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_第1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_第2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_第3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_第4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摘要:财务舞弊是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秩序、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违法行为。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频发,且手段和方式层出叠见。所以,对我国证券交易所的会计欺诈行为进行识别和预防,对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康美制药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从有关会计欺诈的概念入手,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首先,对康美制药的产业和公司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康美制药的财务欺诈行为及其影响进行了剖析;其次,基于“欺诈三角”的原理,从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等方面对康美制药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第四部分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欺诈行为提供了一些预防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关键词:财务舞弊;康美药业;动因分析;防范对策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自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建立后,公司会计欺诈现象屡见不鲜,且手段日益复杂化,且很难被辨识。对金融欺诈进行有效的控制与预防,是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保障投资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措施。在此基础上,笔者选择康美制药作为一个典型的会计欺诈案件,从会计欺诈的角度考察其会计欺诈行为,从会计欺诈的角度分析会计欺诈的动机,并从会计欺诈的角度对会计欺诈进行预防,从而为我国股票交易的健康发展带来正面的作用。1.1.2研究意义国外学者在会计欺诈的理论基础上,从会计欺诈的手段、动机和防范措施等几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在巨额非法利润的冲击下,公司的会计欺诈手段和手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所以必须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会计欺诈的防范手段。对会计欺诈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欺诈行为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为会计欺诈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奠定理论依据,而且可以为实际的案件提出预防和预防措施,从而使投资者走出金融欺诈的圈套。1.2文献综述1.2.1国外文献综述目前,有关会计欺诈动机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博洛尼亚与林德奎斯特于1987年创立了会计欺诈的“冰山论”,将会计欺诈的影响分成了明面和暗面两大类。主要影响因子为可观测因子,如公司治理架构等;隐含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难以量化的、难以观察的;本文在1993年对会计欺诈动机的GONE理论中引入了“贪婪”、“机会”、“需求”和“暴露”四个要素构成了“金融欺诈”的动机;在GONE理论的指导下,林德奎斯特、博洛尼亚于1995年推出了舞弊的危险因素,并将影响会计欺诈的因素分成了个人和普通两类;阿尔布雷希特在1995年创立了一套完美的“三方舞弊”理论,把金融欺诈分为三个方面:压力、机会和自我辩解。在2000年,杜乔等人认为,公司的管理失职是导致金融欺诈的最主要原因;在2009年度,Wright提出了融资困难和资金短缺是造成金融欺诈最主要的原因。1.2.2国内文献综述在我国,关于会计欺诈问题的探讨也取得了很多的结果。洪荭等于2012利用GONE会计准则对会计欺诈进行了实证分析;岳殿明等2014年度的调查显示,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缺陷是导致会计欺诈的重要原因;郭铁铮在2015年度的个案分析中发现,金融欺诈行为的动机在于:经济和政治的收益;张根文和其他学者在2016年度的调查中发现,会计欺诈行为的处罚不够严厉,是造成会计欺诈行为猖獗的重要原因;熊方军、张龙平于2016年度,建立了会计欺诈辨识与评价的数学模式,提出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均是造成财务欺诈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防范和防范金融欺诈的措施;在胡华夏、刘雯等人的研究中,基于公司的生存周期,对会计欺诈的演变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使会计欺诈的研究更加深入;在2020年,陈卓等人提出了预防和加强监督是防止会计欺诈发生的重要措施。1.2.3文献评述国外有关会计欺诈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但是,随着我国企业的金融欺诈行为越来越多,以往的会计预防方法也越来越难以适应现实,会计欺诈的理论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文章运用“三方”的原理,在具体的财务欺诈案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欺诈产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3研究内容及方法1.3.1研究内容文章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会计欺诈产生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本文选择康美制药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共分为绪论、财务舞弊的理论基础、康美公司财务舞弊案例概述、动机分析、防范对策、结论与未来预测六章,从舞弊三角理论出发,分析了舞弊案例中舞弊的方法及原因,并就如何防范舞弊行为的对策进行了探讨。