+)大()(10)某一弱电解质,电离度越大,电离常数就越大()(11)相同温度下,向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其电离度变小()(12)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和盐酸与Zn反应时生成H2的速率:醋酸溶液>盐酸()(13)中和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所用NaOH的物质的量:醋酸溶液>盐酸()(14)中和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所用NaOH的物质的量:盐酸>醋酸溶液()(15)加水稀释两种相同pH的酸,pH变化大的一定是强酸()(16)温度一定时,水的电离常数与水的离子积常数相等()(17)100℃的纯水中c(H+)=1×10-6mol·L-1,此时水呈酸性()(18)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19)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20)室温下,0.1mol·L-1的HCl溶液与0.1mol·L-1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21)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且水电离出的c(H+)和c(OH-)相等()(22)任何温度下,利用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均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3)某溶液的c(H+)>10-7mol·L-1,则该溶液呈酸性()(24)pH减小,溶液的酸性一定增强()(25)100℃时Kw=1.0×10-12,0.01mol·L-1盐酸的pH=2,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10()(26)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27)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28)酸式盐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29)某盐溶液呈酸性,该盐一定发生了水解反应()(30)常温下,pH=10的CH3COONa溶液与pH=4的NH4Cl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31)常温下,pH=11的CH3COONa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32)NaHCO3、NaHSO4都能促进水的电离()(33)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34)Na2CO3的水解:COeq\o\al(2-,3)+2H2O=H2CO3+2OH-()(35)FeCl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Fe3++3HCOeq\o\al(-,3)=Fe(OH)3↓+3CO2↑()(36)能水解的盐的浓度越低,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酸碱性越强()(37)水解平衡右移,盐的离子的水解程度一定增大()(38)Na2CO3溶液加水稀释,促进水的电离,溶液的碱性增强()(39)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正向移动()(40)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41)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42)向Na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则SOeq\o\al(2-,4)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a2+、Na+和Cl-,不含SOeq\o\al(2-,4)()(43)为减少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耗,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来洗涤BaSO4沉淀()(44)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一定指化合物,不包括单质、溶液。2.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一切酸、碱、盐的稀溶液。在任何酸、碱、盐的稀溶液中,只要温度一定,Kw就一定。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而非电解质本身的浓度(体会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导电性的变化);强电解质要完全电离也需一定量的水,比如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H2SO4分子存在。4.在不同溶液中,c(H+)、c(OH-)可能不同,但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总是相等的。在Kw的表达式中,c(H+)、c(OH-)均表示整个溶液中H+、OH-总的物质的量浓度而不是单指由水电离出的c(H+)、c(OH-)。5.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和OH-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6.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H+)和c(OH-)都增大,故Kw增大,但溶液仍呈中性;对于Kw,若未注明温度,一般认为在常温下,即25℃。7.溶液显酸碱性的实质是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利用c(H+)大于、小于或等于1×10-7mol·L-1或pH大于、小于或等于7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前提条件是在常温下。8.不能用pH试纸测定“漂白性”溶液的pH。9.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10.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读数只读取整数,如pH=2。11.盐类的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12.盐类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水解过程吸热。13.发生水解的盐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或碱性,也可能呈中性,如CH3COONH4溶液呈中性。14.(NH4)2CO3溶液和NH4HCO3溶液均显碱性,虽然都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但既无气体产生,也无沉淀生成,所以NHeq\o\al(+,4)和COeq\o\al(2-,3)、NHeq\o\al(+,4)和HCOeq\o\al(-,3)在溶液中仍可大量共存。15.稀溶液中,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由于溶液体积的增大是主要的,故水解产生的H+或OH-的浓度减小,则溶液酸性(或碱性)越弱。16.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并不会与CH3COONa溶液水解产生的OH-反应,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原因是体系中c(CH3COOH)增大是主要因素,会使平衡CH3COO-+H2OCH3COOH+OH-左移。17.水解平衡常数(Kh)只受温度的影响,它与Ka(或Kb)、Kw的定量关系为Ka·Kh=Kw或Kb·Kh=Kw。18.AgCl=Ag++Cl-表示的是AgCl的电离方程式,而AgCl(s)Ag+(aq)+Cl-(aq)表示的是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19.酸碱中和类问题,在判断过程中要注意题目给出的是酸碱物质的量浓度还是pH。20.涉及易挥发性酸的弱碱盐(CuCl2、AlCl3、FeCl3等)溶液蒸干、灼烧问题时,不能忽略盐类的水解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计算题中。21.