1.3.2研究方法本文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查阅和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著作,结合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以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与具体案例两个层面分析财务舞弊的动因,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1.4研究思路及框架1.4.1研究思路本文选取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和动因,并据此提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防范措施。首先,对我国会计欺诈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剖析,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整理,阐明了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其次,对有关会计欺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康美公司的会计欺诈进行了回溯,并对会计欺诈的处理方式和方式进行了剖析。第三,从会计欺诈三角的角度,详细地剖析了会计欺诈的激励因子。最后,根据不同的激励因子,分别给出了防范金融欺诈的对策。1.4.2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框架如图1.1。图1.1研究框架Fig1.1ResearchFramework2财务舞弊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1财务舞弊的概念关于财务舞弊的概念,学术界存在多种不同表述:美国CPA认定,会计欺诈是公司故意隐瞒或隐瞒公司的重大事项,其不公正的会计资料将给外界投资者造成很大的误解。根据中国CPA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会计欺诈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管理层、员工或第三方通过欺诈的方式谋取不法或非法收益的一种金融欺诈。本文认为,财务欺诈是指公司利用掩盖、欺诈等方法,使得公开的金融资料不公正,进而获得非法的经济利润。2.2相关理论基础2.2.1舞弊三角理论史蒂文·阿伯雷齐特所提的“欺诈三角”说,会计欺诈是由压力、机遇和自我理性三种原因造成的。三者都是构成会计欺诈的必备条件。在金融欺诈的发生中,应激是一个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因素。根据压力来源,企业经营者的压力分为集体压力和个人压力。集体责任是指在公司经营过程中,通过“涂脂抹粉”、“上市融资”、“操纵利润”等手段来达到“合理化”的目的。没有达到上市条件却急于要发行股票的公司,在融资的巨大压力下,会产生金融欺诈的诱因。而那些上市公司,在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或者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候,经营业绩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利润也会随之降低,这时候,上市公司就会因为承受着生产经营压力、财务报表压力或者被逼着退出市场,从而导致财务报表造假,操纵利润。个体的紧张是指公司管理者所面对的各种心理上的、财务上的、工作上的上的。如果企业经理的个人财务收益受到公司利润的制约而不能实现其期望时,则会出现财务上的紧张。而工作紧张则是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经营活动过于繁杂、工作难度大、财务目标过高、经营业务过于繁杂等因素造成的。在“压力”这个愿望因子被达成之后,管理者将寻找“机会”因子以使其能够执行金融欺诈。“机会”是一种内外环境,即管理人员能够顺利地执行金融欺诈。机遇包含了内在和外在的客观机遇。内部机遇是公司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它包含了内部环境因素、风险因素和控制活动因素。首先,现代公司存在着不完全的不对称性,使得公司的经营者难以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和具体情况,从而使公司的管理人员在进行会计欺诈时,出现了漏洞。第二,一些公司本身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实施不力,导致了公司的内部监控系统有名无实,从而导致了公司管理层的财务造假。其外在机遇主要有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机构监管不力、惩罚力度不够、公司内部的内部监督不足等。首先,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公司的发行审计体系还不健全,其缺陷的出现为公司操纵市场的行为创造了条件。第二,由于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要比公司的利润少得多,其高回报、高风险性的特征使其成为了金融欺诈的诱因。第三,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够独立,难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同时,自身合理的理由也是导致金融欺诈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上述两项条件都符合,那么公司的管理人员就会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去为金融欺诈行为辩解,从而使自己相信自己是“没有错”的。基于“三方”的会计欺诈,要防止会计欺诈,必须从降低公司的工作负担、降低会计欺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杜绝自身合理的理由。2.2.2GONE理论GONE理论指出,会计欺诈产生的原因包括:“贪婪G”、“机会O”、“需要N”和“Exposure”。“贪欲”是个体的一种主观原因,在欺骗的诱惑力超过了欺诈人的道德和诚实时,作弊的人就会从心理上寻找合理的理由。机遇是指能够达到金融欺诈而不易察觉的方法和可能。公司内部监管薄弱,证券市场相关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不健全,使公司的会计欺诈得以利用。需要包含公司财务指标所带来的需求、上市融资需求、公司财务利润需求等。非上市公司期望通过包装公司的表现获得上市的资质,而面对融资、股价等也有美化公司运营的需求,这就构成了公司财务造假的诱因。披露是指被查出金融欺诈行为的可能和被揭露后的惩罚。2.2.3风险因子理论根据风险因子理论,将财务舞弊的构成因素称为风险因子,并将所有风险因子分为一般风险因子和个别风险因子。一般风险因子指的是由组织或实体控制的因素,包括欺诈的可行性、造假的难易程度、财务舞弊暴露的可能性和舞弊被发现后受到惩罚的概率和程度。个别风险因子指的是组织控制范围外、和人有关的因素,包括道德品质和造假动机。3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简述康美药业是知名医药上市企业,业务内容包括药品、中药饮片和医疗器械等,曾经市值超千亿。但2018年12月28日,康美药业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2019年4月30日,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出现会计差错,金额竟高达299亿元。证监会于2019年5月17日通报康美药业财务报告造假、虚假陈述等违法违规行为。本文旨在通过对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动因和防范对策。3.1公司概况康美医药集团成立于一九九七年,创始人是马,于二零零一年在上海股票市场上注册成立,主要经营医药、医疗器械、中药饮片、中药饮片等。公司主要从事药品制剂的生产和加工,涉及智慧药房、医药电商、OTC零售、移动医疗等领域,是全国重点科技公司。康美制药曾经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公司,其经营链条较为完善,医疗服务资源十分雄厚,具有中药产品的制造与营销一体化的经营实力。康美药业前十大控股股东明细如表3.1所示。表3.1康美药业前十大控股股东股东名称持股比例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32.53%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五矿信托-优质精选上市公司投资单一资金信托4.66%华安未来资产-民生银行-深圳市前海重明万方股权投资有限公司3.29%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99%常州燕泽永惠投资中心(有限合伙)2.42%天津市鲲鹏融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97%许冬瑾1.97%普宁市金信典当行有限公司1.87%普宁市国际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1.87%许燕君1.40%数据来源:康美药业19年年报截止2020年12月31日,马兴田通过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或间接共持有康美药业33.26%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3.2事件回顾康美制药在2019年12月底被怀疑存在会计舞弊行为,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调查通知书》。经立案侦查,发现康美制药利用虚增营业收入、虚增货币资本等方式进行了财务造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康美制药在2019年四月三十日披露了《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并确认了其在过去一年中存在的虚假信息。声明中说,康美制药2018年以前的会计报告有14项会计信息不一致,货币资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等科目都有虚假记录。康美制药有限公司于2019年五月一日发表了一封由公司主席马兴田发出的致股东函,对全体投资者表示道歉。2019年五月中旬,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康美制药2016-2018年三年期间的会计报表数据严重造假的公告。康美医药的股价在五月二十一日被标为“ST”。今年五月十四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就康美制药公司的会计舞弊作出了罚款和禁止上市的裁定。图3.1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事件过程Fig3.1KangmeiPharmaceuticalFinancialFraudIncidentProcess3.3财务舞弊的手段3.3.1造假银行存款康美药业2017年年报中披露的货币资金约为341.5亿元,而2018年5月发布的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中,变更后的货币资金项目仅约为42亿元,竟多记了约299亿元。康美药业在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中将货币资金项目巨额造假解释为“公司采购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确认业务款项时的会计处理存在错误”、“公司核算账户资金时存在错误”,这显然无法说通。康美药业通过造假银行存单、银行对账单来虚构货币资金。这一过程中,需要造假包括银行流水、交易合同、业务单据、财务单据等一系列材料,绝不是康美药业解释的“会计差错”。而在审计过程中,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实施审计的外部机构,是否真的尽职地实施了应有的审计程序,还是在明明知晓企业会计报告造假的情况下还帮助隐瞒?事实不得而知。