沉淀溶解平衡移动过程是固体溶解和析出的相互转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但遵循勒夏特列原理。22.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再加入该难溶物对平衡无影响。23.难溶电解质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BaSO4、AgCl等都是强电解质。24.用沉淀法除杂不可能将杂质离子全部通过沉淀除去。一般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沉淀已经完全。25.AgCl的澄清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正移,但离子浓度减小,而AgCl悬浊液,加水稀释,平衡正移,但c(Ag+)和c(Cl-)不变。26.对于化学式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的难溶物,不能直接根据Ksp的大小来确定其溶解能力的大小,需通过计算转化为溶解度。27.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28.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相互转化的条件是离子浓度的大小,改变反应所需的离子浓度,可使反应向着所需的方向转化。29.Ksp小的难溶电解质也能向Ksp大的难溶电解质转化,需看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浓度的大小。30.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一般溶解度越小,越难溶。如:由Ksp(AgCl)>Ksp(AgBr)>Ksp(AgI)可得出溶解度大小为AgCl>AgBr>AgI。【正误判断·答案自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七、电化学(1)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2)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3)在锌铜原电池中,因为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4)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5)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6)一般来说,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效率高()(7)太阳能电池不属于原电池()(8)手机、电脑中使用的锂电池属于一次电池()(9)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与负极质量均增加()(10)碱性锌锰干电池是一次电池,其中MnO2是催化剂,可使锌锰干电池的比能量高、可储存时间长()(11)燃料电池工作时燃料在电池中燃烧,然后热能转化为电能()(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13)铅蓄电池工作时,当电路中转移0.1mol电子时,负极增重4.8g()(1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被电解的过程()(15)某些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可以实现()(16)直流电源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17)电解盐酸、硫酸溶液,H+放电,溶液的pH均增大()(18)电解CuCl2溶液,阴极逸出的气体能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19)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可用不活泼的铜作阳极()(20)在镀件上电镀铜时,也可以用惰性材料作阳极,用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2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两个电极均不能用金属材料()(22)电镀铜和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c(Cu2+)均保持不变()(23)电解冶炼镁、铝通常电解MgCl2和Al2O3,也可以电解MgO和AlCl3()(24)电解精炼时,阳极泥可以作为提炼贵重金属的原料()(25)用Zn作阳极,Fe作阴极,ZnCl2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由于放电顺序H+>Zn2+,不可能在铁上镀锌()(26)纯银器表面变黑和钢铁表面生锈腐蚀原理一样()(27)Al、Fe、Cu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均生成氧化物()(28)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铁失去电子生成Fe3+()(29)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若保护层破损后,就完全失去了对金属的保护作用()(30)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1.原电池的电极类型不仅跟电极材料有关,还与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有关。如镁铝电极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镁为负极,铝为正极,但若以氢氧化钠为电解质溶液,则铝为负极,镁为正极。2.原电池闭合回路的形成有多种方式,可以是导线连接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两电极相接触。3.无论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电子均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4.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或不移动(溶质粒子为分子,不带电);而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5.燃料电池负极上燃料放电生成CO2,要考虑溶液酸碱性,若为碱性,则CO2+2OH-=COeq\o\al(2-,3)+H2O。6.电解Hg2(NO3)2溶液时,阴极上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Hgeq\o\al(2+,2)+2e-=2Hg。7.对蓄电池而言,其正、负极在充电时应分别和外接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即正极接正极,负极接负极。8.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电池负极移动,阳离子向电池正极移动;电解池中阴离子向电池阳极移动,阳离子向电池阴极移动,与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9.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外电路: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内电路: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10.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溶解的是粗铜,即除了铜还有锌、铁、镍等活泼金属。若是电镀铜时,则阳极溶解的是精铜。