表3.22017年差错更正前后货币资金相关报表数据受影响的期间报表项目名称2017年度(金额:元)更正前金额差错更正累计影响金额更正后金额货币资金34,151,434,208.68-29,944,309,821.454,207,124,387.23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8,766,131,827.76-10,299,860,158.5118,466,271,669.25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943,030,295.93137,667,804.271,080,698,100.20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4,324,394,786.49-7,301,340,657.7617,023,054,128.73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924,659,143.703,821,995,147.824,746,654,291.52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1,795,351,236.12352,392,491.732,147,743,727.85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361,587,400.00-360,457,000.001,130,400.00数据来源: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3.3.2造假营业收入并虚增利润根据康美药业2017年的财务数据,其营业收入变更前约为265亿元,更正后约为176亿元,虚增营业收入约89亿元;营业成本变更前约为184亿元,更正后为108亿元,虚增约77亿元。康美药业伪造交易、造假营业收入,以此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同时,在造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同时,存货项目也进行了巨额造假。2017年度存货项目更正前金额为157亿元,更正后为352亿元,虚假卖出存货约195亿元。另外,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造假。表3.32017年差错更正前后报表数据受影响的期间报表项目名称2017年度(金额:元)更正前金额差错更正累计影响金额更正后金额存货15,700,188,439.3419,546,349,940.9935,246,538,380.33营业收入26,476,970,977.57-8,898,352,337.5117,578,618,640.06营业成本18,450,146,871.00-7,662,129,445.5310,788,017,425.47销售费用740,581,081.08497,164,407.181,237,745,488.26财务费用969,264,876.00228,239,962.831,197,504,838.83数据来源: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3.3.3关联方虚假购买本公司股票普宁康淳医药公司、普宁康都医药公司,是康美医药集团的关联企业,他们涉嫌操控康美制药的股价,从康美制药手中购买到了大量的现金和股份,从中牟利。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审查,康美制药将其违规的88.79元的资产转手卖出,而其关联公司则用这笔钱反过来收购了康美公司的股份。另一方面,康美制药通过大量的货币融资来掩盖其大量的金钱流向,造成公司的现金流量紧缺,对公司的正常运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4动因分析根据舞弊三角理论,从压力、机会、自我合理化借口三个因素的角度出发,分析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动因,以此来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4.1压力因素分析压力是财务舞弊产生的直接的行为动机。4.1.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增速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一行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康美药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但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无法满足其扩张的需求,因此财务舞弊成为捷径。4.1.2公司现金流恶化根据康美药业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的利润多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而现金流相比利润而言差距明显。现金流是企业运行的保障,现金流的短缺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困难。2018年康美药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31.91亿元,现金流严重短缺,导致其生产和经营面临危机。因此,为了缓解公司的资金短缺,康美药业虚增利润、虚构资产,以此在证券市场上融资,走上了财务造假的道路。表4.1康美药业各年现金流(单位:亿元)Table4.1ThecashflowofKangmeiPharmaceuticalCo.,Ltd.(Unit:100millionyuan)项目名称20152016201720182019净利润27.5733.441.0111.35-46.6应收账款22.3930.9543.519.4148.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916.0318.43-31.9128.8数据来源:2015——2020康美药业财务报告4.2机会因素分析机会包括客观存在的内部机会和外部机会。这些机会的存在使得管理层认为进行财务舞弊能够避免被发现,或被发现后接受惩罚的程度较轻。内部机会包括公司内部环境因素、内部控制机制、信息与沟通因素等。外部机会包括监察体系不完善、监管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惩罚不充分不到位以及上市公司审计自身的缺陷等。4.2.1内部机会因素(1)内部环境因素如图4.1所示,马兴田直接或间接共持有康美药业33.26%的股份,相比于其他小股东,马兴田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股权过度集中,大股东的权力不受限制,进而控制董事会,企业决策过程缺乏民主,甚至出现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侵害小股东的权益的现象。而众多小股东无法监督公司决策,导致公司的治理环境达不到制衡的作用。