【正误判断·答案自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八、元素化合物(1)钠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2)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3)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Na2O2()(4)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5)根据反应Na+KCleq\o(=,\s\up15(熔融))NaCl+K↑知,Na的金属性强于K()(6)实验完毕后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7)烧碱、纯碱均属于碱,不能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8)NaOH在空气中久置,最终变为Na2CO3()(9)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10)氧化钠、过氧化钠均为离子化合物()(11)H2O2和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含有的化学键完全相同()(12)7.8g过氧化钠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2NA()(13)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会分解()(14)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15)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碳酸钠溶液()(16)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17)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炊具上的油污时,不涉及化学变化()(18)ⅠA族元素又称碱金属元素()(19)碱金属元素Li、Na、K都可保存在煤油中()(20)焰色试验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变化()(21)钠、氧化钠、碳酸钠的焰色试验均显黄色()(22)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23)明矾可作净水剂,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24)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25)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足量的CO2和O2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相同()(26)工业上制造镁粉时,可将镁蒸气在N2中冷却()(27)Al2O3的熔点高,可作耐高温材料,实验室可用氧化铝坩埚熔化NaOH、Na2CO3固体等()(28)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29)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ⅧB族()(30)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铁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31)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3,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32)Fe分别与氯气、盐酸反应得到相同的氯化物()(33)Fe3O4中Fe的化合价有+2价和+3价,因而Fe3O4是FeO与Fe2O3的混合物()(34)金属阳离子只有氧化性,不可能有还原性()(35)氢氧化铁与HI溶液反应仅能发生中和反应()(36)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Cl-、K+、SOeq\o\al(2-,4)()(37)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38)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39)无水硫酸铜可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40)铜锈是铜被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生成的氧化物()(41)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Cu(OH)2()(42)将铜片置于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43)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属于物理变化()(44)金属元素的单质只有还原性,其离子只有氧化性()(45)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46)合金材料中不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47)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最早使用的金属()(48)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成分金属,而熔点一般低于成分金属()(49)金属氧化物与铝粉的混合物都是铝热剂()(50)人类历史上使用铝的时间比铁晚,原因是铝的冶炼成本高()(51)电解氯化镁溶液制取金属镁()(52)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53)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会析出晶体()(54)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55)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故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56)Si和SiO2都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57)非金属性:C>Si,则热稳定性:CH4>SiH4()(58)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59)SiO2是酸性氧化物,可溶于强碱(NaOH),不溶于任何酸()(60)玻璃是一种晶体,有较高的熔点()(61)水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泡花碱属于碱()(62)氯气溶于水得氯水,溶液呈酸性且可以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63)新制取的漂白粉是混合物()(64)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是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65)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66)标准状况下,11.2LCl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A()(67)“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与H2O2的相同,都是利用强氧化性()(68)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制备22.4LCl2()(69)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l2中混有的HCl()(70)用浓硫酸或碱石灰干燥Cl2()(71)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72)用干燥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是否收集满()(73)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74)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75)硫黄易溶于CS2,所以可用CS2溶解试管内壁的硫()(76)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SO3()(77)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78)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79)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浓硫酸不可用于干燥H2和CO()(80)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eq\o\al(2-,4)()(81)将少量铜加入浓硫酸中加热,很快能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82)一定量浓硫酸中加入足量锌粒加热,产生的气体为SO2和H2的混合气体()(83)固氮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84)NO中的NO2杂质气体,可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除去()(85)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成NO2()(86)NO2溶于水时,N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87)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为化学变化()(88)可用稀硝酸与FeS固体反应制取H2S()(89)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物中一定有NO()(90)氨遇到浓盐酸、硫酸都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91)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说明NH4Cl固体可以升华()(92)铵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1.Na及其化合物进行焰色试验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且该变化为物理变化。鉴别Na、K利用焰色试验,二者混合时鉴别K元素要隔着蓝色钴玻璃。2.1molNa2O2与足量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3.Na2O2的电子式为,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4.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还是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5.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破坏有机色素的分子结构,具有漂白性。6.Na2O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SO2=Na2SO4。7.热还原法中使用的还原剂为碳、一氧化碳和氢气,在高炉炼铁中,加入的还原剂是焦炭,但真正作还原剂的是CO。8.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使用的是熔融的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不是盐溶液。钠、镁、铝的冶炼是电解熔融的NaCl、MgCl2、Al2O3;不用氧化镁是因为其熔点高,不用氯化铝是因为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9.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虽然前面的金属能够将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但不一定是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例如Na由于活泼性太强,不能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Cu,但是可以在熔融状态下置换出铜。10.镁和溴水反应,研究表明水起催化剂的作用。11.碱金属(如:Na、K)与酸反应,有时要考虑其与水的反应。也就是说不管酸足量与否,碱金属一定会完全反应。生成H2的量取决于碱金属的量。12.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还可以是化合物,如2Na2O2+2H2O=O2↑+4NaOH。13.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氮气,余下氧气。14.加热Mg(HCO3)2溶液生成的是Mg(OH)2沉淀,而不是MgCO3沉淀,因为Mg(OH)2比MgCO3更难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CO3)2eq\o(=,\s\up15(△))MgCO3↓+CO2↑+H2O,MgCO3+H2Oeq\o(=,\s\up15(△))Mg(OH)2+CO2↑。15.要逐一溶解Al(OH)3和AgCl时,要先加NaOH再加氨水,以防止先加氨水生成银氨溶液溶解Al(OH)3。16.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3ClO-=SOeq\o\al(2-,4)+Cl-+2HClO,切记不是生成H+,因为NaClO过量。17.虽然自然界中钾元素含量不低,但地壳中钾元素主要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故需施钾肥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18.Fe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H2和Fe3O4,而不是Fe2O3。19.Fe与Cl2反应只能生成FeCl3,与I2反应生成FeI2,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20.过量的Fe与硝酸作用,或在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均生成Fe2+。要注意产生的Fe3+还可以氧化单质Fe这一隐含反应:Fe+2Fe3+=3Fe2+。21.NOeq\o\al(-,3)与Fe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22.Fe2O3、Fe(OH)3与氢碘酸反应时,涉及Fe3+与I-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为Fe2+、I2和H2O。23.FeCl3溶液加热浓缩时,因Fe3+水解和HCl的挥发,得到的固体为Fe(OH)3,灼烧后得到红棕色Fe2O3固体;而Fe2(SO4)3溶液蒸干时,因硫酸是难挥发性的酸,将得不到Fe(OH)3固体,最后得到的固体仍为Fe2(SO4)3。24.注意亚铁盐及Fe(OH)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的化合物。如某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并不能断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也可能含有Fe2+。25.FeCl2可以由化合反应制得,但不可由单质间通过化合反应而制得。26.在分析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浓硫酸和铜等反应问题时,要看清楚是提供nmol酸还是有nmol酸参加反应,这里要注意酸由浓变稀所带来的问题;要看清楚是有nmol酸参加反应,还是有nmol酸被氧化(或被还原)。27.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产生的是NO2和NO的混合气体,当Cu有剩余,再加入稀H2SO4,Cu继续溶解。28.常见的铜矿有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等。此外铁在自然界中还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陨铁中。自然界中也存在少量的单质铜。29.与AlOeq\o\al(-,2)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H+、Al3+、Fe3+、HCOeq\o\al(-,3)等。要注意AlOeq\o\al(-,2)与HCOeq\o\al(-,3)的反应并非相互促进水解,而是因为酸性:HCOeq\o\al(-,3)>Al(OH)3。30.氟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可发生反应:2NaOH+2F2=2NaF+OF2↑+H2O。31.CaH2与Na2O2、CaC2、FeS2化合物类型相同,但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CaH2只有离子键。32.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C和SiO2高温下反应,由于C过量,生成的是CO而不是CO2。33.SiO2不导电,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Si是半导体,是制作光电池的材料。34.SiO2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SiO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能与HF反应,不过SiO2不属于两性氧化物,因为该反应生成的不是盐和水。35.