内部控制环境作用失效,才让财务舞弊有机可乘。图4.1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Fig4.1TheactualcontrollerofKangmeiPharmaceutical(2)风险评估因素企业的风险评估可以用来估算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发生的概率,故而提前避免一些财务损失。如果风险评估未发挥作用,可能导致财物损失的发生。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企业可能会走财务舞弊的捷径。(3)控制活动因素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真正有效执行决策的程序,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治理环节。从康美药业披露的管理层信息中可以看出其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马兴田作为康美药业最大股东康美实业的实际控制人,同时还担任着康美药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股东”、“董事会”、“总经理”这三层职能集于同一人,使得高级管理层对企业绩效的评价分析,日常部门管理和控制,绩效评价指标的使用等控制活动失效,进而产生了财务舞弊的机会。图4.2康美药业管理层架构Fig4.2ManagementstructureofKangmeiPharmaceutical(4)信息与沟通因素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信息经历了转化、获取、传递、报送,再到信息使用者手中作为投资、评估等的依据,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效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因此也间接影响了财务舞弊的产生。(5)内部监督因素内部监督系统包括内部审计、监事会等,企业这些部门的设立目的是监督和评估企业控制系统的运行,但是由于是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的监督活动,可能受来自企业管理层的压力而无法发挥作用,进而无法阻止财务舞弊的发生。4.2.2外部机会因素(1)外部监管不力2018年12月,证监会下达了对康美药业开展调查的通知。而早在2014年8月,刘志清就已状告至证监会,指出康美药业涉嫌财务造假并提供了一些证据。但是,证监会一直没有引起注意。如果证监会等监管部门能在财务造假初见端倪之时就采取措施、主动监督,那么此次财务舞弊风波或许可以提早得到遏制。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但当前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水平与我国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不匹配,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这就让企图财务舞弊的企业有漏洞可循。(2)惩罚力度不够2020年5月,证监会对康美药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指出康美药业2016年、2017年、2018年年度报告中均存在财务造假违法违规操作,依法对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具体内容见表4.2。而与康美药业财务舞弊获得的数以百亿记的巨额违法收益相比,其收到的处罚显然不值一提。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财务舞弊的惩罚力度很小,上市公司几乎很难被退市,甚至涉及的违法责任人也很少被追究刑事责任,就算是对主要责任人顶格罚款,也不过是其获得的违法收益的九牛一毛。惩罚力度小,违法成本低,这就助长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风气。表4.2证监会对康美药业行政处罚具体内容Table4.2ThespecificcontentoftheadministrativepenaltiesofKangmeiPharmaceuticalbytheChinaSecuritiesRegulatoryCommission处罚对象处罚内容企业对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责令改正,同时处以60万元罚款,涉事个人对21名相关责任人员处以10万元到90万元不等罚款对其中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数据来源:2020年5月,证监会对康美药业《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3)审计机构失职康美药业上市以来,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一直都是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为康美药业提供了超过15年的审计服务,从2001年至2017年一直都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直到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曝光后,2019年度的审计机构才变更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2019年5月9日,证监会向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下发调查通知书,立案调查其在康美药业审计业务中涉嫌违法的行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是财务舞弊的机会因素之一。在企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甲方,支付审计费用、决定了是否聘用该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处于弱势地位。当企业提出不合理甚至违法的财务处理要求时,会计师事务所有可能为了业绩而不作反对、帮助隐藏。4.3自我合理化借口因素分析自我合理化借口可以让管理层逃避财务舞弊带来的道德上的谴责,为自己的违法违规行为披上冠冕堂皇的外衣。康美药业财务舞弊表面上是为了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获得更高市值、募得更多资金,但这事实上只是管理层为了粉饰并不合格的经营成果,操纵股价侵吞中小股东利益,而让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大股东获得违法收益。康美药业在故意伪造大额定期存单来虚增货币资金、虚增不存在的固定资产、虚构营业收入时,并非不知道这是多么恶劣的财务违法违规行为,但一旦为这些行为附上虚假的借口,假装这是合情合理的、司空见惯的操作,就会使舞弊者绕开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仿佛真的问心无愧。压力、机会与自我合理化借口三要素完备,财务舞弊的动机就形成了。