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但硅酸钠(俗称泡花碱)可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水玻璃,属于一种矿物胶。NaOH溶液或纯碱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内壁光滑)盛装,但不能用玻璃塞,因玻璃塞中裸露的二氧化硅与碱性溶液反应会生成硅酸钠,将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36.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2NA。如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37.实验室制Cl2,除了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外,还可以用KMnO4、KClO3、NaClO与浓盐酸反应且都不需要加热,因此酸性KMnO4溶液用H2SO4酸化而不是盐酸。38.ClO-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ClO-与SOeq\o\al(2-,3)、I-、Fe2+均不能大量共存;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生成CaSO4而不是CaSO3,其离子方程式为Ca2++3ClO-+SO2+H2O=CaSO4↓+Cl-+2HClO(少量SO2);Ca2++2ClO-+2SO2+2H2O=CaSO4↓+2Cl-+SOeq\o\al(2-,4)+4H+(过量SO2)。39.利用加压液化法分离NH3,与氢键有关(氨气的沸点比较高)。40.NH5(NH4H)是离子晶体,溶于水显碱性:NH5+H2O=NH3·H2O+H2↑。41.SO2通入石灰水中的现象与CO2类似,但比CO2现象产生得快。主要原因有SO2比CO2溶解度大,且对应H2SO3酸性比H2CO3强。42.工业保存氯气的方法:将氯气干燥后加压液化贮存于钢瓶中。43.AgCl能溶于足量的氨水,生成银氨络离子;银氨溶液中加足量的盐酸又能生成AgCl沉淀:[Ag(NH3)2]++OH-+Cl-+3H+=AgCl+2NHeq\o\al(+,4)+H2O,要警惕类似反应出现在推断题中。44.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45.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46.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得到的不是亚硫酸钠与次氯酸,而是NaCl和H2SO4,因为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47.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能与铝、铁等发生钝化,反应很快停止,不是不反应;但在常温下浓硫酸与铜不反应,浓硝酸与铜能反应。48.SO2和Cl2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氯气的漂白性不但不增强,反而消失。49.把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通入NH3或加入NaOH溶液,或把BaCl2改成Ba(NO3)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BaSO3沉淀,后者生成BaSO4沉淀。50.浓盐酸和MnO2(足量)、浓H2SO4和Cu(足量,加热)、浓HNO3和Cu(足量)反应时,随反应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51.足量Zn和浓H2SO4反应,开始生成SO2,随着硫酸变稀,还会生成氢气。52.NO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NO2不能用排水法,可用排苯法收集。53.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Fe3+,而浓HNO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O2。54.NO2能被NaOH溶液吸收,NO单独不能被强碱溶液吸收,NO与NO2混合能被NaOH溶液吸收。55.NO2或NO与O2通入水的计算中常用到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两个方程式,也可以利用N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56.强氧化性酸(如HNO3、浓H2SO4)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金属和浓HNO3反应一般生成NO2,而金属和稀HNO3反应一般生成NO。57.实验室制备NH3,除了用Ca(OH)2和NH4Cl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NaOH固体或CaO)制取,而检验NHeq\o\al(+,4)须用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以确定NHeq\o\al(+,4)的存在。58.收集NH3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在试管口,以吸收NH3。59.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HCl和NH3的相互检验。【正误判断·答案自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九、常见有机物(1)乙烯、苯、聚乙烯均含有碳碳双键()(2)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3)1molCH4与1mol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CH3Cl气体()(4)甲烷与Cl2和乙烯与Br2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5)甲烷和乙烯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6)正丁烷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丙烯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7)CH4、C2H6、C3H8互为同系物,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8)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9)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一类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物质()(10)正丁烷和异丁烷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11)正丁烷和正戊烷互为同系物()(12)同系物的分子式相同,分子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13)凡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都属于同系物()(14)互为同分异构体()(15)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16)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17)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18)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19)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20)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21)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包装()(22)乙醇与乙酸中均含有—OH,所以均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23)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24)乙醇、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均产生CO2()(25)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26)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27)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加以区别()(28)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29)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30)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31)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中均既有电解质也有非电解质()(32)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33)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34)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体的营养物质()(35)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36)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37)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38)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烃()(39)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醛类()(40)、—COOH的名称分别为苯、酸基()(41)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OH”()(42)和都属于酚类()(43)CH2=CH2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两者互为同系物()(44)命名为2­乙基丙烷()(45)(CH3)2CH(CH2)2CH(C2H5)(CH2)2CH3的名称是2­甲基­5­乙基辛烷()(46)某烯烃的名称是2­甲基­4­乙基­2­戊烯()(47)的名称为2­甲基­3­丁炔()(48)碳氢质量比为3∶1的有机物一定是CH4()(49)CH3CH2OH与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相同()(50)乙醇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用乙醇从水溶液中萃取有机物()(51)质谱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摩尔质量,而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官能团类型()(52)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4组特征峰()(53)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会出现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4∶1()(54)符合通式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55)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56)乙烯和乙炔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57)聚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58)烷烃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高()(59)顺­2­丁烯和反­2­丁烯均能使溴水褪色()(60)CH2=CHCH=CH2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只能生成Br—CH2CH=CHCH2—Br和2种物质()(61)某烃的分子式为C11H16,它不能与溴水反应,但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7种()(62)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主要产物是2,4­二氯甲苯()(63)苯的二氯代物有三种()(64)己烯中混有少量甲苯,先加入足量溴水,然后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己烯中混有甲苯()(65)C2H2与的最简式相同()(66)CH3CH2Cl的沸点比CH3CH3的沸点高()(67)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68)在溴乙烷中加入AgNO3溶液,立即产生淡黄色沉淀()(69)取溴乙烷的水解液,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可观察到淡黄色沉淀()(70)所有卤代烃都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71)CH3OH和都属于醇类,且二者互为同系物()(72)CH3CH2OH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73)CH3OH、CH3CH2OH、的沸点逐渐升高()(74)所有的醇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75)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酚羟基的活泼性大于水中羟基的活泼性()(76)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浓溴水再过滤()(77)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类有机物有五种()(78)含有的官能团相同,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79)鉴别苯酚溶液与乙醇溶液可滴加FeCl3溶液()(80)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81)醛类既能被氧化为羧酸,又能被还原为醇()(82)醛类物质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的反应均需在碱性条件下()(83)欲检验CH2=CHCHO分子中的官能团,应先检验“—CHO”后检验“”()(84)1molHCHO与足量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最多生成2molAg()(85)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86)羧基和酯基中的均能与H2加成()(87)C4H8O2同分异构体的类型有羧酸、酯、羟基醛等()(88)棉花、蚕丝、羊毛、天然橡胶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89)盛放汽油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90)天然橡胶是高聚物,不能使溴水褪色()1.有机物不一定均易燃烧,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2.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是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3.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不一定都是液体或固体,新戊烷是例外,沸点为9.5℃,是气体。4.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如果要用,还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5.聚乙烯不是纯净物,是混合物,因为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6.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速率比乙烯慢,大量事实说明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7.由于电石和水反应的速率很快,不易控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产生的糊状物还可能堵塞球形漏斗与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故不能用启普发生器。8.甲烷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