5防范对策本文主要从舞弊三角理论的压力、机会、自我合理化借口三个维度出发,分别提出财务造假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财务舞弊发生的机会。5.1针对财务舞弊压力的防范对策5.1.1明确企业价值并制定合理的财务目标企业制定财务目标可以实现激励企业员工、明确目标导向、考核员工绩效等作用,但不合理的财务目标会增大企业管理层的压力,甚至让管理层铤而走险,以财务舞弊为途径来达到过高的财务目标。纵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例,很多企业都是为了短时间内扩大企业规模、迅速上市敛财,因而走上了虚构财务数据、伪造财务报表的道路。反之,如果将企业的价值目标紧紧依靠科学的商业模式展开,确立精准的目标和市场定位,就可以把抽象的企业价值具体落实到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最终形成企业竞争力了。因此,明确企业发展价值,树立正确的经营目标,这样可以减轻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压力,从根源上防止财务舞弊的产生。5.1.2建立多种筹资渠道当前,我国的企业融资的渠道较为单一,融资困难且费用昂贵,但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就可以轻易获得大笔融资且无需付息、无需返还。因此,即使上市的过程繁琐复杂、上市条件极为严格,也有大量企业趋之若鹜,甚至不惜财务造假来达到上市条件。虽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企业融资仍然较为困难。为了消除企业为了筹资而急于上市的压力,从而消除财务舞弊的压力动机,政府方面应该合理配置资金,建立多种筹资渠道。5.2针对财务舞弊机会的防范对策5.2.1优化内部控制马兴田同时担任康美药业的大股东、董事长和总经理三个角色,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企业决策缺乏民主,几乎是马兴田的“一言堂”。在企业日常经营中,一旦马兴田为了自身利益作出损害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决策,几乎没有阻碍他的力量。这样的内部控制体系给企业肆意财务造假提供了机会。因此,为了消除财务舞弊的机会因素,上市公司应当首先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企业制度,让股东与管理层的职能分离,企业内部决策部门与监督部门相互制约,这样既能让企业内控实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能保障公司债权人、投资者等的合法权益。首先,避免上司公司股权过于集中,分散大股东股权,引入更加多元的投资者,对大股东的权利进行监督。其次,规范企业内控结构,分离董事会与总经理的职权,同时重视监事会在企业管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明确和完善企业内审部门的职责和权利,最大可能保证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5.2.2完善监管部门监察机制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存在漏洞,给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留了机会。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事件在完全被曝光前的六、七年间,已经有明显迹象表明其存在多项违法违规行为了,但证监会一直没有引起注意。如果证监会等监管部门能在财务造假初见端倪之时就开始调查,也许就不会形成这样大规模的财务舞弊事件了。监管部门能否有效地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对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至关重要。政府部门需要加快监管体系的完善。一方面,主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定期抽检,对检查到的问题严肃对待,绝不能让监察过程流于表面。另一方面,对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外部机构等的民众举报予以重视,尤其是已经掌握证据的举报,应该重点监督、严格检查,避免最终形成大规模的财务舞弊。5.2.3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并加大惩罚力度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但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我国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不匹配,让企业财务舞弊有漏洞可循。因此,需要加强证券市场规则的立法,让法律法规跟上市场的变化,填补当前立法的空白区域。另一方面,我国对于财务舞弊的惩罚力度非常轻,这无疑是助长了企业管理层财务舞弊的风气。康美药业财务舞弊虚增了近三百亿货币资金,营业收入等项目也均有造假,但公司仅被处以60万元罚款,主要责任人马兴田和许冬瑾仅分别被处以90万元的罚款,这与康美药业财务舞弊获得的数以百亿记的巨额违法收益相比,显然不值一提。因此,我国应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发,对财务舞弊行为严加惩罚,不仅罚款金额应该大幅度加大,更应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一旦企业触到财务舞弊等“高压线”,就实施强制退市措施,让企业不敢再知法犯法。除此之外,对于财务造假应该追究至相关责任人,对直接责任人进行罚款和追究刑事责任,罚款金额和刑事处罚应能起到震慑作用。对财务舞弊违法行为的受益者,应当进行追偿,以此来保障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5.2.4提高外部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是财务舞弊的机会因素之一。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有很大比例来自于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为了不流失客户,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降低审计标准甚至帮助客户隐藏舞弊痕迹。即使没有故意帮助进行财务舞弊,也可能由于审计程序的漏洞而无法发现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因此,可以尝试为上市公司指定信誉好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限定会计师事务所为同一家企业连续审计的年限上限,同时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察,提高外部审计独立性。证监会直接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出现“关系户事务所”的情况,因此这一过程中应严格制定事务所遴选规则,综合考核会计师事务所资质。对于有“劣迹”的会计师事务所作详细记录,对这些事务所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后才能获得上市公司审计指派资质,一旦会计师事务所的不良记录达到上限,就面临严格惩罚和取消资格。只有提高了事务所审计的独立性,才能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消除此种财务舞弊的机会。5.3针对财务舞弊借口的防范对策自我合理化借口可以让财务舞弊的管理层免受道德上的谴责,消除自我合理化借口,可以减小财务舞弊形成的可能性。一方面,应该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让民众认识到财务舞弊的重大危害,推广诚信经营的理念。只有社会中绝大部分人根深蒂固地承认诚信的重要性,才能以此为基础,消除道德方面财务舞弊的隐患,最终形成良性发展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在聘任职员、任命管理层的时候,应当将道德层面的因素也纳入考核范围,选择诚实守信、德才兼备的员工作为管理层,这样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就能避免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从根本上消除了自我合理化借口。6结论与未来展望6.1结论本文基于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具体案例,从财务舞弊相关概念出发,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和防范对策,期待对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根据舞弊三角理论,压力、机会、自我合理化借口三个因素的存在,共同导致了财务舞弊的发生。压力是财务舞弊产生的直接的行为动机,在本案例中,市场竞争加剧、公司融资需求大、现金流逐渐恶化,这些形成了企业财务舞弊的压力动机。产生了压力动机后,由于监察制度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惩罚力度不够、审计机构失职等,为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因素。最后财务舞弊者再为自己找一个自我合理化借口,企图证明自己财务舞弊的行为是合理的,就能为自身的违法行为披上冠冕堂皇的外衣。三个因素同时满足,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动机就形成了。通过以上的分析,从财务舞弊的舞弊三角理论出发,找出财务舞弊形成的三个因素,目的是研究防治财务舞弊的措施,以期改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经济环境。首先,针对财务舞弊压力,应当明确企业价值,制定合理的财务目标,建立多种筹资渠道,以此来消除财务舞弊的压力。其次,针对财务舞弊机会因素,应当完善企业制度、优化内部控制,完善监管部门监察机制,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加大惩罚力度,提高外部审计质量,保证审计独立性,从这些方面消除财务舞弊的机会。最后,针对财务舞弊借口,一方面要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让民众认识到财务舞弊的重大危害,推广诚信经营的理念;另一方面,企业在聘任管理层时,应将道德层面的因素也纳入考核范围。6.2未来展望财务舞弊是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不仅阻碍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更危害到投资者、债权人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频发,且手段复杂、识别难度大。如何精准地识别、有效地防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对维护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至关重要。防治财务舞弊,需要从企业制度和管理层、监管部门监督、立法与执行、事务所审计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财务舞弊的治理之路任重道远。本文仅以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一个案例为基础进行研究,希望对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得出的结论仅完全依据本案例,对于全面的财务舞弊防范措施的提出,仍然需要综合多方研究。随着资本市场环境的改革和变化,未来治理财务舞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控制住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的频发,资本市场才能有更好的未来。参考文献[1]王敏,李瑕.舞弊三角与财务舞弊的识别——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月刊,2011(30):76-80.[2]洪荭,胡华夏,郭春飞.基于GONE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